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232节
正如斥候所说,汉中此时兵力空虚,与川北交通的各处要隘只有少量里兵固守。
不过张献忠在陕西大败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在汉中各处流传开来,这些里兵虽然没有直接跑路,却也战意全无,只等着明军南下,跟着上司一块投了明军,吃官家饭。
但他们没想到的是,明军还没来,却先等来了南边闹得很凶的鞑子。
四月二十三日,清军突袭分两路大军突袭青石关与七盘关,两地守军猝不及防之下,几乎没有任何抵抗,便被清军攻克。
攻克两座汉中要隘,罗洛浑亲率前锋自青石关直扑汉中府城,这汉中府城还未得到敌情,清军就已经兵临城下。
西国任命的汉中知府本来已经都已经准备好大明的旗帜,只等明军南下就喜迎王师,就突然听到下人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说什么鞑子已经杀到城下。
他第一个反应就是不相信,但见那下人惊慌失措的模样,心里也不禁慌乱了起来,连忙跑向城头。
等他登上城头向外看去,见到城外果然是鞑子杀了过来,险些要被吓晕过去,面如土色,整个人站在原地浑身发抖,着急道:
“这可该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周围的官吏也都六神无主,皇兵早就跟着刘文秀一块北上回防陕西了,现在城内只有一帮装备不齐的里兵。
即便城外的鞑子兵力不多,可也不是他们能够对抗的!
“府尊,要不……咱们还是降了吧……”
一旁的府同知颤颤巍巍地说道:“鞑子凶名在外,若有抵抗,必会屠城泄愤,为全城生灵着想,还是开城投降吧。”
提到这,周围的官吏们也都想起了清军的凶名,那可是不管在入关前后,都犯下累累罪行的一帮野蛮人。
别看现在清军被明军打得如丧家之犬,那也不是他们能够轻视的。
汉中知府嘴唇哆嗦了一阵,他很想说宁死不降,但又害怕清军真的在破城后屠城,内心一番天人交战后,还是下令开城投降。
汉中府随之落入清军之手。
罗洛浑占领汉中后,在城中留下一个牛录的八旗兵和千余新绿营固守,而后分兵四处出击,试图赶在明军之前接管汉中全境。
但并非所有人都会臣服于清军,汉中也曾经遭受过清军荼毒,对清军恨之入骨。
他们见清军居然卷土重来,纷纷揭竿而起,自发组织义军抵抗清军。
而清军在攻打汉中各州县时也遭到挫败,洋县、西乡等州县拒绝投降,在知县的领导下据城固守。
汉中北部的虎头关守将也放箭射杀来使,高举汉旗,拒不投降。
一时间,汉中境内硝烟四起,清军屡遭义军袭击,又攻城不力,势力范围仅能局限在汉中、城固周边。
面对汉中百姓的不配合,清军也直接撕下了伪善的面具,开始大肆屠杀,试图用杀戮来震慑汉人。
同时,罗洛浑也派人前去向豪格汇报这里的情况,他深感手中兵力不足,无法占领汉中,请求豪格增兵,或是直接放弃川北,退入汉中。
然而等罗洛浑的使者返回保宁的时候,清军的防线已经被明军第七、八旅杀得大败,连南部县都落入明军之手,只能勉强守住保宁。
豪格被战事失利弄得焦头烂额,一听罗洛浑使者的求援,顿时被气得破口大骂:
“我手里哪里来的兵马能够给他?连兵力空虚的汉中都拿不下来,他难道是乌勒吉颜吗!”
