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157节

  佟养和也赞成何鸣鸾的说法,他的性格更偏向于保守,或者说会更加相对软弱,因此原历史上荆州守将郑四维才会弹劾上奏,请求朝廷将其替换。

  然而在这个历史线,郑四维在忠贞营攻打荆州之役中身死,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向朝廷弹劾佟养和,这湖广总督的位置就还是佟养和坐着。

  孙定辽建佟养和面露意动,不免有些着急,因为他知道如果想要突袭明军,推迟明军攻城的进度,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他连忙说道:“制台,明军火炮众多,本就磨刀霍霍准备攻城,您也清楚敌军援军赶到,数日内定会展开强攻,若是不借此机会出城捣毁敌兵火炮,待明军攻城,众炮齐发,我军定会损失惨重!”

  孙定辽神情着急,看得佟养和一时心里也没底,他看了看何鸣鸾,又看了看孙定辽,目光在二人身上打转,在场的省城官员们则是都闭上了嘴巴,生怕影响了几人之间的辩论。

  最终,佟养和还是决定相信孙定辽的能力,他沉声道:“孙军门言之有理,明军火炮众多,实乃守城之心腹大患,若是不将其捣毁,待攻城时众炮齐发,别说是血肉之躯,即便是这武昌城墙都无法抵挡。”

  见佟养和这么说,何鸣鸾抿了抿嘴,无奈的低下了头,他知道佟养和已经做出了决定,没有挽回劝阻的可能了。

  果然,佟养和接着命孙定辽组织城中兵马于今晚出城夜袭明军大营,除去尝试摧毁明军火炮外,那些打造完毕或是还在打造的攻城器械等也都在摧毁目标之中。

  孙定辽得到佟养和的支持,心中一喜,当即行礼应下。

  ……

  从总督部院出来后,孙定辽马上回到大营,召集诸将商议出城夜袭之事。

  得知孙定辽准备夜袭明军大营,诸将反应不一,有人面露振奋,有人略显担忧,有人心下畏战,下意识往后挪了挪,想要避免自己被选上。

  孙定辽将众人的反应一一收入眼底,不过他并没有对那几个畏战的将领发难,只是点了自己直属督标的部将,以及两名面露振奋的将领的名字,便命其余人离去。

  被点名留下的几人都意识到今晚自己将会参与夜袭,即便对手是凶名远扬的楚军,他们仍然也有些跃跃欲试,毕竟如果这场夜袭能够成功,那他们将会是成为第一批让楚军吃瘪的清军。

  孙定辽的督标中营副将上前问道:“军门,敢问今夜的夜袭目标是哪个方向的明军?”

  “你有什么建议?”孙定辽反问道。

  “末将认为可以向城南明军发难,明军于城北渡江,定会严加防范,因而不是明智之选,而城南明军兵力较为分散,部署于三门之外,可从三门或是文昌门而出,夜袭其中一部,等其余两部明军闻讯支援时,阻击其增援兵马。”副将回答道。

  孙定辽听了他的提议,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第281章 清军出动

  夜幕如墨,厚重的乌云遮蔽了皎洁月光,笼罩大地,站在武昌城头放眼向城外看去,目光所及之处,几乎都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

