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351节

  接下来,和硕特军队四面齐出,开始对夏军营盘展开不间断的袭扰。

  站在夏军营盘的箭塔上,不时能够看见蒙古骑兵在外围游荡,蒙古骑兵会突然冒险冲过来,到一箭之地停下,张弓对准营地射击。

  每一次射击,都会引起营地内一小片的骚动,为了反制鞑靼人的猖狂,夏军开始派出猎兵,在营地外围的植被中埋伏起来。

  等蒙古骑兵靠近时,他们便会主动开火狙杀,令蒙古人留下一具尸体,仓皇逃走。

  好在夏军在安营之初,便已经预测到蒙古军队可能的袭扰,为了避免大军因为水源被阻断而渴死,孙庭祥刻意命各部驻扎在河道旁,能够就近取水。

  和硕特军队的举动让孙庭祥和一众将领们不禁提高戒备,孙庭祥果断派人北返,前去与第三、四骑兵师取得联络,要求他们回援前来与自己汇合,并保卫从西宁到这里的粮道。

  他和固始汗都不知道的是,此刻的第三、四骑兵师已然得胜而返。

  在十日前,夏军两个骑兵师再度追上鄂木布与达兰泰的败军,与之展开激战。

  这一次,两位青海台吉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达兰泰在冲锋中被夏军胸甲骑兵射出的流弹击毙,当场死亡,他的阵亡随即引发了一整条战线的溃败。

  鄂木布虽然试图力挽狂澜,但是在夏军的猛攻之下,他勉强收拢起来的败军再度被击溃,而他本人也在逃过木吉河的时候坠马溺斃。

  至此,夏军完全镇压了青海左翼旗的抵抗力量,迫使群龙无首、再无抵抗之力的青海湖流域蒙古各部向夏朝臣服。

  在摧毁和硕特青海左翼旗的军力后,夏军调头东进,准备返回青海湖东部休整,再前去与孙庭祥的主力汇合。

  这两个骑兵师也同样遭受着高原反应的困扰,他们此番西进,战场上的伤亡其实并不算多,高原反应是主要困扰夏军的隐形敌人。

  在追击和硕特军队败军时,便有许多骑兵和战马倒下病倒,或是因此暴毙。

  因此,他们才必须要退往地势较低处接受休整,将伤员送往西宁,等高原反应缓解以后,再追上步军主力,与之汇合。

第493章 隘口伏击

  另一边,固始汗下令不惜代价截断西宁通往夏军营寨的茶马古道的命令也很快执行下去。

  大量蒙古骑兵脱离本阵,如幽灵般游荡在青海湖通往玉树河谷的崇山峻岭之间。

  他们的目标,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离开西宁,沿着夏军开拓出来的道路,向前线行进,准备将装有粮秣以及能够缓解高原反应的茶砖、酥油等物一并送往夏军营中。

  由于北路军的统帅是甘肃提督孙庭祥,虽然西宁并不属于甘肃布政使司管辖,但出于军事需要,这支从西宁出发的运粮车队,还是由甘肃调来的卫戍旅士兵负责保护。

  这支运粮车队在茶马古道上蜿蜒前行,翻山越岭,车队中包含了大量民夫和负责保护的一个标两千余名士兵。

  士兵们行军在马车旁,小心谨慎地观察着两侧的山脊,但由于道路蜿蜒狭窄,整个车队不得不拉长,从头到尾长达数里。

  “将军,前面便要翻越胡胡阿达尔甘山了。”

  粮队中央,一名斥候飞马来报,负责这支粮队安全的第一甘肃卫戍旅第一标参将张永听了斥候的汇报,下意识抬头看向那高耸入云的山脉,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如此高的山峰。”他沉声道,“也不知想要翻越、穿过此山,有多么的艰难险阻,也不知有多少士兵、民夫会倒在山中。”

  不过,张永也清楚,只要翻越这道山脉,前面的花石峡便是夏军大营的驻地,这个消息是从前线传来的。

  为了催促粮队将粮秣辎重尽快送到军中,孙提督已经连发数名信使了。

  “传我军令,加快行军速度。”张永对着身旁的传令兵命令道:“五日内必须要将辎重送到前线军中!”

  说罢,他又对周围的将士和民夫们鼓励道:“孙军门和前线将士都在等着我们!加快速度!不要让将士们挨饿,继续被山瘴困扰!”

  “是!”

  军民们齐声高呼,不禁加快赶路的速度。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就在那山脉中,和硕特骑兵已经提前发现了他们,并设下了埋伏,等待夏军自投罗网。

  由于他们人数相对夏军并不算多,因此并不打算一次性将夏军击溃,他们的目的是阻截夏军粮队,尽可能焚毁其物资。

  很快,就在夏军粮队试图穿过胡胡阿达尔甘山的一处隘口时,袭击如期而至。

  “呜——”

  一阵短促而尖锐的牛号角声撕裂了山中的寂静,护卫在马车两侧的士兵们听到号角声,条件发射般扭头看去,便看见密集的箭雨如乌云盖顶,从两侧的山坡上倾泻而下!

