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276节
“遵命。”
台吉们齐声应道,而后四散退去。
在他们离去后,硕垒望着刚刚毡毯上,腾机思跪倒下来沾染到血污的位置,低声喃喃道:
“也不知我漠北蒙古会不会步入漠南的后尘,难道满人走了,又要臣服于汉人了吗?”
……
图巴色棱经过半个月的赶路,终于抵达札萨克图汗的驻地。
这是一片人烟稠密的肥沃牧场,放眼望去,牛羊马匹成群,无数白色的蒙古包点缀在绿海之中。
在那被蒙古包包围的驻地内,一面威严的大纛高高矗立,俯视着族群里的一切。
图巴色棱等人还未靠近,便有骑兵从远处包围过来,大声喝问他们的身份和来意。
在得知他们是土谢图汗的使者后,骑兵们的态度顿时变得和善许多,将他们护送进入驻地,前往汗帐拜见札萨克图汗。
札萨克图汗名为素巴第,他的生年已经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他生于父亲赉瑚尔阵亡的1587年之前,至今最小也过了耳顺之年。
如今的素巴第大汗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积极保持喀尔喀蒙古的独立地位。
早在清廷还未表现出颓势的时候,他在与顺治皇帝的通信中就书不称名,词近悖慢。
而在清廷退回关外,夏朝取代明清成为新的中原王朝后,他也对此高度警惕。
在接见图巴色棱一行人前,他也早已得知苏勒厄图之战的结果。
因此,还未接见这一行人,他就已经多少能够猜到他们的来意了。
果然,在图巴色棱表明自己的来意后,真的就和素巴第所猜想的相同。
素巴第听言,沉吟片刻,才缓缓说道:“夏朝占有富庶的中原,又拥有强大而又可怕的火器,即便各部拼尽全力击败这一路夏军,又该如何应对夏朝后续的报复?”
他语气沉重:“两百多年前,明朝的太宗皇帝就御驾亲征,五征蒙古,今日的夏朝对蒙古的贪婪,不会比明朝更低。”
图巴色棱闻言,还以为素巴第心生胆怯,他正色道:“大汗,夏朝虽强,却并不代表蒙古人无法战胜他们。”
素巴第没有接话,而是用眼神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图巴色棱便接着说道:“夏朝新立,其首要敌人注定是远在辽东的满清,汉人与满人有着血海深仇,在没有消灭满清以前,他们肯定会全力对付辽东。”
“而夏军向来强于步兵和火器,骑兵并不多,只要能够将这一路骑兵消灭,夏军未来一两年内定然无力再组织大队骑兵北伐。”
“即便夏朝的皇帝试图派出步兵北伐,在这茫茫草原上,笨重的步兵和火炮怎么可能会是来去如风的骑兵的对手?只要截断他们的粮道,他们必然大败!”
“至于夏军这一路骑兵,以漠北各部全力,如何无法将他们吃掉?若能俘获他们的火炮和炮手,加以学习,未来夏军北伐,我们也有可战之力。”
说完,图巴色棱深深行了一礼,道:“言尽于此,事关喀尔喀能否保持独立之势,还请大汗明鉴。”
最后这句话,几乎是精准打在了素巴第的死穴上,他眉头紧锁,表情不断变幻,最终终于有了决定。
“传令各部诺颜。”老汗王缓缓站起身来,中气十足的声音回荡在整个金帐内,“让儿郎们带着弓箭和祖传的铠甲来,既然要战,那就要让汉人的皇帝知道——”
“蒙古人宁可被鹰鹫啄空血肉,也决不做汉圈里的羔羊!”
