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197节
听完斥候汇报,陈邦彦眉头微蹙,对金声桓等人说道:“西贼主动迎击,也不知他们到底打了什么算盘,莫非是想要拖延我军?”
金声桓等人也猜不出敌军的意图,还是第五旅旅帅陈子昂说道:“抚台,不管西贼是何用意,我军皆能将其轻易击溃——西贼惟一优势便是兵力庞大,而今却分兵迎战,反而是削弱了己方优势,真乃愚蠢至极。”
陈邦彦摆了摆手,道:“不可轻敌,还需谨慎一些,以免中了贼军之计。”
说罢,他还是下令大军继续前进,与西军交战。
半个时辰后,明军缓缓开入战场,进入李定国的视野之中,李定国策马立于阵前,远远眺望着明军军阵。
这一看,他不由得吃了一惊,只见那明军军容鼎盛,军阵严整,战旗林立,一杆杆被扛在肩上的火枪上都插着刺刀,在阳光之下闪烁着刺眼寒光。
只一眼,李定国就从敌军的军容上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他心中暗道:
“这就是将鞑虏赶出中原的明军么?乍一看倒也是名不虚传,只是不知道其真实的战斗力到底如何。”
不多时,明军便完成列阵,陈邦彦以第五、六旅作为一线,排开两道战线,金声桓、张应祥所部则充作预备队,部署于后方。
为了能够给步兵更精准及时的炮火支援,12磅步兵炮皆分散部署于各营之间的空隙,而12磅步兵榴弹炮则集中部署在两翼之中。
在完成列阵后,只听阵阵军鼓声自明军军中响起,庞大的战线开始缓缓推进。
李定国眼见明军主动进攻,顿时心潮澎湃,尽管知道此战的结局是佯败,但他还是迫不及待想要见识一下这支明军的战斗力。
不过很快,他的期待便被淹没在炮火之中。
随着明军推进,两军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至约莫五百米,侧翼跟随前进的炮兵纷纷停下,在军官的大声喝令下将火炮与牵引架分离,也将装着火药和炮弹的箱子搬下来,就地部署火炮。
一门门12磅步兵榴弹炮很快完成部署,并在炮兵的合力推动下,将黑洞洞的炮口对准敌人。
在炮兵有条不紊的装填下,一颗颗开花弹与黑火药一同被塞进炮膛,等数十门火炮皆完成装填后,所有人的目光都一齐集中在手持令旗的炮官身上。
“开炮!”
炮官猛地将令旗挥下,高声怒吼,下一秒,所有火炮的引线皆被点燃,在一阵短促的引线燃烧声结束后,只听一道震耳欲聋的巨响响起,第一门火炮炮口喷出耀眼的火光,炮弹如流星般呼啸而出,径直飞上天空。
而后,其余火炮也相继发出怒吼,一枚枚开花弹在半空中高速飞行翻滚,划过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如雨点般落向大西军的军阵。
李定国看着向军阵飞来的炮弹,瞳孔猛地一阵急促放大,下意识用力抓紧缰绳,高喊:
“明军炮击!稳住,不要慌乱!”
在他撕心裂肺的高喊声中,实心弹飞至大西军军阵上空,在落地前猛地爆炸开来,飞溅的弹片宛若天女散花一般将底下的西军兵卒笼罩在内,瞬间夺走数十人的性命。
还有炮弹如雷霆般呼啸而来,狠狠砸进人群之中炸开,沙石、血肉横飞,惨叫声此起彼伏响起。
原本整齐的队列,在这一轮炮击之下变得混乱不堪,几近分裂,西军步卒惊得四处奔逃,有的抱头鼠窜,试图逃出炮击范围,有的呆立当场,被眼前的惨状吓得不知所措。
李定国看着这一幕,呆若木鸡,在他之前的作战岁月中,虽然也有与拥有火炮的明廷官军作战,但明廷官军的火力可不足眼前明军的十分之一。
第一次遭遇如此猛烈的火力,李定国几乎被当场打懵,但他很快回过神来,望着那隐隐有着崩溃迹象的军阵,连忙传令各营稳住阵脚,重整阵型。
西军的将领们皆试图重整队伍,稳定军心,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大声呼喊:“不要慌!稳住阵脚!”