  “敌袭!敌袭!”

  军官们看见这一幕,瞳孔一震,连忙高声呐喊着,往马车后面跑去,试图利用马车的掩护保护自己。

  士兵们也反应过来,连忙后撤,但箭矢的速度要比他们更快,民夫和士兵瞬间被射杀一片,凄厉的惨叫声在山谷中回荡。

  与此同时,谷道的出口与入口两侧的山脊上也冒出了人影,他们将事先备好的石块奋力向下砸去,一时间石块如冰雹般落下,将底下的夏军士兵和民夫砸得人仰马翻。

  那些驮着马车的驮马也在受惊之下,扬起蹄子奋力挣脱开缰绳的束缚,在狭窄的谷道内横冲直撞,许多士兵正准备依托马车的掩护举枪还击,就被驮马撞倒撞翻,乱成一团。

  见粮队中一片混乱,数百名慓悍的和硕特骑兵顿时如猛虎下山一般,从两侧山坡俯冲而下,挥舞着弯刀、长矛和强弓。

  “鞑子的骑兵!还击!还击!”

  卫戍兵们叫喊着,连忙为手中的火枪进行装填,发射,但地形狭窄,敌骑冲锋迅猛,火力未能完全发挥阻遏作用。

  鞑靼骑兵利用速度和精准的箭术,在车队外围游弋放箭,这些由系统的民兵组成的卫戍兵,战斗力完全不如正规军的线列步兵,只能躲在作为掩体的马车后面,苦苦支撑。

  几名卫戍兵躲在马车后面还击,一人刚冒出头,准备举枪射击,就被迎面射来的箭矢爆头,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便仰面栽倒。

  其余几人惊得连忙收回头,听着箭矢不断从头顶飞过的声音,在他们周围,许多士兵都躲在马车后面,伺机反击,但也不时有人中箭倒下。

  鞑靼骑兵在外围骑射放箭一阵后,便拔出弯刀,换成长矛,呼啸着向车队冲来,卫戍兵们听见逼近的马蹄声,连忙在军官的呵斥声中起身射击。

  这一轮并不算整齐的射击着实射杀了数十名鞑靼骑兵,但并没有挡住他们冲锋的步伐。

  转瞬间,鞑靼骑兵便冲入了车队,有卫戍兵试图挺起刺刀还击,却被呼啸而过的鞑靼骑兵斩下脑袋,还有人刚举枪射杀一人,就被后面的骑兵用骑枪贯胸而过。

  这些只能维持治安的卫戍兵第一次遇到如此凶狠的敌军,直接就被冲散屠戮,残存的士兵只能按照训练时的教导,聚集在军官身边组成一个小型方阵,勉强抵挡着骑兵冲锋。

  和硕特人的目标并非是杀伤人员,见夏军无力抵抗后,为首的百户用和硕特语大声喊道:“点火!烧毁粮车!”

  他话音未落,便有鞑靼骑兵手持火把,在同伴的掩护下强行冲向粮车,将上面堆满的草料、粮袋点燃,干燥的粮袋和草料遇火即燃,浓浓的黑烟顿时冲天而起。

  在焚烧十几辆马车后,鞑靼骑兵果断撤退,没有恋战试图扩大战果。

  果不其然,在他们撤退后不久,从前后方闻讯赶来的夏军增援很快便赶到,他们望着一地的尸体和熊熊燃烧的马车,气得几乎要咬碎一口钢牙。

  张永亲自带兵赶来,他沉着脸看着这一切,又看向幸存者汇报的敌军撤退的方向,面色变得愈发凝重起来。

  “敌军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他沉声呢喃道,这里几乎可以算是后方了,连后方都出现了鞑靼骑兵,只怕前线的战况……

  “立刻将这里发生的事情汇报给孙军门。”他扭头对着传令兵说道,而后又看向几名都司:“速速灭火,清理路上的障碍物,不能因此耽误行程。”

  “遵命!”

第494章 阻截

  花石峡,夏军大营。

  许是没有路途劳顿的原因,孙庭祥的身子倒是缓和了许多,他披着从青海缴获来的耗牛皮毛披风,站在中军帐前搭建起来的瞭望塔上,手持单筒望远镜,观察着营地外围的情况。

  望远镜的视野里,远处如同恼人苍蝇般的小股蒙古骑兵,正利用地形和草甸的掩护,时隐时现。

  他们会在营墙火枪的射程之外停下,纵马狂奔,怪叫着张弓搭箭,将一支支火箭或普通箭矢射向营中。

  虽然大部分箭矢都被挡在营寨之外,或因力道不足而歪歪扭扭落下,构不成实际杀伤,但那尖利的呼啸、坠地的声响,以及时不时射中帐篷带起的火星和骚动,却在持续地撕扯着将士们紧绷的神经。

  “这帮该死的和硕特鞑靼!”底下,一名都司忿恨地咒骂着,将正好被射落在地的头盔捡起来,背后惊出一身冷汗。

  如果不是他正好低了下头,这箭矢射中的就不是他的头盔了,而是他的面门!

