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89节

  熊汝霖惊讶的点是苏言居然会选择将他带上,若能光复南京,这可是名垂青史的功绩,苏言却不介意他拥护鲁王的立场,还愿意将他带上。

  在使者走后,他忍不住对兄长熊汝震和儿子熊琦官感慨道:

  “本以为鲁王退位,我会因此落势,和方、王二人一样夺走兵权,却没想到,这位苏督师不拘泥于立场,若换做是我,也是做不到这般的,真是令人钦佩。”

  “既然苏督臣不拘泥于立场,还愿以雨殷领兵随征,雨殷可不要再去与鲁王联络了。”兄长提醒道:“当今天子毕竟是福建的那位隆武皇帝,鲁王殿下也已退位归藩,莫要再行朝秦暮楚之事。”

  熊汝霖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第190章 行省奖励

  四月初五日,苏言以钱肃乐领本部义军三千余人南下驻守温州,随后率大军携鲁王及一众官员北上杭州。

  在前往杭州的同时,苏言也不忘命驻守舟山的舟山总兵黄斌卿前来面见述职,黄斌卿并非是鲁王一系的将领,而是奉隆武皇帝之命来到舟山经营抗清前线。

  这也是为什么在历史上,清军入浙东,鲁王航海想要投舟山去,黄斌卿却不愿接纳的原因。

  现在苏言是隆武朝廷的浙直总督,名义上也是黄斌卿的上司,后者就算想做割据舟山的军阀,也是必须要前来向他述职的。

  四月初十日,大军抵达宁波,黄斌卿收到苏言的命令后,已经提前离开舟山,在宁波登陆等待苏言。

  黄斌卿如今正好年满五十,他的身材并无苏言想象中的那般强壮,而是高高瘦瘦,除开常年在海边吹晒而黝黑粗糙的皮肤,反而更像是一位文官。

  他在看见苏言后,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年龄而托大,而是恭敬地向苏言抬手行礼,道:“下官黄斌卿,拜见督师。”

  苏言翻身下马,温和地笑着,抬手虚扶,道:“黄总兵坚守舟山,本督一直想要召见,只是入浙后战事紧迫,没有机会,而今终于能见上一面了。”

  黄斌卿对苏言的这个态度有些捉摸不透,他谨慎道:“督师于金华大败博洛,名扬江浙,不知此次北上,下官能否为督师分忧?”

  “的确需要黄总兵相助。”苏言笑着说道:“此次北上,待休整一些时日,本督便要率军攻打江(宁)镇(江),一举收复故都,请黄总兵回去整军备战。”

  听到苏言想要攻打南京,黄斌卿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实在是太过大胆了,清廷肯定不会坐视明军收复故都,届时定会爆发一场大战。

  虽然苏言此前面对清军几乎没有败绩,但清军的凶猛已经深入人心,黄斌卿不免有些心虚。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在这个时候,他要是表露出怯战的情绪,很有可能被苏言借题发挥。

  “下官领命,待返回舟山后,下官便整顿兵马,前来与督师汇合。”他回答道。

  苏言摇了摇头,道:“不必与本督汇合,你可先移驻崇明,届时可直接随水师顺江而上,进逼镇江。”

  说罢,苏言没有继续讨论这个话题,他在宁波停留一日,才继续率军向杭州开去。

  当大军途径余姚时,余姚知县王正中已备好钱粮犒军,在他身边还站着一位约莫三十出头的青年。

  借着犒军,知县向苏言引荐了这名青年,他说道:“督师,此人名为王翊,熟读兵书,善治军,有才德,一心报国,良玉岂可埋没,下官故而大胆引荐。”

  在王正中说完后,王翊连忙行礼,道:“草民王翊,字完勋,拜见督师。”

  苏言听了他的名字,眼前一亮,王翊也是一名抗清名将,在清军几乎占领浙江的情况下,他还坚持在四明山一带坚持了足足五年,才最终兵败身死。

  在四明山中,王翊和张煌言以及一位名为李长祥的官员是治军最为严明的,也只有他们麾下没有出现扰民的现象。

  说起来,那位李长祥似乎也在随他北上的队伍里,任监察御史,巡浙江盐政。

  “完勋不必多礼,若欲入仕,可先辟为参军?”苏言说道。

  王翊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他本以为苏言会考校一番他的学识才能,为此都准备好了腹稿,苏言直接收下了他,反倒给他一种白白准备的空虚感。

