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172节
“擂响战鼓,进攻。”
随着苏观生一声令下,明军军阵中随即响起震天战鼓声,前线的明军将士听到那战鼓声,许多人都不受控制的热血沸腾起来,他们举起刀枪用力拍打盾牌,发出阵阵战吼。
“攻城!”
“阁部有令,先登者,赏千金!”
军官此起彼伏的叫喊声中,明军缓缓结阵向城墙涌去,一架架云梯车在人流的簇拥下缓慢推进,战场上十分嘈杂,置身于军阵之中,士兵只能听见军官的叫喊声、士兵的议论声、甲片碰撞声以及沉闷的脚步声。
这些声音很快就被身后响起的数道如闷雷般的轰鸣声压过,原来是明军架设的火炮终于发射,实心炮弹拖着肉眼勉强可见的白色尾线向城墙呼啸而去,在半空中发出撕裂空气的尖啸声。
转瞬间,炮弹狠狠砸在城墙表面,或是越过城头飞入城内,一枚炮弹直接击碎了砖石质地的墙垛,碎石横飞,将周围的楚军砸得嗷嗷叫唤。
炮弹在击中目标后向上弹飞数米,才重重落下,在地面砸出一个细微的白痕。
“明军炮击!注意躲避!”
守军军官高声叫喊,一边查看有无在此次炮击中负伤的兵卒,同时安抚那些征召起来协助守城的民夫。
那些民夫哪里亲身经历过炮击,在遭到炮击后,也不管炮弹有没有落在他们周围,一个个都被惊吓得抱头鼠窜,整个城头顿时乱成一团。
李世元看着那些恐慌的民夫,又看向那黑压压涌来的明军,心中不免有些发苦,暗自祈祷江西巡抚的援军能够早日到来。
在明军兵临城下之前,李世元一直有与李长祥保持联络,后者送来的最后一封书信中表示,大军已经从吉安府开拔,正在沿赣江南下。
从吉安府到万安县城之间同样有着两百余里的路程,不过水道的路况倒是要比从赣州到万安好,从赣州到万安之间的赣江水道几乎可以用江路十八弯来形容,曲折蜿蜒,暗礁涌动。
可即便如此,从吉安府到万安县城最快也需要三四天的时间,李世元自己人知道自己事,他手中的三千余人战斗力并不可靠,只是普通明军的战斗力。
如果城外明军不计代价全力攻城,别说三四天了,只怕坚守两天都难。
李世元心绪流转,他已经开始考虑投降的可行性了,他从明军投降成为清军,又从清军投降成为楚军,对于投降之事并没有多少抵触,只要能够活下去,不论为谁而战都没有区别。
要是万安实在坚守不住,那他只能选择开城投降了。
就在李世元心中思索的时候,城外明军已经进入了三门行营炮的最佳杀伤范围内。
“将军,可要开炮?”炮官的叫喊声打断了李世元的思绪,将他拉回了现实,李世元循声看去,就看见几名炮手已经做好了开炮准备。
他思忖片刻,当即喝道:“对着敌军云梯车开炮!”
他话音落下,炮手就合力移动火炮,将炮口遥遥对准云梯车——明军使用的云梯车并非影视剧中常见的那种单个梯子,而是底下有着轮子和底盘的大型云梯。
因此,楚军炮手很快便锁定目标,在炮官的怒吼声中,火把点燃引线,只听滋滋滋一阵轻微响声,三门行营炮猛然发出三道沉闷的炮声,炮弹伴随着喷涌而出的火焰与硝烟朝着云梯车呼啸而去。
转瞬间,炮弹便飞到了云梯车跟前,其中两枚炮弹精准命中目标,将伸出来的梯子砸断,另一发炮弹擦着云梯向后飞去,落入人群之中,接连夺去数名明军的性命。
尽管并未落空,但操作那门火炮的炮手还是被炮官一脚踹在屁股上,骂骂咧咧道:“你这废物,那么大的目标都打不中,老子养你有什么用!”
炮手连忙捂着屁股,疼得龇牙咧嘴,连声说道:“再给我一次机会,这次肯定中!不中我头砍下来给你!”
“你最好打中了!”炮官骂道,好歹是收回了脚,盯着这些炮手重新为火炮进行装填。
守军的炮击吓了明军一跳,此前因为守军有意伪装,以至于明军一时没有探明城头有部署火炮,而且他们的刻板印象也不认为这样一座小城还会专门设有城防炮。
因此明军直接被打了个猝不及防,不过他们还是很快回过神来,加快推动云梯的速度,同时明军炮手也调转炮口,对着城防炮所在的方向展开炮击。
然而明军的炮击并没有取得多少作用,炮弹大多偏离目标,除了给守军造成一些心理压力外,几乎没有起到其他作用。
不过,在隆隆炮声中,明军还是进入了守军的射程范围内,只见分散部署的三门子母炮先后开炮,就好似信号一般,城头一时间箭如雨下,守军以弓弩、火器朝着逼近的明军倾泻火力。
“举盾!举盾!”
