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146节
再看向清军骑兵,即便是遭到了明军炮击,两条腿也逃不过四条腿的追击,在猎兵全员撤入线列步兵的军阵之前,清军骑兵还是追上了那些烦人的苍蝇,他们将胸中积攒的怒火尽数宣泄出来,挥舞着马刀朝着后撤的猎兵挥砍而去。
许多猎兵眼见逃生无望,干脆停了下来,他们转身举枪对着冲来的骑兵开枪射击,一边对着身后的袍泽喊道:“快走!我们留下来拖住这帮狗娘养的,等回去以后记得对咱娘说,咱不是孬种!”
说罢,铅弹打出,他们就怒吼着挺起刺刀迎向敌骑,那些清军骑兵根本来不及防备,就被近距离射中坠马。
后来者挥舞着马刀朝着迎上来的猎兵劈砍过去,马刀重重砍在横起来的火枪枪身,留下一道深深的刀痕,巨大的力量让猎兵险些握不住火枪,整个人也向后踉跄了几步。
那骑兵也不好受,虎口发麻,一时几乎要握不住马刀,他策马从那猎兵身侧冲了过去,正欲提刀,从前面突然冲来一个明军,挺枪朝他刺来,骑兵躲闪不及,刺刀就在他的腹部狠狠划开一个大口子,鲜血和肠子一块流了出来。
第265章 倒戈
苏言看着那些逃不掉的猎兵被骑兵追上,卷入近战中,眼中闪过一抹心痛,但他迅速将这抹情绪压下,继续命令线列步兵向前推进。
而撤下来的猎兵,来不及让他们休整,苏言也马上命他们往侧翼移动,等己方线列与清军交火时,配合移动至前线的骑兵炮一同对清军射击。
而在这段时间内,明军火炮还在间断的朝着清军军阵炮击,但因为炮管发热发烫的缘故,为了避免火炮炸膛,炮兵们只能减少射击密度,并且以减少火炮寿命为代价,用水浇灌在炮身,以此尽可能为火炮降温。
被卡在两军步兵之间的清军骑兵在将明军猎兵驱逐后,便马上撤了出去,将战场留给双方步兵,苏言默默估算着两军的距离——目前双方仅有不到两百米的距离,用不了多久,双方便能交火了。
就在这时,侯世禄从后方乘快马赶来,他策马来到苏言身侧,大声说道:“大王,第九旅两个标的兵力已经完成登岸,正在携带弹药补给往战场赶来。”
听见又有两个标的兵力卸下,苏言脸色放松了许多,点了点头:“让他们尽快参战,你回去告诉李长祥,先让骑兵登岸,我们需要骑兵随时机动,好应对清军骑兵的威胁。”
“遵命!”
侯世禄应下,连忙调转战马,朝着登陆的方向而去。
视线来到清军一方,多铎也注意到了明军一方的火炮射击频率和密度逐渐减少,他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了一抹笑容,道:“南蛮火炮刚刚持续炮击,此时炮管必然发烫,无法继续炮击,这正是我军击溃南蛮的最好时机。”
一旁的硕塞认同地点了点头,他跃跃欲试,道:“大将军,末将请战,愿亲率骑兵突击明军侧翼,为大军撕开一道口子,进而击溃贼军。”
“还不是时候。”多铎摇了摇头,两军步兵此时还未正式接战,他也不敢轻视敌军,还是要先让前明降军来试试明军火力。
硕塞被多铎拒绝,也没有失望,他知道等多铎认为时机到了,就会给他亲率骑兵进攻的机会。
正面战场上,两军步兵之间的距离逐渐拉近,眼见双方拉近至不到一百五十米,苏言当即下令全线止步,并命令两翼跟上来的骑兵炮卸下火炮,就地部署。
6磅骑兵炮(之前一直打成9磅,已改)在此前几乎没有参与炮击,因此便成为了接下来交战中重火力支援的主力,炮手们得到命令后连忙翻身下马,将火炮与牵引架解开,合力推动火炮,将炮口对准清军,而后便是有条不紊的装填。
“检查武器!”线列上的军官们大声呐喊,“敌军要过来了,做好射击准备!”
