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205节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大西军还在与清军残部相互厮杀,打得狗脑子都快出来了。

  大西军虽然战斗力不如清军,但他们有一个清军没有的优点——那便是拥有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而且大西军还能凭借地利进行固守,不管付出了多少伤亡,都能从后方得到补充和增援,而清军在丢失夔州、重庆等地后,就只剩下一个顺庆府。

  就一个被大西军祸祸过的顺庆府,如何能够养活起数万清军残部。

  清军一开始还攻势迅猛,试图在短时间内拿下保宁,但随着几次强攻皆被击退,豪格略有些绝望的发现,他们剩余的粮食已经不再能够支撑他们发起大规模进攻了。

  既然保宁无法拿下,豪格只能将目光重新投向重庆,想要重新从明军手中夺回重庆,但阎应元在合州布下重兵把守,任凭清军如何攻打,都只能大败而归。

  无奈之下,清军只能向西攻打梓川州,劫掠梓川州所辖各州府,以此来获得部分粮草。

  但是,这并不能改善他们的处境——清军已经被困死在了这里,他们根本不能按照原计划杀进汉中直通陕西,进退两难之下,等待他们的只有慢性死亡。

第342章 开源节流

  “逆宗朱容藩伏诛,王应熊弃印而走,川南平定,然西贼仍据川北,鞑虏残部割据顺庆,川中百姓仍处水火,当命阎应元挥师北伐,光复四川全境。”

  在中书舍人宣读完以后,苏言沉吟片刻,对着一众大臣们说道。

  大臣们都点头称是,张国维主动提道:“殿下,而今原四省总督王应熊弃印而走,四川总督之位空虚,阎应元平逆宗朱容藩有功,下官请升阎应元为四川总督,保境安民,宣达朝廷威德。”

  苏言略带赞赏的看了他一眼,心道这张国维真是上道,他还没提,就主动提出来了。

  他也就顺势点了点头,看向其余大臣,道:“阎应元平逆有功,加之川督之位空悬,理应升官封赏。”

  兼管吏部的张煌言出声应下,兵部尚书堵胤锡紧跟着开口,他表情严肃,道:“殿下,川中混战数年,民生雕敝,只怕川中府库辎重不足以支撑我军大规模北伐,下官认为应该调配钱粮军械,支援四川,确保前线无忧。”

  户部尚书陈子龙却面露难色,起身说道:“堵阁部所言极是,只是如今国库虽有储备,但各处战事皆需钱粮,非但四川一地所需甚巨,云南、河南、山西等地也都需朝廷调配输送,而且……”

  说到后面,他面露些许迟疑,没有继续说下去。

  苏言抓住了他的迟疑,皱了皱眉,问道:“而且什么?”

  “太后前日差人向内阁下达懿旨,要求内阁于全国挑选良家女子充实后宫,这也需一笔很大的支出。”陈子龙低声说道。

  苏言愣了两秒才回过神来,他几乎要被气笑,道:“而今朝廷战事吃紧,四川等地百姓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前方将士为了收复失地而浴血奋战,陛下怎么能在这个时候骄奢淫逸,扩充后宫,这不是让天下臣民寒心吗?”

  大臣们面面相觑,都沉默不语,张国维意味深长地看了陈子龙一眼,当时太后差人下懿旨的时候,他们可是集体顶了回去,拒不奉诏,他还没想好要不要告诉苏言,陈子龙就主动捅了出来,这是想要给苏言上眼药啊。

  堵胤锡和陈子壮都觉得有些丢脸,对皇帝也有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就算苏言把持朝政,你好歹也要尝试着争权夺利一下吧,怎么现在非但躺平下来,还想着扩充后妃了?

