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156节
而且他也听闻过去被自己清剿但没有全部剿杀,还被苏言整编为蕲黄营的蕲黄义军已经挥师西征,攻打蕲州,未来也将往黄州而来。
徐勇与那蕲黄营可以说是有着血海深仇,万一落入对方手中,只有死路一条,此外黄州府城对岸的武昌县也已经在两日前被明军占领,城头高挂明军战旗。
因此在苏言率军经过的时候,他就很干脆的选择了开城投降。
徐勇主动投降,苏言自然很是高兴,他对此人的事迹也略有耳闻。
徐勇此人韬略过人,早在崇祯时就屡立战功,降清以后镇守黄州,在镇压蕲黄义军的战事中表现出色,是湖广清军中的一员虎将。
虽然此人手中沾染了许多蕲黄义军的鲜血,但他能够弃暗投明,为自己所用,苏言也还是愿意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在徐勇投降后,苏言便命人将他领到船上接见,徐勇一开始还有些担心这是鸿门宴,自己上了船就回不来了。
不过他的儿子徐祚泰有不同的观点,他对父亲说道:“楚王兵强马壮,火炮众多,若要对您动手,何必摆出所谓的鸿门宴。”
徐勇听言,还是没有彻底放下戒心,为了谨慎起见,他让儿子留在城内,若是自己没能回来,就据城坚守。
而后,徐勇便跟着使者一起出了城,登上苏言的座舰,他登上甲板后,看见的便是与当初金声桓等人所目睹的相同的场景,两队身材高大健硕的士兵站在两侧,用充满压迫性的目光盯着他。
饶是徐勇年少时便离家闯荡,至今征战数十年,在被这些士兵盯着的时候,也不可避免的感受到了几分压迫。
他咽了咽唾沫,强装镇定,跟随使者一同走进船舱,面见苏言。
见到苏言后,徐勇直接跪倒在地,口中说道:“罪将徐勇,拜见大王!听闻大王领王师西征,罪将不敢助纣为虐,负嵎顽抗,愿将黄州城献出。”
“徐总兵不必多礼,请起吧。”苏言语气和善地说道,“你能弃暗投明,本王很是欣慰,过去之事不必再提,本王既往不咎,日后你当戴罪立功,随本王光复河山。”
“罪将遵命!”徐勇重重应下,顺势站了起来,他看苏言这个态度,心中的忐忑也消散了许多。
站起身后,徐勇主动抱拳道:“大王可是欲攻打武昌?末将愿率本部兵马为大王驱使。”
“你麾下有多少人马?”苏言问道。
“回大王的话,有马步兵三千余人。”
听见他麾下有三千余人,苏言想了想,还是决定将他一块带上,不过不是让他与自己一起攻打武昌,而是命其攻打江北各府。
在听了苏言的话以后,徐勇只思忖片刻,便主动说道:“大王,末将曾与南阳总兵张应祥共事,同为左梦庚部将,愿写信策反张应祥。”
“哦?”苏言倒是没想到还能有意外的收获,他问道:“有多少把握?”
“呃……”徐勇略显迟疑,其实他也摸不准有多少把握,但是为了不在新领导面前丢面子,还是咬牙说道:“末将愿立军令状,定能成功劝降张应祥。”
“好!”苏言抚掌道,“既然徐总兵有如此信心,本王便授你为湖北总兵,只要你能策反张应祥,其部下便归你调遣。”
见苏言直接就给自己当场升官,徐勇顿时心血澎湃起来,心道归降苏言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他刚刚归降,未立寸功,苏言就愿意将他升为湖北总兵,等以后真的立下大功,什么湖广总兵,湖广提督还是奢想?