第416章 漠南都司
漠北各部开始动员,接下来的一整个六月,夏蒙双方都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事。
李元胤也从草原上的行商口中得知了漠北各部开始动员的消息。
他对此充满警惕,一边上奏苏言汇报关于漠北的消息,一边也传令各部严加戒备,加强对漠北的监视力度。
他的奏疏送到苏言手中时,苏言已经离开辽宁,穿过山海关,抵达北平府。
苏言看过奏疏后,沉吟片刻,对着左右文武官员说道:
“漠南蒙古各部已尽数臣服,但漠北各部仍执意负嵎顽抗,眼下辽土已复,可集大军征讨漠北,彻底了结北虏二百年来之患。”
文武官员都点头称是,不过由内阁举荐接替李元胤的新任河北总督文安之却躬身说道:
“陛下,北虏之患并非武力能够根除,臣以为,当效法建奴经略漠南,使漠南纳入天朝版图,而不复明季覆辙。”
苏言微微颔首,道:“文卿所言极是,漠南蒙古既已归附,当设有司、遣流官治理,编户齐民,使其耕牧有度,渐习华夏礼法。”
“敢问陛下欲如何治理漠南?”文安之问道。
苏言思忖片刻,回答道:“建奴虽然蠢坏,但其所设盟旗制度颇有可取之处,朕欲沿用盟旗制,将蒙古各部分化设旗,规定牧区,再由朝廷钦点任命盟主。”
这也是苏言原本的打算,满清虽然又蠢又坏,但他们对蒙古的治理是非常高明的。
清朝的治理方式可以用二十个字来总结——分而治之、宗教笼络、经济依赖、军事威慑、行政建制。
分而治之与行政建制,便是将各部划分为盟和旗,又规定了牧区,严禁各旗之间越界游牧,使其无法联合起来。
宗教笼络,则是引入推行黄教,广建寺庙,鼓励蒙古男子出家为僧,减少蒙古人口和军事潜力,又对喇嘛的权力进行限制,使其成为清廷控制蒙古的精神工具。
经济控制,禁止蒙古与汉地直接贸易,所有交易必须通过官方指定的边口进行,并严格控制铁器、武器流入蒙古,利用朝贡体系进行经济捆绑。
军事威慑,除了将部分蒙古部族编入蒙古八旗,直属清廷调遣外,还在各处设立驻防将军,限制蒙古各部私自练兵。
一系列组合拳打下来,等到了清末,昔日强大的蒙古铁骑甚至连骑着骡子的义军都打不过了。
苏言治理蒙古的方式,便是准备全盘照搬清廷模式,直接将蒙古削弱到死,彻底无法对中原造成威胁。
文安之听了苏言的话,若有所思,他思考了一阵,拱手道:
“陛下若欲经略漠南,臣虽愚钝,敢竭犬马之诚,献策与陛下,惟圣裁决。”
“哦?”苏言听了,颇感兴趣道:“文卿可畅所欲言,朕洗耳恭听。”
得到苏言的允准,文安之便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起来:
“臣以为,盟旗世爵之制,虽可安诸部酋长之心,然札萨克世领旗民,恐成唐季藩镇之乱,故而若要沿用,还需从中制衡。”
“臣请于漠南设置都司,掌军务、赋税及司法之事,各旗主若要调兵,需经由都司长官允准,否则视为谋逆,可发兵征讨。
并仿宋‘提举蕃部司’之例,每盟置监察御史一员,岁末会盟时需持金符勘验丁口、牲畜,凡隐匿逾三成者,削爵论罪。
另命各旗送质子入京,学华夏礼法,习汉语,勿令其仅操习弓马,如此十年,可育亲夏之骨。”
苏言听了连连点头,称赞道:“爱卿所提之策,朕甚喜,当采纳。”
文安之其实还有一些想法,但现在时间较为仓促,要让他在短时间内一条一条罗列出来还是有些困难。
因此,文安之请求苏言允准他回去以后写成奏疏,再呈递上来让苏言查看。
苏言自然是没有意见,他让文安之回去慢慢斟酌,自己则是继续坐镇北平,调征讨漠东蒙古的陈国柱这路兵马转战漠北。
文安之回去后,当晚,他对于治理漠南的奏章便写完呈递了上来。