但是,他们的呼喊声很快便被再度袭来的第二轮炮击淹没,新一轮炮击接踵而至,炮弹如雨点般落下,在半空和地面炸开。
一些士兵被落地的炮弹直接击中,身体瞬间被撕碎,有的则是被爆炸产生的弹片溅射波及,哀嚎着倒在血泊之中。
许多人没有当场死亡,挣扎在钻心的疼痛之中,眼睁睁看着鲜血不断流出,自己离死亡也越来越近。
炮击之下,西军军阵终于崩溃,士兵们尖叫着仓皇逃窜,一个年轻的西军士兵看见有一枚炮弹朝着自己飞来,瞬间瞪大双眼,惊声尖叫起来,转身拼命奔跑。
但是那炮弹的速度远远超过他的脚步,在狠狠砸入人群后爆炸开来,飞溅的弹片向他背后飞来。
可怜的士兵只觉得后背被一记重锤砸中,剧痛让他脚下不稳,重重摔在了地上,后背好似被无数把利刃切割,剧痛几乎要让他昏厥过去。
西军的崩溃速度要远超出交战双方的统帅,陈邦彦这下终于明白为何苏言的军队能够横扫南北,将强横一时的鞑虏打得不得不逃回辽东,此前内战中朝廷兵马为何会在短短数月中全面战败。
金声桓也是第一次如此直观的看见楚军的炮击效果,他震撼之余,也再次为自己当初直接选择臣服苏言的决定感到庆幸。
此时的李定国已经顾不上震惊,他不断安抚着受惊的战马,看向被炸得七零八落的军阵,整整三万大军,在两轮炮击之下直接兵败如山倒。
尽管他在战前就已经定好了要佯败的战略,但是这败的速度也太快了!
“撤退!”
李定国咬着牙,大声高喊,他必须要尽快逃到瀍河对岸去,将明军的可怕告知孙可望。
他的心中隐隐升起几分不安——明军火炮如此可怕,极有可能会导致之后的半渡而击战术失败!
在李定国的高喊声中,西军兵卒皆仓皇逃窜,丢下一片狼藉和满地的尸体逃往横跨瀍河的石桥,争先恐后想要远离可怕的明军。
眼见西军这么快便溃败,陈邦彦自然下令乘胜追击,随着他的命令下达,原本以横队推进的明军迅速转变为列队,大步追击。
而在这时,张应祥对陈邦彦主动请缨,道:“抚台,西贼逃过对岸后极有可能毁坏跨桥,使我军不能继续追击,末将愿亲领骑兵追击,先行渡河,使贼军不能毁坏桥梁。”
陈邦彦点了点头,同意了他的请缨,张应祥面露喜色,连忙拍马回到自己的部下,高声道:“骑兵,随我来!”
说罢,他亲率数百骑兵脱离军阵,追击着溃兵往瀍河对岸而去。
李定国率领残兵率先策马通过石桥,上万西军还跟在后面,争先恐后冲上桥面,想要先一步通过石桥逃到对岸。
但石桥就这么宽,西军在失去秩序的情况下相互拥挤推搡,很快就在石桥上挤成一团,有人被推倒在地,被身后的无数双大脚踩在身上,活生生踩死。
桥面上响起此起彼伏的谩骂声、哀求声、哭喊声和呻吟声。
李定国看着这一幕,面露不忍,但还是头也不回地策马前往孙可望设伏的地点,想要向孙可望当面汇报。
孙可望也看见了带着残兵撤退的李定国,他不禁惊诧于对方佯败的速度居然这么快,而且看起来还非常真实,就连李定国本人都有些灰头土脸的。
“孤这二弟真是个实诚人啊!”他对着左右亲兵感慨道:“知道的他这是佯败,不知道的,就他这个狼狈样,还以为他是真的大败而逃。”
“要是此战真能大败明军,孤一定要在父皇面前为他好好请赏!”
第333章 李定国的新点子
孙可望脸上赞赏的笑容没有持续多久,便随着李定国的到来而消失。
李定国一脸惊慌地冲到孙可望的藏身处,他的脸上也沾了许多尘土,整个人看起来极其狼狈。
他一见到孙可望,就失声喊道:“大哥,情况不对!明军的火炮实在太过犀利了,我们甚至还未接敌,就被明军两轮炮击给击溃了!”
“什……什么?”
孙可望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他看着李定国的表情,觉得对方不似在瞎说,脸上的笑意随即消散,变得严肃起来。
“你且不要着急,将战事的经过给我细细说来!”他对着李定国说道。
李定国不敢拖延,语速飞快的将战事的经过复述一遍,孙可望听了全程,脸色也变得有些难看。
能够在人群中爆炸的炮弹,孙可望并不陌生,更让他重视的还是明军手中火炮的数量。
尽管此时的火炮还没有被称为战争之母,但东西方战场上都已经明白了火炮的重要性。
而现在的大西军虽然从流寇转变为割据政权,但他们并不拥有自己铸造火炮的技术和能力,只能使用从明军、清军手中缴获来的火炮。
那些火炮大多数以虎蹲炮、佛朗机炮等轻型火炮为主,仅有少量红夷大炮,如何能够与拥有火炮之利的明军对抗?
不过,孙可望还是想按照原计划埋伏一手,他对李定国说道:“此时撤军已经来不及了,按照原计划,等明军追击过河,便半渡而击!”
