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69节

  不过他们并没有急着动手,一直等到唐鲁两军在浙闽交界屯兵对峙的消息传来后,博洛才认为出兵浙东的时机到了。

  他过去迟迟没有动手的原因有二。

  其一,他不清楚这是不是浙东明军为了引诱他们渡江而故意演的一出戏,钱塘江毕竟也是一道天险,即便是八旗精锐,也不敢在被半渡而击的风险下强行渡江。

  其二,江南明军的威胁时时刻刻存在,让博洛不敢轻举妄动,他担心若是贸然渡江,江南明军这时南下,浙江清军将会陷入两面夹击的困境。

  而现在,明廷内部的争斗愈演愈烈,随时可能开战,博洛不想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若能趁机攻陷浙江,彻底切断江南明军和明廷的联系,日后朝廷大军进剿,也能容易许多。

第151章 江南变化

  1646年的正月,在小冰河期的影响下,江南也同样寒冷。

  在过去两个月,苏松常湖嘉五府并无战事,在这大乱之世之中,五府百姓倒还能过上还算安稳的日子。

  美中不足的就是,江南的粮价还是略有些高,尽管官府屡次开仓放粮,试图以此控制粮价,但粮价始终在斗米千钱上下漂浮不定。

  对于明军治下的百姓而言,这也还算能接受的范围内,他们还算是幸运的了。

  在常州府以西的清廷统治区内,粮价始终居高不下,最便宜的斗米也要几千文钱,最贵的甚至要四五两以上。

  而且,清廷统治区内官吏贪腐成风,官吏兵丁的欺辱与高粮价一同成为压在百姓身上的两座大山。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百姓无法忍受,选择揭竿而起,或是拖家带口出逃,希望能够逃入明军治下寻求庇护。

  一时间,江南反抗清廷的义军此起彼伏,令官府焦头烂额,不论勒克德浑与洪承畴如何镇压招抚,都无法彻底解决起义之势。

  而苏言治下也随着大量逃民涌入,人口得到了徒增,这些人口正好被他安置在江阴、太仓这两座受战火影响最大的州县,以及人口较少的崇明、靖江二县。

  在过去两个月内,苏言治下可谓是欣欣向荣,连同他的生活也是如此。

  在媒婆上门说亲后,苏母便张罗着把苏言的生辰八字和夏允彝家的二女儿交换,拿去给大师过目。

  正如苏言所说的那般,到了他这个地位,除非是有人在背后搞事,否则哪里有人敢说什么八字不合。

  交换红帖后,这场婚事便定了下来,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论是订婚还是结婚,都要由家中长辈主持。

  苏言甚至连他的未婚妻都没见过一面,苏母就已经与夏允彝定下了亲事,送上礼金。

  他虽然没见过未婚妻,但从夏完淳那一表人才的清秀面容来看,应该也是不差的。

  在订婚后,苏言便直接将夏允彝调到了湖州当新任知府,湖州知府一职自从黄蜚攻克府城之后便一直空缺。

  苏言被加授吏部侍郎衔后,便打着圣旨里便宜行事的旗号直接将夏允彝任命为了湖州知府,与他一同外调的还有文乘,后者被任命为嘉兴知府。

  当然,便宜行事归便宜行事,这种事还是要向隆武朝廷禀报,不过苏言是不会亲自汇报就对了,全都交给刘中藻为他擦屁股了。

  夏允彝上任湖州知府后,很快就与湖州总兵唐世荣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唐世荣麾下的兵丁军纪不佳,经常有骚扰百姓的事情发生。

  甚至还有人强抢民女,将看中的民女掠入军营,当受害者的家属找上门讨要说法时,居然被乱棍打出,让当地民众敢怒不敢言。

  夏允彝虽然初来乍到,可在得知了那些兵丁的恶劣行径后,没有丝毫袖手旁观的打算。

  他身着官袍,擂鼓坐堂,凡是前来鸣冤告状的百姓,都亲自接待,详细询问,命书吏记录在册,随即命衙役前去城中拿人。

  那些兵丁全然想不到夏允彝居然会真的捉拿他们,许多人还未回到军营便被衙役锁住,押回府衙,被夏允彝当堂审判,关入大牢。

  消息传开,那些曾经做过恶的兵丁人心惶惶,不敢继续在城中晃荡,只敢龟缩在军营内,寻求袍泽的庇护。

  他们的做法很明智,因为衙役也不敢贸然闯进军营抓人,只敢在外面监视,这件事很快便被禀报到唐世荣面前。

  唐世荣得知夏允彝居然敢越过自己抓自己的人,愤愤不平,就想去府衙要人,但还未出发,就被副将给拦了下来。

  那副将拉住他的胳膊,劝道:“总镇,您可千万别去招惹那个夏允彝,他家的女儿可是和督师说了亲的,这件事本就是我们理亏,要是捅到督师那里去,被斥责的只会是我们。”

  被副将一提醒,唐世荣也回过神来,他暗骂一声,道:“那我们不就只能这样忍着了?”

