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74节
发财了。
这是苏言的第一个念头。
有了这些钱粮,接下来追击博洛的战事就可以不通过漕运,将苏松的钱粮运送下来作为军需辎重,可以直接从杭州调动了。
这对江南的负担将大大降低,毕竟如果清军从江宁出兵攻打常湖二地,消耗的钱粮辎重也同样需要从作为后方的苏松调运。
占领杭州后,苏言当即下令在城中各处张贴安民告示,安抚民心,同时抓捕那些趁火打劫的乱兵、地痞流氓。
并发布通缉令,鼓励百姓积极检举揭发逃跑的张存仁、张孔昭等清军官员。
除此之外,他也命人渡过钱塘江,打探浙东战事的进展情况,苏言的主要情报网都在江宁那一片,对浙东的情报来源寥寥无几。
苏言也清楚,指望百姓检举揭发恐怕不容易抓到那两个漏网之鱼,他便命李元胤率领骑兵出城东,在城外进行搜捕。
之所以是去城东搜捕,原因很简单,城北城南城西都有明军攻城,张存仁怎么可能自投罗网,从那三个方向出城。
如果他真的出城,那就一定是从城东出逃了。
而如果待在城内的话,在奖金的诱惑下,城内百姓肯定不会放过一点蛛丝马迹。
……
二月初九日,明军占领杭州的第二天,苏言还没从喜悦中走出来,便见到了一名从江宁赶过来的信使。
那名信使一路快马加鞭,历经千辛万苦穿过清军占领区,才终于赶到杭州,本以为见到的是明军围攻杭州的战事。
可没想到的是,他到达杭州城外,就看见城头悬挂着明军战旗,如果不是围城营地还未彻底拆除,他甚至会怀疑自己的眼睛。
在向城外明军表明身份和来意后,信使很快便被送进城内,带到了苏言面前。
一见到苏言,那信使便跪倒在地,将藏在怀中的密信取出,捧过头顶,道:“督师,这是陈先生命卑职送来的江宁急报!”
一听是急报,苏言顿时严肃起来,接过密信拆开一看,脸色很快就变了。
末了,他放下密信,对信使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出发的?”
“卑职是二月初三日出发,途中多次遭到清军设卡盘查,不得已走小道,才多花费了这么些时日。”那人回答道。
二月初三日……苏言若有所思,陈彬在书信中提到清军将在初五日开拔,四天的时间,清军行军的速度就算再快,现在也不会过广德州。
而且江宁清军就算想破脑袋也猜不出来,杭州只坚持了不到半个月便被明军攻破,苏言完全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将这三千满蒙八旗吃掉。
想到这,苏言心里就有了个主意,他让人将信使带下去休息,好生招待,随后将麾下部将都召集了起来。
众人赶到后,苏言便将密信的内容宣读出来,苏言的老部下对此已经是习以为常,都知道苏言在江宁建立了情报网。
可对刘中藻而言,就足以让他感到惊讶了,他用微妙的眼神打量着苏言,也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苏言不知道刘中藻的心中所想,在他说完后,顾炎武马上会意,道:“督师,可是要围点打援,将这支清军消灭在杭州城外?”
苏言笑着点了点头,道:“这可是三千满蒙八旗,算上随行的披甲包衣,至少也有五千人马,若能将这支兵马吃掉,在清军主力南下之前,江宁清军都不敢再主动来犯了。”
众将都颇为认同地点了点头,顾炎武心中马上有了个主意,他主动提议道:“督师,清军肯定还不清楚我军已攻克杭州,可以封锁消息,引诱清军继续向杭州赶来。”
“而我军可提前在杭州城外部下天罗地网,只要清军自投罗网,便将其尽数全歼!”
苏言听言,挑了挑眉,却没想到顾炎武的计划和自己想的如此相近。
“真是君子所见略同。”苏言笑着说道,“我也是这般想法,若能在杭州城外全歼来犯之地,也可震慑宵小之辈,让杭城某些还心向鞑虏之人彻底死心。”
苏言话音落下,其余人纷纷表态请战,苏言顺势制定了针对清军的作战计划。
他准备让威武镇继续在城北安营扎寨,在杭州周边实施军事戒严,避免走漏杭州失守的风声,做出还在攻城的假象。
同时在杭州周边部署伏兵,只要巴山相信杭州还在坚守,并一头撞进伏击圈内,清军的死期便来了。
只要歼灭了巴山部,苏言也就可以大胆的渡过钱塘江,进入浙东,追赶着博洛的大军,一路收复失地,扩充自己的地盘。
第162章 抓捕
“奉大明浙直总督之命,缉捕伪清浙江总督张存仁,伪杭州知府张孔昭!