奏章里除了将白天的谏言又总结了一遍外,还新增了数条内容。
其一,沿长城一线设数个榷场边口,规定每年春秋冬三季开放大规模贸易,以茶叶、铁器、丝绸交换蒙古马匹、毛皮,严格管控走私。
按照明朝的规定,边口的交易日子一般在春秋两季,而文安之额外增加了个冬市。
其目的便是专门售卖过冬精料,换取蒙古人的羊毛、皮货,这虽然使蒙古人的畜牧业得以发展,也加大了他们对中原粮秣的需求。
互市中,规定盐与马匹兑换的标准,以河北的长芦盐场与山西的河东盐场等地的盐换取蒙古各部的战马。
上等战马直接输入军中,中等马发往全国各地驿站,下等马不予兑换,仅允许低价出售。
其二,迁徙汉民前往河套、土默川等宜耕区域开垦田地。
于漠南设置驻军,驻军在春夏屯田垦荒,秋冬携火炮巡视漠南,既可减输粮之耗,也可威慑诸部。
其三,严格限制各部私自练兵,并规定各旗能够拥有的兵员数量。
从各部招募骑兵,编入漠南都司直属兵马,接受都司调遣,征讨不臣部落,将领由汉人充任。
此外还有规定律法、于各盟旗设置学堂,推行儒家经典等献策,苏言一一看下去,都拿起毛笔在旁边批红评论。
在他意料之中的是,文安之从始至终都没有意识到宗教的重要性,或许这也是因为他士大夫思想作祟,看不起不事生产的僧侣。
苏言对此倒也可以理解。
他采纳了文安之的大部分谏言,于两日后下旨,正式在漠南设置漠南都司。
都司驻地设于归化城,并改归化城为绥远府,为“怀柔远人,稳定边疆”之意。
以第一骑兵师师帅陈国柱为首任漠南都司,蒙古旅旅帅苏和为副都司。
除了他们二人直辖的部队外,都司还另辖一个卫戍步兵师与一个卫戍骑兵师,每个盟驻扎一个卫戍骑兵旅,兵源从其他盟征募。
卫戍步兵师直接驻扎在河套地区,采用军屯耕战政策,定期操练。
若有蒙古部落爆发叛乱,该步兵师的首要任务是保卫河套地区的汉人,并作为陕西宁夏的第一道屏障。
河套是鄂尔多斯部的牧区,其大汗额璘臣汗被击毙,各旗旗主也基本阵亡。
苏言便不准备在此重建伊克昭盟,而是直接设置州县,推行流官制。
正好他的计划便是往河套迁徙汉民垦荒,完全可以借着汉民大量涌入的机会,重新将这块土地汉化。
在苏言的构想中,未来的归化与河套将成为漠南汉人的主要聚集地。
待内地的汉民迁徙至此,将在黄河沿岸重建汉朝的朔方、五原、云中三城,河套地区实行耕牧一体政策,即汉人耕种,鄂尔多斯部蒙古人放牧。
而在归化与河套之外,即整个漠南,将施行行省制与盟旗制并行的混合体制。
漠南都司负责军事、税收和司法事务,同时保留清廷设置的盟旗组织,各盟盟主接受都司的管理。
各盟旗首领除了要将继承人送往南京担任质子外,还需定期前往京师朝觐皇帝。
新任首领也需接受夏朝的册封与承认才可继承,否则视为非法,由都司发兵征讨。
凡草原上的命案、劫掠等重罪,由都司按照大夏律法进行处置,而草场纠纷、牲畜盗窃则按蒙古习惯法由旗主会同本旗监察御史审理处置。
在各旗兴建学堂私塾,从汉地挑选夫子送往漠南教学,强迫蒙古幼童进入学堂私塾学习汉语、汉字,争取一代代将蒙古汉化。
除了学堂私塾外,也效法清廷广建寺庙,推广黄教,鼓励蒙古男子出家为僧,但限制宗教势力干预旗务。
这一套政策施行下去,不出十年,大夏对漠南蒙古的统治将能彻底稳固下来。
即便在苏言崩逝以后,新帝即位,没有了系统的协助,漠南也能被夏朝牢牢掌握在手中。
苏言不相信后人的智慧,他只相信自己,如果可以的话,他会尽可能将事情在自己这一代做完。
至于后面的事情,他死后管他洪水滔天,也不是他能够干预的了。
……
随着漠南都司的正式建立,漠南各旗也开始重新会盟。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