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59节
苏言摸着下巴的短须,若有所思,太仓州是包砖城墙,防御力本就是江南前几,李成栋的兵马也还有点战斗力,据城而守,他也无法强攻进去。
如果能够让李成栋主动出城的话,那还能在野战轻而易举将其击溃。
只是该如何引诱李成栋出城呢?
苏言思索一阵后,很快就有了主意。
他对陈子龙等人说道:“李成栋以太仓据守,一味强攻定然无法攻克,不如撤去城北大营,围三阙一,将李兵引诱出城,只要他们没了城墙保护,将其击溃是轻而易举的事。”
“李成栋恐怕也能看出来我们的意图,他真的会主动突围吗?”吴易有些担忧地问道。
“李成栋只要不想被活活困死在太仓,就一定会想方设法突围的。”陈子龙接过话头,冷笑道:“我已经将清军战败的军报射入城内,李成栋清楚继续坚守是等不到援军的,又怎么可能按兵不动呢。”
苏言点了点头,道:“的确如此,这就是个阳谋,李成栋就算清楚这是个陷阱,为了不被困死在太仓,也只能硬着头皮往陷阱里跳。”
随后,苏言便下令解除大北门与小北门外的围城营地,给清军留出一条撤退的道路,而他则是命陈子龙率领部分振武军趁着夜色掩护离开营地,往太仓北面而去,提前设下埋伏。
明军光明正大的解除了在城北的营地,这个举动很快就被汇报到李成栋面前。
此时的李成栋哪里还有三个多月前的意气风发,他胡须拉碴,眼眶微微凹陷,略微泛着乌黑,明显是有一段时间没有休息好了。
听闻消息,李元胤和杜永和等部将也匆匆赶来,他们入内的时候,李成栋还在抱着一个舞女大口喝着酒,脸上带着几分微醺的潮红。
见他们到来,李成栋轻轻拍了拍舞女的屁股,那舞女主动起身离开,李成栋随后将酒杯放下,看向众人:
“你们应该都听说了北门外的动向,明军主动接触了北门的围攻,结合明军援军来看,这其中定然有诈。”
几人相互对视一眼,那李元胤带头说道:“父亲,明军这是围三阙一,只怕是发觉强攻不克,想以此攻心,令我军将士自行北逃。”
其余人都点了点头,表示认同,随着满洲八旗惨败的消息被明军射入城内传开后,军中将士的士气也都遭到了沉重打击。
之前时不时便会有兵卒认为坚守无望,绝望之下擅自逃出城外向明军投降。
如果不是他们及时发现这种情况,加强巡察力度,抓捕了一批试图出逃的逃兵,将其当众处死,只怕到现在还会有许多士兵出逃。
这还是各门紧闭的情况下,士兵都能找到办法溜出城外,这要是城北被放空,只怕当天晚上就会有人成建制出逃了。
“只怕不仅如此。”李成栋叹了口气,微醺的脸上摆出严肃的神色:“太仓城终究不是能够长期固守的地方,明军这是想让我们主动从城北突围啊。”
“万万不可!”杜永和上前一步,劝阻道:“总镇,明军狡诈多端,定会在城北设下埋伏,若是我军突围,只会自投罗网,被明军一举歼灭。”
“我难道不明白这个道理吗?”李成栋发出一声苦笑,“这是阳谋啊,只要城北空虚,军中将士就都无心坚守,任凭我们怎么严防死守,都无法掐灭将士突围的心。”
众人一阵无言,他们哪里看不出这其中的猫腻,只是没有人敢主动往里面跳,突围就是马上死,坚守就是慢性死亡,左右都是死,他们还不如继续守城呢。
不过,就在这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响了起来,李元胤开口说道:“父亲,现在连满人都不是明军的对手,我们为何还要继续与明军为敌呢?”
嘴替啊!
几个已经心存降志的将领眼前一亮,眼神火热地看向李元胤,随后又将目光投向李成栋,想要知道后者会怎么回答。
李成栋脸色微变,瞬间就拉了下来,道:“元伯,你怎么又谈论此事?我们在嘉定杀了那么多人,你觉得明军会轻易放过我们吗?”
“你可别忘了,城外可是有数千嘉定和太仓的乡兵也在围攻我们,你觉得明军会为了护住我们,和那些乡兵交恶吗?”