  只有在那更加遥远的方向,才能看见连营数里,灯火通明的明军大营。

  所谓夜黑风高杀人夜,正好符合今夜的主题。

  在黑暗的掩护中,面向长江的文昌门被缓缓开启,一队队骑兵缓慢走出城门,向城南方向而去,这些骑兵马裹蹄,人衔枚,就连马嘴都被绑缚起来,防止发出丝毫声音。

  武昌城下被黑暗笼罩,即便长江江面上还有明军战船游弋巡视,监视着临江三门的动向,却仍然没有发现清军的动作。

  湖广提督督标中营副将李文源带队而出,那孙定辽本来打算亲自带队出城夜袭敌营,但遭到了诸将的极力反对——

  此次行动还是有很大风险的,且战场上刀剑无眼,万一孙定辽出了什么意外,对于守军将会造成惨重的打击。

  孙定辽计划出动四千步兵、两千骑兵参与夜袭,由李文源率一千骑兵自文昌门而出,其余五千人马分别自望山门、保安门出城。

  其中自望山门而出的两千人马配合李文源奇袭于江岸安营的明军营地,另外三千人马在临江明军营地与保安门明军大营之间的道路设伏。

  只要保安门外的明军闻讯赶去支援,便可围点打援,将前来增援的明军一举歼灭,而其中的一千骑兵也可借着明军增援、营中空虚的机会突袭保安门大营。

  可以说,他的计划非常美满,但现实会往哪个方向发展,那就两说了。

  一千清军骑兵在李文源的率领下很快穿过望山门,与督标左营参将张汝所部汇合,后者所率两千人马正有序出城,甲片与甲片的碰撞声在这一片死寂的黑夜中显得格外刺耳。

  二人汇合,没有多做交谈,李文源便率领骑兵向明军大营悄然靠近,马蹄被粗布层层包裹,踏在满是沙石的地面上,还是发出了沉闷而又压抑的声响。

  骑手们压低身姿,一双双目光在这黑暗中透着冷峻与决绝,又仿佛闪烁着嗜血的寒芒。

  清军骑兵沐浴在黑暗之中悄然逼近,而明军大营内灯火通明,一队队巡逻队扛着装填好的火枪,踩着整齐的步伐在营地内外巡逻。

  农历三月的夜晚气温仍然很低,寒风从营中吹拂而过,灯火摇曳,冷得哨兵不禁打了个寒颤,下意识裹紧身上的斗篷,并继续将目光投向那无边的黑暗之中。

  明军并非只有明哨,在营地外围,还星散分布了许多暗哨,这名哨兵便是其中之一。

  他们周身都被隐藏在黑暗中,宛如忠诚的卫兵,把守在营地外围,监视着周围的一切动静,营地外同样伸手不见五指,只有那远处的武昌城头还能看见星点灯火。

  “希望今夜同样无事发生。”

  哨兵口中低声呢喃,又将身上的防寒斗篷裹得更紧,尽管自围城开始,清军都一直老老实实的待在城内没有动作,但苏言并不相信敌人会真的那么老实,严令各部每日都需提高戒备,防范清军袭营。

  就在这时,哨兵突然隐约捕捉到了一丝异样的动静,他侧耳仔细聆听了一阵,心下一紧,连忙卧倒在地,将耳朵贴在地面。

  这一贴,他马上就听见从地面传来的沉闷的隆隆声,以及轻微不易察觉的颤动。

  来不及去思考这些声音来自哪里,哨兵连忙举起火枪,朝天开枪示警,而后抱着火枪拼命往营地的方向跑去。

  刺耳的枪声瞬间打破夜晚的寂静,营地内的巡逻队听到枪声后先是一愣,而后迅速反应过来,果断抓起铜锣,奋力敲响,尖锐急促的锣声在营地内回荡。

  “敌袭!敌袭!”

  “集结!速速集结!”

  巡逻队大声呐喊,配合急促的铜锣声将营中士兵从睡梦中惊醒,而后整个营地几乎瞬间沸腾起来,一个个士兵睡眼朦胧地拿上武器,跑出营帐,用最快的时间完成列阵并进入战斗岗位。

  清军根本没想到自己还没摸到明军大营,就被明军哨兵先一步发现,李文源身侧的军官连忙问道:“将军,计划已经败露,可还要继续进攻?”

  “明军虽然提前发觉,但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防御,随我强攻,定能马踏敌营!”

