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341节
“阿拉胡阿克巴!!!!”
骑兵们高声呐喊,他们的宗教口号响彻整座城池上空。
而后,巴依大声命令打开城门,一马当先,先一步杀出城门,骑兵紧随在他身后,如洪流般冲出城门,向正在撤退的联军杀去。
第481章 汪兆麟
“杀——”
“以真主之名!”
震天战吼声中,一千骑兵呼啸而出,向还未完全撤离的西军大营冲去。
孙可望并没有对叶尔羌军队完全不设防,他命令刘文秀率领军中骑兵和雇佣的蒙古骑兵殿后,防备叶尔羌军队可能的袭击。
事实证明,他的未雨绸缪是正确的。
眼见叶尔羌骑兵果然主动出击邀战,刘文秀冷哼一声,低声道:“果然不出陛下所料。”
说罢,他猛地拔出佩刀,寒光映照着他冷峻的面容。
刘文秀高举佩刀,厉声喝道:“西军儿郎听令!随我迎战,大破敌骑!”
随着这声号令,营中严阵以待的一千名西军骑兵如同蛰伏已久的猛虎,骤然亮出了獠牙,他们猛夹马腹,战马嘶鸣着如离弦之箭般,跟在刘文秀身后倾巢而出。
与此同时,受雇的青海土默特骑兵也发出了野性的呼哨,挥舞着弯刀和角弓,从另一侧高速包抄而来。
尘土飞扬,刀光剑影!
叶尔羌骑兵跟随巴依杀到大营外,正欲突入敌营,却听见侧翼传来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和沉重的马蹄声,巴依心头一凛,扭头看去,就看见土默特蒙古骑兵呼啸着冲了过来。
他们在马背上张弓搭箭,对着叶尔羌骑兵攒射而去,叶尔羌骑兵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正面的敌军大营,根本没想到会有敌人从侧翼杀出,顿时被杀了个猝不及防。
“不好!中计了!”
巴依面色大变,难怪对方看起来毫无防备,原来是在这里等着自己。
他连忙想要下令回身后撤,但就在这时,从营中也杀出了大队骑兵,刘文秀挺起长枪一马当先,怒喝道:“贼将休走!”
下一瞬,两股骑兵洪流猛烈地撞在了一起,刹那间,金属碰撞声、战马的痛苦嘶鸣声、士兵受伤或临死前的惨叫声、兵器刺入血肉的闷响……种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谱成一首残酷的战场交响乐。
刘文秀带头冲锋陷阵,手中长枪宛若毒蛇吐信般犀利毒辣,接连刺翻数名冲在最前的柯尔克孜骑兵,他的目光死死盯着被骑兵簇拥在阵中的巴依和他的将旗,指挥着骑兵向那个方向猛攻。
侧翼包抄过来的蒙古骑兵没有急着展开近战,而是在战团外游弋,不断张弓放箭,射杀着外围的叶尔羌骑兵,制造混乱和恐慌。
叶尔羌骑兵本就人数处于劣势,又遭到敌军的两面夹击,很快被打得阵型大乱,冲在最前面的骑兵陷入重重包围,奋力拼杀却寸步难行。
而后续骑兵则被土默特骑兵的箭雨压制,又无法突破西军骑兵的分割,无法有效支援。
巴依挥舞着弯刀,奋力格挡开刺来的长枪,他清楚如果继续与敌军僵持,自己这一千骑兵肯定会全军覆没。
因此,他格挡着向自己攻来的武器,声嘶力竭地嘶声喊道:“撤退!撤回城内!”
“撤退!撤退!”
骑兵们大喊着,慌忙拨马后撤,但就在这时,侧翼的土默特蒙古骑兵终于不再放箭,而是收起角弓,拔出马刀,呼啸着冲入战团当中,与试图撤退的叶尔羌骑兵鏖战一块。
一个个叶尔羌骑兵惨叫着倒下,代表着巴依的将旗在混乱中不断摇曳,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既视感,任凭巴依率领骑兵左突右冲,可四面八方都是敌人,他们脸上的表情逐渐被绝望充斥。
阿速城墙上,阿卜杜拉苏丹和近臣脸上的狂喜随着战事的发展而慢慢凝固起来,取而代之的是震惊、难以执行,随即又化为深深的焦虑和恐惧。
他们眼睁睁看着城外的战场,被寄以厚望能够扬眉吐气,一扫被长期围城的颓败的精锐骑兵,却如同撞上礁石的海浪,在敌军的合力绞杀下逐渐消亡。
“这……这……”
苏丹嘴唇哆唆着,不知该说什么是好,他身边的近臣也面如死灰,已经不忍再看,城墙上的欢呼声早已被死寂取代,只剩下了士兵们粗重的呼吸声在城头回荡。
“陛下,我们应该派出军队出城接应,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敌军歼灭!”
