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342节

  另一边,幕僚摸黑往夏军大营走去,很快便被夏军部署在营地外围的暗哨发现。

  “止步!”

  突然一声低喝,令幕僚浑身一震,他连忙停下脚跟,下意识想要循声看去,便觉得眼前一闪,一道黑影冒了出来,指着火枪正对自己,双眼闪烁着警惕的精芒。

  “你是何人?”那人喝问道,上前一步,枪口几乎要贴着幕僚的胸口。

  幕僚盯着那黑洞洞的枪口,后背不禁被冒出的冷汗打湿,他连忙将双手举过头顶,表示自己没有威胁:“别开枪,我是来献降书的!”

  “降书?”

  哨兵双眼微眯,打量着幕僚,见他身上果然没有携带武器,便命令他走在前面,自己押着他返回营地。

  很快,幕僚就被押解到大营内,他缝在衣襟内的书信也被摘了下来,送到还未睡下的陈子昂手中。

  陈子昂的大帐内,他正在与苏辅商讨着对于周边百姓的招抚政策,突然有士兵入内通报,两人便一时止住了话头。

  得知幕僚的背后主使者居然是那位左丞相汪兆麟,陈子昂与苏辅顿时睡意全无,前者连忙借着烛火,细读起投降书信来。

  待他看完书信的内容,嘴角渐渐浮起几分冷笑:“好一个汪兆麟,倒是识时务。”

  他转头对亲兵说道:“去将那人带进来吧,我要亲自审问。”

  “遵命。”亲兵抱拳应下,转身离去。

  待亲兵退下,苏辅忍不住询问起书信的内容,陈子昂也没有隐瞒,用简单的语言总结了信中内容。

  苏辅听后,不禁担忧道:“大将军,这会不会是诈降?那汪兆麟身为文臣第一人,岂有放弃现有的权势与地位,甘愿投降的道理?”

  陈子昂冷笑一声:“若还有余地,他自然不会甘愿,但我军已将优势兵力围攻此城,西军山穷水尽,他还有别的选择吗?”

  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夏军火炮众多,随时可能轰破天兴府的城墙,而孙可望的大军还在路上,遥遥无期,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形势走向。

  二人交谈间,幕僚很快便被带入大帐,他恭敬地向二人拱手行礼,自我介绍了一番。

  而后,陈子昂便询问起他城中的形势,以及守军的兵力数量、粮秣储备量和驻防分布情况。

  幕僚在出发之前,已经得汪兆麟的亲自教导,将这些关键消息铭记于心,因此在陈子昂发问后,他能轻松回答这些问题。

  陈子昂见他问答自如,给出回答也与自己掌握的部分情报没有多少出入,便暂且听信。

  “汪相既欲投降,为何不直接投降?他贵为文臣第一人,难道还无法约束城中守军吗?”陈子昂问道。

  幕僚听他这么询问,一时有些尴尬,只能喏喏回答道:“回大将军的话,自刘文秀赶回城中,便接管了城中兵权,恩相虽为左相,却也只能暗中联络部分人马。”

  “刘文秀也在城内?!”

  陈子昂吃了一惊,这件事他还不知道,毕竟刘文秀是赶在他们之前轻装突入城内,并没有打出旗号。

  “是的。”幕僚老实回答道:“刘文秀是在王师兵临城下的前一天赶回天兴府,在他入城后,便手持陛……孙可望的手令,接管了城防。”

  “原来如此。”

  陈子昂与苏辅相互对视一眼,心下了然。

  “不知汪相准备何时打开城门,迎接我军入城?”苏辅这时开口问道。

  幕僚虽然不清楚苏辅的身份,但见他就坐在陈子昂身旁,以为他的地位不低,连忙回答道:“只待王师攻城,恩相便能命令南门守军打开城门,迎接王师入城。”

  听了幕僚的话,两人再度对视一眼,但并没有直接表态,陈子昂摆了摆手,命人先将幕僚带出去等候,而后才对苏辅说道:

  “不知殿下如何看待此事?”