  王正中见他愣在原地,连忙用手肘戳了戳他,低声催促他赶快行礼,王翊这才回过神来,行礼应下。

  收下了王翊,苏言的心情很是不错,他们没有在余姚多做停留,一路西进,又在绍兴与刘中藻汇合,最终于十六日抵达杭州。

  杭州光复至今已过去两个多月,城中的系统建筑也多竣工,正在建造二级军事建筑。

  大军入城时,受到了城中百姓的热烈欢迎,百姓们早在大军过江时就收到了消息,自发聚集在城南迎接。

  随军的鲁王朱以海看见街道两侧站满的人群,一开始还以为这些百姓是在欢迎自己,脸上还带着几分得意。

  但随着百姓们对着入城将士欢呼,并争先将家中的食物和酒水献给士兵,他脸上的得意很快褪去。

  随行的大臣们默默地看着这一幕,思绪各异,内阁首辅张国维不禁对苏言更加忌惮,在他心底,直接将苏言的威胁程度提高到了和鞑虏同一等级。

  熊汝霖眉头微蹙,对着兄长说道:“杭州不过光复二月,民心便大多拥护苏言,很难想象其占据更久的苏松各府是何模样。”

  熊汝震对此并不意外,他叹了口气,道:“自虏兵下江南,各地官军仓惶败退,仅有苏言所部能屡败虏兵,收复失地,这不难理解。”

  大军入城,苏言计划在杭州停留几日,处理全省政务,同时任命各地空缺的官员。

  在那之前,他先在城中寻得一处地段较好的府邸,作为鲁王朱以海的住所,同时命于国栋在城中购买一些奴仆送过去,兼负监视的责任。

  浙江全省光复,出乎苏言意料的是,他居然也得到了系统的奖励。

  【宿主已初步占领一省之地,战功卓著,地位稳固,现开放科技面板,并奖励事务官“学者”一名】

  【恭喜宿主获得新阶段行省奖励:

  线列步兵×64(7680)

  猎兵×16(1440)

  掷弹兵×16(1440)

  12磅步兵炮×10

  12磅步兵榴弹炮×10

  猎骑兵×24(1440)】

  【恭喜宿主解锁科技:插入式刺刀、套环式刺刀、军事课程、卡宾枪、方阵、击鼓进军、排射、霰弹、开花弹、海军岸上设施、木材干燥法、六分仪。

  解锁可研究科技:卡座式刺刀、楔形阵、燃烧弹、先进海军建筑学、燧发火炮、经度表】

  一时间,苏言被接连不断弹出的系统面板砸得有些眼晕,等他定睛一看,脸上顿时露出一抹喜色。

  科技列表终于来了,他一直以为自己的这个系统是阉割版,因为只能建造和爆兵,最经典的攀科技却不行。

  而现在,科技终于出来了,虽然能够让他点的科技树只有军事方面的。

  他注意到,弹出的已经解锁的科技是他手动点亮的,也是最基础无需通过系统研究的,而现在解锁的可研究科技,应该就是需要靠“学者”事务官来研究的了。

  除了科技外,那些奖励的军队也正好能够让苏言爆兵,这奖励军队的数量正好和他设置的一个满编旅的配置一样。

  也就是说,等一个月以后,他就又能拥有一支新的野战旅了。

第191章 学者

  “督师,事务官刘师仁向您报导!”

  在苏言将奖励的系统军队平均分配到每个占领的城池进行招募后,他见到了随着解锁科技后出现的“学者”事务官。

  这位学者身着一袭青色儒服,头戴方巾,身后背着一个用来装书的竹筐,看起来就是一副平平无奇的文人打扮。

  苏言温和地招呼他坐下,随后问道:“该怎么称呼你的表字?”

  “属下表字子仁。”刘师仁回答道。

  苏言点了点头,也没有询问对方来自哪里,而是说道:“子仁应该知道我军目前掌握的科技水平了,接下来要选择哪个项目,子仁可有建议?”

