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22节
为了谨慎起见,屯济当即下令停止进攻,就地列阵,转攻为守,接应那些还未从船上登岸的兵丁。
第49章 轰天雷
与此同时,苏言并不清楚运河那边的战斗并没有如自己预想的那般进行,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面前的战场上——望虞河畔的战斗已经进入最为关键的时刻。
时间回到两军初步接战之时。
在八旗兵与中军接战后,苏言马上令左右两翼向中军靠拢,试图趁八旗兵与绿营兵脱节之际将其分割歼灭。
但八旗兵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多少让苏言看得有些胆战心惊,最先接战的数百八旗兵突入人群后左劈右砍,许多明军还未来得及还击,就被一刀劈中面门当场身死。
“稳住军阵,还击!”
各百户高声呐喊,试图稳住军阵,一名百户话音刚落,就见眼前刀光一闪,他下意识举盾格挡,只听砰的一声巨响,那厚背砍刀重重砍在盾牌上,几乎入木三分,百户甚至能够隐约看见穿透盾身的刀锋。
他后背顿时冒出大片冷汗,但也迅速反应过来,趁敌兵刀锋卡在盾牌上挺矛还击,八旗兵一时没能将砍刀拔出,果断弃刀后退,正好躲过向自己刺来的长矛。
随即,八旗兵伸手抓住长矛,从腰间抽出另一把腰刀,作势就要砍向百户抓着长矛的手,但还未等他挥砍,百户就扬起盾牌一记盾击狠狠砸了过去。
八旗兵一时不备,被盾牌砸了个满怀,抓着长矛的手下意识松开,等他反应过来意识到大事不妙时,那百户已经收回长矛再向他挺刺过来。
这一次,八旗兵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长矛狠狠捅进了他的胸腹,在百户的怒吼声中奋力向前推进,刺穿两层甲胄和躯干,矛尖最终从后背穿出,上面还带着些许脏器碎块。
虽然双方杀得有来有回,但肉眼可见明军落入下风,如果是系统兵与其一对一交手,还能伺机反杀,可要是普通士兵,就通常需要付出两三条人命才能杀死一个八旗兵。
在这种伤亡差距之下,忠武镇的战线不可避免的节节败退,好在左右两翼的威武镇和义武镇及时赶到,加入战斗,让八旗兵无法猛攻中军,暂时遏制住了颓势。
但苏言并没有因此放松下来,在后面还有三千绿营兵正在往战场这边赶来,一旦绿营兵加入战场,威武、义武二镇必败。
意识到这点,苏言果断命令预备队与近卫营绕过战场,前去阻拦清军绿营,同时命令骑兵配合炮队牵引火炮,转移阵地。
他手上的火炮大多没有炮架,骑兵只需要用绳子绑住炮身,就能直接拖着炮管在地上跑。
虽然这样有可能对炮身造成一些损耗,但苏言也顾不上这些了。
在他的命令下,骑兵们纷纷配合炮手将火炮从炮坑里拖了出来,绑在战马身上,另一部分骑兵则是和炮手一起骑乘,绕过战场重新部署。
出发前,苏言郑重看向苏辅与夏完淳二人,语气严肃道:
“辅弟,存古,我会携将旗一同阻截绿营,清军见将旗向前线移动,定会转移主攻方向,你二人继续坐镇中军,切莫擅自行动。”
两人都清楚自己无法给苏言起到什么帮助,生怕给他添乱,连忙答应下来,目送苏言率领预备队向前线赶去。
正如苏言所料想的那般,陷入重围的拜图喇眼见明军将旗移动,当即下令改变主攻方向——他们并没有因为被包夹而慌乱,在交手之后,这些八旗兵就已经发现面前的明军战斗力并不高,只有敌人的数量棘手一些。
“加快速度,跑起来!跑起来!”
“我们必须赶在绿营参战前将其阻截,此战能否取胜,皆系我等!”
