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234节

  就算明军没有追击过来,甘肃周边蛮夷环绕,四战之地,灭亡也只是时间问题。

  汪兆麟对此仍然有些不太赞成,但他知道张献忠大限将至,孙可望很快就会成为新任大西皇帝,他的政治智慧告诉他,不要在这个时候忤逆违背孙可望。

  因此,汪兆麟只能违心赞成了孙可望的西进战略,而见汪兆麟都点头同意了,右相严锡命也就跟着点头。

  而张献忠呢?

  他已经没有机会反对了。

  七月初二日夜,张献忠病情突然加剧,呕血不止,几乎不能言语,孙可望连忙将还在前线指挥对抗蒙古人的刘文秀召回。

  次日清晨,张献忠病情好转,能够下地走路,接连吃了两大碗小米粥,但到了中午,他的身体再度急转直下,连说话都困难。

  到了现在,所有人这才意识到,张献忠清晨的好转只怕是回光返照罢了。

  许是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张献忠将孙可望与刘文秀召到病榻前。

  他用力抓着两兄弟的手,用尽全身力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我命不久矣,待我死后,由旺儿即位……你兄弟二人要同心协力……”

  孙可望和刘文秀已经泣不成声,刘文秀连忙发誓赌咒,道:“父皇,孩儿定会专心辅佐大哥,不负父皇嘱托。”

  张献忠听他这么说,艰难地点了点头,对着孙可望继续说道:“温甫精通军略,你可重用为大将军,莫要起猜忌之心……左相汪兆麟是咱的老伙计了,你可信任用之,但此人私心过重,若有不忠,你当杀之……”

  孙可望身体一震,连声应下,张献忠说完后,大喊一声:“咱老子,活到今天,酣畅淋漓,也算是……痛快!”

  最后两个字刚刚吐出,张献忠头一歪,就咽下了他此生的最后一口气。

  孙可望与刘文秀见状,皆捶胸顿足,嚎啕大哭,外面把守的近侍兵丁闻之,也都悲伤落泪。

  张献忠,这位明末乱世中与李自成齐名的大西王,英雄人物,最终还是病逝在大顺五年(1648年)的七月初三日。

  张献忠崩逝后,西军上下一片悲伤,全军缟素,孙可望在灵前即位,为大西国第二任皇帝,并尊张献忠为大西太祖高皇帝。

  为避免张献忠的遗体落入明军之手,孙可望将他的遗体秘密埋葬在祁连山下。

  原本孙可望还顾忌张献忠的病体,不敢马上西迁,而现在张献忠病逝,他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当即下令将甘肃镇内的钱粮尽数装车,并将分散各地的兵马集结起来,将甘肃镇周边的百姓也都集中裹挟,准备带着他们一块西迁。

  孙可望心里很清楚,如果只靠西军这数万人马西征,即便能够攻城略地,打下一块地盘定居。

  可只要叶尔羌人组织大军反扑,没有群众基础的他们就只有败亡这一个下场。

  若是能够将甘肃镇这数万百姓一块带上,即便他们一开始并不情愿,可到了异国他乡,面对凶神恶煞的异族,也只能与同为汉人的西军站在一起。

  留给孙可望的时间不多了。

  为了赶在明军之前完成西迁,孙可望只能下令不顾代价,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裹挟百姓。

  在他的命令下,西军于甘肃镇城中各处堆放易燃物,并对城中百姓下达最后通牒——大军将要焚城撤离,若是他们不愿与大军一同撤离,唯死而已!

  尽管城中百姓都不愿意离开家乡,可在焚城警告之下,他们也只能匆匆收拾家中细软,拖家带口逃离甘肃镇。

  但他们刚刚从城门出去,就马上被守在外面的西军给抓了起来,按五户为一里进行编组,选一人为里长。

  随后告诉他们,若是这一里有人出逃,其余四户都要遭到牵连。

  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下,甘肃镇的人口被迅速清零,西军驱赶裹挟着数万百姓,浩浩荡荡向西开去。

