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阿婆主 第215节
“环保,对,西方现在闹这个,闹得比较凶。”
“那就是他们想阻止咱们发展大规模工业的一个借口,最重要的是,这个借口相当好用,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
“还有什么优势啊?”
“耗时比较短吧,现在的炼铁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左右,新技术可能就在一分钟以内。”
发展委员会的人很震惊,但还是镇定的对刘华说:“这个事情,我们需要研究一下,您回去等消息吧。”
第479章 反对 赞同
刘华研究的是闪炼技术,使用喷嘴将极细的铁矿石粉末喷出,然后利用电加热高温,瞬间将铁矿石融化,分离出铁,整个过程只有几秒钟。
这绝对是人类冶铁史上的一次极大的进步。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项技术需要用到大量的电,三十年以后,也许电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是现在,哪怕是天子脚下这块地方,还经常性都会有停电的发生,那么这个技术多少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了。
也正是有鉴于此,所以刘华要建一个属于炼钢厂的核电站,也正好因为刘华手上有这个技术,而且极为安全。
要不然打死刘华也不敢提议在唐山修核电站,这不等于坐在火山口吗。
钍基熔盐反应堆就是这么多安全,基本上不可能造成核泄漏,所以刘华才请求上级进行考虑。
也正是因为这项技术极为安全,上级才真的进行了考虑,经过集体表决之后,刘华终于如愿以偿了。
TS市的领导可就要疯了,他们重新建设也不过才十多年,突然要搞一个核电站在旁边,这不等于在自己炕头埋了个雷吗。
他们强烈抗议在唐山这个地界上修建核电站,甚至不惜跑到省里面去跟领导拍桌子打板凳。
“你跟我吹胡子瞪眼有什么用?我能不知道唐山处在几条地震带的交汇处吗?这其中的危险我会不知道吗?我也就是跟上级据理力争以后,才同意的。”
省里的领导推推眼镜:“不调查,不研究,你就这么贸然的反对,你有没有一点实事求是的精神,建什么样的核电站你知道吗?”
省里的领导从自己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拍在桌子上:“自己看,就在这看,看完了给我汇报一下心得体会。”
仔仔细细的阅读了这份文件以后,市里的领导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会允许把核电站建在他们这么一个危险的地方。
“现在明白了领导的考虑了吧?”省里的领导笑着说:“就是因为非常安全,而且人家刘院士也说了,会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响应机制的,绝对不会。发生核泄漏这种事情。”
省里的领导指着部下说道:“你捡到宝了,你知不知道?这样一个核反应堆在你那儿成功建设了以后,以后你们用电就不成问题了,你们是刚刚确定的发展钢铁行业的方向,用电是个问题,现在人家刘院士帮你解决了,你就烧高香去吧。”
刘华这回亲自出手设计的核反应堆是基于地震多发情况而设计的,一旦超过一定级数的地震发生,核反应的会立刻停止工作,多重保护,确保万无一失。
没过两天,刘华就接到了TS市的电话,他们的市领导想要跟刘华聊一聊,谈一谈核电站建设的问题。
“刘院士,久仰大名了。”市领导笑着说:“我也是刚知道,原来咱们市里正在建设的那个大型钢铁厂,你是幕后老板啊。”
刘华笑了笑:“这话说的,怎么就是幕后了,我一直在台前啊,只不过没怎么过来而已。”
“您要在唐山建设核电站,可把我吓出一身冷汗。”市领导自嘲的笑了笑:“您别笑话我孤陋寡闻,我也是真的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安全的核反应堆,切尔诺贝利的事情我们可是学习过的。”
“毕竟是隔行如隔山。你们能这么担心,说明你是非常负责任的父母官,我相信唐山能在你们的治理之下变得越来越好。”
“都是为人民服务。”市领导谦虚的说:“我们给您的核电站做了一个选址,虽然是安全的核电站,毕竟是高压场所,所以我认为还是要远离人群的。”
刘华点点头:“非常科学,核电站的电,我们一个厂是用不完的,到时候会有一部分并网市区使用。”
“那感情好啊,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好了,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咱们供电却跟不上,三天两头停电,供电局是让老百姓戳着脊梁骂,有核电站供电,这下子稳了。”
