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206节
“自然是配的。”张国维捋了捋长须,颔首道:“只是改朝换代并非小事,此等言论私下说说便是,莫要为外人所知。”
张煌言也跟着说道:“朝廷昏庸无能,不论是弘光、潞监国、鲁监国亦或是永历,皆是如此,惟有大王能扫清混沌,使天下换新颜。”
见张国维和张煌言都表态,钱肃乐、李之椿和杨廷麟等人也只能表示支持。
表态后,杨廷麟思忖片刻,道:“若要拥推大王御极,仅靠我等文官还是势单力薄,诸位何不联络各地督抚及军中将领,联名劝进?”
“所谓天子有德之人为之,当今天子虽然懦弱无能,但并未失德,贸然行废立之事,恐遭天下人非议。”李之椿迟疑道。
“国难当头,仍欲行骄奢淫逸之事,选拔后妃,如此昏庸之君,如何能称有德?”陈子龙毫不客气地说道:“只需将此事宣扬出去,宫中那位到底是不是有德之人,天下人难道还看不出来吗?”
陈子龙这番话倒是在理,众人都点头同意,钱肃乐摸了摸下巴的长须,沉吟道:“既然如此,何不请天玑司指挥使陈彬前来商议?此人掌侦查情报之事,若能得他相助,以天玑司耳目于各地推波助澜,定能激起民情愤慨。”
众人一听,都眼前一亮,天玑司作为情报机构,其眼线耳目深藏民间,要是天玑司能够参与,那真是事半功倍了。
随即,众人决定由曾经与陈彬共事过的钱肃乐出面,邀请陈彬前往钱府密会。
当钱肃乐的邀请书信送到陈彬府上后,他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他虽然曾经和钱肃乐共事过,但后面就一直没有交情了——陈彬清楚,他为苏言掌管情报机构,就注定要成为一名孤臣,不能与朝中官员有所勾连。
他思忖许久,还是决定带着书信向苏言汇报,既是向苏言报备,也是想询问他的意见。
苏言听了陈彬的话,也没有拆开书信,笑了笑,道:“既然是希声邀请你前去赴宴,你去便是了,左右也是自己人,又担心什么呢?”
说实话,他对此的确充满了好奇,不过也并不准备过问,他知道陈彬会主动向他汇报的。
陈彬本来还犹豫不知道要不要去,见苏言都这么说了,也就安了心,决定去看看钱肃乐的葫芦里到底卖了什么药。
次日傍晚,陈彬身着便服,如约来到了钱肃乐的府邸拜访,这座钱府坐落在夫子庙附近,四周也都是官员的住所,环境还算静谧。
他向看门的下人表明身份后不久,同样身着常服的钱肃乐就快步走了出来,满脸笑容,热情地握住他的手,道:“陈指挥使,你可算来了,我们可是盼了许久啊!”
陈彬被他的热情吓了一跳,但还是挤出笑容,道:“大司寇相邀,下官岂敢不来,只是不知大司寇今日设宴,所为何事?”
他注意到了钱肃乐是用“我们”来自称的,看来今晚这宴席可不止是钱肃乐和他两个人了。
钱肃乐神秘一笑,没有回答,挽着陈彬的手走向内厅,陈彬这才惊愕地发现,内厅里已经坐着好几位熟悉的面孔——内阁首辅张国维、阁臣杨廷麟、张煌言、户部尚书陈子龙、左都御史李之椿、第一旅旅帅何宇。
这些人都是明面上的楚王党,怎么会一起出现在这里?
钱肃乐将他惊愕的神情收入眼底,微微一笑,领着陈彬入座,一边说道:“陈指挥使,今日邀你前来,实则是有一件关乎天下苍生的大事相商。”
陈彬心中一动,又将脸上的神情收归平静,道:“愿闻其详。”
钱肃乐没有开口,而是看向张国维,后者面露严肃,道:“陈指挥使,你我皆清楚朝中的情况,当今天子昏聩,无能无德,焉能再为人君?楚王殿下自苏州起事以来,为光复汉家江山呕心沥血,不辞辛劳,若无楚王殿下,我汉家江山只怕早已沦为腥膻!”
陈彬听他这么说,瞳孔微颤,心中已然猜到几分,但还是不动声色地继续听着。
“老夫与诸位同僚皆以做出决定。”张国维加重语气,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拥推楚王殿下登基称帝,御极天下。”
尽管心中已然有所猜测,但真正听张国维说出来,陈彬还是止不住心中发颤,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中的情绪,道:“张阁老,改朝换代非同小可,兹事体大,稍有不慎,便是天下大乱。”
陈子龙忍不住开口:“陈指挥使,当今之天下,大王已是人心所向,民心可用,三军拥戴,如何不能取明室而代之?况且明室近三百年,气数已尽,如若不是大王力挽狂澜,恐怕早已重蹈宋末崖山的覆辙!”