不过,虽然苏言慷慨大方,但徐勇也知道自己未立寸功,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下来。
因此徐勇还是抱拳说道:“大王慷慨,只是末将新降,未立寸功,怎敢受此封赏,还望大王收回成命,等末将日后立下功绩之后,再叙功论赏也不迟。”
“也好,等你策反张应祥,本王再封你湖北总兵。”
苏言从谏如流,他对徐勇的回答非常满意,如果对方真的敢接受自己的升官,那他反而会低看对方。
徐勇离开兵船,回到港口后,才发现他的儿子一直在岸边等候,虽然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嘱咐行事,但徐勇现在心情很好,也没有追究这点。
他笑着对徐祚泰说道:“大王真乃明主也,为父归顺大王的决定真是明智之举。”
徐祚泰听言,不禁好奇地询问起刚刚在船上发生的事情,徐勇便和他们一边往城内走去,一边将苏言对自己的器重侃侃而谈。
次日,徐勇便率军开离黄州,向德安府进军,在大军行进之时,也有数骑快马冲出,携带着徐勇的亲笔书信送往南阳。
苏言这边,在兵不血刃拿下黄州这一武昌的东部门户后,船队继续向西航行,并于三月初二日抵达武昌以北十里处,开始放下兵马,大军有序登陆。
走陆路的骑兵部队已经提前一天抵达武昌城外,他们自九江府出发后,沿途几乎没有遭遇多少抵抗,便接连攻占兴国州、大冶县、武昌县三城,先一步到达。
武昌守军早在得知多铎全军覆没的噩耗后,就已经做好应对明军西征的准备,因而在明军骑兵部队攻克兴国州、大冶县二城后,府城方面就已经先一步受到预警。
坐镇武昌的清湖广总督佟养和当即下令征发大量丁壮协助守城,并将九门封闭,全城戒严。
在这之前,尽管汉口被明军水师占领,长江水运被切断,但佟养和也只是将朝向长江的四处城门关闭,陆上交通只是被轻微管制。
而现在明军大举西进,也容不得佟养和继续宽松下去了,府城九门尽数封闭,全城工匠都被征召起来,日夜打造大量守城器械与军械甲胄。
明军于城外登陆的消息迅速传回城内,佟养和听闻明军有数万之众,整个人当场就麻了,连忙将湖广巡抚何鸣鸾、湖广提督孙定辽二人召来,商议对策。
然而二人对此也都是束手无策,二人踌躇半天,还是孙定辽先开口问道:“不知城中粮食储备能支撑多久?”
“保守估计,也可坚守长达两年之久。”佟养和回答道。
尽管武昌曾经接连遭到张献忠与左良玉的荼毒,不复鼎盛之时的繁华,但此时也仍然是湖广最为富庶之地,再加上佟养和在南方战事不利的情况下也有意识的储存粮草,武昌府内可以说是粮草堆积如山,用之不竭。
听到这个令人放心的数字,孙定辽长舒口气,他抚掌道:“如此,何愁守不住武昌?依托坚城,定能将武昌化作血肉磨坊,让明军前仆后继战死在武昌城下!”
见孙定辽如此自信,佟养和与何鸣鸾二人的情绪也不禁受到了感染,二人纷纷说道:“省城防务,就尽数托付给军门了。”
所谓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办,孙定辽入关后随军征山西,取太原,而后又跟随多铎克扬州,平定江南,可谓是战功赫赫,战阵经验丰富。
有这位老将坐镇,再加上充足的粮食和坚固的城防,何愁守不住武昌?
孙定辽走马上任,随即采用严防死守的政策,决定坚守省城,伺机出城袭击,他清楚明军虽然此时还在登陆,正是最为脆弱的时机。
但明军也同样是这样想的,肯定会戒备森严,随时防备突袭,更何况明军的数千骑兵还在城外虎视眈眈,只怕是出城后就回不来了。
因此孙定辽还是选择放任明军登陆,趁着明军登陆的这个时间段多多打造守城器械与兵甲,并对城中征发的壮丁进行训练,让他们也能够参与接下来的战阵。
三月初四日,明军完成登陆,并对武昌府城展开围城。
在围城前一晚,苏言召开了一场小型军议,驻扎汉口的吴胜兆也在参加的行列之中。
他望着陆续到齐的众人,轻咳一声,道:“大军已完成登陆,明日便要对武昌府城展开围城,数日前潜伏在武昌城内的天玑司探子冒死将城中军情送出,今日才交到本王手中,守军兵力不容小觑,加之武昌墙高城坚,接下来将会是一场硬仗。”
众人听言,神色都变得有些复杂凝重,杨廷麟道:“还请大王明示。”
苏言微微颔首,道:“在我军到来之前,那伪湖广总督佟养和已经将南部防范何腾蛟的兵马尽数撤回,此时城中守军估计有近两万兵马。
其中包括伪总督佟养和与伪巡抚何鸣鸾二人所辖督、抚标约五千人,伪提督孙定辽麾下督标六千余,以及地方绿营八千余,尽管没有八旗兵,但清军依托坚城固守,也是难以攻打。”
苏言说完后,众人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武昌城本来就不好攻打,再加上这近两万人的守军,整座武昌城就像是一只让人无从下口的乌龟,根本生不出强攻的想法。
杨廷麟提议道:“大王,武昌坚城若是强攻,只会损失惨重,何不长期围城,等城内弹尽粮绝,再做攻城?”
苏言摇了摇头,道:“武昌城内储存粮草众多,何惧长期围城?更何况我军的目标是远在常德的豪格,一直被拖在武昌城下,只怕是会放跑了他们。”
说到后面,苏言不禁轻叹口气,他倒是忽略了武昌坚城的难攻程度,仅靠他手中的这两万多人,肯定是没办法在短期内拿下武昌的。
唯一的办法,便是将还在路上的北路军也调过来,两路兵马合攻武昌,依托大量火炮,应该能够赶在豪格跑路之前拿下武昌。
想到这,苏言心中稍定,当即命王翊草拟军令,要求阎应元、侯承祖二人率军渡江,一同攻打武昌。
待王翊草拟完军令后,苏言才将话题引回明日的围城部署,他扫视着在场众将,思忖片刻,开口说道:
“吴胜兆听令。”
“末将在!”吴胜兆应声出列,抱拳道。
“我命你继续封锁长江水道,监视临江之汉阳、平湖、文昌三门,若清军自三门而出,即刻点燃号炮预警。”
“末将领命!”