  副将面露无奈,道:“总镇,末将早就劝过您约束军纪,即便不是夏允彝来管,这件事也早晚会传入督师耳中,届时督师亲自过问,您的面上也不好看。

  倒不如借着这个机会服个软,严查军纪,将过去那些犯过错的弟兄抓起来交给夏允彝处置,如此一来若是夏允彝上报督师,您兴许还能得到个嘉奖呢。”

  唐世荣听言,虽然心底还有些不得劲,但左思右想,还是认为副将说的有几分道理。

  他叹了口气,道:“也只好这样了,既然是你提出的,那便由你负责与夏允彝交接吧。”

  副将一愣,心中泛苦,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但也只好应下。

  接着,副将便主动配合夏允彝将那些骚扰过百姓的兵丁抓了起来,交给后者判决,唐世荣也开始严抓军纪。

  一时间,城中风气一肃,再也没有兵丁胆敢上街造次,城中百姓奔走相告,为来了一位一心为民的好官而感到高兴。

  ……

  除了政务上的官员任免,苏言麾下的系统军队也得到了扩编。

  在两个月的招募扩编下,单单苏松二府招募出来的线列步兵便已经让苏言手中拥有第一个满编旅11520人,另有12磅步兵炮二十五队一百门。

  每个连队的线列步兵都换装了由战俘弹药工厂生产出来的纸包弹,这能够让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稳定在一分钟内射击三发,即便是第一次上战场的新兵也能在一分钟上下完成三次射击。

  除了线列步兵外,多出来的招募名额苏言就直接给了猎兵,不过因为名额限制,一直到1646年的正月,算上原有的猎兵,苏言手中也只有八队720人。

  这刚好能算作一个线列步兵的营级。

  这些猎兵只是改善部队兵种组成的开始,苏言的计划是搬照拿破仑时代法军的营队编制,让每个营拥有一个猎兵连。

  为此,苏松二府六县正月的四十个招募名额就全部给了猎兵,如果苏松二府全力招募猎兵的话,最多只需要再等待两个月,便能达成苏言的编制计划,

  这两个月来招募的不仅仅是火器部队,苏松二府外的各州府县则是都用来招募长矛手。

  到目前为止,基本每个城都拥有四队四百八十名系统长矛手,并且部队营房与一级火炮铸造厂都已经竣工,正在建造下一级建筑,

第152章 清军渡江

  隆武二年正月中旬,元宵刚过没多久,浙江清军便开始了新的攻势。

  博洛在征得平南大将军勒克德浑允准后,于正月二十日向浙东发起进攻,其目的是一举荡平浙东,彻底消灭鲁监国政权。

  二十日,博洛率军开离杭州,以浙江总督张存仁留守省城,命梅勒章京和托、总兵田雄自朱桥、六和塔作势佯攻。

  自己则亲率主力南下至富阳,以提前备好的舟船强渡钱塘江。

  因为鲁监国的军队大半都被调往南边闽浙边界与隆武朝廷对峙,北边的江上防线兵力相对从前要空虚许多。

  再加上明军还沉浸在春节和元宵节的余焰中,根本没想到清军会在这个时候强渡钱塘江,博洛率军顺利渡江,防守明军皆望风而逃。

  当消息传至方国安、孙嘉绩二人耳中时,清军主力已经大半踏上了浙东的土地,并朝着明军驻地而来。

  二人闻之,大为震动,孙嘉绩立主调兵迎击,趁清军主力还未完全渡江,将其赶回钱塘江。

  可方国安毫无战意,在没有和孙嘉绩告知的情况下居然直接率部逃往绍兴,独留孙嘉绩一人迎敌。

  孙嘉绩孤军奋战,依托山林地势一度击溃清军前锋,但很快便陷入重围,全军覆没,孙嘉绩死前大骂方国安无能辱国,随即在绝望之下自刎殉国。

  方国安退往绍兴,也将清军渡江的噩耗带了回来,城中再度上演去年九月的混乱局势,兵荒马乱之中,方国安纵兵劫掠钱粮后,又逃往宁波。

  张煌言身为绍兴巡抚,并未跟随鲁王南下,他听说了方国安纵兵劫掠的消息后,当即带着一队人马离开府衙上街,对着那些抢劫百姓的兵丁高声呵斥,进行阻止。

  那些兵丁正抢到兴头上就被人阻止,心中不爽,就想要拔刀动手,可目光落在张煌言身上的官袍后,还是迟疑地收回了手。

  他们不愿将时间浪费在张煌言身上,相互对视一眼,直接丢下追赶的百姓转身就走。

  看着那些兵丁无礼的表现,张煌言面色阴沉,心中十分愤怒,但还是强忍着心情,对那还惊魂未定的百姓说道:

  “尔等速速回家,用家具堵住门窗,不要让任何人进入。”

  有百姓认出了张煌言的身份,跪倒在地,抽泣道:“张抚台,我们只不过是想好好过日子的普通老百姓罢了,既无通虏,又无犯法,朝廷官兵为何要对我们动手?”

