首页 > 穿越架空 >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214节

  柴油发动机项目组的组长委屈的说:“刘教授,我们设计的发动机就这么差吗?一百多条意见。”

  这位组长今年三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是博士毕业以后来到太一重工的,因为基础扎实,很受刘华看重。

  刘华摇摇头:“想什么呢,你们做的非常好,设计也是完全可行的,一百多条意见而已,光图纸你们就有数千张,一百多条意见多吗,如果真的设计不行的话,我直接就给你打回去,让你回炉重造了。”

  组长回头想一想,刘华说的也有道理,这款柴油发动机,他们已经造了几台样机出来了,在测试过程当中,确实会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但都不是什么大问题,要么可以忍受,要么易于修理。

  现在仔细想一想,是自己的要求低了,没有精益求精。

  刘华拍拍他的肩膀:“现在不是五六十年代了,五六十年代我们没有柴油发动机,所以设计一款出一款新的柴油发动机,只要能用就可以,有点小毛病也无所谓,现在是市场经济了,你的产品毛病多,就会被淘汰,一定要精益求精。”

第477章 电驴子

  组长拿着刘华点点头修改意见回到实验室,周围的科研人员都眼巴巴都看着他,有人问道:“组长,老板咋说的?”

  “老板充分肯定了我们的设计。”组长笑着说:“当然了,我们的设计也不是完美无瑕的,还是有瑕疵。”

  “老板批评咱们了?”

  组长摇摇头:“老板没有批评咱们,但是老板给咱们提了一百多条建议,等我把所有的建议全部吸收采纳,并且融合到现有的发动机当中,我们的发动机就能够正式量产了。”

  “一百多条建议,这么多?”

  “哪多了?”组长严肃的说:“光我们画的图纸就有上千张,一百多条建议,一条一张图纸还合不到一个建议,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不过这一百多条修改意见可不是那么好解决的,这就好比些程序写出个屎山代码,有可能改这一点,就导致那里也不行了,甚至有可能整个屎山崩塌。

  当然了,这些孩子们现在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等他们真正着手开始优化柴油机的时候,才发现这真的是一件令人崩溃的事情,经常会顾此失彼,改了这里,乱了那里。

  因为前一阵儿太忙了,刘华就在家歇两天,在自家四合院门口喝茶的时候,突然被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给吓了一跳。

  眯着眼睛从远处看,原来巷子口新开了一家店,朝前走了两步,刘华笑了,这不是巧了吗?

  原来是一个宗申专卖店,不卖摩托车,只卖电动车。

  老板是原来胡同口姚德贵的儿子姚文兵,他看见刘华就打招呼:“刘叔,今儿闲在,没去公司啊。”

  “得张弛有度吗。”刘华笑着说:“电动车,稀罕玩意啊,生意还成吗?”

  “我这不刚开张吗?不过在其他地方卖的还行。”姚文兵笑着说:“这玩意跑的虽然不快,只有三四十码,比摩托车慢点,但是一般老百姓出行已经够了,最重要便宜啊,四千多,用电不用油,也便宜。”

  “充电安全吗?”

  “不安全吗?”姚文兵纳闷的说:“没听说过充电还危险的,当然了,这要是电线皮子破了,那充电肯定有危险啊。”

  刘华摇摇头:“你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磷酸铁锂电池虽然说比较安全,但是如果说超作的过多的话容易造成电池鼓包,在这种情况下还长时间充电的话容易起火,人家来买电动车的时候,你一定要跟人家讲清楚,别到时候出了问题,人家找你麻烦。”

  “还有这回事儿呢?没跟我说呀。”姚文兵感激的说:“要不叔你是大科学家,你要不提,我哪知道这些事儿啊,等有人来买车的时候我一定跟他交代清楚。”

  “这玩意儿电池起火,可不是什么小事儿,要是周围真有什么易燃物,很快就能烧干净,很危险的。”

  刘华笑着说:“给我挑两辆,把电池装好了,推我们家院里去。”

  “别逗了。”姚文斌一摆手:“叔,你跟我开玩笑了,你这出来进去的,不是坐奔驰就是开宝马的,你要这电驴子干嘛?”