  从甘肃镇到吐鲁番还需要经过高台卫、肃州等地,这些地方蒙古人、汉人、回回都混居在一块。

  但孙可望也没有精力去区分,凡事大军西迁途中遇到的村镇,不论其种族,尽数被抓起来融入裹挟的洪流之中。

  如此粗暴的迁移必然造成众多死伤,百姓哀鸿遍野,几乎每日都会有人死在半路,也有人试图逃离大军,但很快就会被外围巡逻的游骑抓到,连带着同一里的其他百姓一并遭到牵连。

  他们虽然不会被处死,但男性会被直接打入辅兵营内,充当炮灰驱使,而女性贬为营妓。

  在如此残酷的管理下,甘肃百姓只能在阵阵哭喊声中被驱赶着踏上未知的道路。

第378章 围攻大同

  吐鲁番此时早已被叶尔羌汗国攻占,但因为叶尔羌人糟糕的行政能力,吐鲁番实际上还是由地方贵族自治。

  远在莎车的中央政府连收税都有些困难,更不用说是直接对吐鲁番进行治理了。

  这就给了西军夺取吐鲁番的最好机会。

  七月上旬,孙可望裹挟百姓西进的同时,也命中军府都督王尚礼为前锋,率领奇兵伪装成商队,西出嘉峪关奇袭吐鲁番城。

  又命刘文秀为大将军,率领部份主力紧随其后,总理攻打吐鲁番的战事。

  由于吐鲁番是联络甘肃与西域的交通要道,即便有战争爆发,也仍然有大量商队进出。

  再加之吐鲁番贵族全然想不到被明军赶到甘肃的西军还会西进来犯,猝不及防之下,直接就被西军夺取了城门,杀入城内。

  当城中响起阵阵喊杀声时,吐鲁番贵族们还在自己的宅子庄园内醉生梦死,抽着大烟喝着美酒。

  一直等西军杀到了家门口才终于后知后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怎么了怎么了?!”他们支撑着身子从躺椅上坐了起来,大声嚷嚷道:“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那些刁民又在闹事了?!”

  回答他们的是惊慌失措的仆人,仆人连跪带爬地闯了进来,一脸惊恐地喊道:

  “不好了!老爷,有异族人杀进来了!”

  “什么?!”

  贵族一脸不可置信,连忙从躺椅爬了起来,想要从后门逃跑。

  但还没等他们跑出几步,西军就挥舞着腰刀杀了进来,将任何试图阻挡他们的仆人护卫当场斩杀,直扑裹着袍子仓皇逃跑的贵族。

  贵族拼命逃跑,但他们大腹便便的身体和身上裹着的长袍成了逃命的阻碍。

  西军士兵几步就追了上来,飞身一脚,重重踹在了贵族的后心,直接将他踹飞了出去,摔了个狗吃屎。

  “哎呦……哎哟……”

  贵族趴在地上呻吟着,挣扎着想要爬起来,但追兵已经追了上来,将锋利的腰刀架在他的脖颈上,像拎小鸡似的直接抓着他的衣领将他提了起来。

  外面,随着伪装商队的西军夺取城门,跟在后面的西军主力也大量涌入城中,夺取了各处要地,并于城中烧杀抢掠,屠杀着妄图抵抗的蒙兀人,

  在后面入城的刘文秀看见兵卒劫掠的场景,本来还想下令约束军纪,严禁继续劫掠百姓。

  但与他同行的后军府都督王自奇拦住了他,王自奇指着身后跃跃欲试的将士们,对他说道:

  “三千岁,将士们被明军一路驱赶到这里,抛家弃子,远离故土,都憋着一肚子火,正愁没地方宣泄,您若是拦住他们,将士们极有可能哗变。”

  “况且古人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您即便对这些蛮夷施以怀柔,他们也不会感恩您的仁慈,待叶尔羌大军杀至,反而会勾结外敌,密谋造反。”

  刘文秀听言,眉头微蹙,面露犹豫,王自奇见状又接着说道:

  “依末将之见,非常之时当用非常之法,当将城中蛮夷屠戮一空,壮丁编入辅兵营,女子赏赐给有功将士,留出土地安置西迁至此的汉人,笼络人心。”

  这下,刘文秀不再犹豫,点头说道:“那便依你之计。”

  说罢,他高声说道:“传本帅军令,纵兵三日!”