  有人带头,其他百姓也跟着痛哭起来,张煌言面露羞愧,他张了张嘴,想要说些安抚的话,可迎着百姓悲伤的目光,话到了嘴边迟迟无法出口。

  半晌,张煌言垂下双眸,好似打定主意一般,命随从们将身上的银钱分发给这些百姓,随后说道:

  “乡亲们速速回家吧,切莫继续在街上逗留,我张煌言身为大明臣子,食百姓供奉,怎能坐视不管!

  我这就去找那方国安,质问他到底意欲何为!”

  说罢,张煌言直接抽出了苏言赠予他的燧发手铳,亲自给手铳装填弹药,随即带着随从们在城中寻找起方国安。

  方国安的大旗很是显眼,因此张煌言一行人很快就打探到了他的方位,方国安看见张煌言一行人气势汹汹走来,双眼微眯,马上意识到这家伙是准备来兴师问罪了。

  他也没有阻拦,就放任张煌言来到自己面前,他的卫兵还想去将张煌言手上的手铳收缴起来,却被张煌言厉声喝退。

  “方国安!”张煌言大步走到他面前,厉声质问道:“鞑虏过江,你不思收拢兵马组织守城,反倒纵兵劫掠,欺压良善,你置百姓于何地,你置朝廷颜面于何地!”

  方国安面对他的质问,却是不慌不忙,道:“鞑虏过江而来,我军势单力薄,如何能够守住绍兴行在,与其让鞑虏陷城后劫掠百姓,以城中钱粮攻伐我等,倒不如在鞑虏之前将民间财力尽数收缴,以资抗清之用。”

  “一派胡言!”张煌言气得面色涨红,怒声训斥起方国安的丧师辱国,细数其入浙以后做出的种种为了一己私利而危害大局的罪行。

  张煌言越说心中愈发愤怒,他直接举起手铳,对准方国安,怒声道:“今日我张煌言便要替朝廷诛杀你这恶贼!”

  说罢,他猛地扣动扳机,方国安见状瞳孔放大,还未做出反应,他身旁的卫兵就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扑倒,躲开了迎面射来的弹丸。

  而在枪声响过,周围的士兵也很快反应过来,一拥而上,将张煌言摁倒在地,强行控制住,一名将领拔出腰刀,就要将他当场格杀。

  但刀锋还未落下,方国安就大声喝止了那名将领的动作,他略有些狼狈的在卫兵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双眼怒意地瞪着张煌言。

  他几步走到对方面前,大骂道:“你这个天杀的疯子!居然敢对本官射击,你真以为本官的刀剑不利吗?”

  “有本事你就杀了我。”张煌言冷笑道,“只恨没有将你击毙,为国朝除一大害!”

  方国安大怒,就要拔刀将他斩杀,一旁的副将连忙上前劝阻,并对他耳语道:

  “国公爷,这张煌言总归是殿下亲封的正四品官员,他还与对面的苏言交好,您就这样将他给杀了,不管是殿下那边还是苏言那边,都得罪不起啊!”

  方国安一听更怒了,他骂道:“殿下那里不好交代也就罢了,老子还怕那只会龟缩在苏松的苏言不成?老子即便是入了他的母,他也奈何不了老子!”

  “国公爷,鞑虏大动干戈,渡江而来,苏言怎么可能真的袖手旁观,他十有八九会趁机南下,若是日后和他对上,让他用这件事发难……还请国公爷三思啊。”

  方国安听后,脸色变了几变,还是将腰刀放了下来,咬牙道:“那便先放过这厮,将他给老子五花大绑,一块带走!”

  随后,方国安继续纵兵劫掠,赶在清军到来之前弃城而走,退往宁波。

  正月二十三日,博洛兵临绍兴城下,绍兴城门大开,守军早已四处逃窜,只剩下城中百姓还躲在家中瑟瑟发抖。

  因为之前鲁王收复绍兴,对那些缙绅清算的原因,这一次已经没有人敢主动迎接清军。

  好在博洛也没有在绍兴停留的打算,他率军占领此城后,便追击着明军继续东进,一路追到宁波城下。

  正如方国安的副将所说,清军在浙江大动干戈,苏言肯定不可能袖手旁观。

  在清军渡江后,苏言便收到了清军东征的消息,他没有丝毫犹豫,便兴奋地拍案而起,道:

  “开战的时候到了!是时候南下光复杭州了!”

首节 上一节 69/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