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192节
王翔没有回答,他的心底突然升起一个不祥的预感——如果他真的走进去,说不定就再也走不出来了。
吴兆元见他就差临门一脚了,突然变得这么警觉,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手中的酒杯举到面前,将里面的酒水一饮而尽。
而后,他猛地将酒杯掷于地面,酒杯落地的瞬间,四分五裂,发出一道清脆的碎裂声。
王翔见状,全身汗毛在一瞬炸开,他下意识将手摸向腰间,想要拔剑自卫,却摸了个空,他这才想起来自己出门只穿着一件便服。
好在他身后两名亲兵反应迅速,第一时间拔剑自卫,而就在这一瞬,从四周响起一串杂乱的脚步声,王翔连忙看向周围,便看见有数十个持剑之人鱼贯而出。
这些剑士都是各家提供的精锐护院,他们虽然碍于武器禁令只持有刀剑,但对付王翔三人也是绰绰有余了。
刚刚一直走在王翔身旁的吴应禧早在见势不妙时就已经闪身退开,冲着他们大喊:“拿下他们!”
那些剑士循声冲向王翔三人,王翔此时也顾不上大骂吴兆元,毫不犹豫转头就往来时的方向跑去,并且大声呼喊着亲卫的名字,但偏厅那边却毫无动静。
王翔瞬间意识到去偏厅的卫队肯定出事了,他后悔不迭,心中恨不得将吴兆元杀之后快——他是这么信任对方,可吴兆元就是这样回报他的信任!
不过,王翔的退路很快也被拦住,那几十名剑士一拥而上,在绝对的数量优势面前,意外是不可能发生的。
所谓双拳难敌四手,他的两个亲兵在反杀三人后被当场格杀,而王翔本人也被摁倒在地,直接五花大绑,押到了吴兆元面前。
“天杀的吴兆元!你这个老匹夫,老子今天就应该直接杀了你……”
王翔被带到吴兆元面前后,直接破口大骂起来,但他才骂了一句,就被一旁的剑士一巴掌扇在脸上,险些将鼻子都给扇歪,嘴边的话也被硬生生打断。
第326章 云南平定
“王翔,老夫给过你机会了。”
吴兆元看着被摁跪在地的王翔,冷笑着说道:“下午老夫就给过你机会,只要你开城投降,过去的事既往不咎,可你冥顽不灵,枉顾老夫的好意,沦落到这般田地,都是你自找的。”
“老子又没说不降!”王翔几乎要抓狂,努力昂起头去看吴兆元,大喊大叫:“不是说我要好好考虑了吗,你起码要给我考虑的时间啊!”
吴兆元只是冷笑,一旁的吴应禧大骂道:“何人不知你这贼人是想待价而沽,昆明乃是朝廷之昆明,岂能容你这贼人用来谋利!”
王翔见对方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心中所想,面色一苦,连忙做出懊悔的表情,哀求道:“吴公,在下一时被猪油蒙了心,悔不当初,愿下令城中守军开城投降王师,还请吴公给在下一个机会。”
吴兆元本以为王翔会再嘴硬几句,却没想到他这么配合的滑跪了,也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回过神来,道:“你能够配合,老夫自然会饶你一命,且将身上军印交出,老夫命人前往营中传令。”
尽管王翔心中不是很情愿,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也只能老老实实让旁人将藏在身上的军印搜了出来,再听从吴兆元的指示写了封简短的军令,一同送往城中军营。
而与此同时,宝成门街道,夺门行动也同样进行,参与行动的除了各家缙绅提供的家丁护院外,还有他们从城中募集的旧军户。
宝成门的防御是昆明六门中相对最为薄弱的一处,此地的守军兵力较少,而且他们也没有想到从背后会冒出来敌人。
袭击便在守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当上百名武装人员从黑暗的街道冲向城门,被值夜哨兵发觉时,已经为时已晚。
义军直接杀到了城门底下,与那些仓促集结起来的卫兵厮杀,各家缙绅的家丁护院或许战斗经验比不过叛军,但他们的身体素质肯定要远超敌人。
再加上义军打了叛军个措手不及,一番厮杀后,城门底下的卫兵被尽数杀光,义军顺利夺取宝成门。
而后,他们派人出城,前去与城外的明军联系,并扒下死去叛军身上的甲胄,缴获武器,用以武装自己,以防叛军发觉后的反扑。
不过他们想象中的反扑并没有到来,也没有等到明军入城,而是迎来了王翔手下前来通知开城投降的信使。
那信使看见满地的尸体和鲜血,吓得就要调头就跑,但就在他勒马调头的时候,从两侧的黑暗中突然冲出两人,直接抬手一矛就将他从马背上打了下来,重重摔在地上。
信使被摔了个七荤八素,眼见那人就要拿着长矛继续补刀,他尿都险些被吓出来,连忙大声喊道:“别杀我,我们降了!我们降了!”
