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189节

  还有人大声啼哭,泣涕齐下:“王师北复,却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看到故国衣冠。”

  周围人无不动容,他们抚摸着自己垂在脑后的鼠尾辫,又低头看向自己身上的胡服,都跟着痛哭起来,满清虽然只统治这座城市不到四年的时间,但却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百姓死于胡人暴政。

  领队的枪骑兵团参将也双眼通红,他对着百姓们抱拳,高声道:“乡亲们放心吧,鞑虏虽然东逃,但朝廷肯定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日后王师定会东征辽东,绝其苗裔,灭其种族,为这几年来枉死于鞑虏之手的汉民复仇!”

  勉强将围上来的百姓安抚下来后,参将也知道麾下兵力不足以控制偌大的京城,便暂时退出城外,派人向李元胤通禀,决定等大军抵达后,再入驻京师。

  次日,李元胤率领大军抵达永定门外,此时王师北复的消息已经从城南迅速传遍整个京城,许多百姓都闻讯而来,在永定门后围观拥挤,想要一睹王师的英姿。

  李元胤望着那万人空巷的场景,心中很是触动,对跟随在左右的部将们说道:“京师虽被胡虏窃据数年,但城中百姓都还人心思明,真是难得。”

  而后,他率军穿过永定门,在百姓们的欢呼声中开入城中,接管了这座沦陷三年之久的大明京师。

  京师光复,李元胤一边于城中各处张贴安民告示,维持秩序,安抚人心,一边亲自撰写捷报,送往南京。

  此时苏言赢得内战,把持朝政的消息还未传至李元胤军中,因此他只能按照之前的习惯,将战报文书发往南京,交由南京留守张煌言处置。

  京师光复的消息在信使的快马加鞭下,迅速传遍天下,京师周边的州县皆主动归附——清廷都逃回关外了,他们又有什么必要继续抵抗明军,更何况河北百姓早已苦清廷久已,此时不顺应大势重归大明,逆势者唯有死亡一个下场。

  消息也传至山西境内,姜瓖与吴三桂马上意识到他们必须要做出抉择了。

  他们反清打的是复明的旗帜,而如今大明已经光复河北,他们也没有理由继续割据山西,独立于明廷之外。

  姜瓖倒是没有独立的想法,他喜滋滋的准备联络朝廷,举山西之地重归大明,他相信以自己的功绩,封个国公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后半生和子孙后代也能够尽享荣华富贵了。

  至于朝廷到底是姓朱还是姓什么,那和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相较于姜瓖,吴三桂的心底却有些焦躁不安,他担心自己跟着降明后,明廷会追究他之前开关降清的罪责,而且他虽然一直远在关外,但也多少听说过那位大明楚王的脾气,简直就像是个杀神,万一对方想对自己动手,那他可逃不掉的。

  吴三桂的心中虽然不安,但还是没有急着做出决定,他想着先观望观望,若是苏言不愿容纳自己,那他也可以投奔大西国。

  ……

  八月初,苏言携圣驾出韶州,进入湖南地界,于八月初八日抵达长沙府。

  刘良佐已经先一步率军抵达长沙,驻扎于长沙城外,圣驾还未到达长沙,他就带着一众部将主动走出数里相迎。

  永历皇帝对于刘良佐这个三姓家奴也没多少好感,但他也明白一个道理,那便是敌人的敌人便是我的朋友,刘良佐背叛过苏言,那就是苏言的敌人。

  他要是想拥有能够与苏言对抗的底气,那就必须要招揽刘良佐,获得刘良佐的效忠和支持。

  因此,朱由榔隐藏了对刘良佐的不喜,将其召至御前相见,勉励刘良佐,希望他能够继续为国效力,征讨四夷,平定内乱。

  刘良佐连声应下,目光却是不时看向站在一旁的苏言,想着该怎么提醒苏言,让他不要忘记和自己的约定——他心里可是非常清楚,要想升官进爵,讨好皇帝一点用没有,只有抱紧苏言的大腿才有作用。

  苏言当然注意到了刘良佐的目光,他心中更加厌恶,但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等皇帝说完后,笑眯眯地接过话头,道:

  “陛下,广昌侯作战骁勇,此前又有反正驰援南昌之功,陛下身边正缺合适的禁军提领,何不命广昌侯领兵入朝,充作禁旅,护卫陛下安危?”

