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203节

  “呼!呼!呼!”

  西军将士高声呼喊,迈开步伐向明军推进,尽管西军的前身是流寇不假,但他们从武昌流窜到四川建国,又从四川回到陕西老家,大多数人都蜕变成了善战老兵。

  反观明军,明军虽然有万余之众,但其主要的战力还是数千大同边军,再加上起事后招揽收编的前明军队与义军,真要论战斗力,还真不一定是西军的对手。

  两军缓步推进,相互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随着双方距离越来越近,空气中也仿佛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紧张气息。

  很快,两军皆进入对方弓手的射程范围内,在双方将领的怒吼声中,两军弓箭手皆先后弯弓放箭。

  霎时间,无数利箭如蝗虫般呼啸飞向敌军,天空被密密麻麻的箭雨遮蔽,发出“簌簌”的声响。

  箭雨从天而降,砸入人群之中,两军军阵中顿时响起一片惨叫,不少士兵中箭倒地,队伍前进的节奏也为之一滞。

  但双方也很快做出应对,士兵们纷纷举起盾牌,将落下的箭矢格挡弹开。

  两军不断推进,战场上也逐渐响起巨大的枪炮声——明西双方都配备了部分火器,随着双方距离越来越近,他们都不约而同选择投入使用。

  “火铳手上前,放铳!”

  在军官的怒吼下,顿时有一队队冲出队列,在阵前列阵,举起火铳对准敌军射击。

  只听一阵噼里啪啦的枪声炸开,躲在盾牌后的敌军顿时哀嚎着倒下一片,但这并不能阻止敌军继续推进。

  很快,双方终于进入短兵相接的范围,大西军的长枪手迅速将长枪放平,如同一排排尖锐的刺猬,在震天战吼声中向明军刺去。

  而明军刀盾手也毫不畏惧,举着盾牌抵挡着刺来的长枪,同时挥刀砍向地方的枪杆,试图将枪杆斩断后与敌人贴身肉搏。

  两军接战后,明军很快就感受到了一股压力,对面的西军显然不是巡抚口中的乌合之众,他们战技娴熟,配合默契。

  有明军斩断枪杆,挥舞着腰刀贴身上去,试图与贼兵肉搏,但被斩断枪杆的西军迅速后撤,由身后的刀斧手顶上,几下便将靠近的明军斩杀。

  明军伤亡不断,而西军攻势猛烈,尽管才交战不久,便已经隐约出现落败的迹象,刘汝见势不妙,急忙率领亲兵朝着西贼攻势最为猛烈的地方压上,试图稳住防线。

  他身先士卒,挥舞着手中的大刀,配合亲兵将许多胆敢靠近的西贼斩杀,但个人勇武并不能改变战场大局,西军源源不断用水来,防线仍然岌岌可危。

  姜建勋见刘汝陷入困境,心中暗道不好,他当机立断,抽调一部分兵马试图增援刘汝。

  但这正是艾能奇想要看见的,眼见明军终于动用预备队,他猛地高举腰刀,高声喝道:“弟兄们,随我从侧翼迂回包抄明军,大破敌军!”

  “杀——”

  激昂的进攻号角适时响起,一直隐藏在后方的千余西军骑兵顿时如同一股黑色洪流,迅速朝着明军侧翼冲去。

  马蹄声如白日闷雷一般,令大地都为之震颤,侧翼明军见贼军骑兵冲来,皆吓得肝胆俱裂,全然没有抵抗的勇气。

  在西军骑兵冲撞上他们之前,侧翼明军就直接被吓得四散而逃,下一瞬,骑兵狠狠撞了上去,瞬间便将明军侧翼冲得七零八落,将大量溃逃的明军卷入马蹄之下。

  姜建勋目睹侧翼被冲垮,惊得面色煞白,嘴唇也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他双腿一软险些从马背上跌落下去。

  好不容易稳住身形,姜建勋便声嘶力竭地吼道:“不许退!中军随我阻挡贼军,必须将贼军驱赶出去!”