袭击者听言,手中动作一滞,长矛就停在距离他胸口只有不到十多厘米的半空,信使见状,也顾不得庆幸,语速飞快地继续说道:
“王将军已经决定向王师投降了,我是来通知此地守军的,求求您高抬贵手,饶我一命,我上有八十岁老母,下有三岁孩童,莫杀我!”
他说完,那两人相互对视一眼,合力将信使从地上拽了起来,控制住送到城门处。
信使被押到城门,见这里的守军果然都被击毙,顿时面色发苦,暗道自己怎么这么倒楣,本以为不用打仗了可以逃过一劫,结果送个信险些把小命搭进去。
在他重新讲述一遍后,义军们的脸上都带着喜色,他们本来都已经做好了叛军反扑,自己会战死的心理准备,现在叛军投降,他们之前干掉的敌人应该也会算数,等于是白捡了一个功劳。
亲手干掉过叛军的人心中喜悦,开始幻想等王师入城以后能够得到什么奖赏,而没有杀人的只能暗自懊恼自己当时怎么不再勇猛点。
不过,带队的人还是抱有几分警惕,又盘问了那个信使几句,让众人提高戒备,在王师入城之前,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这一等,便是两刻钟后了。
两刻钟后,与义军使者取得联系的明军出兵,其先头部队自宝成门开入城内,接管城门,在确定这不是针对他们的陷阱后,后续部队才跟着入城,占领府城。
一直到次日天明,明军全面入城,将府城彻底纳入控制之中,王翔等叛军将领皆被抓捕下狱,等待他们的将会是罪恶的审判。
而吴兆元则是终于回到了他原本的办公地点总督部院,并在那里见到了王翊。
说来也有些尴尬,吴兆元被隆武皇帝任命总督云南,而王翊是新任的云贵总督,二者的职权范围出现了冲突,也说不上来是谁的品级更高。
最终还是王翊先向吴兆元行礼,二者品级相等,可吴兆元属于官场上的前辈,年纪尚高,由王翊先行礼是理所应当的。
吴兆元见王翊先一步行礼,连忙伸手扶住他的双臂,说道:“王督宪怎能先行礼?余虽奉先帝之命总督云南,但无力阻止沙定洲之乱,反而为贼所掳,不敢再称总督,而王督宪为今上所任云贵总督,理应由余先行见礼才是。”
说着,他抬手深深向王翊行了一礼。
王翊听他这么说,瞬间明白了对方的言外之意,吴兆元这是借机表明自己不准备与他争权,既然对方主动示好,王翊便顺势说了几句宽慰的话,表示自己会上表朝廷,表明吴兆元对朝廷的忠诚。
他清楚,像吴兆元这种半只脚迈入棺材的官僚,最在意的还是身后清名,若是因为被沙定洲逼迫从贼,而背上了不忠的名声,即便死后,也是死不瞑目。
果不其然,在听了王翊的表示后,吴兆元显得很是高兴,他知道自己上奏为自己辩解是没有用的,如果能够得到王翊这位新任云贵总督的背书,才能洗去背叛的名声。
在结束与吴兆元的会面后,王翊又接见了城中几家参与举事的缙绅,夸赞肯定了他们举事的行动,表明会向朝廷如实奏明他们的所作所为,为他们请赏。
而被他们组织起来的人手,也不管各家缙绅的赏赐,王翊直接以官方的名义发放了银两作为嘉奖。
接着,王翊亲自撰写檄文,传檄云南全境,云:
“今者,沙逆惊惶,南窜临安,昆明光复,拨乱反正,王师吊民伐罪,必讨不臣之贼众,然地方土司官员多有不得已屈势依附沙逆者,皇恩浩荡,天子仁厚,滇南滇北及各地宣慰司,悉数归附,可既往不咎,凡有违抗,视为逆贼,必加惩戒……”
檄文与昆明光复的消息迅速在周边扩散开来,全省震动,与历史上大西军入滇不同,由于王翊携朝廷大义而来,各地官民皆群起响应,拨乱反正,归附大明。