“哦!对!”被军官这一提醒,阿卜杜拉苏丹终于回过神来,他好似瞬间拥有了全部的英明神武,大声命令道:
“召集禁卫军,我要亲自出城接应巴依卿!身为王者,我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部下被敌军残忍屠戮!”
“陛……陛下……”近臣闻言大惊,连忙想要劝阻,但却被苏丹一个眼神吓退。
很快,直属于苏丹的宫廷禁军便在城门后完成集结,苏丹全身披挂,亲自率领禁军杀出阿速城,驰援战场。
而此时的战场上,巴依率领残余骑兵左突右冲,在不知付出多少代价后,终于杀出重围,向城门的方向亡命狂奔。
来时气势如虹的冲锋,此刻却只剩下丢盔弃甲、狼狈逃窜的背影。
刘文秀见状冷哼一声,并未下令追击,他的任务只是挫败敌人的追击,掩护主力顺利撤围东归,况且敌人已经变成了丧家之犬,即便继续追击,也不会有更多的战果。
……
另一边,已经踏上东撤路途的孙可望也得知了后军发生的事情,对此他只是平淡地嗯了一声,继续督军前行。
随着西军东撤,越来越多来自前线的战报送来,先是镇虏府被夏军攻陷,而后是瓜州、沙州先后落入敌手。
紧接着,西军还未撤到半路,哈密州陷落的噩耗也随之而来。
多项噩耗让孙可望的脸色愈发凝重,连带着军中的氛围也变得紧张起来。
“哈密陷落,伪夏西犯天兴府将一路畅通无阻,沿途各州县守备空虚,全无抵抗之力,我军必须加快速度,方可赶在伪夏攻打天兴府之前,撤回京师。”
孙可望在临时军议上,如是对随军部将们说道,几乎是在他话音刚落之际,从后军赶回来的刘文秀就立马出列请缨:
“陛下,臣愿意率军轻装疾行,以急行军先行撤回京师,以防伪夏重兵围城,而京师城内空虚。”
如果换做别人请缨,孙可望多半不会同意,可对于刘文秀的能力和在军中的威望,他是非常放心的。
他沉吟片刻后,便点头允准:“三弟,伪夏之盛不可小觑,你此去必须提高一万分戒备。”
说着,他一把抓住刘文秀的手臂,语气恳切地说道:“四兄弟只剩下你我二人,夏军火器阴险无比,你定要千万小心,若你也出了意外,我一人也无颜苟活于世了。”
在这个世界线里,没有了归顺南明以后的蝇营苟且,又折损了李定国与艾能奇两兄弟,孙可望与刘文秀相依为命,关系自然亲密。
刘文秀听了,心中感动万分,郑重应道:“得蒙兄长关心,弟弟定然铭记于心。”
而后,刘文秀便亲点五千兵马,轻装上阵,急行军回援天兴府。
另一边,夏军在攻克哈密后,当即按原计划兵分两路,一路由陈子昂亲自率领,大举西进,直扑西军首府天兴府。
一路则由刘金戈率领,以第五骑兵师七千多名将士北上翻越天山山脉,杀入北疆。
在刘金戈出发前,陈子昂语气严肃地对他叮嘱道:“你此番北进,若遇大股敌军,不得浪战,保存实力为上,务必如同鬼魅,使其不知我意,疲其兵,丧其胆,牵制其部分兵力于北疆,迫使其无法增派兵马南下,威胁我大军侧翼及后方安危。”
“末将领命!定不负大将军所托!”刘金戈抱拳沉声应道,而后亲率本部骑兵一人双马脱离主力,在向导的引领下一路向北而去。
夏军主力沿商道西进,也将西军对吐鲁番地区的治理成果收入眼底,吐鲁番在孙可望的治理下,开掘坎儿井,着重发展水利及农业,又修建文庙,推行汉化汉法。
在夏军到来之时,吐鲁番地区的村镇居然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致。
对此,陈子昂不禁感慨道:“这孙逆虽然大逆不道,妄自僭越称帝,对抗天命,但此獠的治理能力倒是不容小觑,短短一两年时间便有此成果,若再给他数年时间,也不知会成长到何等地步。”
“这等人才,若能招抚为朝廷所用,当真是朝廷之幸,可惜了。”苏辅在一旁附和道。
他也清楚,这是不可能的,孙可望作为张献忠的继承人,又僭越称帝,即便无条件投降,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能够被软禁起来保住性命,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两军都在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十一十八日,夏军克黑风川,二十二日克柳城,二十四日克火州,二十六日兵临天兴府城下。
天兴府的前身吐鲁番城虽然是西域有名的大城之一,曾经也是一国首都,但是它的城防并不算坚固,即便吸收了明朝的筑城技术,也无法与内地相比。
天兴府的城墙以夯土混合沙石构筑,局部包砖,设角楼、敌台及女墙,各门吸取了明朝的筑城技术,开辟瓮城以增强城防。
而城中守军,即便刘文秀率领五千人马轻装急行军赶路,也没能赶在夏军到来之前回防京师。
只有刘文秀率领八百骑兵先行撤入城中,四千余步兵被甩在了身后,在夏军兵临城下,开始围攻城池时,他们就只能在外围止步,寻找有利地形安营扎寨,等候主力到来。
眼下的天兴府城内,除了刘文秀率领的八百骑兵外,就只剩下五千余以老营兵为核心扩编的正兵,以及左丞相汪兆麟紧急征召动员的近万乡兵。
正兵虽然有五千余,但成军时间并不长,战斗力不高,不仅刘文秀对此心知肚明,汪兆麟等文臣也都一清二楚。
而城外夏军数倍于己,且拥有众多火炮,如此悬殊的实力差距,让即便是贵为文臣第一人的汪兆麟,也不免生出了投降的念头。
他私下对自己的幕僚忧心忡忡地说道:“夏军兵强马壮,自那苏言起事以来,就未闻一败,夏朝立国后又攻灭满清,迫使蒙古人臣服,以天兴府一城老弱病残,如何会是夏军的对手?”
