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338节

  “末将在!”孙庭祥猛地上前一步,抱拳朗声应道。

  “你既为征西副将,在本都督到来前,西征各部官兵皆由你统御操演,旬月以来,可有松懈?”

  “回大将军!自西征谕令下达,末将与巡抚陈大人及诸位同僚夙兴夜寐,不敢有丝毫懈怠,八旅三师皆已齐装满员,日夜操练,只等大将军一声令下,便可挥师西进,直捣敌巢!”孙庭祥的回答斩钉截铁。

  “好!”

  陈子昂微微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各部自即日起进入战时状态,各部参将以上将领,午后未时初刻皆至中军帅帐议事!”

  “遵大将军令!”众将齐声应喏。

  ……

  接下来,陈子昂一行人便在孙庭祥的带领下在军中巡视起来,检阅军容。

  各旅都是在北伐战争中出过血流过汗的,军容严整,士气昂扬,尤其是第十、十一旅,他们在与西军的战争中表现出色,更是攻破潼关,光复西安,迫使张献忠仓皇西窜。

  使者阿布拉越看越觉得心惊肉跳,为这支军队的强大感到震撼,等到他与自己的随从单独相处时,阿布拉不禁担忧地说道:

  “中国人的军队这么强大,甚至可以堪比曾经毁灭了巴格达的蒙古帝国,苏丹陛下请他们参战,也不知会不会成为一场新的黄祸。”

  “那就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了。”随从宽慰他说道:“要是不请求中国皇帝出兵,汗国就会先被西贼和鞑靼人摧毁,我们哪里还有机会看到那么久以后的事情呢?”

  “嗯,你说的有道理,是我多想了。”阿布拉点了点头,同意了随从的说法。

  时间流逝,很快便来到了约定好的未时初刻。

  中军帅帐肃然敞开,参将及以上将领鱼贯而入,即便帅帐宽阔,也是显得里面十分拥挤。

  帅帐内陈设简朴实用,正中摆放着帅案与令箭架,其后悬挂着天玑司探子这几年来刺探描绘出来的西域舆图,不过上面仍显得有些抽象——至少在阿布拉看来,是这样的。

  见众人尽数到齐,端坐在主位上的陈子昂轻咳一声,沉声道:“诸位,吾等奉天子诏,实为讨逆平乱,护佑藩篱,宣我大夏威严!上午点卯整军,各部皆齐装满员,锐气正盛,此皆赖孙副将与诸位齐心勠力,本都督甚慰!”

  “然,兵马未动,方略当先。”陈子昂话锋一转,接着说道:“此番西进,山川辽远,敌情莫测,如何进军、如何用兵,如何克敌制胜,今日军议,便是为此。”

  说罢,他看向坐在一侧的叶尔羌使者,道:“阿布达使者。”

  “外使在。”阿布达连忙起身,抚胸行礼。

  “使者自叶尔羌来,彼处情势,尔最知情,烦请使者为诸将详述敌情及路途险易。”他看向使者,又看向众人,说道。

第478章 春风度玉门

  陈子昂话音落下,便见阿布达深吸一口气,起身走到帅帐中间,对陈子昂和帐内众人行了个抚胸礼,而后说道:

  “教大将军及诸位将军知道,我叶尔羌汗国当下最大的敌人是蟠踞吐鲁番的大西军,那贼首孙可望在卑劣地窃据吐鲁番后,将吐鲁番城改名为‘天兴府’,手段狠厉非常。”

  使者说着,脸上顿时浮现出抑制不住的悲愤:“孙可望强推严法治民,他将裹挟来的平民与降兵混编屯田,将我等世代耕种的良田划为所谓官田,强征壮丁编为所谓乡兵,操演练兵,不从者皆鞭挞下狱!”

  “可怜真主最虔诚的羔羊,忍受着西军的欺辱歧视,合法财产被没收,举家或死或贬为奴隶……”

  说到这,他几乎愤慨地说不下去,但帅帐内的众人都没有被他的情绪感染,甚至还有人私下幸灾乐祸——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他们可和这些异族人共情不起来。

  陈子昂见他说不到重点,不禁轻咳一声,提醒道:“阿布达使者,时间紧迫,还请说到重点。”

  被陈子昂这么提醒,阿布达才稍稍收敛了情绪,继续说道:“孙可望勾结准噶尔豺狼,其兵锋已经推进到阿速城下,阿卜杜拉陛下正率重兵囤于阿速,亲征抵御西军与准噶尔鞑靼的联军。”

  “在我出发前,孙可望已经在阿速城下部署了马步兵三万,还有准噶尔鞑靼提供的六千骑兵,不过阿速墙高城坚,敌军又缺少足以轰开城墙的火炮,短期内应该无法攻破阿速城。”