一直到九月底,云南全省除沙定洲的巢穴蒙自地区、临安府城仍在沙定洲的控制下,其余地区尽皆光复,按额纳饷。
王翊坐镇昆明,安抚各地民心,重建地方秩序,而黔国公沐天波也终于回到了昆明府。
他在见到王翊后,泣涕齐下,直接拜倒在对方面前,哭诉沙定洲将他弄得家破人亡,家产尽散,请求朝廷为他做主报仇。
王翊听言,只能与早就到达昆明的云南巡抚杨畏知一起安抚对方,在沐天波的情绪稳定些许后,沉吟道:“眼下大军已追击沙定洲至临安府,黔国公可亲至军前,参与战事。”
这也是他能够给沐天波亲自手刃仇敌的唯一的机会,如果沐天波不愿意去,那只能等沙定洲被押回来,由朝廷决定如何处置了。
沐天波听罢,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他咬牙切齿道:“沙定洲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吾誓要灭之,以报家仇!”
而后,沐天波就带着他在永昌府等地募集的军队开离昆明,往临安府而去。
九月十九日,李过、胡一青率军抵达阿迷州,对该城展开强攻。
阿迷州也算是沙定洲的巢穴之一,他在城中部署了数千兵马加强防御,试图以阿迷州阻挡明军南下的步伐。
然而,李过在与王翊分兵前,也分到了一部分12磅步兵炮,他直接将火炮架设在城外,集中火力对准阿迷州城墙展开猛轰。
同时,他也采取“放迸法”,在火炮的掩护下挖掘坑道直至城墙底下填塞火药,由于战场上火炮声不断,掩盖了明军挖掘坑道时的声音,一直等挖到城墙底下,守军都没有发觉。
二十二日上午,明军强行炸开了一段城墙,如潮水般顺着缺口涌入城内,迅速击败负隅顽抗的守军,占领全城。
沙定洲的部队或许在云南对付承平日久的卫所兵还能略胜一筹,可对付身经百战的原大顺军组成的忠贞营,那可真是满级大佬掉进新手村了。
在战斗中,守军几乎没有任何招架之力,便被明军正面击溃。
明军攻克阿迷州后,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道路。
一条是西进攻打沙定洲重点防御的临安府城,一条则是南下直取沙定洲的巢穴蒙自地区。
攻克临安府城,他们便能源源不断获得从昆明送来的粮草补给,云南道路崎岖,粮饷难继,若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击败沙定洲,彻底结束战争,此时军中库存的粮饷耗光,那他们就只能大败而归。
而要是拿下临安府,他们就能在确保后勤的情况下与沙定洲展开拉锯战。
李过、高一功和胡一青等人针对选择攻打哪一边,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李过更加侧重于稳妥行事,他主张西进攻打临安,使大军没有后顾之忧,再徐徐图之。
胡一青也同样这般认为,他出身云南,尽管没有去过蒙自,但也那里地势险恶,易守难攻,即便明军拥有大量火炮,也对攻城于事无补。
高一功则是主张南下蒙自,他希望毕一役于全功,一举平定沙定洲之乱,减少将士的伤亡。
不过,西进攻打临安的主张得到更多支持,所谓少数服从多数,高一功也只好选择沉默。
于是,次日明军留下少数兵力防守阿迷州,主力西进,并于二十六日抵达临安府外。
临安府与阿迷州不同,此城的城墙早已于明初翻修,重建为砖墙,因此攻城的难度要更高一些。
