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251节
色棱手中紧握着从清廷发来的军令,夏军全面伐清,已经攻破山海关和中前所城,前屯卫城是下一个目标。
面对夏军的猛烈攻势,多尔衮再也坐不住,连发数道谕令,要求喀喇沁、科尔沁等还忠于清廷的蒙古发兵助战。
但色棱却并不准备发兵。
他清楚,现在的清廷是一艘漏水的战船,随时可能彻底沉没。
喀喇沁人不可能为满人陪葬,如果夏军打过来,那就投降,大不了逃到漠北去,草原如此之大,哪里不是他们的安身之所?
想到这,色棱慢悠悠的将多尔衮的手信扔进铜炉,看着火焰将书信吞噬、缠绕、销毁。
可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当他掀开帘子,看见的是浑身尘土,疲倦不堪的图巴色棱和班达尔沙。
“这是怎么了?”
看见二人狼狈的模样,色棱心中瞬间升起一抹不祥的预感,他连忙出声询问道。
兄弟二人直接跪倒在地,图巴色棱悲痛欲绝,颤声道:
“求札萨克诺颜收留我兄弟二人,夏军杀进草原,将我父汗和族人杀死,右翼旗……已经不复存在了!”
说到后面,图巴色棱再也难以控制悲痛,几乎泣不成声。
色棱和在场的左翼旗贵族们听言皆神色大变。
第394章 喀喇沁蒙古,即刻诛灭(下)
巨大的恐惧降临在在场每个左翼旗贵族的心中,由于过度惊讶,以至于色棱的声音都变成了连他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尖锐。
“夏军难道就不怕我们彻底倒向清国吗!”他失声喊道。
但随后,色棱就意识到自己问出了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夏军连使者都不派就直接出兵,不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图巴色棱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深吸一口气,对色棱说道:
“诺颜,夏军的目标肯定不只是我右翼旗,汉人有个谚语,叫唇亡齿寒,右翼旗覆灭,左翼旗难道就能置身事外吗?”
“唔……你说的没错。”色棱点了点头,他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但色棱还是不愿与夏军开战,他看向周围面露忧色的贵族们,沉声道:“我们不能对抗夏军,只有北迁才能保全族群。”
贵族们听言,都陷入沉默,图巴色棱眼中闪过几分不甘,连忙劝道:
“诺颜,夏军不日就能从西白河杀到这里,北迁很快就会被追上,我们应该联络其他部族备战,共同迎击夏军!”
色棱却摇了摇头,道:“我能够理解你的心情,但我必须为了族群的未来考虑,连满人都不是夏军的对手,更何况是我们?”
说着,他顿了顿,将图巴色棱二人从地上扶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郑重道:“左翼旗可以接纳你们兄弟二人,如果你们愿意一起北迁,那就跟上来吧。”
图巴色棱捏了捏拳,话到了嘴边,还是化为长长的沉默。
迁徙的命令迅速下达,数千顶帐篷在暮色中仓惶收拢,老人们把孙儿塞进装羊毛的木箱,女人们将值钱的财物藏在腰间,男人们严阵以待,誓死保护自己的亲人。
然而,夏军斥候已经追踪到了左翼旗驻地,将他们北迁的企图汇报回去。
苏和没有急着追击,此时的他还在西白河河畔,与姗姗来迟的第一骑兵师与步兵主力汇合。
陈国柱策马缓缓进入原右翼旗驻地,他看见那些蒙古战俘都被集中看管起来,死者的尸体早已被集中烧毁,但地面上还依稀可见战斗的痕迹。
“苏和旅帅,此战当记你首功。”
陈国柱收回目光,满意地对苏和说道,又问道:“可有漏网之鱼?”
苏和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不太自然,他犹豫片刻,还是回答道:
“启禀师帅,固噜思奇布的长子和幼子跑了,末将推断,他们极有可能逃往投奔左翼旗。”
“哼。”陈国柱一听,冷哼一声,道:“倒是会跑,难道认为跑到左翼旗去就能逃过一劫吗?痴心妄想。”
而后,他又问道:“这左翼旗的敌情,你可有命人前去探查?”
“已命斥候前往。”苏和回答道,“这会就等着斥候回报了。”
二人正交谈着,便有一骑快马回到营地,正是被派出去的斥候。
那斥候语气快速,用三言两语便将探查到的情报和盘托出。
得知蒙古人准备向北迁徙,陈国柱再度冷哼一声:“想逃?只怕没那么容易,传我军令,骑兵即刻开拔,追击喀喇沁部,步兵后续跟上!”
他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第一骑兵师和蒙古旅随即先行开拔,与步兵脱离,在斥候的率领下往蒙古人迁徙的方向而去。
近万人迁徙的规模很是庞大,以至于行进速度被拖得非常缓慢。
族群渡过石塔河,进入塔子沟,被散派出去的游骑就陆续仓皇逃了回来。
色棱没有询问他们就已经知道他们为何如此惊慌——在远处的地平线上,夏军的金色龙旗已然缓缓显现。
“他们还是来了!”