另一位领导点点头:“到时候您输过来多少电,供电局会全额收购,绝对不会让您吃亏的。”
唐山人发现郊区一块偏僻的地皮上,开始建设,于是就有人打听,是不是新的开发区,到时候好来找工作。
核电站建设的事情很快就被老百姓知道了,引起了一阵恐慌。
TS市领导当机立断,在市电视台做起了科普,甚至把刘华请过去给市民们讲解这个核电站的安全性。
你要知道在那个时候。咱们的科研实力被很多人怀疑,有一些人就是崇洋媚外,并不是说他不爱这个国家,而是被很多歪屁股的媒体给忽悠瘸了。
在大部分人都相信那的情况下,他们依然持怀疑态度,刘华直接抛出了一个王炸。
“当初大老美和高卢鸡的核电集团,曾经想花数百亿美元购买我这项技术,让我给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这绝不是骗你们,你们可以去查。”
还真有人去查了,一查还真就是真事儿,有了这个小故事的备书,大部分人就都相信。
可能比较悲哀,但这就是事实。
唐山的市领导趁热打铁,在他们电视台给所有的市民们开了个报告会。
“各位唐山的父老乡亲们,你们千万不要着急,这个核电站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虽然说这个核电站是为工业区的钢铁厂而建,但是钢铁厂是用不完这么多电的,也会有相当一部分店供给我们TS市区的人民使用,也就是说从核电站启用的那一天开始,你们想要再感受停电,那都难了,到时候你们就在家踏实用家用电器吧,保证你们不会大夏天的,连电风扇都开不了。”
唐山的父老乡亲们很振奋,没有停电的日子该是多么美好啊。
现在,他们开始反过头来催着刘华赶紧修建核电站。
刘华紧急从西北地区开始往这边调人,这两年相关方面的人才已经培养了七八百了,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让他们独当一面,将来这些人就是全国上下钍基熔盐反应堆核电站中坚力量。
第480章 儿媳妇
最近有个钢铁厂的员工,出门儿那都是趾高气扬的,没别的原因,他们一个钢铁厂,配套设施竟然是核电站,搁谁身上那都得骄傲。
从8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鼓励企业自建发电厂,不过大部分都是火力发电厂,烧煤炭的,核电站全国上下只此一家。
唐山地区有人把这事给放上网了,说唐山地区新建一个核电站,专门为钢铁厂生产配套,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网络上吵的纷纷扰扰,都说不应该建在唐山地区,太危险了。
有人就把TS市领导的讲话给放上网络,虽然很卡,看完一个视频,得不少时间,但是很震撼。
同时掀起了一股热潮,市领导在电视台给市民们解释,这在当时可是不多见的。
于是很多别的市,顿时也跃跃欲试,这时候,咱们正处于基建开始时期,有很多基建项目老百姓并不理解,于是市领导纷纷上电视台,给全市老百姓进行讲解,算是当时的一股风潮。
刘华回京城了,因为儿子回来了,这一次是带着女朋友回来的,上一次柳霏霏从南方回来的时候说过,儿子和袁老的新研究生看对眼了,这话果然不虚,今天就带着来见家长了。
刘国栋已经去女方家见过未来的老丈人了,所以这次也带着未来媳妇见见公婆。
刘华到家的时候,儿子和媳妇正在院子里看书讨论,看见刘华进来,未来儿媳妇有些紧张。
刘国栋笑着说:“你紧张啥呀,我爸很和蔼的。”
未来儿媳妇低着头说:“废话,你见我爸的时候不也紧张,更何况你爸还是个院士。”
刘国栋乐呵呵的说:“没关系,你就把他当成一个普通的小老头儿就行了,他再是院士,回了家之后,也只是我爸而已,一个普普通通五十多岁的小老头儿,咱们老师不也是大科学家吗,你不一点儿都不紧张,还经常跟老师开玩笑。”
未来儿媳妇白了刘国栋一眼,这能一样吗。
刘华摆摆手:“坐吧,不要紧张,我比老袁还要随和。”
柳霏霏带着保姆在厨房忙活,看见刘华回来了,就给他泡了一壶茶,让他跟未来儿媳妇好好聊一聊。
随便聊了几句以后,儿媳妇儿放下了担心,姑娘叫林雨,是南方人,故乡是江南水乡,她的名字就感觉是南方人。
“爸,这次你们集团可是出了大风头了。”刘国栋笑着说:“修建一个钢铁厂,竟然配套一个核电站,全国上下独一份儿。”
“基本操作。”刘华摆摆手:“我正要研究新技术,特别耗电,指望现在的发电量别想了,穷则变,变则通。”
林雨好奇的看着这爷俩,看刘华这么云淡风轻的形容核电站,顿时感觉特别崇拜。
林雨好奇的问道:“国栋,你当初怎么没有学习重工业或者是核工业啊。”
刘国栋摇摇头:“在这个专业,我估计我这辈子怎么也不可能超过我爸,所以,我只能另辟蹊径了,都说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纪,所以我学习了生物科学,后来研究生又拜入袁老的门下,我就是要是强爷胜祖。”
刘华顺手拿起桌子上儿子刚刚看的杂志,看了一眼之后说道:“你不是在研究杂交水稻,怎么又看上了滴灌技术?”