一整条战线上随即响起窸窸窣窣的检查枪械的声音,士兵们确保火枪达到了能够随时击发的最佳状态,并且弹药包就放在他们随手就能够拿到的位置。
在士兵们检查的同时,对面的清军还在大步迈进,最前面的前明降兵们畏惧地看着那队列齐整的敌人——敌人在检查完枪械后,重新将步枪扛在肩上,使一排排刺刀直指天空,在阳光的照耀下,那一柄柄刺刀闪烁着刺眼的寒光。
一直到清军推进至约莫一百二十米的时候,部署在两翼的明军骑兵炮终于开火,那令人胆颤的闷响响起,实心弹呼啸着朝密集的人群飞去,迎面就将走在最前面的清兵的脑袋整个削去,而后又将他身后的多名士兵击毙击伤。
遭到炮击的军阵顿时骚动起来,死者周围的士兵面露惊惧,被那死状凄惨的尸体吓得不敢继续前进,但他身后的人却不惯着,推搡着裹挟着前面的人继续迈步。
而在火炮展开炮击之后,就好像得到了信号一般,线列上的军官们纷纷高声呐喊,前排士兵应声举起步枪,对准一百多米开外的敌人。
“开火!”军官们大声怒吼,士兵们也下意识跟着呐喊起来,并扣动扳机,击锤用力打在火门上,一整排猛烈的枪声随之响起。
对面的清军听到枪声,看见那喷涌的硝烟,都下意识缩紧脖子,似乎这样就能够躲避飞来的弹丸,但是他们失败了,子弹毫不留情地击穿了他们的胸膛,血雾爆开,士兵哀嚎着跪倒在地,倒在血泊之中。
他们身后的士兵只能硬着头皮跨过倒下的人,继续前进,可怕的枪声还在不断响起,其中也不时掺杂着沉闷的炮声,在这么近的距离中,即便只是6磅炮,也仍然能够在密集的人群中带来巨大的伤亡。
更何况,部署在后方的明军榴弹炮也没有彻底哑火,那引线燃烧的开花弹在半空中慢悠悠的划过一道弧线,从天而降,在清军头顶炸开,四溅的弹片将底下的密集人群笼罩在内,瞬间夺走数十条性命。
在线列步兵和火炮的联合打击下,作为炮灰的前明降兵毫无意外的被击溃,乌泱泱、乱糟糟地转身后撤,但多铎已经预测到了这一点,他授予部署在第二线的绿营兵能够就地格杀溃兵的权力。
在那些降兵惊恐地向后溃退时,他们身后的绿营兵们根本没有出声警告——或者说,在战场上的心理压力已经让他们没有多余的心思去警告面前的炮灰。
他们直接举起屠刀,对着那些如无头苍蝇般逃窜的溃兵展开屠杀,一边大声怒喝:“不许退!大将军有令,擅退者杀无赦!”
“杀无赦!”
绿营兵齐声大吼,一边用腰刀拍打着盾牌,以此壮大气势,血淋淋的尸体再加上这一幕,让那些溃兵惊疑不定,一时果然不敢继续后退。
但苏言不会给他们思考的机会,眼见那些降兵这么快就开始败退,苏言当即下令吹响进攻军号,试图趁着溃兵冲击清军军阵之时,击溃部署在第二线的绿营。
在激昂的军号声中,完成装填的线列步兵再度踩着整齐步伐向前推进,而6磅炮也再度开炮,将那致命的炮弹送进人群之中。
身后是逐步逼近的敌人,身前是凶神恶煞的“袍泽”,溃兵们心中不免充满了绝望,不时落入人群中的炮弹也将他们好不容易升起的转身迎战的勇气击碎。
“速速回身迎敌!”
绿营佐领再度大声呵斥,扬起腰刀就要将他面前一人斩杀,但还未等腰刀落下,他的腹部突然一阵剧痛传来,佐领猛地瞪大双眼,不敢置信地垂眼看去。
只见一把腰刀从前面捅入了自己的腹部,鲜血正顺着伤口涌出,那个攻击他的溃兵面露凶光,一脚将他踹翻在地,顺势拔出腰刀。
周围的人都没想到他会突然暴起,即便是那些凶神恶煞的绿营兵都惊得呆愣在原地,好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而那溃兵当即高举腰刀,怒吼道:
“弟兄们!清狗草菅人命,视我等如猪狗,逼迫我们送死,是可忍孰不可忍,与其死在明军之手,背负汉奸骂名,倒不如和清狗拼了!”
周围的溃兵听了他一番话,纷纷回过神来,接连开口附和:“拼了!”
“反他娘的!”
“狗娘养的清狗,日翻他们的娘!”
一时间,溃兵直接被煽动起来,他们大骂着粗鄙之语,提起腰刀就朝着那些惊愕的绿营兵劈砍过去,绿营兵眼见他们怒吼着冲来,这才终于回过神来,连忙举刀还击。
但是,也不知是那些溃兵真的置之死地而后生,还是绿营兵到现在还不敢相信他们居然临阵倒戈,仅仅一个照面,督战的绿营兵就被砍翻一片,阵线不稳。
冷允登所部也遭到了愤怒的溃兵的冲击,他身侧的心腹见状,面露激动之色,连忙对冷允登低语:“总镇!此时不反,更待何时,只待您举兵起事,清兵必溃!”