色棱发出一道长长的悲叹,他回头看向身后漫长的迁徙车队和手足无措的族人,咬了咬牙,正欲下令结阵抵挡。
可随着越来越多夏军从地平线上涌现,深深的绝望如阴云般将所有蒙古人都心头笼罩。
图巴色棱也面色煞白,他虽然想要为父亲和族人复仇,但看见夏军如此庞大的军阵后,也不免升起深深的无力。
“父汗,我们还是降了吧。”
望着缓缓逼近的夏军,色棱之子奇塔特忍不住咽了咽唾沫,对父亲劝说道。
色棱没有责备他,他环视一圈,发现贵族和族人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忧愁。
旗主不再说话,但从他脸上的表情就能看出,他似乎已经有了决定。
马蹄声由远及近,在忐忑不安的氛围下,夏军骑兵终于抵达,隐隐对面前的蒙古部族形成合围。
色棱跃马上前,他望着那金色的龙旗,旗帜随风飘扬,连带着上面的巨龙仿佛活了过来,腾飞盘旋。
他翻身下马,跪倒在地,将腰间的金刀解下,捧过头顶,用不太熟练的汉语高声喊道:
“喀喇沁左翼旗札萨克色棱,愿率全族归降天朝,从此臣服于天子,永不反叛。”
陈国柱勒停战马,挥了挥手,马上有一名骑兵冲出军阵,将色棱的金刀取了回来,呈递给他。
师帅拿着金刀掂了掂,端详一番,脸上流露出耐人寻味的表情。
一旁的苏和低声问道:“师帅,您可是要接受他们的投降?”
陈国柱摇了摇头,道:“对于如何处置喀喇沁人,天子已有诏令,我等臣子只需奉命行事,不要自作主张。”
说罢,他将金刀随意扔在地上,转而拔出佩刀,高高举起。
苏和见状,也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脸上露出嗜血的神情,跟着取下背后的战弓。
色棱一直在留意着夏军那边的动作,当他看见陈国柱将金刀掷于地面,拔出佩刀后,心仿佛瞬间坠入冰窟一般。
他猛地从地上爬起来,扭头往自己的族群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声怒吼:“喀喇沁的勇士们,拔刀迎战!”
他话音刚落,一道刺耳的破空声从身后响起,色棱对这道声音非常耳熟。
还未等他做出躲闪动作,一支箭矢如闪电般飞来,精准贯穿他的后心。
色棱瞪大双眼,奔跑的动作随之一滞,踉跄几步后,重重跪倒在地。
在他的身后,苏和收回了弓弦还在颤抖的战弓,将目光投向陈国柱。
后者挥刀向前,喝道:“进攻!敢有反抗者,格杀勿论!”
急促的号角声随之响起,万余夏军骑兵如脱缰野马般冲出,向蒙古人发起冲锋。
无数战马从跪倒在地的色棱身旁冲过,没有人理会这个将死之人,在生命前的最后时刻,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夏军的骑兵洪流冲向部族,将死亡和毁灭带给他的族人。
色棱被杀,整个族群瞬间陷入混乱之中,男人们徒劳地进行抵抗,但很快便成为夏军的刀下亡魂。
十三岁的少年挥舞套马杆冲入敌阵,却被呼啸而过的胸甲骑兵一刀斩下首级。
八十老翁举起煮奶茶的铁锅,怀孕的妇人也拿起弓箭,和她们的男人一起顽强抵抗。
箭雨落下时,图巴色棱已经能够预见喀喇沁蒙古被诛灭的结局,趁着混乱带着弟弟和几名护卫向北逃窜。
他不愿就此放弃。
色棱靠不住,那他就往北边去,喀喇沁的雄鹰怀揣着仇恨的怒火,定能搅动草原,积蓄力量向汉人复仇。
战斗并没有持续很久。
当随后一个抵抗的蒙古人倒下,夏军开始丈量车轮,勒令被俘虏的孩童依序走过。
铜尺对准车轮的高度,划过孩童的头顶,高过车轮者被拖出人群,他的母亲见状疯了似的想要冲出人群,抢回自己的孩子,却被夏军一巴掌扇倒在地。
陈国柱望着这一幕,心中却没有丝毫动容,他回想起胡虏窃据中原,荼毒江南时,清军也是这样对待他的同胞。
不过是天道好轮回罢了。
……
喀喇沁蒙古被夏军突袭诛灭的消息迅速随着出逃的幸存者的足迹在漠东传开,引发一阵轩然大波。
一时间,翁牛特部、土默特部、扎鲁特部、敖汉部、奈曼部、科尔沁部以及巴林部等蒙古部族皆大为震惊。
亲清派蒙古人不免心生恐慌,担心夏军的下一个屠杀目标会是自己,但更多人还是谋求自保,派出使者向夏军乞降。
他们虽然担心夏军会拒绝自己的投降,让他们重蹈喀喇沁部的覆辙,可也心存侥幸——
说不定夏军这是想要杀鸡儆猴,拿喀喇沁部来震慑他们呢。
不过出于谨慎起见,各部还是派出使者相互联络,做好如果夏军拒绝接受他们的归顺,就联合起来对抗夏军的准备。
唯有科尔沁部,作为清廷最忠诚的蒙古部族,选择坚持站在清廷一边,开始整军备战,游说各部一同对抗汉人。
陈国柱这边,在消灭喀喇沁部后,他就第一时间派出使者南下,向天子奏禀战果,并询问对漠东各部的处置态度。
他在战报下面也说明了自己的看法,陈国柱认为可以拉拢蒙古各部,而不是将其全部逼到清廷一方。
眼下将喀喇沁左右翼族灭,已经能够很好起到震慑夷狄的作用,再一味杀戮,只会增强清军的实力。
苏言自然不可能化身波波把整个草原都给图图了,他指定要将喀喇沁部族灭的主要原因就是杀鸡儆猴,让其他人看看不及时归降的下场。
现在如果有蒙古部落主动来降,那他自然不会将其拒之门外。
毕竟,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杀不完的,就像是野草一般,杀完一波又会长出一波。
要想控制草原,只有效仿清朝多管齐下,将蒙古人牢牢掌控在手中。
因此,他便下旨给陈国柱,凡自行遣使归降的部落,可自行甄别处置,但仍然不接受科尔沁部的投降,必须将其诛灭。
得到了苏言的旨意,陈国柱便明白该怎么做了。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