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314节
于成龙又看向跟在陈琦光后面的大军,微微颔首:“本官已命人在城中清出营房,并备好菜肴犒军,陈将军可命将士们入城休整,剿匪之事,待从长计议。”
陈琦光没有拒绝,当即答应下来,命自己的副官组织将士入城驻扎,而于成龙又表示自己在城中设下了接风宴,邀请他前去赴宴。
陈琦光对此不免有些受宠若惊,自是没有拒绝的理由,欣然接受下来,跟随于成龙一同入城,前往知府衙门赴宴。
于成龙的所谓接风宴并不算丰富,只有三菜一汤,还都是这太原府的特产,这让跟随他过来的陈琦光见了,顿时大跌眼镜。
或许是看出了陈琦光的惊异,又或许是不想让他误会,于成龙还是决定解释一下。
只见他神色坦然:“陈将军见谅,本官虽为官多年,但俸禄皆用于接济贫户、修缮水利,府库钱粮更须优先供给剿匪军需,若以民脂民膏铺张浪费,本官实不忍为之。”
话落,他语气稍顿,目光恳切:“何况将军率部跋涉劳苦,本官若独享珍馐,岂不愧对将士?今日粗茶淡饭虽陋,却是一腔待客赤忱,还望将军体察,待剿灭匪患后,本官定会设下美酒佳肴,为将军庆功。”
陈琦光听了他的这一席话,又打量着对方穿着的官服上的多处补钉,心中已然是信了大半。
他微微拱手,感慨道:“同知廉洁爱民,末将深感钦佩,不过相比军中伙食,这已经算是美味佳肴了,所以您不必自责。”
二人一边客套,一边先后落座,待酒过三巡,于成龙便开门见山,将话题主动引到了剿匪上。
在陈琦光来之前,于成龙便已经想好了几项剿匪的举措。
他对陈琦光表示,剿匪事宜需要采用“剿抚并用”的策略,只诛杀首恶,对于那些罪行较轻,或是被胁迫者,则可以网开一面,从轻发落。
而主动自首,或是配合官军剿灭匪患之人,则是视为戴罪立功,可对其过往既往不咎,按照功绩发放赏赐,赐予银钱、土地。
他还准备将自己曾经于石屏州任上“打击匪盗,招抚夷民”的成功经验照搬过来。
在地方严格推行保甲制度,要求各村镇施行连坐法,断绝盗匪和郑氏余孽的粮草补给渠道以及情报来源,使其彻底孤立无援。
陈琦光听着,连连点头,称赞道:“于同知真乃文武兼备,爱民如子的奇才,有您坐镇太原,挥斥方遒,何愁匪患不平,民心难定。”
于成龙没有因为他的称赞而飘飘然,而是依旧保持着冷静:“在陈将军到来之前,本官就已经派人侦查监视太原府周边几处最为猖獗的匪窝,陈将军即日便可出兵围剿了。”
“既然如此,末将明日便组织兵马,进军围剿。”陈琦光面色一正,应喏道。
……
次日,陈琦光便组织分兵进剿,与于成龙一同亲率两营兵马,征讨太原府城以东的一处规模最大的匪徒团伙。
这个团伙由来已久,据说最开始是黎莫战争中被击败的莫朝溃兵,流传至此后占山为王,开始袭击过往商贩和周边的村镇,裹挟丁壮充实势力。
发展至今,其规模虽然没有准确的数字,但通过各方打探得到的情报也能够推断出,这伙匪徒约莫有近千人,割据数座山头,筑造山寨,遥相呼应,互为犄角。
其周边的村镇也被迫于无奈,为他们提供粮食和生活必需品,并向他们通风报信,汇报官府方面的征讨动向。
此番于成龙与陈琦光亲自督兵进剿,其动作自然没能逃得过村民的眼线,很快便被汇报上去,被匪酋知晓。
匪酋名为莫城利,其早年为莫氏军中的一名都统,莫氏落败北逃后,他带着少量溃兵一同流窜至此地,势力逐渐壮大,成为让太原镇都为之头疼的匪患。
而在夏军南征期间,莫城利在听闻了夏军的战果后,当即意识到夏军并非是一个好惹的对象,为了避免被夏军顺手剪除,他直接带着部众们低调起来,且对于打着夏军旗号的队伍,皆避而远之。
这果然让他成功苟了过去,并活到了现在,本以为夏军很快就会离开,但太原镇却变成了太原府,还来了个名为于成龙的难缠的府同知,开始轰轰烈烈的剿匪运动。
得知于成龙亲自督兵进剿,莫城利一时恶向胆边生,决定不再隐忍,必须要给夏人一个教训尝尝,让他们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
他们占据的金顶山区山林地势复杂,若是没有本地人担任向导,极有可能迷路走散。
因此,莫城利命人前往附近的村镇,威胁那些屈服他们的村民,要求他们若是成为夏军的向导,就必须配合自己行事,否则家人性命堪忧。
而他们将在夏军进剿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等待向导将夏军引入伏击圈内。
