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185节

  此外,也命各地阁部、督抚前来广州述职。

  而丁魁楚本人,苏言命陈国柱率领骑兵渡过西江,继续搜捕。

  朱由榔虽然说他已经命人缉捕丁魁楚,但苏言对明廷的办事效率并不放心,还是派自己人去更加放心。

  七月初七日,大军兵临广州城下。

  此时的瞿式耜已经得知皇帝落入楚军手中的消息,他虽然有心继续抵抗,但又担心自己若是负隅顽抗,会导致苏言迁怒在皇帝身上。

  无奈之下,瞿式耜只能下令停止抵抗,打开城门向楚军投降。

  瞿式耜投降后,苏言也不准备放过他,直接以祸国乱民、结党营私等罪名要求皇帝将其革职查办。

  朱由榔对于瞿式耜这位第一个提出拥立自己出任监国的大臣有着较深的感情,打心底是不愿意的,但在苏言的压力下,也只能含泪将瞿式耜革职入狱。

  与瞿式耜一同被革职的,还有那些此前依附丁魁楚的官员。

  瞿式耜和那些依附丁魁楚的官员相继被下狱,朝中许多大臣不免人心惶惶起来,连贵为次辅的瞿式耜都这么轻易被下狱,苏言想搞他们,不是轻而易举?

  不过,苏言此时倒是还没有对他们动手的心思,在楚军入驻广州后,皇帝落入楚军之手的消息还在发酵。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固守潮州府的陈子壮、陈邦彦二人,他们一开始还认为这是个假消息,但随着越来越多消息送到潮州,他们二人也不得不相信此事。

  陈子壮对于楚军倒是没什么恶感,他只是长长发出一声叹息,道:“此后朝政将被楚王把持,也不知我大明朝未来将何去何从。”

  陈邦彦对未来还算乐观,道:“楚王力主北伐,若由楚王执政,驱逐鞑虏,恢复河山也只是时间问题罢,大明中兴也不再遥遥无期。”

  “中兴。”陈子壮嗤笑一声,“只怕这所谓的中兴只是昙花一现罢了。”

  不管怎么说,二人还是停止了与楚军的交战,陈子壮命陈邦彦代替自己坐镇军中,自己亲自前往广州述职。

  另一边,消息也传至赣州,此时的赣州已然被楚军团团包围,火炮日夜轰击,那古老的赣州城墙都被轰得多处出现坍塌。

  就在李长祥准备下令全面进攻时,停战诏书以快马加鞭的形式送来,他看过诏书的内容后,略有些不甘地看向赣州城头高挂的刘字战旗,暗骂道:

  “便宜了这个三姓家奴,要是诏书晚些送来,我肯定能将他生擒过来!”