何宇点头附和,他咧嘴笑道:“军中将士皆愿拥戴大王御极称帝,此前大王称王时,如若不是无人倡议,三军早已为大王黄袍加身,而今断不能再错过了。”
陈彬听言,心中触动,他缓缓说道:“我对大王的忠心,日月可鉴,只是此等大事,还需先向大王通禀,再从长计议。”
说完,他顿了顿,问道:“不知诸公有何打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张国维沉吟道:“此事怎能向殿下通禀?若是殿下同意了,岂不代表殿下就是有心篡位?此事只需你我在场几人知晓谋划,待联名劝进后,大王自然会知晓。”
话落,他盯着陈彬,希望陈彬能够明白自己刚刚所说的意思——陈彬面露纠结,数息后,还是点了点头,道:“在下明白了。”
见陈彬松口,张国维话锋一转,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除了通过天玑司在民间的眼线将皇帝即位以来的无能表现公之于众外,也要将苏言起事以来的功绩和对民生的改善一并提出来,两相对比之下,让百姓知道何人更加适合为人君。
另外,也要通过天玑司的情报传递渠道,联络各地督抚和军中将领,探探他们的口风,并于各地制造祥瑞,鼓动声势。
张国维说完后,旁人也跟着补充了几点,陈彬一一记下,严肃道:“天玑司定会全力配合诸公。”
……
晚宴过后,陈彬先行离去,留下张国维等人还待在钱府商讨。
陈彬虽然答应张国维不告诉苏言,但他纠结许久,还是选择前往楚王府,将宴席上的整个经过都如实汇报一遍。
苏言听了,倒是有些意外,现在天下还未彻底平定,张国维他们就已经开始谋划拥立自己称帝的事情了。
他对此倒是没什么反感,反正早晚他都会取代明室建元称帝,不过苏言其实本来是想着等消灭大西国,彻底统一汉地以后再策划禅让那套,既然现在张国维就已经开始谋划了,那也没什么区别。
见苏言陷入沉思,陈彬想了想,试探道:“大王,属下认为,张阁老对您也是忠心耿耿,明室的确气数已尽,您威望如日中天,天下军民无不希望您取明室而代之,您何不顺应人心?”
苏言收回思绪,瞥了他一眼,脸上露出一抹轻笑,调侃道:“忠心是真,想混个从龙之功也是真,我若是登基称帝,以文质这些年跟随我所立之功,封个侯爵也绰绰有余啊。”
陈彬哪里敢接话,他连忙躬身行礼:“属下不敢奢想这么多,即便大王没有封赏,属下也坦然受之。”
“你啊你……”苏言摇了摇头,不禁失笑。
他们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陈彬主动问道:“大王,张阁老的这番计划,您怎么看?”
苏言思忖片刻,道:“应该可行,此事既然是张阁老提出,那你就只需配合他行事即可。”说着,他脸上又带起几分俏皮的笑意:“他不是还不想告诉我吗,那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大王……”
陈彬哑然失笑,苏言的这个反应,倒是让他安心下来。
……
次日,陈彬便开始发动天玑司隐藏在民间的探子制造引导舆论。
他们直接列出当今圣上的数项失德罪状——
其一,宠信奸佞,重用阉宦,致使国贼丁魁楚联合太监王坤操弄权术,玩兵害民,朝廷上下贪腐横行,忠良报国无路。
其二,自幼长于深宫,生性懦弱,于战事毫无人君担当,只知出逃躲避,且赏罚不明,听信奸佞构陷,使忠良寒心。
其三,目光短浅,全无大局,楚王北伐之际,竟悍然挑动内战,使北伐大业险些毁于一旦。
其四……
数项罪状一出,顿时在民间引发一阵轩然大波,大部分百姓只知道皇帝还在广州行在时,是受奸人蒙蔽,皇帝本身是无辜的,并无错误。
然而这数项罪状流传开来后,他们对皇帝的滤镜瞬间碎了一地,对皇帝甚至朱明朝廷都充满了不满和失望,甚至还不需要天玑司探子刻意引导,“推翻朱明,扶立楚王”的声音就已经甚嚣尘上。
民间的反应让一直留意的张国维等人都瞠目结舌,他们离家入宫的路上,不时能够看见三五百姓聚集在一起,讨论着关于皇家的传闻——不论古今中外,人们总是喜欢八卦的,尤其还是平日里至高无上不可侵犯的皇帝的传闻。
还有总角孩童奔跑在街头巷尾嬉戏打闹,传唱着不知从哪里来的童谣——
“一二三四五六七,
楚王故事传千里。
