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264节

  一同埋伏在周围的军民旗人也都纷纷放箭开枪,对着街上的夏军集火射击,夏军顿时倒下数人。

  但他们迅速反应过来,一边高呼敌袭,一边在军官的命令下举枪,对着藏有敌人的房屋开火。

  “冲上去!”

  在己方开火射击的同时,数名掷弹兵埋头借助友军的掩护冲了出去,点燃手榴弹,朝着敌人的方向用力投掷过去。

  手榴弹在半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精准砸进一间藏有数名旗人的房屋内,数息后,屋内响起一道爆炸声,里面的旗人顿时没了战斗能力,只能发出痛苦的哀嚎。

  常阿岱被敌人投出的手榴弹引发的爆炸惊到,眼见有一个掷弹兵准备朝着自己这个防线投掷,他连忙挽弓便射。

  在手榴弹掷出的瞬间,箭矢精准命中并贯穿了掷弹兵的胳膊,改变了投掷时的力度和方向。

  手榴弹落在了常阿岱所在房屋前的空地上,爆炸射出的弹片噼里啪啦打在他身前的窗户上,几乎要将木窗打烂。

  “进攻!与敌人展开白刃战!”

  在打出一轮密集齐射后,领队的夏军军官大声喝道,挥动腰刀带头发起冲锋。

  夏军随即呐喊着,挺枪冲出硝烟,向躲在房屋里的敌人冲去。

  常阿岱见敌人主动寻求肉搏,直接将角弓掷于地面,拔出长刀,喊道:

  “随本王杀!爱新觉罗家的子嗣,死战不退,宁死不降!”

  “杀!”

  周围的旗人包衣们也跟着冲出房屋,向夏军杀去,两军在街道上迎面相撞,战至一块。

  常阿岱抬脚踹在一名夏军身上,将他的攻击打断,挥刀用力劈砍在另外一名夏军身上,但却被对方身上的甲胄挡下。

  那名夏军面露凶光,迅速挥刀还击,常阿岱也收刀横在身前,两把刀刃重重撞击,常阿岱趁势上前,一记肘击狠狠打在对方脸上。

  夏军反应稍慢,硬生生挨了这一肘,鼻梁直接被打断,血流满面,捂着面门痛苦惨叫。

  常阿岱趁势收刀,反手挥出,只见刀光一闪,夏军咽喉上出现一道狰狞的伤口,血如泉涌。

  他一刀结果了那夏军,还未来得及喘息,侧面又冲来两个敌人。

  常阿岱侧身一让,长刀斜撩,锋刃划过当先一人的胸腹,擦出点点火星,未等收势,另一名夏军已挺枪直刺。

  他踉蹡着闪身避过要害,刺刀仍命中左臂,但却并没能穿透臂甲。

  又有多名夏军合围上来,怒吼着挺枪刺向常阿岱,其中一柄刺刀刺穿了甲片之间的缝隙,深入血肉,鲜血涌出。

  剧痛激得他双目赤红,暴喝一声,强忍着疼痛挥刀向前横劈,将直刺自己的几名夏兵逼退。

  此时街道上已尸横遍地,包衣奴才与旗人或死或逃,仅剩数名甲士还在跟随常阿岱死战。

  但夏军如潮水般涌来,刺刀寒光织成铁网,常阿岱的甲胄早已碎裂,右腿也被流弹所伤,却仍柱刀而立。

  他含恨看着包围上来的敌人,对着东郊福陵的方向长啸:“列祖列宗在上!我爱新觉罗·常阿岱尽忠了!”

  说罢,他横刀自刎。

  尽管城中军民拼死抵抗,但还是在夏军的猛烈进攻下节节败退,苏克萨哈只能率领残兵退守皇宫,意图依托宫墙死战。

  散落在城中各处的满洲贵族也各自为战,连绵不断的枪声中,这些负隅顽抗的旗人皆被射杀。

  城中索尼府邸便是爆发激战的场地之一,索尼之子噶布喇率领府中包衣拼死抵抗,甚至连年仅十三岁的索额图也持刀参战。

  索尼的家宅院墙高深,夏军几次进攻皆被击退,在丢下数具尸体后,几名百户便下令停止进攻,请求调来火炮助战。

  索额图尽管年幼,但日后身为康熙朝重臣的他此时也已经略显锋芒。

  见夏军只躲在外面时不时开枪,而没有发起进攻,索额图马上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他连忙找上了兄长,对着他说道:“汉人围而不攻,定是在寻找破墙之策,兄长应该此时组织人马出击,杀汉人一个措手不及,若能夺得汉人的火器,则有利于继续固守。”

  噶布喇听言,看向院内人心惶惶的族人和包衣们,思忖了一阵,还是摇了摇头:

  “稚子之言,府中人心惶惶,据墙固守已是吃力,如何能主动出击?”

