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21节
“换枪!换枪!开火——”
砰砰砰——
第三轮齐射如期而至,八旗兵哀嚎着倒下一片,有人被射中面门当场暴毙,有人被射穿腹部,铅弹将里面的脏器和肠子搅得粉碎,花花绿绿的液体混合着鲜血从伤口流出,将白色的布面甲染得不堪入目。
即便如此,八旗兵仍然没有停止冲锋,他们怒吼着挥舞着大刀大步奔跑,苏言见状大手一挥,喝令擂鼓进攻,中军长矛手随即齐声大喝,主动向八旗兵迎击上去。
第47章 水战(上)
“左都督,烽火已经点燃了!”
另一边,太湖北部,在军中巡视军备的黄蜚终于看见了从远处飘起的黑烟,那道黑烟宛如长柱一般冉冉升起,在万里无云的晴天中显得极其显眼。
看见黑烟的黄蜚精神一振,当即捏拳砸掌,喊道:“战机稍纵即逝,传我军令,全军开拔,穿过梁溪河,直捣鞑子退路!”
呜——
黄蜚话音落下不久,军号声便响彻太湖湖面,一道烟花也腾空而起,在空中炸开,数百艘大小舟船在军士们的叫喊声中向梁溪河驶去。
此时的清军汛塘并不清楚危险将至,营地不远处就是一处村庄,许多村民都将集市设在营地外,因此虽然快到了饭点,营地外还是有许多村民聚在一起。
其中许多村民打扮的人在看见太湖方向腾起的焰火后,突然从怀中拔出利刃,冲向营门。
那营门把守的汛兵毫无防备,还未等他们出声示警,就被突然暴起的黄军士兵所杀,为首的旗官举刀大喊:“弟兄们,随我杀入汛塘,建功立业,就在今朝!”
“杀!”
黄军士兵大喊着接连冲入营门,与那些陷入混乱的汛兵厮杀在一块,不知是谁先高喊“缴械不杀”,紧接着汛兵纷纷跪地投降,梁溪河塘汛轻易夺下。
在此地被明军占领后不久,黄蜚率领的船队浩浩荡荡驶来,迅速穿过梁溪河道进入京杭运河,出现在清军后方。
此时的清军船队还停留在运河内,贝子屯济决定等拜图喇传来击溃明军的消息后再继续前进,整个船队也趁着这个时候准备吃食,一半的人上岸烧火做饭,一半的人留守船上。
黄蜚正是抓住了这一时机,他率军自清军后方出现,望着远处那在河道中停泊的船队,大手一挥,十数艘小型火船率先冲出,迎着东风向清军船队扑去!
清军全然想不到明军会从自己后面冒出来,再加上大部分士兵都在准备煮饭,几乎是在火船冲到跟前,后军的清兵才终于发现。
他们惊恐地大声尖叫,拼命想要向船首跑去,但火船的速度要比他们更快,船上的黄军兵卒义无反顾点燃船上的干草,随即猛地扎入河面。
在他们跳船后不久,那十数艘火船就直挺挺撞上殿后的清军兵船,只听接连数道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火船在兵船底下爆炸开来,船上的火药直接就将兵船底部炸开了数个狰狞大洞。
飞溅的火焰也如天女散花一般向四周散去,点燃了周围的数艘舟船,船上清兵一阵鬼哭狼嚎,尖叫着想要灭火。
但直接与火船接触的那些兵船都被炸开了数个大洞,河水疯狂向舱内倒灌,清兵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兵船向一侧倾斜,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沉。
“跳船!跳船!”
清兵们很快反应过来,一个个好似下饺子一般趁着船只彻底沉没之前跳入水中,拼命向附近的船只或是岸上游去。
而周围被波及到的正在燃烧的船只,上面的清兵也顾不上迎敌,竭尽全力想要扑灭火势。
“冲杀过去!”
眼见清军后军大乱,黄蜚士气大振,亲自抢过旗手的令旗,奋力向周围各船挥动,传递进攻的命令。
随即,明军水师不顾可能会被火焰殃及的危险,迎着东风扑向清军船队,冲在最前面的战船纷纷开炮轰击,炮弹呼啸着砸进船队之中,杀伤着那些在甲板上奔跑游走的清兵。
岸上埋伏的陈子龙与侯承祖一直在留意运河上的动静,他们得到的命令是,一旦运河上发生水战,就马上配合己方水师向清军船队发起进攻。
因而,在斥候回报黄蜚部已经与清军船队交手后,陈子龙与侯承祖不约而同下达了进攻命令。
伴随着沉闷的号角声,无数明军从藏身处冲出,扛着一尊尊大筒向运河冲去。
岸上的清军和随军民夫很快就发现了向他们冲来的敌人,但他们大部分人没有携带武器,看见敌军来势汹汹,也顾不上炊具里还在烹煮的食物,尖叫着拼命往船上跑。
当然,那些随军民夫大多是被强行征召过来的,他们打心底不愿给清军当奴才,看见明军打过来,就果断往两边逃跑,主打的就是一个两不相帮。
“大事不好了!将军,我们被南蛮包围了!”