在百户们的鼓舞下,预备队的兵卒们皆大步向前奔跑,前面说过,他们都是从三个镇里抽调一个营组成的,之前也接受过简单的行军训练。
因此,即便是大步奔跑,他们还是能够勉强在奔跑途中维持阵型,更何况苏言和他的卫队就骑马跟随预备队一同行进,士兵们更是憋着一口气,极力避免落后掉队。
然而绿营兵的速度还是比他们更快一筹,不过统兵的绿营参将见明军将旗就在那随军飘扬,直接放弃了救援八旗的计划,转而迎战那支明军。
他下令军中弓手原地站定,向明军攒射箭雨,自己亲率兵卒向明军冲杀而去。
一时间,箭雨自军阵中腾空而起,朝着明军一方俯冲而去,明军连忙举盾格挡,并就地重整军阵。
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叮叮当当砸在盾牌之上,但还是有数名兵卒被箭矢所杀,哀嚎倒下,于国栋连忙领着几名卫兵举盾护在苏言身前,苏言却气定神闲,浑然不惧,喝令预备队推进迎战。
咚咚咚——
密集鼓点声中,明军顾不上休息,迅速重整军阵,并在百户官们的呼喊声中迎击清军,两军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最终碰撞在一块,盾牌与盾牌的撞击声,盔甲与盔甲的碰撞声,一同汇聚成震天巨响。
两军接战,苏言转而看向远处,骑兵与炮手已经在离战场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停下,就地挖掘炮坑。
好在这一片的土壤都质地松软,炮手在骑兵们的帮助下很快就挖好了炮坑,合力将火炮拖进炮坑,重新部署。
随后,在炮官的命令下,炮手们连忙装填弹药,一枚枚实心炮弹被塞进炮官,与火药一起被装填杆压实,随即点燃引线。
只听数十道震耳欲聋的炮声接连响起,炮弹带着能够撕碎一切的可怕尖啸声高速飞向远处密集的清军军阵,炮弹相继砸进人群之中,在人群里犁出一条条狰狞血路。
清军的注意力全都放在面前挡在明军将旗的明军身上,全然没注意到明军火炮居然跑到他们侧翼重新部署,直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发威的不仅仅是火炮,全员装备火器的近卫营也趁着两军鏖战之际向侧翼移动,从侧面向清军打出一轮轮齐射,其中的猎兵更是盯着清军中发号施令的把总旗官精准射杀。
在明军的近战、远超双重打击下,清军绿营的士气直线跌落,军心动摇起来。
更致命的是,明军的手段可不仅仅只有这点,在苏言的命令下,鏖战中的后排明军纷纷掏出身上提前准备好的轰天雷,点燃引线,奋力向人群中投掷出去。
那一枚枚比成年人拳头还大的轰天雷越过前排士兵的头顶,从天而降砸在人群之中,一时将清军砸了个七荤八素,头破血流。
等他们反应过来敌人投掷什么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那轰天雷在清兵脚下成片炸开,将清兵炸得人仰马翻。
飞溅的弹片、铁钉、石子等尖锐物穿透盔甲,将清兵炸得血肉模糊,就连最前排与敌人鏖战的明军都险些被波及。
第50章 全歼
一片爆炸过后,绿营兵再也承受不住伤亡,尖叫着四散而逃。
轰天雷爆炸的动静也传到了主战场那里,几乎是得到了信号一般,三镇靠近战场的前几排士兵也都掏出轰天雷,点燃引线后朝着那陷入合围的八旗兵奋力投掷出去。
轰天雷就好似冰雹一般接连砸下,其中一枚直接砸在了拜图喇脸上,疼得他龇牙咧嘴,连忙捂着脸看向地上,就看见一个引线还在滋滋冒烟的圆形器皿……
“不好!是轰天雷!”
他大惊失色,一边大叫一边条件发射往旁边躲闪,但就在他迈出第一步,那轰天雷就轰然炸开,冲击波直接将拜图喇掀翻重重摔在地上,飞溅的锐物硬生生插进他的腿部。
在这近距离的爆炸下,即便是他身着多层重甲,都无法抵挡住轰天雷的威力。
一时间,这些八旗兵被炸得人仰马翻,许多人被炸翻倒地,身上血肉模糊,耳膜被近在咫尺的爆炸声震碎,鲜血流了出来,躺在地上发出痛苦地哀嚎。
周围的明军果断抓住这个机会,怒吼着冲上来,举起长矛将那些暂时失去战斗力的八旗兵刺死在地上。
“该死的汉狗,居然如此卑鄙,呃啊——”
倒在地上的拜图喇看着步步包围上来的明军,强忍着痛苦破口大骂,挣扎着想要爬起来继续战斗,但他的双腿都被弹片、铁钉和石子穿透,血流如注,根本无法发力。
只能眼睁睁看着明军围上来,用仇恨的目光举起长矛,将他活生生刺成肉泥。
“甲喇章京死了!”
“他们杀了拜图喇!”