  索额图听他这么说,顿时面露不满,用力跺了跺脚,道:“兄长即便不听我言,也该搜罗府中杂物,布置障碍,以备不测。”

  这一次,噶布喇倒是听进去了,命人将府中的家具等杂物搬出来,在府中要道设下障碍。

  但还未等他们完成部署,府外夏军申请的火炮就调了过来,炮兵们合力将6磅炮卸下,完成装填后,将炮口对准朱红色的大门。

  “开炮!”

  炮官大声喊道,下一秒,火炮轰的发出怒吼,实心弹呼啸而出,狠狠砸穿了大门,直接将躲在后面的披甲包衣也打成了碎片。

  将大门被摧毁,外面的夏军皆发出一阵欢呼声,但他们没有急着进攻,而是等待炮兵将院墙轰出几个缺口。

  另一边,夏军也一路推进至皇城外,见清军残部意欲顽抗,也不废话,直接从城外调来步兵炮,对皇宫展开近距离炮击。

  盛京皇宫在兴建之初,就没有想到会有敌人将火炮拖入城内轰击宫墙,在隆隆炮声中,不仅皇宫的宫门被轰开,宫墙也被强行炸开,形成多个缺口。

  “弟兄们,随我杀!杀鞑!”

  见宫墙被轰开多处缺口,围在外面的夏军军官们振臂高呼,带队发起进攻。

  刹那间,皇宫四面枪声大作,喊杀声如潮水般席卷而来,夏军冒着清军残部的箭矢和弹丸,强行冲入皇宫内,与之展开贴身肉搏。

  对皇宫发起进攻的大多是夏军军中最为精锐的近卫步兵以及苏格兰高地警备团,清军虽与之舍命搏杀,但也不是夏军的对手,在火与剑中成片倒下,血染皇城。

  喊杀声从四面传来,也传入清宁宫内的太后耳中,她早已换上了一身朝服,端坐在大殿内,命苏麻喇姑领宫人点燃柴薪。

  “本宫是大清朝的太后,怎能折辱于敌国之手。”她面色平静,对苏麻喇姑说道:“既然盛京注定要陷落,那就由本宫先一步赴死吧。”

  苏麻喇姑只能含泪应下,亲举火把,将堆积在宫殿内外的柴薪点燃,火焰迅速蔓延,将这座木制大殿引燃。

  待火势成型,苏麻喇姑回到了太后身边,站在她身后,就像是博尔济吉特氏还未出嫁前那般,为她梳理发饰。

  “主子爷,奴才无能,不能力挽狂澜,这就随你一同前去了!”

  大政殿内,浑身是血的苏克萨哈看着杀入殿内的夏军,仰天长啸,而后反手持剑,用力捅穿自己的心腹,背靠廷柱,缓缓瘫坐下来。

  随着最后一个抵抗的清军倒下,宫城内外顿时融入欢呼的海洋,夏军将士们欢呼雀跃,高举武器,或是将头盔高高抛起,宣泄心中的喜悦。

  随后,夏军就在基层军官的组织下扑灭清宁宫的火势,避免火势扩散蔓延到其他宫殿。

  同时,士兵们也闯入各宫各殿,搜寻清朝皇帝与太后的下落,并将那些没有参战的宫人太监都抓起来,集中看押拷问。

  这一拷问,他们也才得知顺治皇帝已经跟随遏必隆提前撤往赫图阿拉,太后于清宁宫自焚,连忙将这一情报上报皇帝。

  等苏言得到汇报时,城内的战斗已经基本平息。

  夏军攻破了索家宅邸,击毙了抵抗的噶布喇和一众族人、包衣,并在后院找到咽气不久的索尼的尸体。

  至于索额图,他并没有被杀,他被炮弹砸穿院墙后飞来的碎石砸中脑袋,当场晕厥过去。

  等他醒过来的时候,自己已经稀里糊涂成为了俘虏。

  作为我大清的忠臣,范文程知道自己一旦落入夏军手中,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因此还未等夏军上门抓捕,范文程便直接携妻儿服毒自尽。