  苏言此言一出,不论是皇帝本人还是刘良佐都吃了一惊。

  朱由榔先是一喜,认为这是想瞌睡了有人送上枕头,他正好想着该如何笼络刘良佐,苏言就提议让他提辖禁旅,岂不是给他能够暗中笼络刘良佐的机会。

  而刘良佐对于这个提议也很是满意,在他看来,这是苏言信任他的表现,他可不认为只是掌管禁军这么简单,肯定还需要帮苏言监视皇帝。

  朱由榔虽然心中喜悦,但也没有马上答应下来,而是沉吟片刻,故作思索,才点了点头,道:“那便依楚王之言,命广昌侯提辖禁旅,所部编入御营吧。”

  “臣领旨谢恩!”刘良佐连忙拜倒在地,叩谢道。

  当天,大军抵达长沙,朱由榔被迎往湖南巡抚部院暂住,而苏言也暗中召集了张家玉及几位心腹部将,商议对刘良佐和他麾下兵马动手的计划。

  内战中,刘良佐所部被李长祥着重进攻,损失惨重,此时只剩下了不到万人,要对付他们,其实是挺容易的。

  苏言准备以封赏为由,命刘良佐孤身入城,等他入城后直接拿下控制住,而城外的那不到万人的刘部兵马,苏言准备命张家玉以奉皇命犒军为由,将他们召集起来。

  在刘兵集中起来后,就直接命大军将他们包围起来,刘良佐及不在,他麾下部将也是群龙无首,无法掀起什么风浪。

  至于该以什么理由对刘良佐动手,后者早就给苏言送上足够的理由了——他们这一路过来,都没有约束军纪,沿途百姓皆深受其害,以此为由将刘良佐拿下后,再罗列罪名也不迟。

  次日,苏言便命人前往城外的刘良佐军中,以皇帝的名义召刘良佐入城领赏。

  刘良佐不疑有他,马上就召集沈豹、曹虎等部将,让他们在营中留守,等自己回来,不过那沈豹却有些疑虑,拦住了刘良佐,道:

  “大帅,楚王召您入城领赏,只怕有诈,为谨慎起见,还请允许末将和您一同入城。”

  刘良佐不以为然,道:“楚王在陛下面前提请我提辖禁旅,此次入城,便是正式受官领赏,陛下金口玉言,他难道还能忤逆陛下的命令,强行对我动手吗?”

  沈豹却还是有些担忧,还想再劝说几句,刘良佐面露不耐,摆了摆手道:“好了好了,那你就多带些卫兵与我一起入城吧,真是婆婆妈妈的。”

  沈豹听言,连忙亲自点了些精兵,换上轻甲,与刘良佐一同入城。

  而在刘良佐入城后,张家玉便按照计划,带着一堆人赶着好几辆马车来到刘部营中,将留守的副将曹虎唤来,对他说道:“本官为兵部右侍郎张家玉,奉陛下之命前来犒军,尔速速召集全营,午后于校场领赏,不必着甲。”

  曹虎大老粗出身,哪里听过浙兵的前车之鉴,见张家玉身后果然有好几辆装满箱子的马车,不疑有他,奉命前去召集全营。

  很快,全营兵卒都知道了这一消息,他们嬉笑着相互通传有赏银可以拿了,只穿着单衣或便服就朝着校场赶去。

  而另一边,刘良佐一行人也很快来到了巡抚部院,沈豹和他带来的卫兵都被留在了外院,只允许刘良佐一人不携带武器进入内院面圣。

  刘良佐隐隐察觉到了些许不对,但他还是认为苏言应该不敢在皇帝面前对自己动手,便硬着头皮走了进去,在宦官的引路下穿过连廊,最终走到大堂门口。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从连廊另一边迎面走来几名士兵,刘良佐心中一惊,连忙抬头看向大堂内,就惊愕地发现大堂内本应坐着皇帝的主座空无一人。

  刘良佐这时哪里还意识不到自己中计了,他转身就要往来时的方向跑,但身后也冲过来几名士兵,一下就将刘良佐钳制住,刘良佐拼命挣扎,一边冲着他们大喊:“我是来面圣的,你们要干什么?”