船上的屯济还在享用着他的美餐,就突然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喊杀声,还未等他反应过来,就有人闯了进来,语气急促地汇报起来。
听了卫兵的汇报,屯济神色大变,也顾不上还没吃完的食物,大步跑了出去,倚着船舷向外看去。
只见运河南北两侧的岸上随处可见摇着义军战旗的明军,他们呐喊着追杀那些还没跑回岸上的清兵,而船上的清兵已经被各自将佐动员起来。
一门门船载火炮被卸下炮衣,推进炮位,炮手在军官的呵斥下紧急装填弹药,朝向陆地的船舷一侧陆续跑来手持鸟铳、稍弓的兵丁,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慌乱。
再看看后方,由于屯济搭乘的船只位于船队前列,从这个距离无法看见后军爆发的战斗,他只能看见后方腾起的黑烟。
因此,虽然后军遭到袭击的消息虽然还未传过来,他还是能够以此推断出后军同样遇袭了。
屯济有理由相信,他们落入了南蛮有预谋有组织的陷阱,月城的明军恐怕只是个幌子,想诱使他们分兵,等他们分兵以后,再直接向船队发起进攻。
“将军,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名将佐神情焦虑地询问道,屯济并没有因为眼下的局势而惊慌失措,他保持着冷静,命令道:“向岸上的南蛮开炮,掩护兵卒撤回来,只要遏制住南蛮的进攻,就轮到我们登岸反攻了。”
“嗻!”
屯济的命令很快被传达下去,船队中随即响起阵阵炮击声,一枚枚炮弹从白色硝烟撕裂穿出,带着尖锐的破空声飞向岸上,一头砸进混乱没有阵型的义军之中。
下一秒,无比坚硬的铁球轻松将那一具具看似坚韧的身体撕碎、穿透,又轻松将后方义军的肢体抹去削断,最终狠狠砸在岸边松软的土地上,扬起大片泥土块。
原本进攻势头正盛的义军遭到一轮炮击后,气势当场就萎了下来,许多人抱头鼠窜,或是站在原地呆呆的看着血腥的场景,一直被旁人撞倒才反应过来。
第48章 水战(下)
“不要乱,继续前进!”
侯承祖高声疾呼,不时落下的炮弹浑然不惧,仍然与长子侯世禄奔走在军阵之中。
砰!
一枚炮弹呼啸而来,砸在距离侯承祖只有不到五米的地方,扬起的土块星星点点砸在他身上,巨大的冲击力还将周围的数名士兵震倒在地。
“父亲!”
侯世禄看见这一幕,面色大变,慌忙冲过来想要将父亲拉到较为安全的地方,但却被侯承祖拒绝,后者用力拉开他的手,认真说道:
“镇南伯和苏都督都还在拼死作战,我怎么可以因为这点小小的危险就往后撤离呢?”
“可是……”
还未等侯世禄开口,侯承祖就顽固地带队继续进攻,而就在这时,从战场的另一个方向有一个骑兵疾驰而来,冲到侯承祖身旁,高声喊道:
“侯指挥使,监军有令,停止追击,改用火器攻击清军船队!”
他说完,侯世禄就松了口气,连忙拉着父亲停止进攻,侯承祖也只好命人将大筒扛上来,远程向船队射击。
至此,苏言在望虞河畔迎战清军,黄蜚、陈子龙与侯承祖三部又从三个方向围攻清军船队,可本该从正面发起进攻的吴志葵部却迟迟没有加入战场。
这一点也让一直监视全场的陈子龙察觉,他的脸色顿时刷的沉了下来,脑中闪过无数种可能,沉声道:
“吴志葵怎么还未赶来?连更远的黄蜚都已经加入战场,他莫非是畏战先逃了?”
受邀随军的夏允彝也面色难看,吴志葵可是他从前的学生,还是被他联络过来加入义军的,要是吴志葵真的畏战先逃,他这一张老脸真的会被按在地上摩擦!
想到这,夏允彝就站不住脚了,他当即说道:“人中,我亲自去吴志葵的驻地,命他速速参战!”