  而后,他还是命人将诏书送入城内,要求城中明军停止抵抗,开城归降。

  诏书被送入城中后,第一时间便被送到苏观生手中,他飞快阅览了一遍,第一个念头也是不相信。

  但他又定睛一看,马上就认出了上面的玉玺大印——苏观生身为阁臣,如何认不出玺印的样式。

  认出那玺印并非伪造后,苏观生一时也不知道自己是该悲伤,还是该高兴了。

  悲伤的是,皇帝落入楚王手中,此后楚王把持朝政,他也不知能否继续留在朝中担任阁臣。

  高兴的是,城外的楚军压迫感实在太强了,这连日的炮击下来,吓得他都瘦了好几斤,每天都在担心城破以后自己会是什么下场。

  而现在停战诏书下达,他也能够保全自身安危了。

  当天,苏观生便派人出城向李长祥表示愿意停战,提议一同南下广州述职,李长祥思忖片刻,也担心苏观生会不会趁机搞什么小动作,便同意了对方的提议。

  二者于次日动身启程,南下前往广州,在出发前,苏观生也亲笔书信送往宜黄,要求刘远生罢兵南撤,不要再动兵戈。

  总体来说,或许是此前已经明白明楚双方的实力差距过于悬殊,做好了心理准备,又或许是其他原因。

  明廷各地官员对于楚王赢得了这场内战表现得并无多少惊讶,甚至也没有太大的抵触情绪,至少在明面上,没有人公然表示反对。

  七月初十,丁魁楚于高州被抓获,连同他的家眷一起被高雷廉琼巡抚洪天擢转交给追击而来的陈国柱。

  陈国柱随即将丁魁楚一家押回广州,丁魁楚执政期间,疯狂敛财,广州百姓早已对其心生不满。

  因而在丁魁楚一家被押解入城时,城中百姓自发组织起来,站在街道两边用烂泥、石头等东西朝着关押丁魁楚的囚笼砸去,一边大声咒骂。

  丁魁楚哪里还有身为内阁首辅时的嚣张和神气,他披头散发,如丧考妣,只能默默忍受着从四面八方砸过来的垃圾,以及百姓们的怒火。

第318章 把持朝政

  丁魁楚被押解至广州后,苏言随即以其欺君误国、玩兵害民、败群乱常等罪名,请朱由榔允准处以极刑,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皇帝对丁魁楚在跑路途中抛弃自己先行逃跑的行为耿耿于怀,对于苏言的请求自然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同意。

  当天,皇帝便下旨对丁魁楚凌迟处死,家产充公,家中男丁尽数流放琼州,女眷打入教坊司。

  依附于丁魁楚的内阁办事中书苏文聘等一众官员也都被革职查办,或是贬官下狱,或是削籍为民。

  而礼部尚书李永茂等大臣,则是以同流合污、放任丁魁楚祸乱朝政而不加以弹劾约束等罪名罢官革职。

  对于这等欲加之罪,李永茂如何能够承认,他拒不认罪,并高呼冤枉,坚持要面圣自辩。

  然而苏言怎么可能允许他见到皇帝,李永茂甚至连宫门都进不去,便被赶走。

  他心灰意冷之下回到家中,提笔洋洋洒洒写下一封绝命书,而后自缢于悬梁之上。

  户部尚书严起恒在听了罢官诏书后,面色平静地脱下了官袍,将官袍与官帽整齐放好,略有留恋地抚摸着上面的纹路,轻叹道:

  “自此以后,也不知朝中百官还有没有大明官员,只怕都是屈身楚王之辈了。”

  言罢,他投水自尽。

  李永茂、严起恒等人自杀的消息很快传到苏言耳边,苏言听后,沉默了良久,才发出一道长长的叹息:

  “彼之忠良,我之敌寇。”

  随着丁魁楚、瞿式耜等高官相继落马,永历朝的内阁及六部主官随之空了出来,只剩下挂职的吕大器和苏观生。

  不过他们都远在外地,并且曾经与自己交战过,苏言也不可能继续启用他们,便直接将二人罢免,命其告老回乡。

  苏言并不准备自己亲自去当那个内阁首辅,而是直接往内阁里面安插自己人就行了。

  因此,苏言草拟推举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师张国维为内阁首辅,南京留守张煌言、湖广巡抚堵胤锡、杨廷麟一同入阁。

  而六部尚书,张煌言兼吏部尚书,陈子龙兼户部尚书,钱肃乐升任刑部尚书,兵部、礼部、工部暂空。

  苏言本想直接让顾炎武任兵部尚书,但他深思熟虑后,还是认为堵胤锡担任兵部尚书更加合适,顾炎武可以先任兵部左侍郎。

  之所以推举张国维为内阁首辅,还是因为他曾经担任过鲁王朝廷的首辅,执政经验丰富,资格老,是追随苏言的官员里最有资格的。

  他虽然最中意张煌言,但张煌言还是太年轻了,强行推上去可能无法服众,便让他先与堵胤锡、杨廷麟一起入阁,跟着学习一番。

  至于其他阁臣,苏言还需要再考虑考虑,后续慢慢补充。

  朝中官员大洗牌的同时,陈子壮终于从潮州赶回了广州,他入城后,便听说了苏言大肆罢免官员的消息。

  陈子壮对此又是不满,又是担忧,他不满的是苏言这么快就独断乾坤,排除异己,担忧的是自己此前受命抵御楚军,是不是也会被列入清洗的一员。

  他入城后,第一时间前去拜见皇帝,这一过程倒是有些出乎意料的顺利,把守皇宫的楚军并没有阻拦他,直接放他入内。

  等见到皇帝时,他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顺利,那位权倾朝野的楚王居然就在皇帝身边,面带微笑地看着自己。

  陈子壮微怔,很快回过神来,向皇帝行叩拜礼,在得到免礼的允准,起身之际,他迅速用不着痕迹的眼神打量了一番御座上的皇帝。

  他本以为皇帝落入楚军手中,会变得憔悴消瘦,却没想到皇帝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只是略有些不自在。