  “方便啊。”刘华笑着说:“总不能我去隔壁街吃个卤煮,我也开着宝马去啊,这车多方便啊,一拧就走。”

  “叔,你骑过这电驴子,你怎么知道一拧就走啊。”

  刘华哈哈大笑:“这原本就是我们公司设计的,但是我们没有兴趣生产,于是把专利授权给了宗申,就这电池,你看看牌子,是不是太一新能源的标志。”

  “还真是哎,我都有眼不识泰山了,当着真人的面儿净胡咧咧,叔您放心吧,一会儿我就把车给你推家去。”

  刘华看了一下,这个充电器还属于那种很老式的充电器,不能自动断电的那种。

  这种老式充电器就容易造成充电时间过长,导致电池鼓包,最后发生自燃。

  但是,如果我给这种电器重新设置一下,加上芯片感应到充电满了以后自动断电,那这种充电器就安全多了。

  刘华打开手机,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左老板。

  “刘教授,我这不比你啊。”左老板为难的说:“这个加芯片,我们没有这样的人才啊,而且芯片价格肯定贵,这都是成本啊。”

  “放心吧,这种芯片国内就能产,便宜的很,从几块到十块,不会很贵的。”刘华笑着说:“我的河图符文就可以生产,而且你要积累这方面的人才了,芯片不仅仅可以用在充电器上,还可以用在车子上面做电控,做好电控以后,同样的电量,它也能跑的更远一些。”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左老板乐呵呵的说道:“这种事情,你要不跟我说,我哪儿知道?我就是个大老粗,这个智能充电器的事情,您的公司能帮我们设计一下吗,就当我们委托您的公司帮忙设计,我们出二十万的委托费。”

  “没问题呀。我不单单帮你设计,我还让我的人给你搞一个充电技术标准,以后不管谁做电动车、搞充电器都得按这个标准来。”

  “那敢情好,我听说那个什么大老美的科技公司就喜欢搞个什么标准,然后用这个圈钱。”左老板笑着说:“我也享受一下大老美的待遇。”

  柳霏霏从美容院回来,看见院里面停了两辆电动车。

  “你干嘛要买两辆摩托车呀?”

  “电动车。”

  “用电的。”

  刘华点点头:“没错,用电的,比油车便宜多了,而且出行方便。”

  “挺好的。”柳霏霏笑着说:“咱们这马路上越来越拥挤了,天天堵车,骑这个出门,应该不会再堵了吧。”

  “要是以后这种车多了,应该也会堵的。”

  柳霏霏点点头:“你咋不多买一辆呢?让保姆也骑这个车出去买菜啊。”

  近两年刘华家也配了保姆了,如今他们家这么大的身家,再让刘太太亲自下厨,多少有点说不过去了。

  “就这两辆,没电了就充电,谁想用谁就骑呗,搞那么多干啥呀。”

第478章 申请

  刘华家有两个保姆,都是三十多岁的年纪,从郊县进城打工的,到刘华家来当保姆,有关部门可是查了三代的。

  两人手脚利索,性格直爽,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两个人胆子有点小,当然了,也不是干什么都胆子小。

  为了方便她们能够出门采买,刘华想着给他们买个小夏利,这样出来进去的也都方便。

  刘华跟她们承诺了,去学驾照的钱,他们家包了,车钱、油钱也都报销,开坏了都不要紧,只要两个人平安就行。

  可惜两个保姆连尝试都不敢尝试,直接就拒绝了,最后没辙只能给他们搞了一辆自行车和一辆三轮车。

  “丽娟、桂春。”

  柳霏霏招呼刚刚回来的两个保姆,俩人骑着一辆三轮车出去采买,这会儿正骑的一头大汗呢。

  “过来试试电动车。”刘华笑着说:“这玩意儿简单,比摩托车还要简单,只要把稳了龙头,轻轻一扭把手就行了。”

  刘华做了个示范,王丽娟看着似乎是比较简单,于是壮着胆子试了一下,刚开始扭把手的时候力量用大了,车子忽的一下就冲出去了。

  幸好刘华停在他旁边,一把拽住了车后架,没撞到墙上。

  “轻轻的扭,别用太大的劲儿,一点一点的往上加。”

  王丽娟再试了一下,果然没用太多的力,把握了龙头以后,跑的非常顺畅。

  “这个车好啊,不用费力,桂春你来试一试。”

  俩保姆很快就习惯了怎么操作,张桂春笑着问:“这个车真不错,多少钱呢?”

