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222节
张献忠又骂了一阵才安静下来,他本来还想若是甘肃的军头愿意臣服自己,那还能集结甘陕之力共同对抗明军。
可现在他们只能自己对抗明军也就罢了,还要防备甘肃宁夏军头的背刺。
张献忠冷静下来后,以防万一,还是决定往甘陕边界增兵。
……
三月下旬,从南京发出的两道军令先后送往河南、山西,两地明军闻令而动,迅速整备兵马,准备出征。
河南阌乡县城外,明军大营旌旗招展,鼓角齐鸣。
晨曦初露,营中已是人声鼎沸,将士们披甲执锐,列队整齐,肃杀之气弥漫四野,粮草辎重早已装车完毕,马匹嘶鸣,蹄声阵阵,仿佛地面上的积雪也在为之震动。
陈子昂高坐马上,身披战袍,腰悬长剑,目光如炬,环视众军,他身旁的掌旗官手持令旗,肃然而立。
“师帅,时辰到了,将士们可以开拔了。”
一名军官策马而来,对着陈子昂汇报道。
陈子昂微微颔首,缓缓拔出佩剑,高举头顶,直指前方,喝道:
“大军开拔!”
他话音落下,令旗一挥,鼓声震天,号角长鸣,一队队士兵随即有序开离营地,步伐整齐,火枪扛肩,刺刀如林,刀光似雪,辎重车队缓缓跟随,车轮碾过地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由于第十二、十三旅还未前来汇合,此番开拔,能够参战的兵力只有陈子昂直属的第五旅与第六旅两万余人。
兵力虽然砍了一半,但也无伤大雅,陈子昂的目标是对潼关展开佯攻,牵制西军兵力,使其无法分兵增援陕北。
等后续两个旅赶来汇合后,再集中火力对潼关进行强攻也不迟。
大军宛若一条巨龙蜿蜒前行,陈子昂眺望远方,又回头看向军容严整的兵马,心中思忖道:
“潼关为陕西门户,有山川之险,西贼定会重兵把守,即便此番只是佯攻,也会遭到激烈抵抗……”
正如陈子昂猜想的一般,西军一直都在监视着驻扎阌乡县的明军,在明军开拔的第一时间,便马上层层上报,很快被汇报到潼关守将张君用面前。
张君用得知后大惊失色,慌忙以快马发往西京,向朝廷禀报,请求朝廷增派兵马,以重兵把守潼关。
信使快马冲回西京,消息送达,西京再次震动。
张献忠深知潼关的重要性,他当即下令亲点兵马,决定御驾亲征,亲自固守潼关。
在他提出御驾亲征的想法后,马上遭到汪兆麟等大臣们的激烈反对,汪兆麟连声劝道:
“万岁万金之躯,如何能以身犯险,况且来犯明军不过两万之众,何须万岁亲征?只需派遣一员大将,足以御敌于关外。”
严锡命等大臣也都纷纷附和,孙可望更是主动请缨:“孩儿愿亲点兵马把守潼关,请父皇允准!”
但这次张献忠心意已决,不再妥协,他在奉天殿上怒发冲冠,猛然拍案而起,声如雷霆:
“尔等皆言朕不可亲征,莫非以为朕是贪生怕死之辈?潼关乃关中门户,一旦有失,西京危矣!况且明军与朕有杀子之仇,此仇不报,朕誓不为人!”
殿内群臣被张献忠的威势所慑,一时鸦雀无声,汪兆麟心急如焚,仍欲再劝,却被张献忠狠狠瞪了一眼,吓了回去:
“不必多言!我意已决,尔等只需尽心辅佐,筹备粮草,安抚后方,其余事务,不必再议!”