  这应该是因为楚王就站在一旁的原因。陈子壮心里推断。

  他起身后,就听见楚王开口说道:“久闻陈巡抚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气宇轩昂,富有才气。”

  陈子壮不知道苏言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心下升起几分警惕,但还是拱手道:“楚王缪赞,不敢担此夸赞。”

  苏言微微一笑,对皇帝说道:“陛下,绍宗皇帝曾擢陈巡抚为东阁大学士,臣以为,而今内阁空缺,可命陈巡抚入阁,兼管礼部,为国家效力。”

  朱由榔却是没想到苏言会主动提出让陈子壮入阁,他愣了片刻,连连点头:“陈卿谋略超群,忠勇可嘉,朕准了。”

  陈子壮也怔了怔,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沉声道:“谢陛下厚恩,但臣自知才疏学浅,恐难当大任,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眼下楚王把持朝政,他属实不太情愿入朝为官,但他话音刚落,苏言就严肃道:

  “陈巡抚何必着急辞拒?眼下正值国家危难之际,内有西贼盘踞川陕自立、沙定洲于云南作乱,外有鞑虏窃据中原,燕京未复,国家正需陈巡抚这般有才学抱负之士,陈巡抚怎能弃国家而不顾?”

  “这……”

  苏言说得义正辞严,直接就将陈子壮架在火上,一时进退两难。

  还未等他回答,苏言就接着说道:“眼下国贼虽然身死,但留下的余患还未解决,朝中大臣只顾私利而忘公事,精于党争而疏于外战。”

  “本王所以请陛下罢免诸臣,欲引入有识之士,使朝堂风气一肃,陈巡抚刚正不阿、嫉恶直言,正是国家中兴所需之才,还请陈巡抚莫要推辞。”

  说完,他抬手向陈子壮行了一礼。

  陈子壮听言,心中触动,他又看向御座上的皇帝,心中纠结,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道:“下官明白了。”

  皇帝见状,也知该轮到自己发话了,他便说道:“拟诏,加陈子壮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参预机务。”

  “臣陈子壮,叩谢天恩!”

  ……

  陈子壮出宫后不久,朝廷便正式宣布了新内阁及六部官员的名单。

  内阁方面,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师张国维出任内阁首辅,兼管工部事。

  堵胤锡加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出任内阁次辅。

  张煌言加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参预机务。

  陈子壮加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参预机务。

  东阁大学士杨廷麟从地方升入内阁,参预机务。

  陈子龙升任户部尚书,钱肃乐升任刑部尚书,张家玉升任吏部左侍郎,顾炎武升任兵部左侍郎。

  名单公示,正在赶赴广州述职的大学士苏观生听闻消息后,对内阁名单上没有自己的名字大为失望。

  他还想再前往广州为自己争辩,但将他罢官的诏令随后送达,苏观生看后,痛哭流涕。

  他本就是对权利极其看重的人,不然也不会在历史上因为被丁魁楚排挤,没能入阁,而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拥立唐王建立绍武政权,与桂王分庭抗礼。

  而今,楚军已成压倒之势,他也不可能再另立朝廷,只能痛哭着接受了这一诏令,告老回乡。

  另一边,吕大器也得知了朝堂上的变化,他平静地接受了这一现实,又好似如释重负一般,将官印交给了城外的楚军。

  苏言用雷霆之势扫清了朝堂上的阻碍,将自己人大量安插入朝,整个明廷俨然成为了他的一言堂。

  既然已经解决了南明朝廷可能会拖后腿的麻烦,苏言也终于能够腾出手来,收拾环伺四周的敌人了。

  七月中旬,苏言加王翊兵部右侍郎、右佥都御史,总督云贵军务,将忠贞营拨入其麾下,命王翊率军入贵州,进而平定云南沙定洲之乱。

  沙定洲,没有了历史上大西军南征云贵的降维打击,此时俨然已经成为了实际上的云南王,黔国公沐天波与云南巡抚杨畏知只能固守楚雄、永昌等地,苦苦支撑。

  而早在今年三月,沙定洲就以大学士王锡衮的名义上疏朝廷,言定洲忠勇,请代黔国公镇云南。

  在草拟过后,沙定洲又将奏疏给王锡衮过目,后者看后大恨,咒骂沙定洲,数日后忧愤而死。

  苏言自然不可能允许一个独立于自己之外的异族掌控云南,正好随着朝廷被他把控,各地明军的抵抗也随之结束,他便得以调湖南兵马入滇平叛。

首节 上一节 185/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