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49节

  追击一直持续到将近黄昏时分才终于停下,当收兵号角回荡在锡澄运河东岸上空时,地面上已是横尸遍野,清军旗帜散落一地,上面满是血污泥印。

  “走!”

  “老实点——”

  血腥无比的战场上,一队队清军降兵垂头丧气地被明军驱赶着往后方走去。

  那些清军虽然没有被用绳子绑缚,但在旁边凶神恶煞的明军的监视下,也丝毫不敢有反抗的想法。

  很快,此战的敌我伤亡便被统计出来,此役共斩获清军五千余级,俘虏六千余,而明军仅阵亡一千七百余,负伤者无算。

  其中近卫营的伤亡较为严重,有四百多人阵亡,数百人负伤,需要一段时间的休养才能重返战场。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士兵身上装备的棉甲倒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铅弹的速度,让其钻进士兵体内后没有进入太深,军医开刀取出的难度得以减低。

  此战明军也从乌真超哈营手中缴获了大量的火器与弹药,苏言虽然看不上那些鸟铳,但缴获的弹药正好可以补充他在战斗中大量消耗的空缺。

  在听完此战战报后,众人虽然也为己方伤亡而感到悲伤,但更多的还是重创敌军的喜悦。

  清军可是杀来两万大军,这击毙俘虏就占了一半,剩下一半也不可能全部撤回江阴,半路肯定又会走散大半,最终能撤回江阴的,恐怕不会超过五千。

  想到这,每个人的脸上都不免露出几分喜色,但他们的喜悦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张煌言很快就站了出来,语气严肃道:

  “经略,此战我军虽然大败清军,但清军在江阴城外仍然有数万大军,那可是刘良佐率领的原四镇老兵,我军即便是乘胜北上,仅靠这万余人马,也恐怕不是清军敌手。”

  张煌言话音落下,众人脸上的笑意纷纷收敛了起来,下意识看向苏言,就见苏言眉头微蹙,道:“玄著言之有理,但江阴县民已坚守三月之久,每日都有无数忠良之士殉国,每想到此,本官心底便是一阵不忍。”

  “眼下我军大败尼堪,士气正盛,距江阴也仅有不过十余里,怎能就此停下?”

  张煌言听他这么说,就知道苏言是准备继续北上了,他虽然也想解江阴之围,但更害怕在江阴城外铩羽而归,前功尽弃。

  他张了张嘴,就想开口再劝,却见苏言突然话锋一转,道:

  “不过玄著担心的也有道理,我军继续北上,不便马上与清军开战,若能在江阴外围驻扎,牵制清军使其不敢全力攻城,也可达成驰援江阴的目的。”

  张煌言一听,心中顿时松了口气,他就担心苏言会因为首战获胜而上头,不管不顾的就去攻打江阴城外的清廷大军。

  且不管刘良佐麾下的原四镇兵战斗力到底如何,那终究是有三四万人马,就算是三四万头猪让这万余明军抓,也不是那么容易抓到的。

  更何况,尼堪麾下的满洲精锐可是实力尚存,在此战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可不能因为他们在这一战的存在感不高而忽视他们的强大。

第109章 刘良佐的纠结

  次日,苏言命水兵将己方战死者的遗骸、伤兵和清军俘虏悉数送回无锡,自己则率领大军携带战利品与粮草北上,向江阴开去。

  同时,他也命人前往苏松传达新的军令,昨天二十日的时候苏松各县的建造和招募就已经过去了一轮。

  二府除苏州府城外的一府六县一共招募了十五队1800名线列步兵与六队24门半加农炮,苏言下令将所有线列步兵先在苏州集合,再乘船走水路来到江阴城外与自己汇合。

  而那六队半加农炮直接拨给围攻太仓的陈子龙,增强太仓那边的围攻火力。

  当然,苏言也没有忘记对这一府六县下达新的招募指令,考虑到下个月就能招募12磅步兵炮了,苏言便放弃继续招募隼炮与半加农炮的想法,将全部招募名额都用在了线列步兵。

  也就是说,等到下个月的十月二十日,苏言麾下的线列步兵就能再增加2520人。

  这已经差不多是一个战列步兵团了。

  ……

  苏言清晨食过早餐出发,当天下午便抵达江阴南部的王家场,再往前渡过运河支流便是清军的城南围城营地。

  尼堪在昨天兵败后就连夜撤回了江阴营地,他们撤退的动静之大,以至于守夜的清军险些误以为是明军袭营,差点就要敲响示警钟声了。

  好在尼堪及时命人出示身份,解除了误会,才避免了这个乌龙,但这也让他心中充满了不满。

  刘良佐一开始还一头雾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得知尼堪归来时还下意识认为后者是大胜而归。

  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如果尼堪是得胜而归的话,怎么可能选择这个时间点回来,再看他身后的兵马,各个面色疲倦,垂头丧气,丢盔弃甲,显然是吃了败仗。

  刘良佐见状,暗自吃惊,心道:“尼堪领大军两万其出,算上柏永馥的汉军旗,可是有满蒙汉八旗万余人马,这明军到底是如何凶猛,才能将他们打得大败而归?”