  “老实点!”

  士兵用力控制住他,大声喝道,而在刘良佐拼命挣扎的时候,从大堂内走出一名军官,高声说道:“广昌侯刘良佐,驭下不严,纵兵劫掠百姓,使百姓怨声载道,深受荼毒,有损朝廷威名,奉王命,将尔缉拿入狱,以待后审!”

  “带走!”

  刘良佐一听,反抗得更加剧烈,他猛地挣脱开钳制着自己的士兵,大吼一声扑向那名军官,那几名士兵没想到刘良佐这么有劲,也紧跟着扑了上去,将刘良佐死死摁在地上。

  刘良佐的脸被摁在地上与地面亲密摩擦,但他仿佛感受不到疼痛一般,大声咒骂苏言,控制着他的士兵听烦了,随手扯来一块布,塞进了他的嘴里,让刘良佐再也说不出话来。

  入内的刘良佐被人拿下,和他一起入城的沈豹等人也没有被放过。

  沈豹看见全副武装冲出来包围自己的士兵后,瞬间意识到他们果然中计了,他怒吼道:“弟兄们,我们中计了,随我一起杀出去!”

  他话音落下,冲出来的士兵就举起火枪,直接朝着他们扣动扳机,只听一阵排枪响过,沈豹本人身中数弹而亡,他身后的亲兵也都被射倒在地,躺在血泊之中痛苦哀嚎。

  “无需放过一人,尽数格杀!”

  许多人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听到的就是这么一句冷酷充满杀气的声音。

第323章 刘良佐,凌迟处死

  待在后院的朱由榔也听到了外面的密集枪声,此时的他正准备享用午餐,直接被吓得从御座跳了起来,面色苍白,喊道:

  “发生何事?为何城中有铳响?!”

  侍奉在圣驾左右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连忙命人前去打探情况,自己则不离寸步守在皇帝身边。

  没过多久,便有人匆匆快步入内,禀报道:“陛下,楚王……楚王殿下将广昌侯拿下了。”

  “什么?!”

  朱由榔大惊,他还想着要怎么笼络刘良佐,怎么这么快就被拿下了?而且苏言昨天才推举刘良佐提辖禁旅,今天就翻脸抓人了?

  抓人也就算了,也不知道和他提前通个气,真的有将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吗?!

  想到这,朱由榔就气得胸膛不断起伏,恨不得当场将苏言召到御前训斥一番,但他也不敢真的这样做,只能将怒气吞下去,暗自生着闷气。

  不过,他还是让马吉翔去询问苏言为何要无辜缉拿刘良佐,后者毕竟是他金口玉言册为提辖禁旅的,他怎么能够完全不过问?

  马吉翔听言心中一喜,连忙听命行事,他本就一直想找机会去和苏言见上一面,拜拜山头,转抱苏言大腿。

  可是平日里只能一直待在御前侍奉,根本没有机会独自去见苏言,现在终于有光明正大的理由,他如何会放弃?

  马吉翔屁颠屁颠地前去寻找苏言的同时,另一边,刘良佐军大营内,刘氏兵卒已经全都被集结起来。

  他们聚集在校场上,哄闹不已,每个人都在嬉笑着讨论一会领到赏银后要到哪里潇洒。

  张家玉站在高台上,冷眼看着吵闹的兵卒们,不时看向校场外,盘算着一会兵马就位后,能不能不伤一人便将这些人都控制住。

  曹虎站在一旁,见所有人都已经到期,便陪笑道:“张侍郎,弟兄们都已到齐,敢问可否发赏银了?”