说罢,张献忠大步走下御阶,不再理会群臣。
次日,他便亲点兵马数万驰援潼关,命汪兆麟为西京留守,代为坐镇京师,义子孙可望也一同随征。
三月二十二日,明军行进至潼关二十里外停下,此地是三年前顺清两军厮杀的古战场。
在崇祯十七年的十一月,多铎率军至此攻打潼关,李自成亲自驻守潼关,两军于关外厮杀,顺军屡屡被击败,却仍然能够保持战斗力。
直到清军调来红夷大炮,将潼关城墙轰塌,另一边的清军阿济格部攻陷延安,直取西安,李自成不得不弃守潼关向南撤退,清军才终于攻破潼关,进入关中。
彼时彼日,今时今日,双方之间的形势却是意外的相像,西军也失去了对山西的控制权,明军从陕北、潼关两个方向发起进攻。
只是不知道,现在的西军还有没有当初李自成的大顺军那般充满坚韧。
短短三年过去,这里也仍然能够看见部分大战后遗留下来的痕迹,陈子昂下令在此地埋锅做饭,休息一个时辰后,继续向潼关口挺进。
与此同时,张献忠已经抵达潼关,他得知明军行军至潼关二十余里外,心中顿时升起了迎战之意,当即下令整备兵马,准备出关迎敌。
然而,孙可望得知义父的意图后,连忙上前拦住,恳切劝道:
“父皇,明军火器犀利,且兵锋正盛,我军若贸然出关迎战,恐难占上风,况且潼关谷道狭窄,不利于我军施展优势兵力,反而有利于明军输出火力。”
“不如依托潼关天险固守待机,待敌军疲惫,再行反击,方为上策。”
张献忠闻言,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后问道:“旺儿,你何以如此笃定?”
孙可望拱手答道:“明军此次来势汹汹,必携带大量火炮,若我军出关与之野战,恐难抵挡其火力,之前鸿远就险些毙命于明军炮火之下。”
“潼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军只需坚守关城,消耗敌军锐气,待其粮草不继,士气低落之时,再出奇兵击之,必可大获全胜。”
张献忠听罢,虽心中仍有不甘,但也意识到这个义子的话的确有道理,他点了点头,沉声道:
“你所言极是,是咱一时心急,险些误了大事,传令下去,全军固守潼关,不得擅自出战!”
孙可望见义父采纳己见,心中稍安,随即又补充道:“父皇,明军远道而来,粮草不急必难持久,我军可派小股精锐绕到敌后,袭扰其粮道,断其根本,或是夜袭敌营,杀伤敌兵,如此敌军必不战自乱。”
张献忠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拍案道:“好!此计甚妙!旺儿,此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谨慎行事,不可有失。”
孙可望领命而去,张献忠则是亲自登上城头,巡视城防,督促将士加固工事,准备迎接明军的进攻。
次日,明军兵临潼关城下,开始于关口外安营扎寨,架设火炮。
张献忠与孙可望及一众将领登上关头,眺望关外明军大营,见明军大营井然有序,中军大帐高耸,旌旗飘扬。
营帐星罗棋布,道路纵横,粮草辎重堆积如山,骑兵战马嘶鸣,步卒装备整齐,哨塔高立,人头攒动,壕沟鹿角密布,俨然一座临战之城。
在营地外,许多士兵只穿着单衣,奋力挖掘沟渠,筑造炮兵阵地,一门门火炮被拉入炮位之中,张献忠粗略扫视一番,不免有些触目惊心——
明军火炮数量,实在太多了。
惊诧之余,张献忠的心底也不免升起几分庆幸,还好他没有固执己见,采纳了义子的劝谏,不然的话,只怕真的会在狭窄的潼关谷道大败而归。
第362章 夜袭
“师帅,看城头高悬的旗帜,西贼伪帝张献忠似乎就在关内。”
明军营地内,孙庭祥看着城头高挂的大王旗,对着陈子昂低声说道。
陈子昂抬眼望去,只见城头旗帜猎猎,金色的“张”字在阳光下格外刺眼,他微微眯起双眼,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们的任务本就是牵制西贼兵马,张献忠亲至,也定然会率领西贼主力,倒是合了我们的意。”
孙庭祥皱眉道:“师帅,潼关本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张献忠又亲自守关,攻城难度只怕直线上升,即便十二、十三旅前来汇合,发起强攻,也怕是会损失惨重。”
陈子昂微微颔首,对孙庭祥的这番话表示认同,他轻轻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若是强攻无法,那就只能看山西那路兵马的攻势进展了,只靠我们,难。”
说完,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远处的潼关关口,沉声道:“再等数日,等多打造一批楯车,再向潼关发起进攻也不迟。”
于是,接下来明军开始全力打造攻城器械,陈子昂并不准备用云梯蚁附等较为原始的战术强攻,因此打造的基本是能够防御守军远程火力的楯车。
他的计划是集中火炮强行轰塌潼关城墙,再从缺口强攻入关——三年前的顺清潼关之战中,清军就已经轰塌了潼关城墙,现在明军的火力更加凶猛,如何无法轰开城门?