  苏辅沉吟片刻,回答道:“依我之见,汪兆麟虽有诈降的嫌疑,但要想以较小的代价拿下此城,倒是可以以此为突破口。”

  “哦?愿闻其详。”陈子昂饶有兴趣地说道。

  苏辅说道:“根据现有敌情,西贼主力远在西域,城中守备空虚,即便是在城中设下埋伏,引诱我军入城,也难以成事。”

  “我军兵强马壮,将士皆为百战精兵,只要首批入城将士第一时间夺取控制城门,引城外大军入城,守军即便占据街巷地利欲与我军巷战,也绝非我军敌手。”

  “……”

  陈子昂还以为苏辅会说出什么高论,结果还是这种依靠实力强推的论调。

  嗯……

  他就喜欢这种论调。

  能够靠实力横推过去,哪里还需要什么阴谋诡计?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

  接下来,陈子昂便命人将幕僚重新带进来,与其约定明日展开攻城,,炮响之时,汪兆麟需命令南门守军在城楼亮起三支火把为号,大军便会发起进攻,接管南门。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他希望汪兆麟能够约束南门守军,配合夏军。

  可若是炮响过后,南门迟迟没有发出信号,将视为计划败露,大军便会全力攻城,城破以后,鸡犬不留。

  不论汪兆麟彼时还有没有活着,都会视作西军的残余势力进行抓捕,论罪处置。

  最后这点,无疑是为了恐吓汪兆麟,令其打起一万分精神。

  幕僚听得冷汗涔涔,意识到自己肩上担子有千斤重,他这一趟回去报信,决定的就不止是自己与汪兆麟的性命,还有城中十余万百姓的性命了。

  想到这,幕僚不敢怠慢,深深一揖:“小人明白,定将大将军的吩咐原原本本、一字不漏地带回城中,禀明恩相!”

  陈子昂轻轻点头:“好!趁夜色未尽,你即刻出发返回城内,一路小心,务必避开刘文秀的巡哨。”

  幕僚再次行礼,随后便被亲兵领出帐外,准备借着夜色掩护将他送回城墙底下,原路返回。

  帐内,陈子昂对苏辅说道:“天色不早了,殿下可先回去歇息,明日将会有一场大战。”

  苏辅点了点头,却没有马上起身,而是提出了自己刚刚意识到的疑惑:

  “大将军,原先的计划不是以天兴府为诱饵,迫使西贼回防,与我军决战么,眼下我们若是一举攻克天兴府,只怕西贼就不会如愿与我军决战了。”

  陈子昂微微一笑,道:“天兴府已被我军重重包围,只要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该城,使城头依旧高悬西贼旗帜,而封锁消息,西贼如何会知道?”

  说着,他已经有了一个新的计划成型,但前提是能够在明日一战中真正拿下天兴府,才能够有实施的基础。

  苏辅听言,也轻轻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

  另一边,幕僚在夏军的护送下顺利回到城墙底下,他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模仿夜莺啼鸣,鸣叫了几声,没过多久,便有一个竹篮从上面划了下来。

  幕僚看了看这个竹篮仓促的空间,只能无奈地踩了上去,抱膝坐下,拉了拉绳子,上面的士兵便合力拉动绳子,将他一寸一寸拉了上来。

  重新回到城头,幕僚一瞬间仿佛又恢复了几分威严,他对着那几名士兵询问道:“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内,三将军的人可有发现什么?”

  几名士兵摇了摇头,其中一人道:“三将军的人只是简单巡视了一圈便离开了,先生,您还是先回去吧,丞相一直在等着您。”

  幕僚轻嗯一声,抬手理了理自己的衣冠,旋即大阔步离开城墙,回到了汪府。

  见到汪兆麟后,他马上将自己在夏军营中的见闻与约定好的计划一五一十和盘托出。

  汪兆麟听后,放松似的点了点头,道:“好!好!好!”