“恩相之意……可是要联络夏军,献城投降?”幕僚压低声音,询问道。
汪兆麟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以夏军手握的火炮数量,不日便可轰破城墙,若不在那之前向夏军表明投降反正之意,待城破以后,哪里还能混上这反正之功?”
幕僚是大西割据陕西时,汪兆麟从老家招募来的,对于大西根本说不上忠诚,因此在听了汪兆麟这番话以后,他眼神一阵闪烁,突然拜倒在地,道:
“学生承蒙恩相提携,今恩相有难,学生如何能袖手旁观,请恩相手书一封,学生愿冒死出城,送往夏军大营!”
汪兆麟见状,连忙上前将他搀扶起来,紧紧握住幕僚的双手,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此事凶险万分,那刘文秀不是好相与之辈,若是被他发现,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
幕僚坚定地点头:“学生明白,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搏个前程!以恩相之才能,投了新朝后定能平步青云。”
汪兆麟长叹一声,没有接话,而是转身走向书案,幕僚懂事地上前为他研墨,汪兆麟望着那随着幕僚动作逐渐晕开的墨迹,那墨迹就好似他此时的心情一般。
墨很快备好,汪兆麟提笔蘸墨,手腕却微微发抖,墨汁滴落在宣纸上晕开一片黑痕。
最终,他一咬牙,笔锋还是落下:
“大夏王师在上,罪员汪兆麟,本汉家子,昔日误投贼寇,受挟献策,犯下诸多罪行,今愿献城归顺……”
汪兆麟洋洋洒洒写下一大篇降状,吹干墨迹后装入信封中,郑重交给幕僚:“此信事关你我身家性命,当好生保管,切莫离身……”
一番叮嘱后,他深吸一口气,居然抬手向幕僚行礼作揖,幕僚吓得连忙上前扶住他,但汪兆麟还是坚持行了一礼,并沉声说道:“我汪兆麟的身家性命,就交给你了。”
“学生……明白!”
第482章 天兴城破
是日夜,幕僚身着一袭黑袍,将密信缝入衣衿,在汪兆麟的安排下坐着篮筐被放下城墙,篮筐刚刚落下,幕僚就着急忙慌地跳了出来,快步往灯火通明的夏军大营跑去。
在孙可望御驾亲征,命汪兆麟留守京师的时候,汪兆麟就已经未雨绸缪,以防万一在正兵营内收买了几名将佐。
当时的他就担心西军主力攻打叶尔羌,夏朝会借着这个机会西征,以西军这单薄的体量,显而易见不可能是夏朝的对手。
而现在看来,他未雨绸缪收买的这层关系,果然起到了作用。
望着幕僚逐渐消失在黑暗中的背影,即便是阅历过人的汪兆麟,心下也不免有些彷徨迷茫,他的心绪一团乱麻,一边担心幕僚没能成功将书信送到夏军营中,一边也在担心刘文秀会发现什么不对。
毕竟,刘文秀可是眼下西国当之无愧的第二人,他机警过人,肯定不会对任何可能导致天兴府沦陷的事情无动于衷。
“老爷,该回府了。”近侍低声提醒,“三将军的巡营时辰快到了。”
汪兆麟瞳孔微缩,刘文秀在回城后,便规定了亲自巡城的时间,若是被他撞见自己深夜出现在城墙上。
即便是汪兆麟辩解自己是前来巡逻,也肯定无法打消对方的猜忌。
因此,他连忙转身,叮嘱值夜的军官留意城下动静,便疾步返回城中的府邸。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