  营地外围,早已部署好的夏军猎兵们沉稳地瞄准着,等待鞑靼人自投罗网。

  当某队不知死活的蒙古骑兵稍微靠近一些,想要炫耀箭术时,只听“砰砰”几声精准的点射响起,领头的几个骑兵便应声落马,引起一阵小小的慌乱。

  余下的和硕特骑兵连忙勒马止步,将伤者和战马带上,远远遁走。

  “打得准!”

  站在孙庭祥旁边的副将将这一幕收入眼底,不禁称赞道,但孙庭祥的脸上并无丝毫轻松。

  “打掉了这一波,过一两个时辰又会有新的一波。”孙庭祥放下望远镜,眉宇间满是忧虑,“鞑靼这是在用钝刀子割肉,他们的目的不在杀伤,就是要我等疲于奔命,片刻不得安宁,更不敢轻易出营……”

  “营中士卒本就被山瘴困扰折磨,精力体力皆耗于应付这等无休止的骚扰,精神时刻紧绷,长此以往……”他没有说下去,但身边的副将能够明白那可怕的下场。

  “来自西宁的补给还没到吗?”孙庭祥突然响起什么,对副将询问道,“还有骑兵师,还没消息吗?”

  如今前线陷入僵局,能够打破这种困境的,唯有两支骑兵师了。

  “派出的信使尚未返回,不过按时间推算,若他们接令即刻南下,不出十日,应当就能前来与我军汇合。”副将回答道。

  孙庭祥沉默地点了点头,他再次抬眼望向营寨边缘的河道,水源尚在己方控制下,但取水的士兵每一次出去都需要冒着风险——蒙古骑兵始终盯着那里。

  “加强对取水点的防御,多设拒马铁蒺藜,掩护的队伍批次数量加倍。”他对着副将下令道。

  副将一一记下,孙庭祥还有些话没有说,他心中隐隐有些不安,总觉得固始汗的袭扰战术,不会仅仅局限于营寨四周。

  很快,他的不安便得到了应证。

  来自胡胡阿达尔甘山的传令兵快马冲入营中,汇报着粮队遇袭的消息,孙庭祥听后,目光一凝,心道果然,当即下令派出一个标的兵力前去接应运粮队。

  蒙古人一直都在盯着夏军大营的动向,见夏军分兵北上,第一时间向上面汇报。

  此前曾败在夏军手中的多尔济算是第一个知道的,他顿时来了精神,夏军若是继续龟缩在营寨里,他还拿他们没办法。

  可现在夏军主动出营,那战争的主动权就落在他手中了。

  为了一雪前耻,同时也是向父亲证明自己的能力,多尔济当即率领本部兵马走山路绕过夏军大营,向胡胡阿达尔甘山的方向直扑而去。

  接应运粮队的夏军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盯上,等他们赶到并与粮队汇合时,因为伏击而被堵塞的山道已经被清理出来,受损无法移动的马车直接被推到一旁,让后面完好的马车有序通过。

  见到前来接应的友军,张永霎时松了口气,他连忙迎上前去,与领队的参将相互行礼,而后说道:

  “你们来的正好,鞑靼的骑兵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这条粮道已经不安全了,我们必须尽快将粮秣辎重送往军中,并将这一消息告知军门。”

  领队的参将赖来之点了点头,又看向那有序穿过山口的车队,询问起伤亡情况,以及车队中输送的粮秣数量。

  提到后者,张永马上想到了里面最重要的东西,连忙说道:“我们从西宁运来了能够缓解山瘴的酥油和茶砖,根据本地人和商队说,饮用酥油茶能够缓解山瘴带来的症状。”

  “什么?!”

  赖来之听言一惊,连忙询问起这批酥油和茶砖的数量,张永笑着回答道:“若是节省点,足够大军食用一个月之久了,当然,后方还在征收采购更多的酥油和茶砖,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送来第二批。”

  “太好了!”赖来之抚掌笑道:“若这两样真的有效,我军也就不必这么狼狈了,哪里还会受制于敌,不得不困守营寨!”

  说完,他迫不及待要率军返回大营。

  然而,多尔济的动作要更快一些,还未等这支夏军返回营中,半路便被蒙古骑兵追上阻截。

  好在经过张永的提醒,赖来之派出了大量斥候向外围探查,这才使他们提前得到了蒙古骑兵杀来的消息。

  但此时,他们距离大营还有五十余里的距离,显然不可能赶在敌军杀来之前赶到大营。

首节 上一节 351/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