  但是他的声音在这混乱嘈杂的战场上,显得极为微弱,直接被淹没在喊杀声与马蹄声之众。

  还未等他率领中军增援,侧翼便在西军骑兵的马蹄和长刀之下彻底溃败,大量西军步卒欢呼着跨过满地尸体发起进攻,明军全线动摇。

  在这混乱中,艾能奇一眼就盯上了立于将旗之下的姜建勋,他刀锋一指,率领骑兵便直扑姜建勋所在的方向而去。

第340章 阴谋夺城

  明军于赵康镇之战惨败,姜建勋不愿落于贼军之手受辱,在被俘之前于乱军之中自刎而死。

  随着姜建勋战死,明军全线溃败,仓惶败逃,或是死于西军的追击之下,或是沦为俘虏,赵康镇外几乎血流成河,横尸遍野。

  艾能奇大败明军,还缴获了大量明军战旗甲胄,他本欲在清理战场后直接押解战俘返回大营,但是在他启程之前,其子艾承业突然拦住了他。

  “父亲,明军重兵固守绛州,只怕短期内无法攻克,孩儿有一计,或许能够攻破此城。”

  现在的艾承业还只是十几岁的少年,虽然出身不佳,但平日里也多有读书,素有主见,艾能奇听他这么说,顿时来了兴致,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艾承业昂首挺胸,朗声道:“父亲,我们缴获了大量明军战旗和甲胄,完全可以分出一支精兵乔装打扮成明军援军,给绛州守军演一出戏,让他们杀到城下,骗开城门。”

  “只要守军相信,主动打开城门,我军便能顺势拿下此城,减少军中将士在攻城中的伤亡。”

  艾能奇听言,顿时眼前一亮,认为独子此计甚好,不过他没有将满意表现出来,还是有意考考艾承业,道:

  “你要如何让守军相信这支兵马就是援军?要知道姜建勋那狗官已经自刎而死了。”

  “对那些明军降将威逼利诱,只要他们能够配合,何愁无法骗开绛州城门?”艾承业反问道。

  “只怕他们不愿配合啊……”艾能奇说着,话锋一转:“此计既然是你提出的,那便由你来负责,可有信心?”

  艾承业没想到父亲会让自己来负责,他先是一愣,而后面露喜色,连忙拍着胸脯说道:“孩儿愿立军令状!”

  “好!”艾能奇大笑着重重拍了拍独子的肩膀:“不愧是咱的儿子,有咱的影子,若真能拿下绛州,你当属首功!”

  艾能奇虽然说着让独子负责,但对他的年龄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便让自己的亲信跟着辅佐艾承业。

  明军里大部分都是投降过清廷的,投降这种事情,有了一次便有第二次,在艾承业的劝降下,那些明军军官几乎没有任何心理抵触,便选择了投降。

  其中就包括了总兵刘汝。

  刘汝并没有死在乱战之中,在姜建勋自刎身亡后,他还试图收拢溃兵突围出去,但奈何西军穷追不舍,他最终还是被追上并沦为俘虏。

  所谓好死不如赖活,现在西军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是归顺西军,还能继续领兵,戴罪立功;一个是拒绝招降,被送下去陪姜建勋上路。

  刘汝只迟疑了片刻,便做出了决定——归顺西军。

  刘汝身为总兵,在姜建勋身亡后,几乎可以算是这路明军的二号高官。

  其余俘虏眼见连他都归顺了西贼,便更加没有心理负担,为了自保也都跟着选择归顺。

  刘汝归降后,便和其余几名一同归降的将领军官一起被带到了艾能奇面前,并被告知攻打绛州的计划。

  艾承业站在众人面前,气定神闲,尽管他只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少年,此刻却显得信心十足,颇有几分运筹帷幄的大将风范。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刘汝等人,道:“诸位将军,而今你们既已归降我大西,便是一条船上的人了,但本公子愿意相信你们,不代表我父愿意相信你们。”

  听他这么说,刘汝等人神色微变,都下意识将目光投向艾能奇,就看见艾能奇面无表情,用那充满压迫感的审视的双眼看着他们。

  刘汝心中微颤,脸上连忙换上几分讨好的笑容:“四千岁,我等既已归顺,定当为千岁效死而战,若有贰心,天打雷劈!”

  艾能奇冷哼一声,道:“咱不相信所谓的誓言,咱要看看你们的所作所为。”

  艾承业适时接过话头,道:“诸位若想证明自己对大西的忠诚,本公子这里倒是有一计,就看诸位愿不愿意听从本公子的号令行事了。”

  几人顾不得多想,连忙说道:“愿听从公子号令,还请公子示下!”

  艾承业点了点头,随即将自己骗开绛州城门的计划侃侃而谈。

  他要刘汝从降兵中挑选三千精兵,再让父亲从军中选拔两千老营精锐,合兵五千,打出明军援军的旗号驰援绛州。

  而后假装与包围绛州的西军交战,杀出一条“血路”,抵达绛州城下,向守军表明身份,骗开城门——刘汝身为总兵,还手持姜建勋的官印,足以骗过守军了。

  其实想要骗开城门,只需要三千兵马就足够了,但是艾承业还是没有完全信任他们,额外加入两千老营作为监视。

  刘汝听完了他的话以后,却皱了皱眉,提出疑问:“公子,守军只见官印不见人,极有可能询问姜建勋的情况,又该如何回答?”