军阵中,把总旗官们高声呐喊,明军将士纷纷将盾牌举过头顶,挡住从天而降的箭雨,那箭矢叮叮当当打在盾牌上,前排士兵的盾牌很快便被箭矢插满。
不时有人惨叫着中箭倒地,或是被鸟铳洞穿盾牌,捂着伤口痛苦地扑倒在地,他们身后的袍泽连忙上前补上缺口,跨过他们的身体继续前进。
没人在意那些倒下的士兵,其中的幸运者或许能够撑到战后,被打扫战场的辅兵发现并抬回去接受救治,可更多人则是失血过多,凄惨的死在了战场上。
第302章 苏阁部首战告捷
万安县虽然坐落在赣江江畔,但其城墙外并没有挖掘护城河,只有李世元入驻后动员民夫匆匆挖出来的壕沟。
这壕沟自然是无法阻挡明军攻城的脚步,明军顶着铺天盖地的箭矢,强行将云梯车推到城墙底下。
在这期间,明军一方的弓手也没有闲着,在苏观生的命令下,上千弓箭手在前军步卒的掩护下迅速就位。
他们千人如一人,将箭矢从箭囊中取出,搭弓拉弦,箭头微微上扬,遥相对准城头上晃动的人影。
“放箭!”
嗖嗖嗖——
只听一道暴喝,紧接着便是尖锐的军号声响起,弓箭手们都入条件反射一般松开弓弦。
刹那间,弓弦齐鸣,震耳欲聋,密密麻麻的箭矢仿若遮天蔽日的飞蝗,带着尖锐的呼啸声朝着城头倾泻而去。
“散开!都散开!”
守军眼见无数箭矢向自己飞来,都惊声尖叫起来,或是慌忙拿起盾牌护在身前,或是连跪带爬跑到墙垛后寻求掩护,李世元身边的数名家丁也连忙举起盾牌将他压在身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和盾牌一同保护将军。
下一瞬,箭矢如暴雨般从天而降,顷刻间覆盖整段城墙,数息间便将那些守兵护在身前的盾牌插满,部分盾牌甚至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轰然炸开,碎片横飞,躲在后面的士兵连绝望的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便被活生生射成刺猬。
在己方弓手的掩护下,明军顺利将云梯车推到城墙底下,士兵们高声呼喊,将能够伸缩的梯子升起,架在城墙上。
而后,军中的把总旗官们皆拔出佩刀,指向城头,大声喝道:“登城!先登者,赏千金!”
“明军万胜!”他们再次高呼。
“万胜!万胜!万胜!”
明军将士齐声高喝,纷纷拔出佩刀,蜂拥踩着云梯向上攀爬,若是将视线往后延伸,一直退到本阵中的苏观生的视角,那些明军就好似一只只渺小的蚂蚁,连绵不绝。
箭雨过后,城墙上宛如人间炼狱,血腥味浓重刺鼻,连拥有甲胄与盾牌防身的守兵都死伤惨重,更何况是被组织起来的民夫,城头几乎横尸遍地,惨烈至极。
李世元推开倒在他身上已经没有呼吸的家丁,顾不上为家丁之死感到心疼,他看着城头上还幸存的兵卒,那些兵卒都肝胆俱裂,哪里还有继续坚守下去的勇气。
或是在明军停止射击后直接仓皇逃下城墙,或是直接被吓傻了,呆呆地站着、坐在原地,嘴里阿巴阿巴不知在说些什么,只有少数人还保持理智,但握着武器和盾牌的手也是不断颤抖,面如纸色。
李世元看着这一幕,又听着城下如山一般的战吼声,嘴角勉强扯起一抹笑容,只能将手中的腰刀扔在地上,选择向明军投降。
那些没有逃走的士兵见状,也都跟着将武器扔在地上,相互对视一眼,都很有默契地双手抱头,蹲在地上。
等明军踩着梯子登上城头时,看见的便是守兵缴械投降,束手待毙的模样。
万安县城,只坚持了不过数个时辰便被明军攻克。
当城头高挂的楚军战旗被斩断,取而代之的是一面面大明战旗,战场上的明军都发出了如山呼般的欢呼声。
围在苏观生身边的文武官员们见状,脸上也都洋溢着初战告捷的喜色。
“阁部首战告捷,旗开得胜,这无疑是个极好的兆头!”
“哈哈哈,楚逆也不过如此,开拔前某些人还担忧楚逆势大,无法战胜,这一仗真是令人扬眉吐气!”
“大军首战告捷,军中上下士气正盛,合该趁势北进,一举光复吉安府!”