  随后,他又注意到陆续撤回营地的清军不过原本的四分之一,又是大惊失色,暗自腹诽:

  “这尼堪蛮子怎的如此不堪,两万大军只回来不过五千,类似的战绩可是闻所未闻,这苏松明军果然可怕。”

  他想起南边的博洛本来得到的命令就是从浙江北上攻打苏松,可到现在不仅明军主力出现在了常州,博洛也迟迟没有动静,只怕连博洛也折戟在对方手中了。

  刘良佐越往下想,心底就越是又惊又怕,脸色一时晦明不定,分了心神。

  坐在主位上的尼堪正好询问起他这段时间对江阴的攻城进度,可刘良佐一时分心没有听清,尼堪顿时勃然大怒。

  他本就因为战败而心中窝火,又在回营时被哨兵搞了心态,更加恼怒,现在刘良佐直接撞上他的枪口,尼堪就直接对刘良佐一阵破口大骂,将心中的怒气全部发泄在对方身上。

  骂到上头,尼堪甚至要抽出马鞭去鞭挞刘良佐,好在他身旁的侍卫及时拦住,才避免那马鞭落在刘良佐的脸上。

  在一通发泄后,刘良佐就顶着口水被赶了出去,他有些狼狈的离开主帐,心中是又羞又恼,面色不虞。

  跟着他走出来的部将曹虎愤愤不平,道:“大帅,这蛮子在明军手上吃了败仗,就将怒气发泄在您身上,实在可恨。”

  “曹虎慎言!”一旁的部将沈豹沉声提醒道,“这里可还没走远,若是被满人听去,你又要连累大帅受罚。”

  曹虎听言,不服气地撇了撇嘴,但还是闭上了嘴巴,几人一路沉默,一直回到刘良佐的大帐后,后者才愤恨地捏拳砸在桌案上,恨声道:

  “尼堪如此辱我,实在可气。”

  曹虎和沈豹相互对视一眼,后者上前一步,道:“大帅,我等现在算是寄人篱下,满人向来看不上我等,如若不是江南民变,弟兄们只怕早已被满人下令裁撤了。”

  刘良佐盯着他,没有说话,想要看他到底想说些什么。

  沈豹又上前一步,声音压低,道:“大帅,您难道没有发觉,满人在江南已经是寸步难行了吗?

  那苏松明军势如破竹,不知有多少满蒙八旗死在他们手上,与其等明军大举来犯,我们被满人视作炮灰驱使,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尼堪和那些鞑子一块杀了,当做投名状献给明廷。

  以大帅手中的兵力,定能再次得到明廷的重用,重现江北四镇时的盛况也未尝不可!”

  刘良佐一听,顿时瞳孔放大,惊声呵斥道:“你居然要本帅投敌?沈豹!你是何居心!”

  说着,他下意识搜寻帐外的动静,在确定帐外没有藏人后,内心才稍稍松了口气。

  沈豹并没有被他的呵斥吓到,而是再上前一步,直接抓着刘良佐的手臂,恳切道:“大帅,我沈豹还是小卒的时候就为您鞍前马后了,方才所言句句肺腑,还请大帅三思!”

  “大帅,那满人终究还是打心眼地瞧不上我们,还防备我们,与其当满人的奴才,倒不如重新投了大明,当我大明的官,总比当大清的官要舒服吧?”他又接着劝道。

  听言,刘良佐顿时陷入了沉默,对方说的很有道理,当大明的官是要比当大清的官要舒服。

  毕竟在大明朝,只要他不当忠臣,即便是战败跑路,只要手上还有兵权,朝廷非但不会治罪,还会给他加官进爵。

  可在大清朝,满洲主子是真的会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的,别说是战败跑路,只怕是在战场上后退一步,督战队的刀马上就会落下来。