  李文源也不再遮掩行踪,高声呐喊,带头冲锋,骑兵们听言,也都将口中的铜钱或是石子吐出,用力抽动战马,呐喊着撒开丫子向明军营地冲杀而去。

  一时间,明军营地外喊杀声震天,战马奔跑起来,那包裹着马蹄的布料也随着剧烈的动作逐渐脱落,马蹄声如闷雷般由远及近,朝着明军大营席卷而来。

  跟在骑兵身后的两千步兵见李文源居然在被提前发觉的情况下还发起强攻,一时都有些无措,那参将张汝心一横,咬牙道:“跟上去,不能放任骑兵单独作战,若是骑兵强攻失利,也可掩护撤退。”

  说罢,他率领麾下两千兵马跟了上去,而与此同时,明军已经进入了预定的战斗岗位,他们在栅栏后站成三列,一边警惕地看着黑暗,根据马蹄声判断敌军骑兵的距离,一边加紧装填。

  隆隆隆——

  马蹄声越来越近,而士兵们也终于完成装填,齐刷刷举起火枪,将枪口伸出身前的栅栏,遥遥对准那无边的黑暗。

  明军营地并没有筑起能够站人的高木墙,在士兵们面前除了有一人高的木栅栏外,还有一道底部装有木刺的壕沟,防御虽然略显简陋,但明军的凶猛火力足以弥补这一点。

  “举枪瞄准,预备——”

  随着马蹄声逐渐逼近,各连军官都高声呐喊,前排士兵纷纷做好射击准备,只听营中突然响起一道嘹喨的军号,紧接着各级军官放声怒吼:“开火——”

  砰砰砰——

  转瞬间,一阵震耳欲聋的枪声如雷霆般在阵前响起,又像是暴雨向黑暗中快速逼近的一个个轮廓席卷而去。

  在扣动扳机后,前排士兵连忙将手中已经击发过的火枪向后传递,顺手接过身后袍泽手中完成装填的火枪,这一次他们并没有听从军官的命令打出齐射,而是自由射击。

  在密集的枪声中,火枪喷射出的火焰与硝烟交织在一起,坚持向明军营地发起冲锋的清军骑兵很快就遭到了迎头痛击。

  他们只来得及看见对面爆开一片刺眼火焰,那密集弹幕横扫而来,清军骑兵顿时人仰马翻,前排清兵纷纷中弹,胸前爆开一团团血雾,惨叫着坠马而亡。

  不少战马也被流弹击中,战马负伤后受到惊吓,嘶鸣着四处狂奔、乱撞,将背上的骑手甩落,那骑手摔在地上摔了个七荤八素,还没来得及起身,便被接踵而至的弹丸命中,或是被身后冲上来的战马卷入马蹄底下。

  在明军的密集齐射之下,清军骑兵的冲锋势头被硬生生遏制住,冲在前面的骑兵前仆后继倒下,他们的尸体反而成为挡在路上的障碍,后面的骑兵一时收不住脚,直接撞了上去,又是一阵人仰马翻,乱作一团。

  “杀!”

  即便前排骑兵成片倒下,仍然抵挡不住清军骑兵冲锋的决心,他们径直越过前方倒下的袍泽和战马的尸体,继续冲向营地。

  然而当他们眼看着就要冲入营地时,眼前赫然出现一道足有近一米宽的壕沟,骑兵们惊声尖叫出声,慌忙用力勒紧战马,阻止战马继续前进。

  战马吃痛,嘶鸣着在壕沟前人立而起,但还未等骑手松一口气,后面的骑兵就直直撞了上来,将那前蹄还未落下的战马撞得失去平衡,连人带马一同重重摔进壕沟。

  在骑手惊恐又绝望的惨叫声中,他们与战马一起摔进壕沟,当场被底下密布的木刺洞穿身躯。

  李文源并没有在第一轮齐射中阵亡,但他的左手手臂还是被流弹击中,血流如注,眼见攻势受挫,明军又躲在壕沟和栅栏后面肆意开火,他只能放弃继续进攻的意图,转而下令撤军。

  呜——

  “撤退!撤退!”

  听见撤退号角的骑兵们如蒙大赦,也顾不上那些还未死去,躺在血泊中发出痛苦呻吟的伤员,直接掉头就跑。

  望着如潮水般退去的敌军,营地内的明军都高声欢呼起来,欢呼过后便又是一阵哄笑,有人笑骂道:“这帮清狗真是老寿星吃砒霜,活得不耐烦了,居然敢来冒犯明军爷爷的虎威。”

  “说的不错,真是自寻死路!”

