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265节
了解辽土汉民的惨状后,苏言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下令掘开老奴的陵寝,以泄心头之恨。
没有人反对苏言的旨意,即便是与老奴血亲的固尔玛浑、瓦克达二人,也不敢说出一个不字。
准确来说,只有瓦克达一人不愿看见这一幕,固尔玛浑这一脉和老奴本就关系不和,对此自然是喜闻乐见。
甚至在听了苏言的旨意后,马上跑出来向皇帝奏请将沈阳城北的昭陵一块给刨了。
昭陵也就是黄台吉的陵寝,固尔玛浑的父亲阿敏就是被黄台吉下令圈禁至死,连他本人也被波及论罪。
固尔玛浑怎么可能放下这段仇恨,之前还在清廷时,为了自保他不得不将仇恨放下,而现在有了夏军撑腰,他自然要借机复仇。
对于固尔玛珲的奏请,苏言没有拒绝的理由,他虽然对黄太吉本身没太大的恶感。
毕竟黄太吉即位后,的确一改老奴的残暴政策,缓和国内的满汉矛盾,如果不是黄太吉,后金断不可能成长为大明的心腹大患。
因此,苏言反倒有些欣赏黄太吉的能力。
但这改变不了黄太吉在位期间,清军对关内北方百姓的劫掠屠戮,造成的桩桩人间惨剧。
不管是为了抚慰那些无辜惨死的汉人百姓的在天之灵,还是为了其他原因,苏言都不会也不能拒绝固尔玛珲的奏请。
他当即下诏准固尔玛珲所请,掘开福、昭二陵,将清廷二帝开棺戮尸,挫骨扬灰。
当瓦克达得知皇帝的旨意后,只觉得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直接瘫软在坐。
那可是他的祖父和叔父!
瓦克达不敢怨恨天子,只能将仇恨转移到固尔玛珲身上。
六月二十三日,夏军将福陵包围起来,使用火药将陵墓强行炸开,掘出里面的棺材。
”开棺咯!开棺咯!“
棺木已然开始腐朽,士兵大声呼喊着,使用工具将棺板用力撬开,底下化为干尸的尸首顿时暴露在阳光之下。
阳光照耀下,里面穿着箭袖蟒纹袍的干尸还保持着入殓时的姿势,它的身上还披着貂皮,脖颈上戴着象征权力的东珠。
棺木内堆放着大量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但士兵们并没有围上去哄抢,而是直接用绳子套住干尸的脖子,将它直接从棺木里拖了出来。
“陛下!陛下!奴酋尸骸已经拖出来了!”
远处,士兵一路快步跑到亲自监督的苏言跟前,拜倒在地大声说道。
苏言循声看去,就看见士兵们一边欢呼,一边拖拽着干尸向这边走来。
那具干尸身上的衣袍在地上拖拽摩擦,名贵的貂皮和东珠中途脱落,被士兵们踩在脚下。
苏言望着这一幕,眼前隐约有些恍惚——曾经令辽东小儿止啼的建州枭雄,如今不过是裹着绸缎的枯骨,被它生前轻贱的汉人肆意羞辱。
“取铁鞭来。”
苏言沉声说道,一旁的侯世禄一开始还未反应过来,就有卫兵将裹着金布的铁鞭呈递到苏言手中。
而后,他手持铁鞭,就要往干尸走去。
侯世禄这时终于回过神来,意识到苏言准备干什么,连忙上前拦住他,劝道:
“陛下,奴酋尸骸肮脏之物,怎能脏了您的手,且传出去也对您的名声有害,请由臣下代您。”
“让开。”
苏言语气平淡,却没有采纳侯世禄的劝阻。
侯世禄不会理解他对老奴的仇恨,这是满清荼毒华夏近三百年下来,世世代代积攒的仇怨。
“陛下!”
侯世禄还想再劝,苏言却直接绕过了他,走到干尸前。
他盯着那张塌陷的面孔,从两个黑洞的眼眶中,仿佛能够隔着时空,看见过去死于清军屠杀之下万人坑中层层叠叠的汉人尸骨,以及那些壮烈牺牲的抗金义士。
他扬起铁鞭,用力抽打在尸骨上,三百年的仇恨仿佛在这一刻具象化。
一下。
两下。
三下……
铁鞭每一次落下,都发出重重的闷响,其中也伴随着骨头脊椎断裂的脆响。
尸骸在抽打下碎肢横飞,身上的蟒袍也很快化为一片片碎布。
待尸骸被打得四分五裂后,苏言才终于将铁鞭扔到一旁,似是宣泄般的仰天长笑。
他回想起自己刚穿越到这个世界时,在华山村亲历的屠村惨状。
他的好友,收留他们投宿的和蔼的大爷大婶,以及那正在天真无邪的年纪,却被奸淫致死的孙女……一个个惨死的无辜亡魂,这一刻,应该瞑目了。
不……
这一切还未结束。
苏言猛地回头看向东方,看向赫图阿拉的方向,清廷还未灭亡,只要这个诞生于邪恶的政权一日未灭,他降临到这个世界的任务一日不会完成。
“传旨。”苏言沾染着骨灰的手指向东方,“明日全军缟素,祭辽土、中原各地百万冤魂,东征赫图阿拉,犁庭扫穴。”
“着工部于沈阳建抗清英烈祠,自辽事起,所有殉难文武官员军民百姓皆受香火供奉,命礼部以奴酋、黄太吉二人朽骨制跪像,永世跪在英烈祠前。”
他话音落下,周围沉默片刻后,全军将士皆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