若有知情者,积极检举揭发,重重有赏,知情不报者,以通敌卖国论处……”
听着外面逐渐远去的叫喊声,躲在杭州城外某处农庄宅邸内的张孔昭不自觉面露忧色。
他看向坐在主位上神态沉稳,还在细细品茶的张存仁,不免问道:“制台,这农庄的主人真的可靠吗?若他贪图奖赏,向明军告密……”
“横秋无需多虑。”张存仁淡然道:“这农庄的主人是跟随我多年的老管家的子侄,其忠心毋庸置疑。”
他说完,一旁的老管家似乎是为了安抚张孔昭的情绪,也跟着说道:“张府尊,我这子侄与我之间的关系不为外人所知,请您放心,不会有人能追查到这里的。”
“更何况,我们的人也在村头村尾部署了眼线,要是明军真的往这边来,我们也能第一时间得知。”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张孔昭还是没有因此而彻底放下心来,他抿了抿嘴,道:“可刚刚外面的那些喊话……”
“不过是明军派到乡下的游骑罢了。”张存仁有些不耐地说道:“我们便衣出城,一路掩盖踪迹跑到这里,明军怎么可能这么快找到我们,不过是大海捞针,徒劳无功。”
见上官不耐烦起来,张孔昭也不敢继续提出质疑了,他只好委屈地闭上嘴巴,默默坐在位置上。
他们不知道的是,与此同时,李元胤已经率领数百名骑兵从四个方向包围了这个靠近钱塘江的小村子。
在李元胤的身侧,一个尖嘴猴腮,身着绫罗绸缎的中年男人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低声说道:
“将军,张存仁、张孔昭等逃犯就在那村子里,躲在草民家中,只要您率兵上门搜捕,就一定能够抓住他们二人。”
李元胤瞥了男人一眼,就在不久之前,这个男人自己找上门来,自称知道二张下落。
一番询问过后,这男人也主动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以及和张存仁的间接关系,李元胤虽然并没有完全相信他,但出于保险起见,还是带队跟着这个男人来到了这个村子。
这里说是村子,其实也不太尽然,因为农居很明显是围绕着中间一座庄园府邸向外扩建的,那座庄园四周建有一堵高墙,一看就是小有身份的人才能拥有的。
李元胤驻马立于村外,远远眺望着庄园内的景象,一些农夫扛着锄头向外走去,似乎准备耕理田地。
而在村头村尾,站着几个有些可疑的人,之所以说他们可疑,他们的服饰和周围的农民比太过干净了,而且身强体壮,只是站在那里聊天,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没过多久,就有一个骑兵快马赶了回来,正是刚刚大摇大摆进村宣读通缉令的骑兵。
那骑兵一回来,便抱拳说道:“将军,那村子里果然有问题,标下一进去,就有很多双眼睛监视着标下,他们极有可能躲在里面。”
李元胤一听,便将目光转移到男人身上,后者连忙再度换上讨好的笑容,道:“将军,草民不敢说谎,您这下相信草民了吧?”
李元胤心底信了大半,但还是不免疑惑道:“你说张存仁家中的老管家是你的族叔,你本身是北方人,为何会在这里拥有如此之多的土地和佃户?”
“这说来话长。”男人的脸上闪过一抹不自然的神色,“草民其实是被他们选中作为地方敛财的工具,凡是被张存仁打压的缙绅地主,都会让草民趁机去买下他们的土地,所得的钱粮九一作分。”
“你拿九?那他还挺良心的啊。”一旁的副官随口插话道。
“……草民拿一成。”男人嘴角抽了抽,纠正道。
“哦……”
李元胤瞪了插话的副官一眼,再看向男人时眼中的怀疑已经大多消散,这种人的心态他多少能猜出来。
无非是不想再被张存仁他们吸血了,毕竟每年拿到的钱粮都要拿出九成上交,虽然剩下一成也是笔不小的数字,可人心不足蛇吞象……
而且,要是能够借着这个机会把张存仁他们弄死,他不仅能够得到明军的嘉奖,还能独吞所有收成,简直是一石二鸟。
想到这,李元胤不再怀疑,他缓缓拔出佩刀,道:“传令下去,准备强攻庄子,若有胆敢抵抗者,视作同谋,格杀勿论。”
男人一听,连忙说道:“将军,可千万手下留情,草民手下的佃户可都是无辜的,莫要牵连!”