使者跪倒在地,瑟瑟发抖,根本不敢插话,等豪格将心中的怒火宣泄一通后,才终于冷静下来,坐在椅子上大口喘着气。
他也知道,这不能全怪罗洛浑无能,连豪格自己也没想到,汉人的反抗会那么激烈。
眼下保宁岌岌可危,明军攻势愈发凶猛,若是继续坚守,不用等罗洛浑拿下汉中,他们就会被先一步歼灭了。
因此,豪格当即下令收拢兵马,果断撤往汉中,只要能够依托关隘之险阻挡明军的攻势,他们也能腾出手来对付汉中抵抗的汉人。
但豪格的命令还未下达,保宁外围的防线就终于承受不住,在明军三路大军的猛攻之下溃败。
战场上的隆隆炮声甚至传到了保宁城内,在明军第七、八旅将士们高唱《复疆颂》的歌声中,明军跨过满地的清军尸首,一路追击至保宁城下。
豪格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将城中的钱粮装车,甚至也没来得及收拢溃兵,就在隆隆炮声中仓皇率军北窜。
保宁、苍溪、剑州、昭化、广元……在明军的追击下,清军仓皇北窜,沿途又遭到地方义军的袭扰狙击。
等豪格逃入七盘关,终于能够稍稍喘口气,清点与他一起北撤的兵力时,就绝望的发现,他的身边只剩下不到千人。
而且,这些八旗兵哪里还有昔日的嚣张,每个都如丧家之犬一般,丢盔弃甲,许多人手中甚至连武器都丢了,每个人都脸上都写满了惊惧和逃出生天的庆幸。
上万大军,就这样尽数覆灭在川北,有许多清兵是在北窜时与主力走散,迷失在川北的群山之中,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本地山民的搜捕屠杀,或是来自野兽的袭击。
第376章 蒙古寇边
豪格率领不到千人的残兵退至汉中,原本以汉中一隅对抗整个明廷的计划俨然已经破产。
现在的清军别说是固守汉中各处要隘,就算是只坚守汉中府一城,只怕都非常困难。
因此,豪格只能留下少量兵丁把守七盘关,拖延明军入汉中的时间,自己率领残兵前去与罗洛浑汇合。
罗洛浑心心念念豪格带着大军前来帮忙,谁知道等来的却是一帮宛若丧家之犬的残兵。
在他看见豪格的那一刹那,整个人的心都凉了一瞬,堂叔侄二人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浓浓的绝望。
大军几乎覆灭,上万八旗兵和蒙古包就只剩下这不到两千人马,还有继续坚持下去的必要吗?
豪格和罗洛浑说不出来,但他们知道一点,他们即便是向汉人投降,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因此,即便是山穷水尽,他们也要坚持与明军战斗到最后一刻。
明军拥有火器优势,擅长攻坚,豪格与罗洛浑一番商议后,还是决定放弃汉中府,不坚守城池。
尽管汉中府城有城墙作为屏障,但明军火炮之凶猛,只怕撑不了几天就会被攻破了。
到那时,失去了城墙保护的他们就只能被关门打狗,被明军全歼于城中。
因此,豪格与罗洛浑最终还是决定搜刮强征粮草,退往五郎山据守。
五郎山,曾经是反清义军贺珍、孙守法部抗清失败后退守的据点。
去年清军围攻五郎山,攻破义军营寨后,孙守法战死,贺珍突围南下,逃往川东,在途中与准备北上转战陕西的西军汇合。
而后贺珍直接充当了西军的带路党,强势杀回汉中,大败清陕西总督孟乔芳,进而夺取了陕西。
一年过去,五郎山再次迎来了新的武装,但这一次来人的身份出现了巨大的反转,曾经围攻五郎山的清军却成了退守此地的残兵。
五月,明军自南北两个方向攻入汉中,所到之处各地关口州县皆望风而降,百姓箪食壶浆,夹道欢迎。
明军入汉中后,开始集结兵力围攻五郎山,意图将豪格与清军残部彻底歼灭于此。
但五郎山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明军的火炮优势被大大削减,只能使用榴弹炮勉强轰击到清军营寨。
清军依托地势顽强抵抗,尽管缺少军械,但还是多次击退明军的进攻。
一直到六月初,明军终于攻上山寨,临阵击毙罗洛浑,鳌拜在绝望之下,仍然率领剩余满洲兵向明军发起决死冲锋,最终倒在掷弹兵掷出的手榴弹的爆炸之下。
豪格见大势已去,也不愿做阶下囚,率领仅存的巴牙喇跃马冲入敌阵,砍翻数名线列步兵后,被一枪射落马下,而后被明军一拥而上,乱刀刺死。
汉中就此平定。
豪格、罗洛浑等清廷宗室的首级在战后被砍了下来,用生石灰腌制防腐,连同装满好几大车的鞑子首级一块送往西安展览。
至此,长城以南的清军终于彻底被消灭,四海之内的百姓也终于再也不必遭受战火袭扰。
但这并非结束。
长城以北,山海关以东的辽东故土还在清廷手中,蒙古人的隐患也还未清除,与外族之间的战争还在进行。
……
“捷报!捷报!陕南捷报!”