  “你只需回答本部兵马是前军即可,城中守军又不知姜建勋带来多少人马,如何会起疑?”艾能奇粗声粗气地说道,似乎是对刘汝这个问题充满不屑。

  刘汝也知道自己问了个蠢问题,缩了缩脖子,不敢再讲话。

  见众人不再有异议,艾承业鼓舞道:“诸位,若能攻破绛州,我父定然会向陛下为诸位请功!”

  在场众人都不是初出茅庐的小年轻,哪里听不出来他这是在画大饼。

  但是,面对虎着一张脸的艾能奇,他们也只能配合地露出笑容,连声回应。

  ……

  接下来,艾能奇命人返回围城营地,向白文选提前通个气,让他做好演戏的准备,等到时候行动开始,装模作样打一场就好了,可别真的互相残杀起来。

  次日十一月十三日,刘汝便率领挑选出来的五千人马出发,向绛州开去,艾能奇也率军跟在他的身后。

  尽管往五千兵马里塞了两千老营,但艾能奇也还是没有完全放下心来,他让自己的亲信换上明军的甲胄,跟在刘汝身边行动。

  为了避免被守军发现他们是假装厮杀,一直等到黄昏日落,刘汝才率军装模作样地向绛州城外的西军营地发起进攻。

  一时间,示警的锣鼓声响彻城外,整个西军大营就好似滴水的油锅一般沸腾起来。

  城外的动静瞬间引起城头守军的注意,韩王朱璟潥、虞胤、韩昭宣第一时间赶到城墙上向外眺望。

  尽管此时光线已经略微昏暗下来,但他们还是能够隐约看见从北方西军营地外,飘扬着众多明军战旗。

  “是援军!”

  “援军来了!”

  朱璟潥三人顿时振奋起来,他们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出了浓浓的喜色,韩昭宣连忙说道:

  “援军赶至,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即刻点兵出城策应,若能趁机里应外合击溃西贼,绛州之围可解!”

  虞胤下意识就要松口同意,但他很快反应过来,拉住了韩昭宣:“不要着急,万一这是西贼的阴谋,你主动出城,不就中了西贼的陷阱了!”

  韩昭宣听他这么说,也瞬间冷静下来,他扭头看向两军战旗飘扬的地方,从这里只能听见阵阵喊杀声传来,却并不能看清厮杀的场景。

  他想了想,还是说道:“那便先集结兵马,再观望观望。”

  这次虞胤没有阻拦,放任他去调兵遣将。

  而在城外,西军卖力的高声呐喊,挥舞着兵器相互劈砍,发出叮叮当当的清脆响声。

  为了让他们的伪装显得更真实,士兵们也拿出提前备好的牲畜血,在各自身上涂抹起来,空气中顿时弥漫起一股浓郁的血腥臭味。

  “都督,他们真能骗开绛州城门吗?”

  乱军之后,一名西军将领站在白文选身侧,略有些疑惑的低声问道。

  白文选摇了摇头,道:“我也不知,若能骗开最好,即便是骗不来,于我军而言又有什么损失呢?左右死的也是那些明降军。”

  的确,对于西军而言,这只不过是没有损失的赌博罢了,赌赢了一劳永逸,赌输了大不了继续围城。

  阵阵喊杀声中,刘汝率领的“明军”终于杀穿了西军的营地,来到绛州城下。

  刘汝亲自拍马冲出军阵,对着城头守军高声喊道:“我乃大明山西总兵刘汝,奉山西巡抚姜抚台之命驰援绛州,这是姜抚台的官印和本官的令牌!”

  虞胤和韩昭宣听到他的喊声,面面相觑,姓姜的山西巡抚,那就只有姜建勋了,他们却是没想到援军会是此人派来的。

  “据我所知,姜建勋占据汾州,与太原的祝世昌争夺山西巡抚之职,他与我们没有多少交情,怎么会主动来援?”虞胤低声对朱璟潥和韩昭宣说道。

  韩昭宣也觉得有些奇怪,他挠了挠头,迟疑道:“莫非……是他想要借此立功,向朝廷展露他的能力?”

  “有几分可能……”朱璟潥沉吟道,“不论如何,还是先确定他们的身份,再做决定。”

  虞胤点头称是,他随即将身子探出垛口,喊道:

  “本官乃韩王所任六省督师虞胤,本官会命人投下一个竹篮,刘总兵且将官印和令牌送上来,待检查过后再开门放行。”

首节 上一节 203/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