  刘师仁神情严肃,道:“属下建议可先研发燃烧弹,此弹种能够配合臼炮与榴弹炮使用,一旦爆炸,火势将会持续燃烧,难以扑灭。”

  “燃烧弹……”苏言面露思索,这种炮弹用来攻打城池,对守军的杀伤性不好说,波及平民倒是一顶一的猛。

  不过燃烧弹实际上也不是用来进攻的,主要用于防御,在开阔地形爆炸,能够阻挡敌军进攻的步伐。

  想到这,苏言还是采纳了刘师仁的建议,询问道:“研究燃烧弹,需要什么材料,多少时间?”

  “需要松脂、油脂、树脂、硝石、硫磺等混合物,这些是最好的易燃物。”刘师仁不紧不慢的将自己需要的材料和盘托出,随后补充道:“至于时间,属下还不敢打包票,只能尽力而为。”

  听对方这么说,苏言就知道这里的科技研究应该不和游戏里一样,每个等级的科技会有规定的研究时间。

  这对他来说倒是一个不错的消息,现在他需要研究的科技放在游戏里,已经算是步入中期了,每个科技需要的时间很长,还没有足够的学者用来缩短研究时间。

  要是严格遵照游戏,只怕研究一个科技都要一年打底。

  苏言很痛快的批准了刘师仁需要的材料,不过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询问道:“你可需要一个用来研究的场所?”

  刘师仁点了点头,道:“这是自然,此外还请督师给属下拨款,用来采购材料,招募人手,进行试验。”

  “嗯……苏州的军事学院可否?”苏言思索一番,问道:“我命人在军事学院给你准备住处,你就在那里研究吧。”

  刘师仁没有意见,欣然接受,苏言便给他开了个条子,给他批了五万两白银作为经费,领了钱以后直接返回苏州。

  五万两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苏言认为这笔钱至少够刘师仁用一年了。

  苏言原本是打算在杭州逗留几日再返回苏州,但他权衡一番后,还是决定直接在杭州补员,并等待奖励部队训练完成。

  等到时候,他便能够直接北上常州,发起对镇江和南京的攻势了。

  ……

  苏言准备继续留在杭州,便要亲自处理这里堆积的政务了。

  眼下的杭州,各地官府有着许多空缺,杭州、绍兴、宁波、金华、衢州四府知府要么被杀,要么投降。

  绍兴还好,此前有刘中藻坐镇,秩序很快恢复,但其他四府没有主官处置政务,虽然还能保持秩序,但政务已经堆积了许多。

  这些地方主官的任命,人选倒是不缺,跟随苏言来到杭州的原鲁王官员有很多,可以从其中挑选任命。

  一想到那些官员,苏言就有些发愁,他手下可以信任的文官还是太少了,张煌言算一个,但苏言打算将他带在身边征战,哪有放在后方的道理。

  李元胤看出了苏言的发愁,他思忖一番,还是大着胆子向苏言谏言道:“督师若是不信任愿鲁王一系的官员,何不征辟夏知府的好友们前来任官?”

  “什么?”苏言微怔,有些疑惑地看着李元胤。

  李元胤连忙接着说道:“夏知府曾与一众好友建立‘几社’,声名大噪,社中之人或为举人,或曾为官,您与夏知府之女定亲,何不借此关系征辟他们为官?”

  苏言眉头微蹙,迟疑道:“只是不知道他们的能力如何……”

  “督师可以先与夏知府商议,夏知府若是知道您的难处,定然不会有所保留。”

  听李元胤这么说,苏言也就点了点头采纳了下来,他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笑容,道:“元伯真是愈发可靠了,不愧为我的肱骨大将。”

  “末将不敢。”李元胤惶恐,连忙推脱道。

  苏言很快就按照李元胤的建议书信一封送往湖州,将他的难处详细说明,言辞恳切地希望夏允彝能够帮助自己。

  然而,他的书信才送出没多久,一个惊天噩耗就从南方传来。

  隆武帝,驾崩。

  这个消息是顾炎武命人快马加鞭送来杭州的,清军自汀州袭杀隆武皇帝后,便将这一消息大肆宣扬。

  四月十四日,博洛携带袭杀隆武帝的威风,长驱直入进至福州,城中百姓纷纷逃窜,留下的人也都被迫剃发留辫。

首节 上一节 89/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