眼见拜图喇被杀,剩余的八旗兵都发出了不敢置信的尖叫声,他们随后怒吼着向明军发起猛攻,试图夺回拜图喇的尸体并强行突围出去。
但迎接他们的是铺天盖地砸过来的轰天雷,轰天雷在人群中接连炸开,未等硝烟散去,明军就呼喊着发起进攻,将那些还未倒下的八旗兵围杀致死。
尽管有轰天雷的帮助,但八旗兵在临死之前还是给明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随着最后一个还在负隅顽抗的八旗兵被杀,这里的战斗才终于结束。
看着那满地的尸体,三镇士兵呆愣了数十秒,才终于发出震天的欢呼声,他们相互拥抱在一起,泣涕成声,为自己能够活下来感到庆幸和欣喜。
这一战能够获胜,轰天雷占了很大的功劳。
在从苏州开拔时,苏言就下令带上了所有轰天雷,而今日渡河之前,他也命后排士兵每人至少携带两枚轰天雷,以备不时之用。
早在八旗兵与绿营脱节,陷入三镇合围时苏言就已经想要动用轰天雷,但他担心过早使用轰天雷击溃八旗兵,会让还未接战的绿营提前撤离战场。
因此,他就强行抑制住使用轰天雷的冲动,一直等到与绿营交战后,才动用轰天雷,配合己方火炮和近卫营的远程输出,果然率先将绿营击溃。
主战场的卓文义和顾炎武也没让苏言失望,在注意到他动用轰天雷后,他们也果断下令向八旗兵投掷。
如果没有轰天雷的帮助,这三镇兵马就算加在一起,也肯定不是八旗兵的对手。
虽然三镇付出了不少的伤亡,但总归是获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想到这,苏言长舒口气,将从战斗开始一直积压在胸腔的浊气尽数吐出。
不过,这场战役还未彻底结束,还不清楚运河那边的战斗进行到哪一步。
苏言虽然已经将战前部署制定得井井有条,但以明末明军的尿性,他难保不会出现友军该杀出来的时候没出现,延误战机。
想到这种可能,苏言的心底又紧了起来,他扭头看向运河战场的方向,沉吟片刻,还是下令休息半个时辰,尽快清理战场、统计伤亡,等半个时辰后驰援友军。
同时,他也命人先一步前去运河战场查探情况,现在迟迟没有那边的消息,让他心底难免有些不安。
半个时辰很快过去,这一战的战报也被摆在苏言面前。
此战全歼清军八旗,击毙甲喇章京一人,牛录章京五人,击毙绿营四百八十余人,俘虏一千九百余人,缴获战马两千八百三十七匹。
这些战马的缴获倒是给了苏言一个很大的惊喜——镶白旗八旗兵都是一人双马,虽然双马的便利没有在战斗中表现出来,但也问题不大,反正都是便宜苏言了。
而明军一方,作为中军的忠武镇伤亡最多,阵亡七百七十余人,威武镇、义武镇合计阵亡八百余人,被打散的惩戒营也阵亡七百余人。
如果将双方的伤亡摆在一块,那差不多是一比一的伤亡比,但实际上绿营对明军造成的杀伤微乎其微,主要还是八旗兵造成的伤亡。
休息半个时辰后,苏言命义武镇押送俘虏和战利品渡河返回月城,又将所有阵亡八旗兵的首级割下,插在长矛上,由士兵们举着赶赴运河战场。
在途中,最前面的斥候遇上了屯济派来的信使,那些信使根本没想到会在路上碰见明军,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明军斥候已经冲了过来。
信使大惊,连忙调头拍马想要逃跑,可没跑出多远,那信使便被斥候擒拿,扭送到了苏言面前。
那信使不懂汉语,明军军中也没有懂得满语的人,苏言问了几句发现语言不通,就只能下令将他拖出去斩首。
而从信使身上搜出来的书信,上面也同样是以满文书写,在苏言看来就和一条条扭曲的泥鳅一般,就跟看天书一样。
他看来好半天,只能无奈地把书信撕碎,对着身旁的参军们骂道:“这狗鞑子真是可恨,写的什么鸟语,全然看不懂,真是该图图了!”
骂过之后,苏言只能继续率军前进,他们行军没多久,先前被派去查探战场的骑兵终于归队。
根据那名骑兵所说,运河河面仍然陷入鏖战,清军船队遭到前后夹击,已损失惨重,但已有部分清军登岸,与友军交手。
听了骑兵的汇报,苏言心中莫名松了口气,看来计划中的每支兵马都如约参战,接下来只要等他率军赶到战场,就能彻底结束这场战役了。
第51章 屯济撤军
屯济派出去寻找拜图喇的信使并非只有一人。
在看见明军往运河战场赶去后,那些还没被明军发现的信使就连忙调头返回,着急忙慌地向屯济汇报这件事。
很快,屯济就得知了明军往这边赶来的消息,那信使还将明军把一颗颗首级插在长矛上的细节也汇报了出来。
他听完后,脸色几乎是瞬间没了高光,刷的变成了灰白色。
一旁的将佐们也都面色凝重,如丧考妣,如果只是明军往这边赶来,倒不至于让他们露出这种表情。
可听了信使那绘声绘色的描述拜图喇和那些八旗兵的首级是如何被插在长矛上的话语,他们每个人都不禁觉得脖子一凉,好似被插在长矛上的是自己的脑袋。
更让他们感到不敢置信的是,那可是足足五个牛录,之前横扫十倍于己的明军都不成问题,可现在却尽数丧命在一帮没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泥腿子手上。
如果只是那个甲喇单独行动,被叛军歼灭倒还能用拜图喇轻敌中计勉强解释过去,可和拜图喇一起行动的还有三千绿营。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