李成栋越说,情绪就越是激动,似乎是想要以此来掩盖内心的恐惧——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嘉定、太仓的百姓对他有多么恨之入骨。
一旦落入明军手中,他保不准明军会不会为了拉拢民心,将他交给愤怒的民众处置,到时候就算他手中还握有兵权,也保不住自己。
突然,李成栋想到了一件事。
李元胤和他的部下在过去可是很少参与劫掠百姓的行动,还一直劝说自己归顺明廷。
投降明军以后,他可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说不定还能以自己养子的身份继承这支军队,李元胤怎么可能不清楚明军和松江百姓对自己的态度。
除非……他是打着让明军收拾自己,好继承自己兵权的想法,才一直怂恿自己降明……
想到这种可能,李元胤那满含关切的表情落在李成栋眼中顿时变得恶意满满了起来。
“我儿,若是为父率军投了明军,那苏言过河拆桥,想要追究为父和那些杀过百姓之人的罪责,你又该如何?”他突然开口,对李元胤询问道。
“父亲多虑了。”李元胤没有听出对方言语中的试探,认真道:“明军虽然暂时在江南站稳脚跟,但也并非高枕无忧,若是明军敢对父亲动手,只会引起军中其余降兵的担忧,进而引发军中骚动,只要那明军统帅不蠢,就不会行如此自掘坟墓之举。”
李元胤的回答并不让李成栋满意,但他也没有马上表态,只是淡淡点了点头,道:“为父知道了,投降之事暂且搁置,各门加强巡视,若有人试图擅自出城,格杀勿论。”
第131章 突围争论
说完,他顿了顿,看着众将的表情,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我有意再度发起突围,太仓并非长久固守之地,若是继续拖延下去,等更多明军到来,我们只会被彻底困死在这里。”
“总镇可是要从城北突围?”
“若是真从城北突围,定会自投罗网,还请总镇三思啊!”
“总镇不如先遣一部向北突围,若是的确无事,再率主力跟上,即便明军设伏,也能提前发觉。”
“……”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不过李成栋并没有受到他们的影响,而是沉声道:“向北突围不可,明军巴不得我们往北突围,我欲反其道而行之,向南突围,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此言一出,再度引发一阵争论,副将杜永和质疑道:“总镇,南边亦是明军控制区,向南突围只会陷入重围,能何去何从?往北还能抢夺船只,渡过长江,返回江北。”
有人质疑,就有人明白李成栋的意思,另一名副将郝尚久插嘴道:“诸位都清楚,明军围三阙一就是希望我们往北突围,定会在城北布下天罗地网,反而从南突围还有一线生机。
若能穿过松江抵达嘉兴,再前往杭州,我们就回到了大清治下,再也无需担忧了。”
李成栋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道:“我的确是这个意思,往南突围若是能进入浙江,朝廷不仅不会追究过去兵败之罪,反而还会大力嘉奖我等,以激励士气。”
接着,他就为众人画起了大饼,将领们听着他画的大饼,内心不禁幻想起突围后加官进爵,福荫子孙的场景,脸上都露出向往之色。
见无人反对,李成栋便一锤定音,定下了向南突围的决定,命各部将府库钱粮装车,做好突围准备。
当然,为了混淆视听,他们也需要派出一队人马从北门离去,做出向北方突围的假象。
只是军中无人愿意成为这种舍己为人的“烈士”,李成栋就只能从别的地方入手。
在那之前,他还要先解决一件事。
待其他人走后,李成栋屏退无关人等,命心腹爱将阎可义留下,让他靠近过来,随后沉声说道:
“可义,你跟随我多年,在这军中,除了我的那些养子外,我最信任的就是你了。”
阎可义突然听他这么说,一时有些受宠若惊,不知该如何回应,同时也意识到即将发生什么,不禁惶恐。
“总镇……”
阎可义话刚刚开口,就被李成栋打断,李成栋沉声道:“你可有留意元伯最近的异样?他屡屡劝说我归顺明廷,我担心他被有心人蛊惑,做了错事,将今日商议的内容泄露给明军。”
“被有心人蛊惑?”
阎可义大惊失色,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又联想到他刚刚提议的内容,迟疑道:“总镇,元伯可是您最器重的养子,他怎么可能做出这等背叛您的事情?”