官员们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对接下来的北伐战事都很是乐观。
苏观生的脸上也带着淡淡的微笑,不过他并没有被这场胜利冲昏头脑,首战告捷的确令人喜悦,但也不能代表整个江西楚军的战斗力都是如此,这点他还是很清醒的。
见官员们交谈的内容愈发没谱,苏观生轻咳一声打断了他们的对话,严肃道:“诸位可知骄兵必败的道理,不过是光复了一座小县城,怎能如此得意?楚逆能够大败东虏,断然不可小觑,莫要因此轻视他们。”
众人听言,都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不管心中怎么想,还是一齐向苏观生行礼应下。
而后,明军入驻万安县城,然而尽管有苏观生提前下令约束军纪,禁止骚扰百姓,但明军军纪良莠不齐,如何能够彻底杜绝。
等苏观生与一众文武官员入城后,就正好看见有几个兵痞强行敲开街边百姓的家门,冲进去试图施暴。
苏观生神色大变,他身旁的傅作霖反应很快,当即命人前去将那几个兵痞抓出来。
只听民居内一阵喧闹,几个兵痞很快就被强行扭送到苏观生面前,傅作霖偷偷看了一眼他的脸色,就见苏观生面沉如墨,双眉紧皱得几乎能够夹死苍蝇。
傅作霖没等苏观生亲口发问,就上前喝问道:“尔等是何人的部众?!”
那几个兵痞也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一个个跪倒在地,面如土色,哪里还有刚刚的嚣张,听见傅作霖发问,其中一人语气发颤,回答道:
“我,我等是南赣镇赣州卫孙千户麾下兵卒,只因腹中饥饿,故而弃军令而闯入百姓家中,搜寻食物。”
“一派胡言!”傅作霖厉声喝道:“军中粮饷并未克扣,怎会腹中饥饿?定是你贪图财物,为自己开脱的借口!”
苏观生冷哼一声,道:“不论是何原因,本阁于战前便亲下军令,各部约束军纪莫要骚扰百姓,尔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几名兵痞听言,大惊失色,慌忙叩首请罪,乞求苏观生宽恕他们,但苏观生并不理会,继续道:“左右将这几人拖下去,斩首示众,首级悬于牌坊,以振军纪!”
“饶命!饶命!”
几人慌忙高喊,但很快就被苏观生的亲兵拉了下去,拖到不远处,不过片刻,那求饶声便戛然而止,亲兵提着几颗血淋淋的头颅走了回来,遵从命令将其悬挂于街道的牌坊之上。
第303章 分兵武昌
处置完那几个兵痞后,苏观生一行人径直来到城中的万安县署。
此时的万安县署已被明军控制,署中官吏衙役皆被集中看押,苏观生没有亲自过问此事,而是命傅作霖代为处置。
傅作霖来到县署官吏衙役们面前,目光扫视了一圈,问道:“万安知县何在?”
“……”
人群中一片鸦雀无声,傅作霖眉头微蹙,又重复了一遍,才有人颤颤巍巍地直起身来,低声答道:“回禀上官,县尊已于城破前自北门出逃了。”
这个答案倒是傅作霖没想到的,他愣了一下,又对那人问道:“你是何人?”
“下官是本县县丞。”那人依旧低声回应,显然是有些恐惧。
傅作霖想了想,脸色一板,对着县丞说道:“王师光复万安,本该治尔从贼之罪,但考虑到楚逆势大,尔身不由己,便暂赦免尔从贼之罪,尔可暂代本县知县事,张榜安民,安抚民心。”
县丞听言,脸上闪过一抹喜色,连忙行礼拜谢,傅作霖点了点头,命其即刻动身,便转身回到了苏观生身前。
等他回来时,苏观生跟前跪着一名身着带血甲胄的男人,那男人神情恭敬,口中正在说些什么。
他站在旁边听了会,便明白了此人的身份,正是此战的楚军万安守将李世元。
在苏观生入城后,李世元便被带到了他的跟前,接受苏观生的盘问,李世元也清楚他想要活下去,就必须将自己知道的一切和盘托出,因此面对苏观生的盘问非常配合。
得知楚王任命的江西巡抚李长祥已经率军自吉安开拔,向万安而来,苏观生下意识摸了摸长须,陷入思索。
从李世元提供的情报来看,这李长祥麾下兵马来自楚军第九旅,苏观生虽然对楚军军制不甚了解,但也知道这第x旅一般是楚军的主战部队。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苏言全歼多铎的江西军团的战役中,也有这第九旅的身影在里面。
这让苏观生顿时紧张起来,即便李长祥率领的只是第九旅的部分兵马,但还是带给他极大的危机感,这可是能够硬撼清军的军队,容不得他轻视。
他命人将李世元带下去,而后对着一众文武官员说道:“且先按兵不动,命斥候北上刺探敌情,楚逆之军势不容小觑,步步为营方为上策。”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