明军围攻,关内的西军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当天晚上,月色昏暗,潼关城门悄然打开,一队精锐西军借着夜色的掩护有序出城,直奔明军炮兵阵地而去。
这支西军以大将张君用亲自带队,他望着远处灯火通明的明军大营,对身旁的将士们低声道:
“明军火炮犀利,若不提前将其摧毁,潼关必难保全,今夜行动,务必一击即中,不得有误!”
将士们都面露肃穆,屏息凝神,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靠近明军营地,但陈子昂怎么可能没有应对,他在营地内外设有多处暗哨。
西军还未靠近,便被暗哨发觉,
只见漆黑的夜色中突然升起一抹亮点,那亮点飞至半空,猛然炸开,化作一朵刺眼的烟花,照亮大半片夜空。
霎时间,明军营内一片嘈杂,示警锣鼓声急促响起,打破夜的沉寂。
张君用心中一凛,虽然不知道自己为何会暴露,但也很快回过神来。
他见行踪暴露,索性大喝一声:“弟兄们,行踪已露,随我杀!”
西军将士闻言齐声应和,随即如猛虎出笼一般,直扑明军营地,一时喊杀声震天动地。
把守炮兵阵地的明军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惊醒,纷纷跑出营房,匆忙列队于栅栏之后,虽然紧迫但又有条不紊的为火枪装填弹药,越来越多人赶了过来,让线列厚度增加。
很快,最先赶到的士兵便完成了装填,各级军官铿的拔出佩刀,直指前方,在他们的视线中,夜幕之下人影晃动,马蹄声伴随着喊杀声迎面而来。
“举枪!”
军官们高声呼喊,士兵纷纷举起火枪,将枪口探出栅栏,瞄准前方,片刻后,军官用力挥下刀刃,发出怒吼:“开火——”
砰砰砰——
如爆豆般的枪声猛然炸开,刺眼火花连成一片,奔跑在最前面的西军骑兵瞬间被射杀一片,惨叫着人仰马翻。
后面的骑兵跨过倒下的袍泽,继续向前奔跑,而明军在打出一轮齐射后,前排士兵迅速将火枪往后传递,接过装填好的火枪,再次举枪,向敌人射击。
枪声连绵不断,西军前仆后继倒下,在人喊马嘶之中,西军骑兵终于冲到了火光映照的范围内。
他们面目在火光照映下显得狰狞可怖,高举马刀或长矛,怒吼着冲了过来。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冲入营地之际,冲在最前面的骑兵这才猛然发现,一道深深的壕沟横亘在面前,宛若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
“有壕沟!小心!”
冲在最前的骑兵大声呼喊,连忙勒紧缰绳,试图驱使战马跃过壕沟。
然而壕沟的宽度远超预期,战马虽奋力一跃,却仍难以跨越。
只听几声凄厉的马嘶,数匹战马前蹄踏空,重重摔入壕沟之中,骑士也随之跌落,惨叫声瞬间淹没在混乱的喊杀声中。
后面的骑兵见状,急忙减速,但冲锋之势已成,难以立即停下,不少骑兵因速度过快,来不及反应,接连撞上前方的袍泽,人马纷纷坠入壕沟,场面一片混乱。
明军士兵见状,纷纷趁机举枪,对准壕沟后的西军骑兵开火,枪焰喷涌,火光闪烁间,西军骑兵如割麦般倒下,鲜血染红了壕沟边缘的泥土。
张君用见状,心下一沉,哪里还看不出来此次夜袭已经失败,继续进攻也只会徒增伤亡。
他只能高举长刀,厉声喝道:“撤退!全军撤退!”
西军骑兵闻言,纷纷调转马头,面露惊慌,仓惶撤退,身后的明军还在不断射击,不时有人在撤退中中弹坠马。
壕沟内,堆满了好几层战马和人的尸体,还有人没有当场死亡,发出痛苦的呻吟,哀求着有人能够将他们救出去。
然而他们的哀求没有换来明军的怜悯,陈子昂闻讯赶来时,看见的便是营地外遍地的尸体。
副将凑到他面前,低声询问该如何处置那些西贼伤兵,换来的只是陈子昂冰冷充满杀气的回答。
“一个不留。”
得到命令的明军步卒纷纷走出营地,举起刺刀,将那些倒在血泊之中的伤员一一刺死。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