  苏言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的怒气压下来,缓缓说道:“陛下那里,本王自会前去劝谏,此事不必理会,等天下太平再提也不迟。”

  陈子龙连忙应下,又接着说道:“殿下,战事迁延日久,各地民生还未恢复,所需花费甚众,下官认为还需开源节流,减少国库支出。”

  “开源节流……”苏言摸了摸下巴的长须,沉吟片刻,道:“此事的确刻不容缓,陈尚书可有什么具体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陈子龙见苏言询问,心中也早有腹稿,连忙说道:“殿下,所谓节流,可从宫廷开支入手,自陛下还于南都后,宫中各项用度皆远要比广州时更高,许多不必要的开支皆可削减,例如宫廷的饮食、服饰等方面,皆可适当简化。”

  他侃侃而谈,堵胤锡和陈子壮默默对视一眼,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们总觉得陈子龙今天就是刻意针对皇室的,先是向苏言告状,又要削减宫廷开支,可他们偏偏还找不出刻意针对的理由。

  苏言微微点头,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陈子龙便继续说道:“至于开源,可从商税和屯田两处着手。如今商业繁荣,然而商税却征缴不足,朝廷可提高商税税率,加强对商税的监管。”

  “此外,我朝虽有海禁之政,但东南沿海海贸发达,单单郑氏一族,数十年海贸所积攒之财富便富可敌国,下官请于各省重设市舶司,由官府组织海贸,并对海贸商船征税。”

  因为倭寇泛滥和海禁的缘故,虽然终明一朝一直都设有市舶司,但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宛若摆设。

  这点倒是说到了苏言的心间,他面露笑容,但也没有马上表态,而是示意他继续说完。

  陈子龙将他的表情变化收入眼底,心中大定,又接着说起屯田:“至于屯田倒还简单,自闯贼叛乱,东虏入寇,大江南北多有杀戮,诸多田地变成无主荒地,可命各地官府招募流民开垦荒地,种植粮食,如此以来不仅能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还能增加朝廷的田赋收入。”

  他说完后,苏言思索片刻,才缓缓说道:“陈尚书所言有理,而今国难当头,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理应向商贾加征赋税,补充国库,至于重设市舶司一事,本王大力支持,就由内阁议出个章程吧。”

  话落,苏言才后知后觉的看向大臣们,问道:“诸位有何看法?”

  众人都有些无奈,心想你都表态了,我们难道还能表示反对吗?

  不过,他们虽然心里是这样想着,还是有人起身说道:“殿下,屯田一事的确是利国利民之举,但实施起来也有诸多困难,例如流民的安置、农具和种子的供应等,都要妥善安排,并且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陈子壮点头附和:“堵阁部所言极是,屯田之事需地方官府全力配合,也需朝廷遣官至地方巡视监管。”

  “屯田之事,就由工部屯田清吏司与地方官府一同负责,对于安置流民,地方官府也需登记在册后上报户部,屯田前三年可免去赋税,减轻百姓负担。”苏言一锤定音。

  兼管工部的张国维连忙领命,苏言又说道:“如今四川战事在即,钱粮补给至关重要,户部兵部仔细商讨,根据前线需求输送物资,确保四川北伐所需。”

  陈子龙和堵胤锡齐声应喏。

  苏言正准备宣布内阁廷议结束,但在这时,又有宫人拿着奏疏匆匆入内,由中书舍人打开宣读。

  这封奏疏正是李元胤送来的,在中书舍人宣读完以后,大臣们都炸开了锅,议论纷纷。

  “西贼如此猖獗,山西局势危在旦夕,若不出兵驰援,恐太原告急,山西全省得而复失啊!”堵胤锡略显焦急地说道。

  “那山西巡抚祝世昌曾经仕清,归降国朝也只是迫于形势,难保此人不会畏惧西贼而投靠贼人。”陈子壮蹙眉说道。

  陈子壮这句话倒是提醒了苏言,祝世昌对于朝廷可没什么忠诚,他能够迫于行事叛清降明,就能叛明降西。

  “那就调兵北上驰援山西吧。”苏言沉吟道:“调第十、十一旅入晋作战,将西贼赶出山西,着李元胤继续围攻大同,不必南下。”

  第十、十一旅是得到山东光复后的阶段奖励招募组建而来,完成招募后也一直在江南驻扎,本来便是要作为预备队使用的,现在正好山西缺少兵力,那便将这两个旅一并调去。

  堵胤锡听言应喏,苏言接着说道:“山西巡抚祝世昌抗敌不力,又无威望节制地方文武,着暂罢其职,调淮北巡抚刘中藻改任山西巡抚。”

  刘中藻?