李定国听言一惊,忙道:“大哥,既然已知明军火器犀利,无法应对,又为何要执意开战?只怕最后只会徒增伤亡!”
“明军火炮之利,堂堂正正与之对决,绝无取胜之机。”孙可望严肃道:“惟有按照原计划半渡而击,方有破敌可能。”
孙可望说完,不再去看李定国,转而拿起千里镜看向那瀍河石桥,此时的桥面上仍然拥挤,溃兵皆争先恐后想要逃跑。
但明军骑兵已经追到了桥头,肆意屠杀着那些挤不上桥面的溃兵,一颗颗人头和人类肢体随着鲜血腾起,血流成河。
许多溃兵慌不择路之下直接跳入了瀍河,试图游到河对岸去,但他们中有很大部分人不识水性,才游到一半就沉入河面。
“降者不杀!降者不杀!”
张应祥挥舞着腰刀,高声呐喊着,跟着他一同冲入人群的骑兵们也都跟着大声附和。
在他们的劝降声中,那些自知逃生无望的溃兵纷纷丢盔弃甲,呼啦啦一片跪倒在地,向明军投降。
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愿意成为明军的俘虏,更多人还是趁机逃过河岸,只给明军留下仓皇失措的背影。
等明军主力追击至瀍河河岸时,拥堵在桥面上的溃兵已经跑得没了踪影,在桥的这一头,一大堆溃兵乌泱泱一片跪倒在地,被数百骑兵看管着。
而在桥的另一头,大量溃兵就如同草原上放牧的牛羊一般,跑得漫山遍野,甚至于瀍河河面上还能看见不时浮起漂过的尸体。
见大军到来,张应祥连忙拍马回到陈邦彦身边,他本来是想直接追杀过河的,但又担心他追杀过去以后这些投降的溃兵又趁机跑路,就留了下来。
不过在等待陈邦彦的这段时间里,张应祥也没有干等着,他亲自盘问了几名溃兵,从他们口中套出了一些有关敌军的情报。
这些溃兵并不知道孙可望与李定国的计划,他们只知道自己是跟随李定国的命令前来阻击明军,使其不能继续向西进犯河南府。
至于孙可望所率的主力大军,根据他们所知的情报,则还驻扎于河南府城内。
张应祥见到陈邦彦后,马上献宝似的将这个情报汇报给了对方,而后出谋划策道:
“抚台,末将认为应当兵贵神速,趁西贼主力还未知晓此役惨败之前兵临河南府城城下,奇袭夺城,以免西贼有所防备以后据城固守。”
“可是如此大的惨败,只怕是瞒不过河南府的西贼。”陈邦彦摇了摇头,驳回了张应祥的提议。
毕竟是数万人之间的大战,还是发生在距离河南府不远的地方,西贼又不是瞎子,怎么可能对家门口爆发的大战漠不关心。
张应祥听他这么说,讪讪地挠了挠头,问道:“那抚台准备如何攻打河南府?”
陈邦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直接下令道:“将这些俘虏尽数收编,大军有序渡河,命斥候先行过河探路。”
“遵命!”
陈邦彦的命令下达,马上就有十几骑探马自本阵冲出,向河对岸而去,而明军也开始收编战俘,将其驱赶到一旁,自己有序列队,准备渡河。
见明军探马过河,孙可望不禁暗骂这明军统帅真是谨慎,丝毫不给机会,瀍河以西一片平坦,能够设伏的就那些地方,只要探马靠近便能轻易发觉。
李定国也意识到了这点,他连忙再次劝道:“大哥,明军过于谨慎,伏兵定然会被发现,还请暂且罢兵,从长计议。”
冯双礼和其余几名在场的部将也出声附和,孙可望见他们都意见相同,也就顺驴下坡,下令收兵。
随着收兵的命令下达,号角声响起,大量西军兵卒有序从伏击点而出,往河南府方向撤退。
他们的动作自然躲不过明军探马的耳目,探马直接被主动现身的敌军吓了一跳,纷纷勒紧缰绳,驻足不前,警惕地打量着那些敌人。
探马队长马上就有了动作,他对着部下们说道:“分出一人回去通禀抚台,其余人随我留下继续监视西贼。”
“遵命!”
探马齐声应道,随即有一人拍马原路返回,剩余人继续原地驻足,眼见大量敌军现身,他们也有些心惊肉跳起来——要是他们没有发现敌军的存在,等大军渡河,后果不堪设想。
“队正,西贼突然现身,莫非是准备主动进攻?”一个探马凑到队长身边,低声问道。
队长眉头紧蹙,没有回答,他看着和他们相反方向集结的敌军,心里也充满了困惑。
在他们的观察下,大西军却如潮水般缓缓往西边退去,而另一边,陈邦彦也得知了敌军设伏于河对岸的消息,他还没什么反应,一旁的张应祥就直接惊出一身冷汗。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