  “西贼在吐鲁番有留守多少兵马,你一路过来,可有侦查?”苏辅忍不住出声询问道。

  “回晋王殿下的话,外使这一路过来,为了避免被西军发现,都只是走小路,并没有在他们控制的城市停留,对于您的问题,我无法回答。”阿布达有些愧意地回答道。

  “不过。”他话锋一转,“可以确定的是,孙可望将大部分军队都调到了前线,留守的军队不会太多,且基本以乡兵为主。”

  陈子昂听了心下一时有些无语,这提供的情报实在太过简陋了,他本以为对方一路过来,应该会有刻意搜集情报,可现在看来……

  还不如派天玑司探子乔装打扮成行商,混入西域去打探敌情。

  他没有将心中所想表现出来,而是询问起西征兵出嘉峪关后,哪一条路线会更加好走。

  好在这一点,阿布达就没有再说得含糊不清了,他明确指出大军可以走曾经的丝绸之路古道,攻打苦峪城、瓜州,再北上直取吐鲁番城。

  准确来说,他们出兵以后可以走的,也就这一条。

  吐鲁番地区大部分都是寥无人烟的戈壁滩与沙漠,夏军显然不可能直接穿过戈壁滩和沙漠,就只能走一千多年以来,行商们用脚踩出来的商道。

  使者说完后,陈子昂便让他回到自己的座位,而后看向孙庭祥,问道:“孙副将,你为征西副将,在本都督到来之前,统筹诸军筹备事宜最久,对于这进兵方略,可有高见?”

  孙庭祥起身抱拳:“回禀大将军,末将以为,此番西征,初期当以雷霆之势荡平吐鲁番等地。”

  他说着,踱步到舆图前:“大军云集于甘肃镇,宜循古商道西行,此为常路,虽非最速,但路况相对平缓熟悉,便于我军火炮辎重通行。”

  “我军出嘉峪关后,当先扫平苦峪及瓜沙二州,此地昔日为汉家故土,又有疏勒河等河流供大军用水,攻取后可作为西进支点,为我大军后勤中转之地。”

  陈子昂听了,虽然没有表态,但从他轻轻点头的动作,就能看出他对此还算认可。

  孙庭祥接着说道:“待攻取瓜沙二州后,当趁势北上攻取哈密,再直取伪西天兴府,若那孙可望得到消息,就必须班师回援,我军可围点打援,以天兴府为饵,引诱孙可望回防,在天兴府城下与之决战,一役毕其全功!”

  “末将附议!”

  第十一旅旅帅高志杰起身说道:“孙逆与准噶尔部联合,若迫使孙逆回防,准噶尔部骑兵也定会援助参战。”

  “其蒙古骑兵以骑射游击见长,而我军则强在火器、战阵与纪律,若能迫使敌军与天兴府外与我军决战,便可使准噶尔骑兵骑射之长无用武之地,发挥我军之长。”

  高志杰身为宁夏提督,曾经多次与蒙古骑兵交战,非常清楚蒙古骑兵的优势。

  如果不能将蒙古军队拖入决战,让他们能够继续发挥游击作战的优势,那么己方必将饱受其扰。

  不过,他话音刚落,第五骑兵师师帅刘金戈就提出了新的看法,他提议道:“末将以为,准噶尔部此番出兵西域,其本部定然守备空虚,何不兵分两路?”

  “哦?朔方伯详细说说。”陈子昂来了兴趣,说道。

  “一路以孙副将所言,直取天兴府,迫使孙逆回防,一路则以骑兵为主,配给双马甚至三马,由熟悉路径之向导引导,绕行天山直取草原,奇袭准噶尔汗帐,行斩首之事,一旦成功,则准噶尔部必将自乱溃散。”

  刘金戈说完,还未等陈子昂发表看法,另一名骑兵师帅便沉声道:“不可!”

  “分兵乃险计!偏师若遇阻或迷路,便是羊入虎口!且深入敌情千里,一旦被围,主力鞭长莫及,我军重兵于此,正是要力合一处,以雷霆万钧之势碾碎顽敌,岂可分散力量?”

  帐内诸将随即陷入热烈讨论,认同分兵的与不赞同分兵的你来我往,争论不休,但是谁都无法说服对方。

  主位上陈子昂双目微阖,任由众将争论,心中反复权衡着分兵的必要性和分险。

  争论声渐渐停息下来,所有目光也聚焦于陈子昂身上。

  陈子昂睁开眼,心中终于有了主意,他缓缓起身,走到舆图前,沉吟道:

  “诸位所议,接有道理,准噶尔以骑射游击为长,而我军强于火器、布阵,唯有诱敌与我主力决战,方为破敌之策。”

  “故而,本都督欲选孙副将之策,大军沿商道西进,克复哈密,直取天兴府,迫使孙逆联军回防,与之决战一决胜负。”

  “然,战场瞬息万变,不可只拘泥一路。”陈子昂话锋一转,看向刘金戈:

  “朔方伯,命你所部配双马,辅以向导,在我军攻克哈密后即日启程,翻越天山,深入敌境。”

  “待深入天山以北,你部当伺机袭扰敌之侧后,若遇敌小股粮队、辎重,务必歼之,可若遇准噶尔部族据点或附逆部族,能破则破之,迫使其回援或动摇其后方根本!”