  大臣们面面相觑,倒是没想到苏言会选择将刘中藻改任山西巡抚,毕竟刘中藻到目前为止一直都待在地方默默无闻,而且他在朝中也没什么关系。

  似乎是看出了大臣们的不解,苏言微微一笑,道:“刘中藻出任地方期间,安民济物,劝课农桑,颇有一番政绩,山西战乱不休,百姓纷扰,便是需要这样的官员调任山西安抚百姓、稳定民心,恢复生产。”

  他的这番话也给众人另外透露出了一个信号——苏言一直都在注意各地督抚的情况,即便是刘中藻这种朝中没有关系的,只要默默干事,也能被苏言注意到并得到提用。

  随后,苏言又命兼管礼部的陈子壮负责操办殉国的韩王朱璟潥的丧礼,且不管朱璟潥在山西大起义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对苏言主持的朝廷又有什么态度,他终归是殉国而死,这点表面功夫还是要做到的。

  内阁廷议结束后,苏言没有直接离开皇宫,而是让宫人向皇帝通报一声,转道乾清宫面圣。

  苏言平日里都不会入宫面圣,今天突然求见,倒是打了个朱由榔一个措手不及,他连忙命人将苏言请来,自己趁机换上一件新袍子,梳洗一番。

  等苏言来到乾清宫时,皇帝才刚刚完成梳洗,他坐在御榻上,见苏言入内,脸上带着几分急促的笑容,好似被班主任突然家访的孩子一般。

  “爱卿今日求见,可是朝中发生了什么事?”他问道。

  苏言面色肃穆,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臣听闻太后向内阁下懿旨,要求内阁于全国挑选良家女子扩充后苑,陛下可知此事?”

  朱由榔没想到苏言会提到这件事,他的表情变得有些不自然:“嗯……此事……朕,朕倒是听说过。”

  他眼神躲闪,犹豫片刻后,还是想要为太后辩解几句:“母后也只是为了皇家着想,而今后宫人丁单薄,也不利于皇室绵延……”

  他话没说完,苏言就冷着脸打断:“陛下,如今国家百废俱兴,国事艰难,民生凋敝,各地叛逆还未平定,前线战事浴血奋战,百姓流离失所,您难道对此一无所知吗?!”

  朱由榔被苏言的表情给吓到了,他下意识缩了缩脖子,面露懦弱,苏言接着说道:“国库虽有储备,但各地所需花费甚重,陛下怎能贪图享乐,行此劳民伤财之事?此事若是传至民间,恐寒天下臣民之心,还望陛下劝谏太后,莫要再提及此等蠢事了!”

  虽然朱由榔自知理亏,但被苏言这样一阵教训,还是有些恼怒,他藏在衣袖里的手捏紧了拳头,片刻后还是又舒展开来,他没有与苏言翻脸的资本。

  想到这,朱由榔心下一片悲凉,只能垂首说道:“爱卿所言极是,朕定会劝说母后,并且不再让此等事情发生。”

  苏言微微颔首,躬身说道:“陛下英明。”

  说罢,他又接着将节流之事提了出来,希望皇帝能够允肯削减宫中开支用度,朱由榔听他说完,心中哇凉哇凉的,但又没有理由拒绝,只能强笑着说道:

  “既然财政吃紧,朕身为天子,自然要带头表率,传朕旨意,即日起削减各宫开支,吃穿用度皆按最低标准,爱卿觉得呢?”