李过在带领亲兵环绕临安府一周,亲自观察府城城墙和地形后,便很快想到了合适的破城办法,他对高一功等人说道:
“临安周边地势较为平坦,土壤松软,可用放迸法破城,贼兵疲软无力,只待城墙轰塌,攻克此城轻而易举。”
众人皆没有异议,明军于是开始挖掘坑道,并于十月初一日完成挖掘,将火药填塞至城墙底下。
当天,明军轰塌临安府东南面城墙,高一功、胡一青身先士卒,亲率兵马攻入城内,与守军厮杀。
守军只坚持了不到一个照面,便被明军轻松击溃,仓皇四散而逃,守城大将李阿楚也被胡一青一槊刺落下马,明军迅速占领全城,并缴获了大量沙定洲囤积于此的粮草,极大减轻了军中的后勤压力。
大军攻克临安后,马上派出信使前往昆明禀明这里的战事,希望王翊能够向临安输送粮饷,同时又将缴获的粮草装车,次日趁胜进攻蒙自。
沙定洲得知临安、阿迷州二城接连沦陷,惊得肝胆俱裂,不敢继续固守蒙自,率领残兵带着全家老小退守老寨佴革龙,准备依托佴革龙做最后的抵抗。
佴革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沙定洲又命其部悍将黑老虎率军于溪乌洞外围大庄固守,而他则与妻子万氏分险自守,部将汤嘉宾、陈长命也各据一山立营,相去数十里,互为犄角之势。
十月初五日,明军抵达溪乌洞外围,开始猛攻黑老虎坐镇的大庄,但这大庄同样易守难攻,高一功与胡一青几次率部进攻,皆被击退。
这黑老虎也不愧为沙定洲麾下有名的悍将,他在战斗中每战皆挥舞大刀,所向无前,斩杀数十人,宛若杀神一般,就连善使双槊的胡一青都只能和对方打了个旗鼓相当。
李过见大庄久攻不下,不禁暗自庆幸没有在攻克阿迷州后直接南下蒙自,这溪乌洞外围的大庄都这么难打了,往后的山寨想必也无法在短期攻克。
现在有了临安府缴获来的粮草,后续又能得到从昆明送来的粮饷,即便无法在短期内结束战斗也问题不大,躲在山内的沙定洲没有稳定的粮食来源,时间一久,也是对方最先被耗死。
第327章 返回南京
沙定洲龟缩老寨负嵎顽抗的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河南,长达数月的开封府围城战也终于宣告结束。
开封并非是被明军强行破城而失守,而是由城中守军主动开城投降。
当清廷撤出关外,将京师拱手让给明军的消息传至河南后,主持围攻开封的金声桓便命人将这一消息抄写成上百份,用箭矢射入城内。
插着纸条的箭矢射入城内,被士兵拾起来查看后,这一消息便如同瘟疫一般迅速在军中扩散,并被河南巡抚吴景道本人所知晓。
此时的开封城内,存粮虽然还足够他们坚守数个月之久,但包括吴景道在内,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了悲观,他们并不认为自己能够在明军的攻势下守住开封,直至朝廷援军到来。
准确来说,他们并不认为会有朝廷的援军,大清朝还未到达巅峰,气数就已经如断崖般下跌,到现在只怕连守住河北都难,更何况是支援河南呢。
因此,吴景道在看过纸条的内容后,心底并不认为这是明军编造的假消息,以他对满人的了解,的确是会做出抛弃关内的花花世界,退回关外的举动。
不过,这不代表吴景道会选择开城投降,他早在后金努尔哈赤统治时期就已经成为满人的奴才,对大清忠心耿耿,而且族人都在朝中为官,为了自己的妻儿,他也不可能投降明军。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