  旁人都跟着出言附和,嘲讽清军前来送死的举动——毕竟清军今晚的夜袭多少有些小丑了,甚至没有给明军产生丝毫的伤亡。

  而后,坐镇的参将便下令打开营门,放士兵出去打扫战场,他们会将还未彻底死去的清军伤员都集中收治,其中伤势较轻的接受简单救治后就对其进行盘问,获取城中军情。

  而伤势较重的就不用浪费时间和资源了,直接给他一个痛快即可。

  那些战马尸体也都被收集起来,尽管马肉不甚好吃,但也是难得的荤腥。

  李文源带着残兵狼狈退了下来,很快就与张汝的步兵汇合,张汝看着他们的惨状,心下咯噔一声,目光又落在李文源那血流不止的左臂上,面色大惊,连忙说道:

  “李将军,你的左臂……”

  “先撤回城内。”李文源打断了他的话,不时倒吸着凉气,“派人通知其他兵马,夜袭失利,速速撤回城内,以免产生更多的伤亡。”

  张汝也意识到事关重大,连忙应下,派人往友军预定设伏的方位而去,自己则是与李文源一同往望山门撤退,并一边留意着明军大营的动静,担心明军会主动追击出来。

  好在,一直等到他们撤回城门,明军营地都是十分安静,李文源二人这才松了口气,直接撤入城内。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派去通知设伏兵马撤退的传令兵还没赶到设伏地点,就听见了远处传来一阵阵枪炮声。

  听到这些动静的传令兵神色大变,连忙拍马赶赴声音传来的方向,可是等他靠近时,才发现这里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打着清军旗号的兵马在不断响起的枪炮声中几乎是一边倒地溃逃。

  明军一方打着火把,跨过满地的清军尸体,大步向溃逃的清兵展开追击,传令兵的目光迅速扫过战场,就看见在那更远的黑暗中,有大量骑兵奔腾,追杀着另外一方的骑兵。

  看到这一幕,传令兵不敢继续逗留,连忙调转战马,往武昌城的方向逃跑,他的心中充满了惊慌,传闻中明军楚王部的战斗力无人能敌,他之前对此还有些不太相信,可经过今晚的战事,容不得他不信了!

  “王参军,敌兵已被击溃,我军正在大举追击!”

  明军一方,听着都司的话,王翊微微颔首。

  就在不久之前,哨兵突然来报,称第三、四标的驻地遭到清军袭击,杨廷麟和王翊虽然不认为清军能够攻破两个标的驻地,但为了谨慎起见,还是由王翊紧急率领两个步兵营与半个骑兵团的兵力前去驰援。

  然后,他们在路上就遭到了清军的伏击,好在王翊防了一手,提前发现了清军的伏兵,才避免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清军虽然占有兵力优势,但一旦失去了伏击的优势和先手,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就只有被明军爆杀的份了。

  “清军居然使围点打援之计,只可笑他们低估了我军战斗力,偷鸡不成蚀把米。”王翊冷笑道,而后对那名都司说道:“请派人前去第三、四标驻地探查军情,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清军此时应该已经退兵了。”

  都司点了点头,听命行事,等他们派出去查看情况的传令兵回来,果然就如同王翊所说,明军打扫战场的工作甚至已经进入了尾声。

  清军出城夜袭的两路兵马皆以失败告终,损兵折将,让孙定辽在佟养和面前几乎颜面扫地。

  佟养和一直都无心入眠,坐在后堂与何鸣鸾一起等着夜袭成功的好消息,但等来的却是夜袭失败的噩耗,他整个人顿时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瘫坐在椅子上。

  何鸣鸾虽然对于可能会失败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真正发生了,也还是一脸凝重,他对佟养和说道:“制台,城中守军本就军心受挫,夜袭失利,更是雪上加霜,还请您提前做好安抚军心的准备。”

  佟养和垂头丧气地点了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首节 上一节 157/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