  “陛下圣明。”苏言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笑容。

  此行目的已经达成,苏言也没有继续留在宫里,直接请辞离去。

  等他离去后,朱由榔气得拿起枕头用力砸床,无能狂怒,司礼监庞天寿听到动静后连忙赶来,一把拦住了皇帝,口中连连喊道:“万岁息怒!小心气坏了龙体!”

  “气坏了最好!”朱由榔咬着牙说道,但还是顺势坐了下来,“简直欺人太甚!我大明自太祖开国以来,还能找得出比朕更窝囊的皇帝吗?!”

  庞天寿吓得面色发白,连忙说道:“万岁慎言,小心隔墙有耳,楚王在宫中耳目众多,要是被他知道了,定会再找理由磋磨万岁。”

  朱由榔虽然还是咽不下这口气,但也不再言语,他冷静片刻后,示意庞天寿靠过来,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够听见的声音问道:“朕让你去收买禁军,进度怎么样了?”

  庞天寿跪在皇帝身前,低声说道:“回万岁,那些禁军冥顽不灵,极难收买,不过臣用金银开道,还是收买了一名百户,名为陈池园。”

  “此人可靠谱?”皇帝双眼微眯,问道。

  “此人家中老母卧病在床,急需银钱买药治病,臣给了他一百两白银,他感激得死心塌地。”庞天寿嘿嘿一笑,回答道。

  “你可有命人探查过?”

  “这是自然。”庞天寿回答道,“臣命人随他出宫,到了他家查看,他家中果然有一老母卧病在床,且还有一名独子拜夫子读书,也正是缺钱的时候。”

  “如此纯孝之人……”皇帝迟疑片刻,还是说道:“你再考察一番,事关重大,不可轻信。”

  “遵命。”

  ……

  “如此说来,庞天寿应该会信任于你了。”

  另一处,苏言看着跪倒在地的近卫步兵百户,口中喃喃道。

  “标下不知,但看他的神情,应该是了。”陈池园回答道。

  “继续潜伏,我倒要看看,这朱由榔和庞天寿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苏言面露冷笑。

  庞天寿接触禁军试图收买军官的消息他早已知晓,考虑到堵不如疏,他便决定将计就计,授意基层军官假意被收买,实则作为卧底,时刻回报皇帝那边的计策。

  宫中的所有禁军都是完全死忠于他的系统兵,就算是朱由榔舍得把皇位拿出来许诺,也不会有人心动背叛苏言。

第343章 楚党在行动

  “人中,你老实告诉老夫,你今日廷议上到底是怎么想的?”

  文渊阁外,几名楚王党大臣往外走着,张国维突然对陈子龙询问道。

  陈子龙看了他一眼,脸上泛起几分笑容:“张公为何如此发问?子龙实在不知。”

  张国维有些无奈的揉了揉太阳穴,道:“在场的都是自己人,人中又何必隐瞒?你先是向大王告知太后懿旨之事,后又借开源节流之名提议削减宫中用度,若被外人知晓,只怕会被扣上针对皇室的帽子。”

  被他这样点出来,陈子龙也不再隐瞒,大大方方的点了点头,道:“而今国家有难,前线吃紧,陛下却只知贪图享乐而不知为国家着想,各位有志之士如何还能看得下去?”

  他说着,下意识看了看周围,见这广场上只有他们几人,卫兵都在较远的地方,接着说道:“大王自苏州起事以来,为收复失地、天下生民计,夙兴夜寐,不敢有半点懈怠,依在下愚见,大王才更适合御极天下!”

  此言一出,其余几人皆神色微变,钱肃乐连忙道:“陈尚书慎言!此等大逆不道之言论,若是被外人听了去,定会惹火上身,还牵累到大王!”

  陈子龙笑道:“张公刚刚不是说在场都是自己人么?我自然是信任张公的,至于诸位,难道大王所累之功绩,还不配取明室而代之,成为这天下共主吗?”

  说着,他目光炯炯地看着张国维等人,似乎是在等待着他们的回答。

首节 上一节 205/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