  听见纵兵三日的命令,全军皆发出震天欢呼,如潮水般涌入城中,开始对城中居民肆意劫掠。

  “……他们闯入民居家中,将里面任何值钱的财物搜刮一空,又将敢于反抗的男人当场格杀,许多女子都遭到奸淫,不论年龄和姿色。吐鲁番城宛若地狱,没有人能够逃过大西王的军队的搜捕……”——《西迁行记》耶稣会传教士利类思著。

  这一幕被随军的西洋传教士利类思与安文思收入眼底,他们本是成都府内的教堂牧师,在大西军攻占成都后,得到张献忠的赏识,于大西国朝中任职。

  数日后,孙可望莅临他忠诚的吐鲁番城,一同而来的还有近十万被裹挟的汉人、回民与内附蒙古人。

  从甘肃镇到吐鲁番的这漫长的路途里,不知有多少人在途中悲惨死去,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麻木和疲倦。

  孙可望对于刘文秀纵兵劫掠的举动并没有异议,他赞成了王自奇的说法,对着一众文武官员们说道:

  “蛮夷畏威不畏德,唯有雷霆手段方能震慑夷狄,使其臣服,传朕旨意,收缴吐鲁番周边一切土地,发放给有功将士,并安置百姓,施行军屯,改吐鲁番城为天兴府,从此以后,此地便是我大西国的临时国都了。”

  “万岁圣明!”

  众人齐声高呼。

  ……

  另一边,随着西军完全撤出甘肃,不再遭遇抵抗的蒙古人得以顺利越过长城关口,杀入甘肃内部。

  但他们很快就发现,甘肃镇以西的大片土地都化为白地,路边横尸遍野,几乎看不见一个活人。

  无奈之下,蒙古人只能往东而去,准备去劫掠更加富庶的甘肃东部地区。

  可他们很快就撞上了西进而来的明军,这些蒙古人直接挨了明军的当头棒击,被杀得大败而逃。

  一直到七月中旬,明军才光复甘肃全境,接管嘉峪关。

  而在这时,眼见明军到来,那些为了躲避西军和蒙古人而躲藏起来的百姓才终于走了出来,告诉明军西贼的去向。

  得知西军直接西出嘉峪关,攻入吐鲁番,陈子昂想了想,还是没有下令追击,而是将这里发生的事情写成奏疏,上报给朝廷。

  与甘肃奏疏一块送往南京的,还有来自宁夏、陕北等处的军报。

  在第六旅、第十一旅的参战下,这一轮的蒙古入寇很快便被击退。

  尤其是第十一旅的援军抵达镇远关后,凭借优势火器大量杀伤强攻的蒙古兵。

  亲征的额璘臣汗见明军火力变得更加凶猛,如何猜不出这是明军的援军来了,他只能遗憾地看着城墙底下堆满的尸体,下令收兵撤军。

  蒙古人的南犯虽然暂时被击退,但九边的战争还未结束。

  山西大同府,随着第七、八、十三、十四旅抵达大同府外,归入李元胤麾下调遣,后者也终于能够放开拳脚,展开攻城。

  “开炮!”

  在炮官们撕心裂肺的怒吼声中,一门门12磅步兵炮与步兵榴弹炮相继开火,震天炮声在大同城外回荡,几乎让天地都为之色变。

  两百多门火炮从大同府的四面开火,炮弹狠狠砸在府城城墙和关城城墙上,让坚固的砖石城墙都剧烈颤抖起来。

  城头守军只能仓皇逃窜,尖叫着离开城墙,到安全的地方躲避,大量炮弹直接飞过城墙,砸入城区之中。

  其中数枚炮弹更是砸中了城西的雁南楼,在周边百姓惊恐的叫喊声中,重重塌陷下来,将一些躲闪不及的百姓掩埋其中。

  “这就是官军的强大之处吗?”

  城外,参与围攻的宣府军和大同、山西军队都瞠目结舌地看着这一幕,无数炮弹砸在城墙上的震撼场面让他们久久无法忘怀。

  宣府总兵李刚不禁抬手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对身边的亲信说道:“还好我及时降了明廷,不然如此可怕的火力就要砸在我们身上了。”

  仅仅三轮炮击下来,大同城墙就被轰得出现多处裂痕、城墙承受不住巨大的力量,开始塌陷。

  而城外的北关、东关与南关更是被强行轰塌,出现了好几个巨大的缺口,木石飞散,尘土漫天。

  “督宪,可要下令攻城?”

  眼见三座关城出现缺口,马上有副将凑到李元胤身旁出声询问。

首节 上一节 234/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