  对于顺治逃往赫图阿拉之事,苏言并不在意,在他看来,顺治跑得了一时,跑不了一世,只需发兵征讨,很快便能将其擒获。

  他只对孝庄太后就这样自焚而死感到遗憾。

  对于这位清初奇女子,苏言一直很想当面见见,看她是不是真的长得倾国倾城之貌,才能迷住洪承畴、多尔衮。

  毕竟孝庄太后和多尔衮的绯闻野史在后世可是传得满天飞,不是还因此形成了一句至理名言——

  不要娶带孩子的女人,连多尔衮都搞不定二婚女人,你凭啥觉得自己胜过有权有势多金又帅气的多尔衮?

  而对范文程其人,苏言对这等背叛祖先和同胞的汉奸极其厌恶,他下令将范文程挫骨扬灰,妻儿尸首也一并剁成肉酱喂狗。

  而后,苏言率军开入盛京,近卫军浩浩荡荡穿过城门,在前开路,苏言策马缓缓进入城中。

  他望着被战火摧毁的街市,以及路边遍地的尸体,感慨道:“二十八载,沈阳终于重归汉家旗帜。”

  说罢,苏言便下旨将盛京改为原名沈阳府,以明季时设置的辽东都司改为辽宁布政使司,沈阳府为布政使驻地。

  辽宁辽宁,辽河流域安宁,苏言希望这片多灾多难的土地日后不会再爆发战乱。

  就在苏言继续往皇宫走去时,前方却突然喧闹起来,一名军官快步走来,脸色略显迟疑。

  “前面发生何事?”侯世禄上前拦住了他,喝问道。

  那名军官连忙行礼,道:“前面有数十名汉官跪地拦路,他们都削去辫子,求见陛下,领头之人自称是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少傅、太子太傅冯铨。”

  “冯铨?!”

  侯世禄听言吃了一惊,他对冯铨这个名字可不陌生,此人可是天启年间有命的阉党,听说清军入关后降了清廷,居然活到了现在。

  他不敢怠慢,让那军官原地等着,自己快步回到苏言跟前,对他低声汇报起来。

  苏言对冯铨这个人的了解不多,他印象最深的还是冯铨试图鼓动多尔衮让朝鲜也剃发易服。

  以至于吓得朝鲜使者每次入京都不得不打点一番,希望清廷不要采纳冯铨的这个提议。

  如果真的让多尔衮采纳了冯铨的提议……朝鲜真的就要破大防了,再也不能以小中华的名义自居。

  嗯……满清怎么不算是中华呢(刘浩存微笑脸)。

  “陛下,冯铨此人是天启年间有名的阉党,狐媚成奸,豺狼成性,明亡时降清,而今只怕是要降于陛下了。”侯世禄在一旁低声说道。

  苏言瞥了一眼他脸上紧张的表情,忍不住哈哈大笑,道:

  “公藩不必紧张,朕也不是什么人都会用的,冯铨背主求荣,事清极尽谄媚之能事,朕深为不齿。”

  说到这,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冷了下来:“传朕旨意,冯铨背主求荣,蠹国祸民,为天下人所不齿,着全族流放台湾,永世不得重返大陆。”

第406章 老奴,挫骨扬灰

  战后的沈阳几乎大半个城区都变成了废墟。

  尤其是靠近城墙的城区,都在夏军的猛烈炮击下遭到了波及,只剩下被火焰熏黑的残垣断壁。

  在建奴的残暴统治下,沈阳城中的汉人此时几乎是十不存一。

  早在老奴攻占沈阳时,就对沈阳屠了一遍,后面老奴统治时期又发癫对国内的汉人屠了一遍。

  到了清军入关时,又有大量汉军旗跟随迁入关内,这些旗人或是在与南朝的战争中战死,或是直接被丢在了关内。

  而在夏军全面伐清时,为了避免国内汉人与夏军里应外合,清廷又系统性的对汉人展开屠杀。

  以至于到了夏军光复沈阳,设置辽宁布政使司时,布政使司所辖汉人人口已经不及明季时辽东都司的四分之一,只剩下不到十万。

  这沈阳城内……就更不用说了。

  “传朕旨意,掘开福陵,将野猪皮开棺戮尸,挫骨扬灰。”

首节 上一节 264/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