苏州城中举大旗,
要把乾坤来梳理。
带着将士上战场,
鞑虏流贼全吓跑。
夺回土地一片片,
百姓从此笑开颜。
开仓放粮救饥寒,
学堂朗朗书声传。
人人都把楚王盼,
国泰民安万万年。”
……
文渊阁内。
“天玑司的行动效率倒是比老夫想象中的要快。”张国维满脸笑容地摸着长须,对着已经到场坐在身旁的杨廷麟几人说道。
杨廷麟和张煌言相互对视一眼,嘴角含笑,后者说道:“也不知那童谣是何人所写,真是朗朗上口。”
“殿下在江南民心所向,反响如此倒也正常。”杨廷麟说道,“只是不知道其余各省能否有相同的效果……”
几人说着话,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他们都下意识噤了声,将目光投去,便看见堵胤锡与陈子壮眉头紧锁,面色略微阴沉地走了进来。
张国维几人相互对视一眼,还是张煌言站起身来,脸上故作不知,问道:“堵公、陈公为何如此神情,可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陈子壮没有说话,堵胤锡愤愤道:“外面的那些童谣想必诸位都有听到了吧?这明显是有人在背后蓄意推动,煽动民心!”
杨廷麟笑道:“堵阁部何必如此生气?不过是一帮孩童的有感传唱而已。”
“而已?杨阁老何出此言?”堵胤锡怒道:“如若只是童谣那也就罢了,百姓三五成群,皆在非议陛下,简直目无君长,官府若不出面管束,放任百姓非议,则陛下、朝廷威严扫地!”
见堵胤锡发怒,张国维轻咳一声,缓缓道:“堵阁部所言不错,的确需要管束,命应天府尹张贴告示,遣衙役驱散百姓,若再有非议朝廷者,下狱论罪。”
第344章 乾清宫(为普鲁士皇家之鹰加更1/2)
“欺天啦!”
乾清宫内,庞天寿在从出宫采办的宫人那里听闻民间的舆情后,第一时间就向朱由榔通禀。
这位皇帝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他在得知自己居然被百姓肆意非议,气得整个人当场红温,化身破坏达人,随手抓起手边的东西用力砸了起来。
庞天寿也是第一次看见皇帝如此忿怒,他吓得身体发颤,跪伏在地不敢动作,听着耳边不时传来的东西砸地的巨响和碎裂声,心里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要通风报信。
“苏言!一定是他!”在将手中的玉具砸碎后,皇帝跳脚咆哮:“他就是想让朕出糗,让朕民心尽丧,好谋朝篡位,难道他以为朕看不出来吗!”
庞天寿吓得脸色煞白,连忙跪爬到皇帝脚边,抱着他的大腿,喊道:“万岁慎言啊!万岁息怒,可不要气坏龙体了!”
朱由榔下意识想要将他踹开,但脚才刚刚抬起,就犹豫着重新放了下来,庞天寿顺势爬起来,扶着皇帝往御榻走去。
皇帝走到御榻旁,一屁股坐了下来,望着宫里那满地的狼藉,只觉得胸中充斥着无限的委屈,他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只能仰起头强忍着不让它流出来。
君臣二人相互倚靠,过了许久,皇帝的声音才幽幽响起。
“庞大伴。”朱由榔声线略显低沉,好似做出了某种决定一般:“我不想做这个皇帝,既然苏言那么渴求,那便如他的愿,将这皇位禅让给他吧。”
庞天寿听言大惊失色,慌忙再度跪倒在地,以头触地,悲戚道:“万岁万万不可!皇明近三百年社稷,怎能断于万岁之手,还请万岁收回成命!”
“苏言如此欺我,如何能忍受?”朱由榔悲伤道:“与其继续受其羞辱,倒不如将帝位禅让于他,好让我去做个潇洒快活的富家翁。”
“万岁!”庞天寿用力叩首,泣涕齐下,咬牙道:“君辱臣死,老臣深受皇恩,焉能坐视万岁受辱,愿舍出这条老命,为万岁诛杀国贼!”
“好!”
朱由榔等的就是庞天寿这番话,他脸上的悲伤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坚毅。
身为皇帝,岂有那么容易就能够舍弃皇帝的权柄,禅让给外姓人?即便是懦弱如朱由榔,在这个时候,也不得不狠下心来为自己搏一搏。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