“杨廷麟、王翊听令。”
杨廷麟二人应声而出。
“我命你二人率第二旅及胡一青部于城南驻扎,围攻城南保安、望山、中和三门。”
“下官遵命。”二人齐声道。
“金声桓听令。”
“末将在。”
“我命你领本部人马于城北安营,围攻武胜门。”
金声桓一听只有自己这五千人马,是最为薄弱的一环,心中有些担忧,但还是抬手领命。
而后,苏言接着道:“我会命骑兵于城南城北两个方向巡视,若是清军自临江三门而出,随时增援。”
众人听言,齐声应下,苏言没有提到第一旅的部署,但众人也清楚,他是准备亲自率领第一旅坐镇城东,围攻城东的宾阳、忠孝二门了。
次日,明军开拔,兵临武昌城下,各部人马按照苏言的部署将武昌三个方向进行合围。
明军军威之盛,即便是他们的总兵力和守军相比并没有超过多少,但还是让佟养和等清军高层如临大敌,精神紧绷。
第280章 克汉阳(为普鲁士皇家之鹰加更1/2)
三月初八日,由阎应元、侯承祖二人率领的北路军终于抵达汉口,并开始在吴胜兆水师的掩护和接应下有序渡江。
准确来说,是阎应元率领的第五、第六旅先行渡江,而侯承祖率领的蕲黄营得到了新的命令——被要求渡过汉水攻打汉阳府,将武汉三镇中的两镇收入明军控制之下,使武昌府彻底成为孤城。
汉阳府守军在武昌围城前就被大量抽调,以增强省城城防,而汉阳府剩余守军在眼见更多明军出现在汉口后,军心动荡,根本没有坚守城池与明军厮杀的决心,许多兵卒直接就脱下军装,逃入城内。
等蕲黄营在友军水师的掩护下渡过汉水,攻打汉阳府城的时候,城中守军已经逃跑了七七八八,只剩下少量兵卒还在坚守城池。
剩下的这些兵卒见蕲黄营人多势众,自知无法固守,也就干脆打开城门,放下武器,向明军投降。
随着汉阳府被明军兵不血刃占领,武昌府城彻底成为一座孤城,长江江面上是巡逻游弋的明军战船,陆地三个方向又都是连营数里的明军大营,所有对外联络的渠道都被切断。
守军眼睁睁看着江对岸的汉阳府城头的清军战旗被斩断,转而缓缓升起了代表苏言的楚字战旗,军心随之受到了影响,一些流言飞语开始在城内小范围流传开来。
孙定辽闻之,不禁叹息道:“汉阳陷落,武昌成孤城矣。”
而后,他对副将说道:“汉阳陷落,定然会有宵小之辈趁机散播谣言,祸乱军心,你带人在军中巡视,若有人散播谣言,杀无赦。”
“遵命!”副将抱拳应道,转身风风火火地离去。
副将离开不久,就有总督身边的侍卫快步跑来,停在他面前行礼道:“孙军门可算找到您了,制台有请,请您前去议事。”
孙定辽点了点头,他料到佟养和肯定会对汉阳陷落做出反应,便让那侍卫走在前面带路,一行人很快就返回城内的总督部院,面见湖广总督。
几人入内时,佟养和正与何鸣鸾等省城官员议事,见到他到来,语气热情地招呼孙定辽入座,孙定辽抬手行了一礼,便顺势坐在一侧。
不过他屁股还没完全坐下,总督就对他说道:“孙军门,汉阳陷落,敌兵援军又陆续渡江,只怕不出数日,敌兵便会尝试攻城。”
“制台明鉴。”孙定辽小小拍了个马屁,接着道:“敌兵自围城至今,不断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其军中又有大量火炮,自然是要严加应对的,不过……”
说到后面,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制造了个悬念,佟养和果然被吸引住,忙问道:“不过什么?”
“不过,下官认为敌兵援军新至,兵力膨胀,正是相对放松戒备之时,我军或许能够趁机出城夜袭,捣毁敌兵火炮或是攻城器械,给敌兵当头棒击!
而且汉阳陷落,城中守军士气都或多或少受到影响,若能借此机会取得首胜,也将提振全军士气,抵消汉阳陷落带来的负面影响。”
听孙定辽这么说,佟养和等人脸上顿时露出了吃惊的神色,巡抚何鸣鸾连忙说道:“为何要主动出击?明军能够全歼豫亲王大军,其兵将皆不容小觑,若是明军有所发觉,岂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