“不,你不善马力。”陈子龙想都不想就拒绝了,转而派出多名信使分别前去寻找吴志葵和苏言,向苏言汇报这一情况。
陈子龙的信使离开没多久,从运河另一端终于出现数艘战船,那数艘战船顺风挺进,直扑清军船队。
就在陈子龙以为是吴志葵终于带兵赶到,那数艘战船是他的前锋时,却惊愕地发现前来参战的就只有那些战船而已。
为首战船的甲板上,参将鲁之屿神色愤慨,他早在看见烽火燃起后就劝说吴志葵发兵,但吴志葵此人瞻前顾后,麾下军将多懈怠贰心,迟迟不愿出兵参战。
鲁之屿心里清楚,此战集结了苏松二府几乎所有的反清势力,若是因为他们没有参战而导致大败,义军遭到重创甚至覆灭,那他鲁之屿和吴志葵必将成为千古罪人,受人唾弃。
于是,鲁之屿毅然率领本部出走,与麾下将士持白布绑在额头,表明自己誓死抗清的意志,仅以数艘战船参战。
看着那运河两岸连绵不断的火器轰击声,鲁之屿暗自松了口气,看来他现在来的时机应该还不算晚。
“火船冲锋,此时正是东风,必能大破北虏!”
鲁之屿挥动令旗,随即有多艘小型火船率先冲出,那些火船都是苏言提前藏在望虞河两岸的,鲁之屿并没有忘记。
“南人的援军!”
“开炮!拦住他们!”
清军前军迅速发现了朝自己出来的明军水师,他们大声叫喊着,慌忙调整火炮,朝着前方开炮射击,一枚枚炮弹呼啸着砸向战船,擦着船身落入水中,溅起大片水柱,几乎将鲁之屿浸湿。
但他佁然不动,沉着冷静的指挥部下开炮还击,目光追随着那些冲在最前面的火船,在火船靠近后,船上清军纷纷以弓弩、火器射击,试图在火船撞上来之前将其摧毁。
轰!
在清军的集火射击下,很快就有一艘火船被点燃殉爆,里面的火药将整艘船连同船上的数名死士一同炸上了天。
其余火船上的死士见状心中一凛,咬着牙顶着如雨点般落下的箭矢继续前进,并在火船迫近清军战船后毅然点燃干草,与还在燃烧的小舟一同冲撞过去!
轰轰轰——
在清军惊恐绝望的尖叫声中,火船撞上兵船后轰然爆炸开来,翻滚的火焰瞬间吞没了大半艘战船和前甲板上的清兵,飞溅的火焰也将周围各船引燃波及。
“好男儿!”
鲁之屿不忍地闭上双眼,将心中翻涌的情绪强行压下,随即大手一挥,下令战船冲撞上去,与清军战船展开接舷战。
再看看清军船队,在陷入四面合围后已经彻底乱了阵脚,后军战船全然抵挡不住黄蜚部的攻势,在隆隆炮声中,清军舟船或是重创沉没,或是举旗投降。
不过那屯济也不是只会被动挨打,他清楚的意识到继续与明军展开水战,己方必败无疑,便不顾岸上义师的大筒轰击,强令兵船靠岸,全军登岸与明军肉搏,往无锡方向突围。
至于被他分兵的拜图喇?
屯济现在已经顾不上对方了,但他还是派出数名信使前去寻找拜图喇,命他撤往无锡,与自己汇合。
当然,显而易见的是,屯济的命令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无法快速在船与船之间传递,他只能率领靠近旗舰的、能够收拢的兵马强行突围。
很不巧,屯济选择突围的方向正是松江振武军的主攻方向,这振武军虽然军号里带了个武,但实际战斗力低下,想要挡住清军的突围完全是痴心妄想。
屯济也是注意到这个方向的义军缺少甲胄,装备参差不齐,才选择从这里突围。
在他冒着义军的大筒轰击,率领身边能够调动的八旗与绿营登岸后,就如同饿虎扑食一般直扑义军阵地。
义军全然抵挡不住清军的攻势,被带着满肚子怒火的清军杀得四散而逃。
如果不是侯承祖发现不对,及时带着麾下卫所兵赶到,配合振武军拼死抵抗,勉强击退清军攻势,只怕清军都能直接冲到陈子龙的将旗底下了。
眼见敌人居然这么羸弱,屯济和麾下清军一时信心十足,准备改变计划直接以陆战击溃敌人,但他这时却发现从运河的另一端又浩浩荡荡杀来一支新的明军水师——
吴志葵一直在留意此处的战场,在得知清军在鲁之屿参战后陷入颓势,他一时也顾不上后悔,就连忙率军参战,想要弥补自己袖手旁观的罪过。
而屯济眼见又有敌人的援军赶来,顿时人都麻了,他这下是真的摸不清楚那些南蛮到底有多少人参战。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