只要夏军进入伏击圈,即便其拥有武器装备上的优势,匪徒一方占据地利,也定能将其击溃。
在匪徒为夏军的进剿做着准备的同时,夏军一路东进,也终于抵达金顶山区外围。
正如莫城利料想一般,夏军果然开始招募本地的村民充当带路向导,但夏军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入驻周边村镇,开始依托武力强行推行保甲制度。
夏军直接将各村镇内的百姓,以户为单位编组保甲,各保甲内部的百姓必须相互监督并承担连带责任。
若保甲内部有人勾结匪徒,或是隐瞒匪情,同保甲内的其他民户将会遭到连坐,轻则抄没家产,贬为劳役,重则杀头流放。
这下,摆在这些百姓们面前就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
往前,是一直胁迫他们,余威尚存的匪徒,若是背叛他们,或是不按照匪徒的要求行事,事后定会遭到残酷的报复。
往后,是初来乍到的夏军,但夏军拥有更强大的武力和背景,而且和那些匪徒不同,他们想要处置,是马上就可以处置的。
投靠匪徒是马上死,投靠夏军则是晚点死,可若是真能够协助夏军剿灭这伙匪徒,那悬在他们头顶的宝剑也就能够终于被放下。
两难的抉择之下,这些百姓最终还是选择站在了更加强大的夏军一边。
那些被胁迫的百姓纷纷主动向夏军招供,将匪徒要求他们做的事情尽皆和盘托出,生怕晚一步,就会成为别人检举的功劳了。
陈琦光将百姓们的口供都收集了起来,一起送到于成龙面前,请后者过目。
在于成龙查看的同时,他脸上带着几分轻松之色,道:“于同知,百姓踊跃投效,民心可用,想必剿灭这伙匪徒,指日可待了。”
于成龙却是摇了摇头,道:“百姓不过是因为恐惧而被胁迫,并非真心响应官军,要想让民心所向,唯有真正剿灭匪患,还太原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说到这,他不禁回想起自己还在石屏州担任知州的过往,彼时的他初来乍到,面对的便是汉夷杂居敌对,民心动荡的乱象之势。
石屏州经受过沙定洲之乱的兵祸影响,境内一片荒芜,州城内也满是破败,流民众多,居无定所。
而在州城外,周边夷人不服王化,时常袭扰汉人,劫掠钱粮,或是抢劫、偷盗,令汉夷关系紧张。
于成龙到任后,先是每日召见城中吏民,询问他们的难处和需求,宣谕朝廷抚慰之意,而后召集流民,重建屋舍,修缮城墙,开垦荒地,并严厉打击偷盗抢劫等不法之事。
在他的治理下,石屏州城很快便秩序井然,屋舍严整,城外大片荒地得到重新开垦,洋溢着新的生机。
而对于时常袭扰汉人的夷人,他则是训练乡兵,根据兵书上的兵法,组织乡兵击退来犯之地,追击残寇,捣毁其巢穴,杀鸡儆猴,令周边夷人为之震服,不敢再犯。
没有了夷人的袭扰,石屏州百姓得以安心生产,此地逐渐繁华起来,而百姓对于于成龙的拥戴之意,也升至顶峰。
这才有他离开石屏州,前往太原府赴任时,州城百姓集体拦路痛哭的盛况。
于成龙收回了思绪,重新看向手中的口供,沉吟道:
“贼人恐吓百姓为我军领路,只怕是要在我军进剿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将我军引入伏击圈内,我军可将计就计,使贼人自食苦果。”
“同知可有主意了?”
陈琦光询问道。
于成龙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站起身来,眉头微蹙,抬手捋着长须,在房间内踱步思考起来。
没过多久,于成龙好似想到了应对之策,眉头舒展,又重新坐回到位子上。
“可令百姓向贼人传递虚假情报,迷惑贼人。”他开口说道:“其一,可散布我军粮草不足,需分兵补给的谣言,诱使贼人分兵劫粮,借机削弱其兵力。”
“其二,假意放出我军畏惧此地山林地形,因而延缓进剿的消息,以少量精兵佯装主力缓慢进军,主力则在向导的引领下绕道至贼人所设伏击圈外。”
“一旦贼人发兵伏击,则主力从外侧杀出,配合精兵一同合击贼人,贼人不过一帮乌合之众,如何能抵御我军夹击合围?定会一触即溃,仓皇逃窜。”
“待贼人溃逃,我军可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捣毁其巢穴,一役毕全功!”