冷允登听罢,面露意动,他的目光越过那些沸腾的溃兵投向还在缓步推进的明军,一咬牙,心一横,当即拔出腰刀,喝道:“反了!”
说罢,他直接挥刀斩断身前的清军战旗,对着自己的部下们高声喊道:“弟兄们,清狗倒行逆施,屠我同胞,淫我妻女,大丈夫安能忍受?本镇已暗中效忠楚王殿下,王师就在眼前,随我反戈一击,大破清狗,荣华富贵,与弟兄共享!”
“大破清狗!”
冷允登提前安排的亲信军官们见状,也都高声大喊,麾下兵卒们不明所以,但听见荣华富贵四个大字,还是沸腾了起来,一边齐声高呼,一边在冷允登的指挥下拔刀朝着身侧的“友军”掩杀过去。
还在试图镇压倒戈溃兵的清兵根本没想到自己侧翼的友军会跟着临阵倒戈,直接被杀了个措手不及,直接崩盘,而那些溃兵眼见居然有清兵加入了他们,士气大振,欢呼着对其余清军发起更加猛烈的攻击。
一直在观察战场的多铎一时也没想到事态居然会发展到这般田地,或者说,那些炮灰可能会临阵倒戈是在他的预测之中,但冷允登那条老狗造反,就不在他的意料范围内了。
看见冷允登率部哗变,攻打友军,多铎勃然大怒,骂道:“天杀的汉狗,真乃三姓家奴,当初在九江,本王就该将其枭首示众!”
硕塞也浑身杀意,他当即抱拳请战:“大将军,末将愿率八旗兵将冷允登那条老狗的性命取来!”
多铎虽然在气头上,但并没有马上答应下来,他略有些迟疑地看着那趁机推进的明军,此时明军已经推进至倒戈的溃兵仅有不到百米的距离,若是此时出动八旗兵镇压叛变,只怕还未将叛军击溃,明军就已经加入了战斗。
届时,战场的主动权就落入明军手中了。
或许,他也可以让绿营兵作为砧板,黏住叛军和明军,让更加精锐的八旗兵与骑兵从两侧压上,对明军形成包夹之势,但是经过冷允登临阵倒戈之事后,他就不敢再将信任放在那些汉人身上了。
若是绿营兵在这个时候跟着倒戈,或是支撑不住被击溃,从两侧包夹上去的八旗兵就会被逐个击破!
因此,多铎猛地摇头,拒绝了硕塞的提议,但他并没有拒绝出兵——多铎还不想这样抛弃那些还在坚持抵抗的绿营兵。
“鸣金收兵,令绿营有序掩护后撤!”他对着传令兵急声说道,而后看向硕塞,表情肃穆道:“你亲率三千满八旗出击,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击溃叛军,掩护绿营后撤!”
硕塞当即领命,率领本部镶红旗与多铎的正白旗三千八旗兵,策马冲出本阵,向陷入混乱的绿营杀去,而在同时,代表撤兵的号声响起,那些还忠于清廷的绿营兵慌忙后撤。
此时整个绿营军阵都混乱不堪,与冷允登一起在九江叛明降清的吴高虽然不明白前者为何突然倒戈,但他考虑到之前就是冷允登倡议降清,他们才能从九江之战中活下来。
出于对冷允登的信任,以及不愿跟着多铎一块赴死,吴高也紧接着砍断清军战旗,率部倒戈,在他们的夹击下,绿营兵人心惶惶,只能仓皇后撤,军阵即将分崩离析。
然而在这个时候,硕塞就率领满八旗从后方冲了上来,他正欲直接率领满洲骑兵直接发起冲锋,但看见那乱糟糟的战场,一时却是犯了难。
这战场上倒戈的叛军和绿营兵混在一起,根本分辨不出谁是谁,硕塞看了一圈只觉得头都大了,他干脆直接不仔细分辨,剑指冷允登的将旗,喝道:“随我冲,马踏敌阵,斩杀冷允登那条老狗!”
“杀!”
有了明显的目标,满洲骑兵直接奔腾着发起冲锋,混战中的绿营兵们见状,都慌忙想要躲开,让出一条路,但硕塞也顾不上去管谁是谁,一律策马践踏过去。
冷允登还在指挥部下攻打绿营,就发现大队满洲骑兵朝自己所在的方向本来,惊得魂不附体,下意识看向身后,就发现明军已经推了上来,驱赶那些挡在他们身前的溃兵。
“撤退!风紧扯呼!”他果断高呼:“满洲兵冲过来了,让王师来对付他们!”