  他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字,才接着说道:“你这一趟辛苦了,先回去歇息吧,待明日事成之后,本相定不会忘记你的付出。”

  “学生得蒙恩相提携才有今日,岂敢奢求回报,如若恩相不弃,学生当生死相随!”幕僚恳切地说道。

  两人一番令人感动的客套后,幕僚便转身离去,而汪兆麟也秘密召见了被他收买的军官,将明日的计划告诉他们。

  能被汪兆麟收买的军官对大西自然没有过深的忠诚,眼下大势已去,大西这条破船随时可能倾覆,有汪兆麟带头,他们自然不可能当那死硬分子。

  在听了汪兆麟的计划后,军官们纷纷表态,愿意为汪兆麟效死而战。

  这一切,刘文秀浑然不觉。

  尽管在张献忠临死之前,曾经告诫过几兄弟,言汪兆麟私心过重,若有不忠,当杀之。

  但是,他毕竟是张献忠的老伙计,刘文秀也不敢相信这位文臣第一人会选择背叛大西,投降夏军。

  因此他虽然听从了跟随自己一同返回京师的后军府都督王自奇的劝告,对汪兆麟有所防备,但并没有对他严加监视。

  这就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次日,夏军果然按照计划开始炮击天兴府,几乎是在炮响的第一时间,刘文秀就匆忙身披甲胄,亲临东门城楼指挥御敌。

  这里也是夏军主力部署的方向,自然而然被视为是夏军主攻的方向。

  不料,在炮击开始后不久,南门守军便依照计划打出信号,开城投降,夏军顺利攻入南门,接管城门,引大部队入城。

  等消息传到东门时,夏军已然大举入城,城中一片混乱,部分还忠于大西的部队依托街巷进行抵抗。

  刘文秀望着身后混乱的城池,只觉得气血上涌,险些要晕厥过去,王自奇大声唾骂着叛徒,连忙护送刘文秀撤往城内。

  而东门外的夏军也开始强攻城池,大量炮弹铺天盖地轰击着城门,强行将城门轰开,一队队挺着刺刀的士兵在欢呼声中攻入城内,与那些还没来得及撤退的西军作战。

  刘文秀被护送着撤入城中的行宫,孙可望的皇后早已听到消息,神色忧虑地抱着年幼的皇长子孙征淇,见刘文秀撤了回来,连忙迎上前去,道:

  “三叔叔,宫外的情况如何?”

  刘文秀面色凝重地摇了摇头,他到现在都还不知道是谁背叛了自己,城中流言四起,有人说是汪兆麟,有人说是南门守军哗变,还有人说是夏军细作作乱。

  他看着皇后怀中年幼的皇长子,咬了咬牙,道:“皇嫂,我手中还有数百精骑,请携侄儿随我上马,我刘文秀即便是拼死!也要将你们护送出城!”

  “三叔叔……”

  皇后张了张嘴,话才刚刚出口,便被刘文秀打断:“还请皇嫂速速换装,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皇后听言,只好将孙征淇托付给刘文秀,转身回到后殿,但刘文秀等了好一会都没有见到她出来,心中顿时升起几分不祥的预感。

  他正准备命人前去查看情况,后殿便传来数道哭嚎声,有宫女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哀嚎道:“皇后……皇后娘娘自缢宾天了!”

  “什么?!”

  刘文秀听言大惊,慌忙将侄儿交给王自奇,大步冲进后殿,刚到门口便看见皇后自缢于悬梁之上,底下跪倒着一片痛哭的宫人。

  他看到这一幕,目眦尽裂,痛苦地跪倒在地,刘文秀如何不清楚,皇后这是为了不拖累他们,才会自缢而死。

第483章 失去理智的孙可望

  “啊——!”

  一声压抑到极致的低吼从刘文秀喉中迸出,他种种一拳砸在冰冷的地板上,指节瞬间破皮渗血。

  但是他心里清楚,现在不是悲痛的时候,每耽搁一瞬,生路就会窄了一分。

  宫人的哭嚎声还在充斥着他的耳边,让刘文秀心中愈发烦闷,他豁然起身,眼底如寒潭深渊,扫过哭作一团的宫人,怒喝道:“闭嘴!都给我闭嘴!”

  一声暴喝,宫人顿时被吓得噤声,不敢再发出一点声音,刘文秀郑重地对皇后的尸体行了一礼,而后强忍悲痛,对着那些宫人说道:

  “皇后娘娘宾天,尔等当将娘娘的尸身好生安葬,待夏军入宫后,断然不会为难你们。”

首节 上一节 342/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