于成龙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听得陈琦光在一旁连连点头附和。
陈琦光再度感慨道:“同知真乃文武兼备,一明一暗两路并进,定能杀得贼众溃不成军,将其一举剿灭。”
见陈琦光这位参将也表示认同,于成龙便当即拍板决定了这次军事行动。
次日,在他的授意下,有关夏军的流言便开始在周边传开,而投诚的百姓也将这些假消息汇报给了贼人,迷惑他们的判断。
还未等莫城利来得及判断这些流言的真伪,将随军民夫一块打扮成兵丁,伪装成主力的夏军便开拔进剿。
第454章 反伏击
莫城利全然没有看出夏军的欺诈,或许是太过信任自己对周边村民的威压,认为村民不敢冒着全家被杀的代价背叛自己。
他对村民们送来的“夏军畏惧地形复杂而不敢轻进”,以及“夏军粮草不足,需要分兵进剿”等流言深信不疑。
不过,出于谨慎起见,在得知夏军开拔的消息后,他还是派出斥候刺探敌情。
这一番刺探,斥候果然被这路伪装成主力的夏军所迷惑,见夏军的确畏畏缩缩,行军缓慢,便迅速回去向莫城利汇报。
山寨内,莫城利高踞虎皮交椅,听着探子跪报:
“禀寨主,夏军果然行军缓慢,其兵马约莫近千人,然兵卒疲惫,前锋畏缩不敢轻进,不过军中可见有多门火炮。”
莫城利听言,咧嘴冷笑:“什么狗屁王师,老子还以为有多么难对付,现在看来,也就和黎朝的镇兵不相上下。”
二当家见他如此轻视,不禁皱眉提醒道:“大哥,夏军能够征服郑阮两家,定然狡诈多端,不可轻敌。”
“而且,他们直接入驻了那些村镇,只怕会胁迫村民为他们传递假情报来迷惑我们,所以为了谨慎起见,不如再探再报……”
“再探?”莫城利面露不屑,嗤笑道:“老二,我看你是不是被夏军给吓到了,那些泥腿子怎么敢骗老子?老子把他们儿女的舌头都割了喂狗!”
二当家被噎的无言以对,他想了想,还是没有继续劝阻,莫城利的脾气他是清楚的,继续劝说下去非但不会有任何作用,还会让他更加不耐烦。
见老二闭上了嘴,莫城利接着说道:“夏人主动来犯,老子作为主人,自然要好好招待他们一番。”
“传我命令,招呼弟兄们出动,随我在鹰嘴崖设下埋伏,并通知为夏人充作向导的人,将夏人引到那里,老子要在鹰嘴崖守株待兔,等夏人自己上钩!”
“遵命!”
底下的一众当家,贼兵们齐声应道。
而后,莫城利亲率贼众倾巢而出,前往鹰嘴崖设下埋伏。
鹰嘴崖,是从外面攻打他们山寨的必经之路,这里地势复杂,是设下伏击的最佳地点。
莫城利的命令很快便通过提前沟通好的渠道,暗中送到为夏军带路的几名向导手中。
然而,这几名向导都选择投靠夏军,在收到暗号后,便第一时间将其送到了亲自督军进剿的于成龙手中。
于成龙看后,眉头微蹙,对几人询问道:“这鹰嘴崖是何处?地势如何?”
几名向导相互对视了一眼,争先开口道:“大人,这鹰嘴崖是通往山寨的必经之路,地势险恶,不可不防。”
于成龙瞬间了然,他点头鼓舞道:“你们做得不错,暂记一功,继续与贼人虚与委蛇,待贼众剿灭后,本官定会为你们论功行赏。”
向导们面露感激,齐声道:“能为大人效力是我等草民的荣幸,我等不求回报,只求能够协助王师剿灭这伙贼人,还本地一片太平。”
于成龙微微一笑,道:“莫要说什么不求回报,本官夙来赏罚分明,汝等心向王师,协助王师剿灭匪患,此等功劳不得不赏。”
向导们的刚刚那番话多少带着点场面话,见于成龙如此坚持,心中对他的好感更高了几分,便也不再推脱,连声应下。
将向导们打发走后,于成龙当即派人联络陈琦光,告知其贼人的意图,要求陈琦光率部赶到鹰嘴崖外围,设下反伏击圈。
在他亲自督兵进剿的同时,陈琦光也率领一营兵马潜行行军。
他们尽可能隐蔽行踪,遮掩旗号,在投诚向导的引领下远远跟在“主力”附近行军。
在得到于成龙的命令后,陈琦光当即率部先行开拔,在向导的引领下走小路,直扑鹰嘴崖外围。
这一切,莫城利始终不得所知。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