“这是自然,你放心便是。”
李元胤说完,不再理会男人,等到其他方向的兵马都传来准备就绪的回信后,李元胤才高举腰刀,喝道:“发射火箭,进攻!”
他话音刚落,身后的副官便搭弓引箭,将箭头点燃,仰天发射,那火箭腾空而起后,在半空中突兀炸开,绽放出一朵烟花。
“杀!”
伴随着烟花的爆炸声,庄子四面随即呼啸着冲出数百骑兵,李元胤身先士卒,挥舞着腰刀冲向村口。
村头村尾放哨的守卫在看见绽开的烟花的瞬间,便意识到大事不妙,果断往庄子里跑去。
然而两条腿就算跑得再快,又怎么可能快过四条腿,明军骑兵很快便从四周冲进庄内。
李元胤在策马驰骋中也换上了稍弓,搭弓引箭,对准那些亡命狂奔的哨兵射去,箭矢精准命中后背,从前胸穿出,那人应声倒地。
这庄子并不大,外面的动静很快便惊动了张存仁与张孔昭二人,他们面色大变,慌忙站起身来,往院外跑去。
还未跑出几步,就有侍卫慌张地跑了过来,喊道:“不好了!明军杀进来了!”
“不可能!他们怎么可能这么快知道我们在哪?”张存仁下意识反驳,但他又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驳斥没有意义,因为明军杀过来已经成为了事实。
张孔昭已经吓得面无血色,他慌张道:“这该如何是好?不是说明军找不到这里的吗?!”
张存仁没有理会他的大喊大叫,目光在院内不断搜寻着什么,就在这时,他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问道:“张离呢?张离去哪了?!”
众人面面相窥,面露茫然,张存仁又大喊了几声,才有一个小厮弱弱道:“老爷他一大早就外出了,说是有事情要办……”
张存仁一听,心中顿时明了,抬手一巴掌扇在身后的老管家脸上,怒道:“看看你的好侄儿!他把我们出卖给了明军!真是喂不熟的白眼狼!”
老管家被这一巴掌扇得脑瓜子嗡嗡的,捂着脸倒在地上,如丧考妣,不知该说些什么是好。
第163章 浙东剧变
跟随张存仁从杭州逃出来的卫兵并不多,又如何能够抵挡得住数百骑兵的强攻。
在李元胤的身先士卒之下,明军很快便攻破了庄子的防御,将那些胆敢抵抗的侍卫尽数杀光。
张存仁自恃大清浙江总督,不愿落入明军之手,眼见大势已去,就要挥刀自刎。
但李元胤眼疾手快,在他挥刀自刎的刹那,抬箭射去,箭矢一下打掉了他手中的腰刀,还未等张存仁捡起佩刀再次自刎,周围的明军就一拥而上,将他摁倒在地。
至于张孔昭……在明军破门而入后,他就吓得蜷缩在角落,全然不敢做出抵抗的动作,直接成为了明军的俘虏。
二张被活捉后,李元胤也没有在这里停留的打算,直接带队返回省城,至于提供线索的嘉奖,他就让男人自己后面去省城索要了。
当天晚上,苏言便得到了二张被抓的消息,他不禁对身旁的刘中藻说道:
“这李元胤办事可真是利索,才用了不到两天,便将张存仁那狗汉奸抓回来了。”
“回想当初,李成栋从太仓突围后,也是李元胤带队将他抓了回来,这以后要是还有漏网之鱼,我看都可以让他去负责抓捕了。”
刘中藻听言,不免笑出了声,调侃道:“听督师这么说,下官倒以为这李元胤有几分主掌锦衣卫的潜质了。”
苏言微怔,也跟着笑了出来,说笑道:“刘兵科这番话要是让陛下听了去,陛下可能真会任命李元胤为锦衣卫都指挥使了。”
“陛下求贤若渴,若这李元胤真有此才能,破格升迁又有何不可?”刘中藻说着,一边抬手朝着南方虚拜,以示尊敬。
苏言没有接话,他承认隆武皇帝是南明难得的拥有雄心壮志的君主,只可惜时运不济,又摊上一群猪队友。
这一世,如果苏言全心全意尊明复明的话,隆武帝倒是可以改变原历史身死国灭的悲惨命运。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