苏言没有率军亲征,他继续坐镇沈阳,亲自指挥辽宁的战后重建。
大军由姗姗来迟的郭波率领,包括其从朝鲜带来的三个旅以及数万朝鲜官军,携带所有的康格里夫火箭,向赫图阿拉进发。
在郭波开拔前,苏言对其晓谕道:“此战,不留俘虏,赫图阿拉内外生灵尽数诛灭,定要犁庭扫穴,绝其苗裔,灭其种族。”
郭波激动应下,他面色一狠,回道:“臣定会让赫图阿拉化为一片火海,一个不留。”
斩草除根的战事暂且按下不表,对于重建辽土之事,由于此番东征军中缺少文官,苏言只能亲力亲为。
不过他已经提前派人返回南京,命晋王苏辅和内阁调派一些官员到辽土任职。
值得一提的是,苏言也接见了跟随郭波一起前来的朝鲜使者。
他对朝鲜国王李倧的死讯表示惋惜,下旨命礼部为李倧赐谥,并正式册封世子李淏为新任朝鲜国王。
朝鲜使者千恩万谢地启程返回汉城,苏言便开始着手对辽土的重建。
眼下的辽土在战争中严重受损,仅有金山、复州、盖州等地受损较轻。
由于汉民起事后,义军大规模对满人报复性的屠杀,以及诸多满人协同清军抗击夏军,以至于满人的数量也严重降低。
放眼整个辽宁,完全可以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来形容。
要想重建,就必须从内地大规模迁徙汉人前来定居。
好在由于苏言的崛起,清军屠遍天下的进程被打断,四川也没有被杀得十室九空,各地都不缺人。
而且,原本应该在这一两年爆发的天花瘟疫,也因为清廷撤出关外,未免疫天花的满蒙人口锐减,只在部分地区爆发,没有演变成席卷整个华北的超级瘟疫。
苏言便下旨,命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地官员迁徙汉民来到辽宁定居。
凡迁徙至辽宁定居者,分发田亩,可免三年赋税,迁徙途中的衣食住行,也由朝廷拨款,地方官员负责。
至于那些满人……
除了归义师的家眷允许保留全部田产,其余满人只允许保留足够支撑他们生活的田亩,其余尽数充公。
这也算是为了安抚归义师,好让他们继续为大夏冲锋陷阵,出生入死。
当皇帝的圣旨下达,固尔玛珲连忙领着全师士卒跪倒一片,感恩涕零地高呼万岁。
只有瓦克达一人还闷闷不乐,对老奴、黄太吉的尸骸受辱耿耿于怀,可也不敢明着表现出来。
更让他感到不安的是,直属于他手下的士兵们似乎也被天子的“开恩”收买。
……
随着沈阳光复的消息传开,东北的女真各族也彻底放弃了爱新觉罗氏,倒向夏朝。
各部首领纷纷派遣使者,携带贡品前往沈阳朝见皇帝,向皇帝表示臣服。
苏言对他们来者不拒,并对使者们明言:“日月所至皆为汉土,朕将在奴儿干设置都司,只要尔等诚心归附,朕必视尔等为朕之子民。”
而从这些使者口中,苏言也听到了一个来自更加北方的消息。
据达斡尔族使者禀报,从黑龍江河北岸上游出现了一帮赤发鬈曲、鹰鼻鹞眼、肤白如雪的异族人。
这些异族人被当地人称之为罗刹,源自梵文,意为恶鬼、野蛮人。
这个称呼源自于罗刹人在北岸犯下的累累罪行——他们自从抵达黑龍江北岸后,便开始修建城堡,袭击达斡尔部落,逼迫他们向沙皇臣服纳贡。
达斡尔使者说完后,泣涕齐下,悲愤道:“大皇帝陛下,罗刹鬼残暴歹毒,无恶不作,只要拒绝向他们上贡的部落,皆遭到屠杀。”
“罗刹鬼甚至生食我族尸骸,其暴行人神共愤,天理不容,恳请大皇帝陛下出兵征讨罗刹鬼,我达斡尔各部愿世代侍奉大皇帝陛下!”
使者的话被通译转述了一遍,苏言听后,怒发冲冠,一掌用力拍在桌面上,怒道:
“黑龍江河两岸世代为我中华领土,怎能容异族窥视?达斡尔亦是朕之子民,朕为天子,焉能无动于衷?”
说罢,他愤然起身,道:“传朕旨意,归义师即日启程,北讨罗刹,捣毁其所筑城堡,收复黑龍江河北岸。”
使者听罢,面露喜色,连忙以头触地,连连谢恩。
领土争端并非小事,即便此时沙皇俄国的重心还远在欧洲,苏言也不可能放任其殖民者蚕食黑龍江流域。
对于罗刹鬼食人的说法,苏言前世在看李正老师的视频时,里面也提到过。
这并非是达斡尔族人自己杜撰出来的,而是沙俄官方明文记录下来的真实事例——
“波雅尔科夫在为君主效命期间,曾平白无故地殴打、折磨军役人员,并命令他们去吃被打死的异族人。
那些不想白白饿死的军役人员吃了许多已死的异族人和饿死的军役人员,共吃了约50人。”
——《1646年6月12日以后,关于文书官瓦西里·波雅尔科夫》
这是赤裸裸的畜生行径。
诚然,清朝名将,一等武毅公乌雅·兆惠在征讨准噶尔期间也不得不率军食人,但这是在平叛战争中被逼无奈,迫不得已而为之。
可波雅尔科夫就不同了,他是在侵略战争中虐待部下,逼迫他们食人。
要知道黑龍江流域物产丰富,殖民者还没有沦落到没有食物可吃,必须食人的处境。
这也是为何沙俄会被称之为罗刹国的原因。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