  “嗯……”

  张家玉沉吟片刻,正欲开口,可在这时,校场四周突然一阵嘈杂,高台上的众人下意识循声看去,便看见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兵马闯了进来,直接就将校场内的刘氏兵包围得水泄不通。

  看到这一幕,刘氏兵瞬间炸锅,他们惊疑不定,大声喧哗起来,而曹虎等军将也都面露惊愕,他下意识去摸腰间的佩刀,却落了个空——他也未着甲兵!

  张家玉几乎和他同时有所动作,他大喝一声:“动手!”

  话音刚落,随他入营的兵丁便一拥而上,如虎狼一般将曹虎等人摁倒在地,曹虎就算再怎么迟钝,此时也知道大事不妙。

  他一边拼命挣扎,一边大声喊道:“张侍郎,我所犯何事,为何要拿我!”

  张家玉面露冷笑,没有去理会曹虎的叫喊,上前一步,对着底下神色惊疑的刘氏兵高声道:

  “查广昌侯刘良佐驭下不严,纵兵掠民,强抢民女,滥杀无辜,置朝廷法度威严于不顾,今罢免其官职,收入诏狱以待后审,所部兵卒发放路费,遣散归乡,不得聚众闹事,违者杀无赦!”

  此言一出,兵卒再度骚乱起来,他们如何能够接受这一处置结果,有军官试图煽动士兵反抗,但四周的楚军已经举起火枪,将那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中间的刘氏兵,一旦有风吹草动,便会毫不犹豫开枪射击。

  他们还注意到,那些楚军甚至还拉上来了几门火炮,炮口就对准人群密集的地方。

  一看到连火炮都被拉上来,原本还有心反抗的刘氏兵将顿时泄了气,火枪或许还能靠人数优势硬生生冲出去,但火炮就摆在那里,人越多死的也就越多。

  一场可能的兵变随即被掐死在萌芽之中,近万刘氏兵马都在发放返乡的路费后,遣散归乡,这些兵卒或许拥有一定战斗力,但他们军纪败坏,苏言也不准备将他们整编吸收。

  至于刘良佐,苏言直接授意手下人罗织罪名,像什么丧师辱国、投降鞑虏、滥杀无辜、欺君罔上等等罪名,全都一股脑扣在刘良佐的脑袋上。

  反正这厮是有名的三姓家奴,朝中许多官员都不齿他的行为,苏言对他下手,是许多人都非常乐意看到的。

  次日,右佥都御史刘湘客便上书弹劾刘良佐十大罪状,要求夺去此人爵位,罢免官职,家产充公,凌迟处死,以彰显朝廷法令的威严。

  在苏言提拔刘湘客之兄刘远生出任江西巡抚后,刘湘客便开始主动向苏言靠拢,准备依附苏言的势力,为自己与兄长谋取利益,升官加职。

  因此眼见苏言拿下刘良佐,给对方罗织罪名,刘湘客就非常懂事的上书弹劾。

  一时间,朝中大臣纷纷上书,请求从重处置刘良佐,大学士陈子壮虽然认为这些罪名有些牵强附会,但他也对刘良佐没什么好感,便默许了将刘良佐以叛国罪等罪名凌迟处死。

  而刘良佐的部将曹虎等人,也都被以从罪枭首示众。

  为了避免刘良佐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他在狱中就被苏言命人下药毒哑了,在行刑当天,刘良佐仍然拼命挣扎,嘴巴乱动,似乎想要大声说些什么,但即便是负责行刑的刽子手,也只能听见啊啊啊的不明所以的叫声。

  处死刘良佐后,圣驾离开长沙,继续北上武昌,在途中,苏言也接连收到了从南京送来的好消息。

  他有后了。

  七月二十八日,夏惠吉于南京楚王府发动,诞下一子,母子平安。

  在这一喜讯送至军中后,苏言笑得合不拢嘴,他麾下直属的文武官员也都喜笑颜开,长松了口气,现在苏言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后代,这对于一名上位者来说,可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如果苏言没有后代,英年早逝,他的基业也就只能交由弟弟苏辅继承了,可那位二公子的能力不显,没人知道他到底是不是一位合格的继承人,万一苏辅能力不行,被皇帝重新夺回权柄,他们这些依附于楚王的官员只怕没什么好下场。

首节 上一节 189/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