  两相比较下来,哪一方对他更友好,不言而喻。

  只是他唯一担心的问题就是大明朝真的能打得过大清朝吗,虽然现在清军在江南的战事有些陷入颓势是不假,可在其他地方,大清可是势如破竹。

  万一他现在投了明军,清廷在别的地方腾出手来,调兵将他和明军一块揍,那他恐怕没有再投降的机会了。

  而且他的弟弟刘良臣现在就在大清朝为官,他要是投了明军,那个倒霉弟弟肯定会受到株连。

  想到这,刘良佐一时进退两难,难以做出抉择。

第110章 决意反清

  这一纠结,就纠结到了明军抵达。

  当尼堪的人前来通知他前去主帐参与会议时,刘良佐还有些没反应过来,等走在路上,他才从手下人口中知晓明军抵达城南的消息。

  一进入主帐,刘良佐就看见常威在打来福……尼堪在用马鞭抽打一名好似柏永馥麾下的将佐,那将佐不敢躲闪,跪在地上抱着头忍受着马鞭的抽打,连惨叫都不敢发出。

  柏永馥在一旁垂眼候着,不忍去看,孔有德表情晦明不定,双眼略有些空洞,似乎还沉浸在昨日的惨败之中。

  刘良佐大步走进帐内,看着那被甩得虎虎生风的鞭子,眼角抽了抽,心底想起了一些不愉快的片段。

  见刘良佐进来,尼堪这才停止动作,将马鞭随手扔给一名侍卫,冷冷道:“将此獠拖下去斩首示众,以儆效尤,若是再有人擅自脱队,通通处死!”

  “嗻!”

  几名满洲兵应声将那伤痕累累的将佐拖了下去,那将佐已是面无血色,口中还在呢喃着什么,刘良佐却是没有听清。

  在那人被拖走后,尼堪才冷哼一声大马金刀地坐了下来,对刘良佐等人恨声道:

  “南蛮昨日侥幸击败我军,今日又如此急切杀至王家场,实在不把我大清铁骑放在眼里,可恨至极!”

  说着,他用略微期待的眼神打量着帐内的几名将领,想要看看有没有人主动站出来请战。

  可他的如意算盘显然是打错了,面对尼堪那期待的目光,不论是柏永馥还是刘良佐都选择了垂眼躲避,那孔有德还在无神地看着某处,似乎没有听清尼堪的话。

  一旁的满洲将佐倒是跃跃欲试,想要主动请缨,可尼堪直接无视了他们——

  他可不想让麾下的满洲兵打头阵,这帮汉狗不管死多少他都不会心疼,可满洲兵就算是死了一两个,也足够让他肉疼了。

  见柏永馥和刘良佐都不接自己的话茬,尼堪一时有些恼怒,柏永馥昨天一起吃了败仗,损失惨重他还能理解,这刘良佐手握三万大军还和他装死,实在不能忍。

  因此,他直接点了刘良佐的名,道:“刘总兵,你难道就没有什么想说的吗?”

  刘良佐见他点了自己的名,知道是躲不过去了,暗自叹了口气,上前道:“贝勒爷,末将认为此时不应出兵与明军鏖战。”

  “哦?何意?”

  对方的话落在尼堪耳中,却被他理解为怯战的说辞,因此尼堪的语气也变得阴冷起来。

  刘良佐听出了尼堪的语气变化,心底有些不安,但还是硬着头皮解释道:“贝勒爷,明军昨日大战,今日不等歇息便率军至此,其救援江阴之心昭然若揭。

  若是我军主动出击,且不说能否击败携大胜之威而来的明军,若是城中守军趁势突围……又该如何?”

  “那你的意思是,我们就放任南蛮在王家场耀武扬威了?”尼堪冷笑道。

  “不,末将的意思是,应该徐徐图之……”

  尼堪已经没有心情去听刘良佐的辩解了,他不满道:“你不愿出战,有的是人出战!”

  说罢,他直接点了柏永馥的名,道:“柏总兵,我再给你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明日迎击南蛮,若能大败南蛮,不仅免去你之前战败的罪过,本贝勒还会向朝廷奏报,为你请赏!”

  柏永馥一听怎么事情还扯到自己身上了,心中不情不愿,故作为难道:“贝勒爷,末将虽然愿意为大清效力,可麾下兵马不过两千,又新逢败绩,怎能出战……”

  说到这,他为难的看了刘良佐一眼,还是决定得罪他:“刘总兵麾下兵强马壮,还是由刘总兵出战更为合适。”

  刘良佐正欲开口,尼堪直接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既然你有效力之心,那便从刘总兵麾下调一万五千兵丁由你调遣,明日出战,莫要推脱,谁再推脱,视为怯战,军法处置!”

  此言一出,柏永馥和刘良佐两人的表情都变了变,柏永馥并没有因为得到了一万五千兵马的兵权而感到开心,他只觉得这是一个烫手山芋。

  若是接下,那就彻底得罪刘良佐了,而且那些兵马还不一定会尽心听他调遣。

  而刘良佐的心情同样糟糕,他内心对尼堪的不满再度叠加,顺带着也将柏永馥一并记恨上了。

  虽然不满,但刘良佐还是收着情绪,应下了尼堪的命令。

首节 上一节 49/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