“这不是老师想要在全国各地种水稻吗?有些地方真的极度缺水。”刘国栋笑着说:“缺水的地方想要种水稻,只能研究少用水的技术了,全世界就大卫星这方面做的最好,他们的滴灌农业首屈一指。”
刘华不屑的说:“假象,知道吗,大卫星在这方面造假了。”
刘国栋忽的一下坐直了身子:“不可能吧,在沙漠发展农业,他们家是全球独一份儿,而且能养活那么多人,不使用滴灌技术,他们用什么技术。”
“军事技术。”
刘华笑着说:“在那么干旱的地区,最有效、最节省成本的就是军事技术。”
俩人都没明白,刘国栋皱着眉头问道:“军事技术也能应用在农业方面?什么技术?我怎么没去做过?”
“打呀,抢占更多的地盘儿和水源。”刘华笑着说:“那些鱿鱼从古至今都是唯利是图的资本家,他们更清楚怎么操作成本最低,用成本低的技术去养活农业,总好过用滴灌技术。”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宣扬自己的滴灌技术呢?”
刘华指着儿子摇摇头:“你呀,还是太年轻,他们得做出一副和善的面孔,来掩盖他们残忍的人性,你查一查就知道了,他们还出口水果了,欧洲曾经三分之一的柑橘市场是大卫星占据的,我问你,就用滴灌技术滴的那点水能够养活柑橘吗?”
两人都摇摇头,水果种植需要大量的水源。
刘华说道:“咱们国家有句古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淮南淮北降水量的差别你应该是明白的吧,之所以在淮北苦涩不堪,除了温度,还有降水的原因。”
“这么说,指望滴灌技术来种植水稻是不可能了?”
刘华摇摇头:“我不知道,我毕竟不是学生物技术的,不过我知道我们有一句话叫做人定胜天,这是我们老祖宗传给我们的法宝,鱿鱼不行,不代表我们不行,但是我估摸着现有的技术是不太可能了,因为滴灌使用的成本太高了,这样种出来的水稻可能引水工程的成本都要高,除非有新的渗透薄膜技术出现。”
刘国栋把杂志一扔:“那有的等了,材料技术都是碰大运啊,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有进步。”
儿媳妇林雨托着下巴说道:“老是还想着在沙漠里面种水稻呢,看样子是不大可能了。”
“沙漠里面种不了水稻,但是不代表沙漠里面不可以种其他的呀。”刘华笑着说:“而且通过生物技术,不代表沙漠里面就不可以种水稻。”
刘国栋叹口气:“也许吧,这就是我学习生物技术的原因,我要变不可能为可能,早晚有一天会实现的。”
第481章 定亲
儿媳妇很喜欢这样的场景,看着爱人和他的父亲纵论古今中外,她虽然也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是看问题的高度还达不到刘华这么高,所以一切都觉得这么新奇。
等她跟刘国栋独处的时候,她好奇的问道:“叔叔看问题一直这么独到吗,全世界学农业的人都惊叹于鱿鱼的滴灌技术,叔叔却一眼看到了他的本质。”
刘国栋笑着说:“你以为我爸说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你为什么不能用怀疑的眼光去看待一下呢?”
“叔叔说错了?”
刘国栋笑了笑:“应该是对的,但我们这些搞科研的人就应该怀疑一切,只有自己得出的结论才是真的,耳听为虚,眼见也不一定为实,只有经过深入细致的考察,才能决定到底是不是真的。”
刘华让傻柱来家里做了一顿谭家菜,听说刘国栋带着媳妇回来的,傻柱这个老家伙表现的比刘华都积极。
这家伙一进院子就嚷嚷:“国栋,我听说你带着媳妇回来的,这下可了了你爸妈的心事了,我就搞不懂,你们这些年轻人心里想什么,我们家建国也是不着急结婚,都急死我了。”
刘国栋现在有女朋友了,自然可以侃侃而谈,要是放到几个月以前,他只会感觉头疼,然后就是一味的躲避。
“大爷,这您就放心吧,建国也就是没有遇到对的人,一旦遇到对眼儿的,今天认识,明天你就可以准备摆席吧。”
傻柱叹口气:“都说遇到对的人,遇到对的人,可这他娘的对的人在哪儿呢,他也有小三十了,这对的人总不会还在丈母娘肚子里面吧?”
上一篇: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下一篇:镜穿诸天从射雕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