  “五千块钱左右。”刘华笑了笑:“充一次电,来回能开个六七十公里吧,一次充不到一度电。”

  王丽娟一拍巴掌:“这个好,让我们家那口子也买一辆,他上班儿蹬自行车来回三四十里呢,有了这个车就方便了。”

  刘华家是胡同里面第一个买电动车的,刘家保姆天天骑着出去采买,方便了很多,邻居们看见了,都瞧个新鲜,后来就都觉得方便。

  有人带头了,于是其他人家也陆陆续续的买了电动车,发展到后来,家家都有一辆。

  于是,电动车就这样子普及开来。

  刘华上一辈子电动车普及可没有这么顺利,因为电池和电机的原因,导致电动车爬坡,性能什么的都不尽如人意。

  所以,电动车推广一开始举步维艰,后来那些厂商就组织了车队,远骑、爬坡等等等等,通过这种方式才把电动车给推广开来。

  现在好了,刘华把电池和电机的问题都一次性解决了,电动车很顺利的就推广开来。

  宗申开了个好头,不过其他企业可没有这么顺利,有些老板也想改行做电动车,可是电池他们生产不出来,电机虽然可以模仿,但也不尽如人意。

  所以,电动车市场呈现两极分化,宗申是第一档的,其他的都远远落后于宗申。

  不过这些老板挖门盗洞的从宗申这里打听到,原来电机和电池都是太一集团的产品。

  电池是太一新能源的,电机虽然太一重工没有生产,是宗申自己生产的,但是专利属于太一集团。

  刘华从来没有想过去利用专利打击那些仿制电机的企业,第一是因为现在这个专利管理比较乱,第二是因为他确实也希望能涌现出一批企业,能够把这种高速电机做的非常专业。

  于是很快就有企业上门,要求专利授权,同时让太一集团指导他们生产高速电机。

  对于这种要求,刘华欣然答应,专利授权费用收的比较低,他认为,国内市场需要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

  智能充电器的委托很快就完成了,这对于太一集团的工程师来说实在是太简单了,公司象征性的收了一点管理费,二十万的委托费基本上都发给了科研人员。

  刘华笑着对公司的管理人员说:“可以对外接这种委托科研的单子,既能锻炼我们的队伍,又可以为科研人员增加收入。”

  “那公司的费用怎么收?”

  “不要这么斤斤计较,象征性的收一点管理费和材料费就行了。”刘华笑着说:“我们要有一点社会责任感,太一集团发展到今天,不仅仅是一家赚钱的集团,还要为咱们国家科技发展添砖加瓦。”

  刘华找到发展委员会,他想打个申请。

  “在唐山附近建一个核反应堆。”

  刘华点点头:“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发展委员会的同志惊讶的说:“那边儿可是地震带呀,原则上是不可能把核反应堆放到那个地方的。”

  “我们钍基熔盐反应堆非常安全,一旦遇到不可抗力因素,比如地震、自然灾害等等,会自己停止运作的,不会造成核辐射泄露。”

  “这个另说,我们需要调查一下的。”发展委员会的同志摇摇头:“您为什么要建一个核反应堆发电呢?咱们的电不够使吗?当然,咱们的电确实不够使,但是对于你们这些大型工厂有保证的,而且现在我们用电情况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了。”

  “炼钢厂本来就是耗电大户,而且我准备研究新的炼铁技术,这需要大量的电来保证。”

  “您研究呗,炼铁不是需要煤炭吗,您用那么多电干嘛?”

  刘华笑了笑:“我准备直接使用电来加热。”

  “这个技术比用焦炭加热有什么优势吗?”

  “当然有技术优势了。要没有优势,我研究了干嘛?”

  “比如?”

  “使用电加热,而且用的是核电,就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咱们国家现在发展迅速,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马上肯定会被西方诟病的,说我们不环保。”

首节 上一节 214/2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