冷部兵卒也看见了那些杀气腾腾朝他们冲来的八旗兵,听见撤退的命令后如蒙大赦,慌忙往后撤退,只有那吴高还在埋头追杀绿营,没有注意到冲来的满洲兵。
下一刻,满洲兵毫不留情碾压了吴高的兵马,跟随吴高倒戈的兵马几乎没有抵抗的余力,就直接被满洲兵一个冲锋击溃,只能仓皇抱头鼠窜。
第266章 多铎撤军
硕塞如今虽然只有不过十八岁,换个世界不过是高中生的年龄,但不代表他就是个有勇无谋的莽夫。
眼见冷允登主动避战后撤,想要引明军对付自己,硕塞只能暗骂一声真是狡诈的老狗,放弃了追击,按照原计划掩护绿营兵后撤。
这个时候,想要区别绿营兵和叛军就容易多了,那些听到收兵号角慌忙后撤的就是绿营兵,而还提着武器试图追杀的就是叛军了,虽然靠这样来辨别很有可能会误杀,但关键时刻也顾不上那么多。
在满洲兵的掩护下,倒戈的溃兵和绿营兵或是不敢追击,或是像吴高那般直接被击溃,绿营兵倒是顺利地撤了下来,与其拉开了距离。
苏言眼见清军反应如此迅速,自己手中也没有骑兵能够趁机制造混乱,扩大战果,只好遗憾地放任清军后撤,并下令停止推进,收拢那些倒戈的清兵。
随后,苏言理了理身上的甲胄,对着王翊笑道:“准备准备,等会要见那位临阵起义的冷总兵了。”
王翊点头应下,没过多久,看起来有些狼狈的冷允登就被带了过来,他一看见苏言,就纳头便拜,口中说道:“末将九江总兵冷允登,拜见楚王殿下!久闻殿下威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冷总兵不必多礼,快起来吧。”苏言态度温和地说道。
他虽然对冷允登之前在九江背叛王得仁,导致王得仁绝望之下自缢身亡的举动感到不齿,但对方临阵起义,他也愿意做些表面功夫。
冷允登顺势起身,小心翼翼地抬眼打量了一番苏言,见他如此年轻,英气蓬勃,心下不免有些感慨,也不知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冷总兵迷途知返,临阵起事,本王心中甚慰。”苏言微笑说道:“本应论功行赏,然此时鞑虏未灭,大战未平,还不是行赏的时机,待本王擒拿了那多铎,歼灭虏兵,再为诸将一并封赏。”
冷允登一听,连忙表忠心:“末将率部反正,并非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不愿助纣为虐,成为汉奸走狗,能够为大王效力,实乃末将之幸。”
一旁的王翊听着他这肉麻的话,只觉得鸡皮疙瘩都要起来了,眼底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鄙夷,他看向苏言,却见苏言好似十分受用一般,温声道:“冷总兵有此大义,本王自是欣慰,但军中将士岂能知其绩而不嘉之,冷总兵莫要再言。”
冷允登连忙应下:“是末将失言,大王明察秋毫,论功行赏,实乃三军将士之幸,定能驱逐鞑虏,恢复河山。”
苏言笑着点了点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道:“此战未定,冷总兵先且去整顿兵马,休整片刻吧。”
冷允登抱拳应喏,转身离去,待走出一段距离后,他长舒口气,抬手擦了擦额头上不存在的汗水,心道刚刚真是差点把马屁拍到马腿上了,不过这位楚王倒是看起来平易近人,只是不知道手段如何。
而苏言这边,在冷允登离去后,一直挂在脸上的温和笑容顿时收起,轻哼一声,对王翊说道:“此人倒是油嘴滑舌,只可放任地方,不可重用,否则难保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王翊听苏言这么说,倒是放心了许多,他见苏言刚刚一副很是受用的模样,还担心苏言就喜欢听这种谄媚的话,现在听来,苏言这样的反应才是他值得追随的人。
苏言在这边收拢倒戈清兵,并等待登岸的后续兵马前来汇合的同时,多铎这边也后撤数百米,重整军阵,清点伤亡。
这一清点,让他面色阴沉,险些当场破功,来时的四万大军,此时就直接折损了近半,只剩下两万三千多人,火炮也折损众多。
硕塞见他脸色难看,也只能小心翼翼地宽慰道:“大将军,虽然损失颇多,但核心的八旗兵和随我们从北方而来的绿营实际上并没有太大伤亡,军中没有了那些心术不正的汉狗,反而是个好事。”
“好事……呵呵。”多铎怒极反笑,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硕塞说的也有几分道理,没了那些入江西后投降的明军,整体的战斗力和可靠度倒是得到了提升。
可是!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