“正是因为我器重他,才会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李成栋咬牙道:“你与他关系不错,他不会防备你,你今晚就带上人去将元伯控制起来,将他身边的人斩杀,只要等顺利突围出去,再放他出来。”
阎可义听言,暗自吸了口凉气,从李成栋的这番话中不难听出软禁的意味。
看来李元胤的投诚言论彻底惹怒了他的养父,害怕他会泄密恐怕是假,李元胤的为人作风可是有目共睹,阎可义不相信他会叛变。
见阎可义迟迟没有说话,李成栋眉头微蹙,目光一冷,盯着他问道:“怎么,你动不了手?”
阎可义怎么敢承认,连忙说道:“总镇有令,末将又怎敢拒绝。”
说完,阎可义面露迟疑,道:“只是,元伯在军中素有威望,若是贸然将其软禁,只怕引起非议,况且眼下并非非常时期……”
“大军即日便要突围,你秘密行事,又有何人会注意到?”李成栋反问道,随后又宽慰道:“你只需将他控制住即可,等突围出去后再将他带过来,届时我会亲自跟他说明。”
“这……”
阎可义心中发苦,暗自埋怨自己怎么这么倒霉,摊上这种事,李成栋父子二人日后若是和好,他这个动手的人可就成了里外不是人。
可是他又无法拒绝,只好点头应下,表示今晚就会动手,将李元胤软禁。
告辞后,阎可义怀着忧愁回到了自己的住处,他的亲信见他表情有意,连忙上前询问起来。
阎可义想了想,没有隐瞒,将李成栋交给自己的任务说了出来,那亲信听了,若有所思,思忖片刻后说道:
“将军,这件事不宜耽搁,不如今晚寻个借口将小李将军宴请过来,直接将他连同带来的人一起软禁于此。
总镇应该只是恼怒小李将军一直劝他归顺明廷,才会让您动手,我们没必要把小李将军身边的人也杀了,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阎可义点了点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那便依你的提议。”
随后,阎可义便在住处设宴,派人前去寻李元胤,邀请他今晚赴宴。
在阎可义的人找到李元胤时,他正在府库外坐镇,亲自监督兵卒将府库中的钱粮搬出来,运到马车上。
听了阎可义的邀请,李元胤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疑惑道:“在这种时候,阎将军怎么突然想着邀请我到他家中饮酒了?”
对方也不知道原因,只是陪着笑,道:“小的也不清楚,只是奉我家将军的命令前来邀请将军,还请将军按时到场。”
李元胤只是疑惑了一阵,便不再多想,摆了摆手,道:“好吧好吧,我知道了,我会去的。”
在阎可义的人离开后,李元胤的亲信靠了过来,询问起对方的来意,得知是阎可义的人,那亲信眉头微蹙,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李元胤看着他的表情,笑骂道:“你有什么话直接说,像个娘们一样藏着掖着做什么。”
李元胤发话,那亲信想了想,还是将今天听到的消息说了出来:“将军,在您回来后,那位阎将军被总镇单独留下来一段时间,有人看见阎将军出来时眉头紧锁,一副心神不宁的模样。
他在这个时候突然邀请您前去,恐怕没什么好事,您还是做些防备为好。”
第132章 李元胤的决定
听了亲信的话,李元胤脸上的笑意一时凝固起来,他收敛了表情,低声问道:
“可否能打听到他们单独交谈了什么内容?”
李元胤是知道阎可义后面被单独留下来的事情,可阎可义心神不宁的走出来,又急吼吼邀请他晚上见面,那就容不得李元胤心里多想了。
或者说,是个人心里都会忍不住多想。
那亲信摇了摇头,道:“总镇在交谈时将无关人等屏退,恐怕只有他们两人知道了。”
听言,李元胤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的心底隐隐有种不安的预感,但又不敢完全确认。
他不相信自己的义父会对自己动手,可被围困在太仓城内之后,李成栋对他态度的变化让李元胤不敢完全否决。
“将军?将军?”
李元胤心中思索的时候,他的亲信在一旁连声呼唤,将他的意识拉回了现实,转眼一看,便是亲信那略显担忧的神情。
“将军,标下本不该多嘴置论,只是总镇现在对您的态度着实每况愈下。”亲信轻声说道:“您每每谏言都触怒总镇,或是使其不悦,长此以往,只怕父子亲情都会出现裂痕。”
李元胤沉默不语,他如何不明白亲信说的话是事实,只是他不愿眼睁睁看着义父坚定地走向灭亡的道路,他想将义父拉回正轨,可都遭到了无情的拒绝。
就连他心底也清楚,李成栋对他的态度越发不耐烦了,也就只有在当着其他将军的面时,还会给他面子忍而不发。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