六月中旬,汉中捷报宛若春风一般吹入南京城内,不仅成为百姓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也在朝堂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
廷议上,暂理兵部事的左侍郎顾炎武就主动上奏,对旁听的苏言说道:
“殿下,眼下陕西已定,东虏余孽已平,本该轻薄徭役,与民休息,但北方蒙古鞑子屡屡窥伺边境,似有不轨之心,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下官奏请出兵北伐,北击蒙古!”
苏言倒是没想到顾炎武会这么快提议北伐,他颇有些意外地看了对方一眼,而后沉吟片刻,道:
“北征蒙古不是小事,我军对漠南的情况知之甚少,且缺少骑兵,冒然出击,恐将有失。”
“况且,于北方各省征募骑兵的政令已经下达,何不等各骑兵师完成训练,组建成军后,再出兵北伐?”
顾炎武听言,也只能表示理解,退而求其次道:“既然主动出击不可,在等骑兵师组建成军之前,为避免北虏犯境,还请增兵九边。”
这个提请苏言自然是通过的,不过眼下大同镇还在吴三桂手中,李元胤率兵围攻至今,都迟迟未能拿下,这其中除了天气的原因外,也有明军兵力不足的问题。
既然清军残部已经平定,四川和陕西也就不必继续留下那么多的兵马了,苏言便下令将第七、八、十三、十四旅调往北方,参与围攻大同镇,而阎应元整编过来的四川明军分批次调往湖广接受整编,改组为卫戍旅。
四川总督阎应元本人则继续留在四川,负责对四川各地推行新政。
政令一经发出,就快马加鞭送往川北陕南,等送到军中的时候,已经是七月初了,四个旅在汉中休整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得到命令后便整军再次踏上征途。
在明军调动期间,北边宁夏边境,蒙古人终于悍然南下。
镇远关。
咚——
咚——
咚——
急促的示警钟声在关城上空回荡,守城士兵连忙披上甲胄,带上军械,脚步匆匆地登上城头。
游击张勇在亲兵的簇拥下走上城头,向城外眺望过去,便看见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上百个移动中的黑点。
那些黑点明显分为两派,后面的黑点一边追击,一边搭弓射箭,奔跑在前面的黑点不时有人中箭坠马。
很明显,前面的黑点是边军的夜不收,而后面便是蒙古人的斥候了。
看着己方夜不收被接连射杀,张勇不禁大怒,捏拳用力砸在冰冷的墙垛上,咬牙道:
“狗鞑子居然如此嚣张,追杀到老子的眼皮子底下,谁愿代老子点兵出战,接应斥候?”
他话音落下,身后一名守备就主动上前请缨:“将军,标下愿点兵出战,让鞑子见识见识我军的厉害!”
张勇循声看去,眼中顿时闪过一抹喜色,这主动请缨的守备名为王进宝,他的骑射技艺在这镇远关内可是人尽皆知,有他亲自出战,定然能够击退蒙古人。
他便连声说道:“好!既然显吾愿代我出战,那便命你点精骑百人出关!”
守备连忙抱拳应喏,转身转身走下城楼,点了一百骑兵来到翁城城门后。
“打开城门!”
在士兵的叫喊声中,沉重的关城城门被缓缓打开,王进宝一马当先,拍马冲了出去,百名骑兵也紧跟着他鱼贯而出。
这百名骑兵入疾风般冲出关城,还在被追杀的明军斥候见状,都露出了喜色,顾不上怜惜马力,扬起马鞭用力抽打着战马。
后面的蒙古游骑也看见了直奔他们而来的明军骑兵,但他们却不为所动,仍然不管不顾的追击,在马背上搭弓放箭。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