  “末将领命!”刘金戈抱拳说道。

  陈子昂微微颔首,又看向孙庭祥,点了后者的名字,而后说道:

  “王师西进之策划、粮草转运之督促保障、各部协调衔接、沿途行营警备诸般事宜,仍由你统筹负责,务必周全!”

  “尤其粮秣补给,陈巡抚虽有难处,仍需尽力催办,后续增运粮草需源源不断,不得有误!若遇顽抗之敌垒,或发现有利战机,如何用兵攻坚,本都督会随时调度。”

  “末将遵命!定当尽心竭力,保大军后路无忧!”孙庭祥斩钉截铁应下。

  陈子昂的目光又扫过其余人,沉声道:“各部即刻归营整备,三日后全军开拔,不得有误!”

  “遵命!”

  帐内众将齐刷刷抱拳应喏,声音响彻帅帐内外。

  随着军议结束,甘肃镇外的夏军就如同一台上了发条的战争机器一般,迅速运转起来。

  一辆辆马车和驼队运载着大量粮秣弹药先行出发,前往西陲边关肃州镇——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秣辎重先行发往肃州,待大军开拔,也能更方便地运往前线。

  三日后,十月十八日清晨,甘肃镇外号角连天。

  夏军五旅三师列阵于大营外的旷野之上,铁甲映着初升的朝阳,泛出森冷寒光,旌旗猎猎,刺刀如林,战马嘶鸣间喷涂这白气,在深秋的寒风中凝成一片薄雾。

  陈子昂全身披挂,腰悬宝剑,策马缓行于阵前,扫视着军阵中一张张坚毅的面孔,身后的帅旗高高挂起,随风飘扬。

  “启禀大将军,各部已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开拔出征!”就在这时,孙庭祥策马而来,勒紧缰绳立于主帅身前,大声汇报道。

  陈子昂微微颔首,旋即“铿”的一声拔出佩剑,高举头顶:

  “将士们,今日出征,是为奉天讨逆,吊民伐罪!”他剑指西方,高声道:“那里,是汉唐故地,也是我汉人丢失近千年的故土,王师出征,龙旗所指,便是要恢复故土,重开西域,扬我大夏国威,扬我中华威仪!”

  “出征!出征!出征!”三军齐声高呼。

  “大夏万年!夏军万胜!”

  “夏军万胜!夏军万胜!”

  一时间,喊杀声如山呼海啸般席卷旷野,惊得远方惊鸟四起,叶尔羌使者置身其中,只觉得浑身寒毛直竖,脸色煞白。

  “这……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精锐!”

  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吐出这番话来。

  “大军,开拔!”

  待欢呼声渐渐停息下来,陈子昂剑锋一转,高声大喝,军中旋即锣鼓喧天,各部有序开拔,蜿蜒向西而去。

  沿途百姓纷纷驻足,他们用或是敬畏、或是担忧、或是期盼的目光打量着这支逐渐远去的军队。

  有人是从西军掳掠裹挟之下幸存下来的,他们不禁发自内心地祈祷,希望王师能够旗开得胜,将他们被掠走的亲朋好友解救回来。

  数日后,大军抵达肃州卫,穿过嘉峪关,终于进入辽阔的戈壁滩之中,孙庭祥虽然身为征西副将,但他直属的第六旅并不在西征军的序列中。

  第六旅的主要任务,还是与两个甘肃卫戍旅一起将粮秣辎重从关内安全运送到前线,顺便打击从青海流窜过来的土默特蒙古马匪。

  由于夏军在决定西征以后,没有切断与西域之间的贸易,还是有商人从甘肃前往西域贸易,他们也将夏军云集于甘肃镇的消息带了过去。

  因此,留守吐鲁番地区的西军早早便得到了消息,西军官僚一边征召乡兵协助守城,一边以快马加鞭的形式将夏军可能西征的消息发往阿速城,向孙可望汇报。

  但是,西域的基建并不好,官道约等于没有,通行全靠行商踩出来的路,即便是快马加鞭,这一来一回也需要不少时间。

  孙可望的回信还未发回,夏军就已经出嘉峪关,浩浩荡荡往苦峪城而来。

  苦峪城及周边的瓜沙二州对于汉人而言并不陌生,这里是曾经的汉唐故土,在唐朝还未灭亡之前,居住了大量汉人,更是在晚唐时期出现了归义军这般充满悲情色彩的汉人武装。

  可随着归义军被回鹘攻灭,瓜沙二州汉人尽数遭到屠灭,少数幸存者也被胡人同化,一直到两百多年前的明初,明军第一次打到这里,居然找不到一个懂得汉语的人。

  而到了现在,七百多年过去,此地除了名字还保留着唐朝时期的命名,汉风早已不再。

首节 上一节 338/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