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134节

  十一月十一日午后,清军大举攻向塔山,由朱马喇率领的清军合计两万九千余人,其中仅有一千八旗满洲兵、两千跟随入闽的浙江绿营是直属于朱马喇的兵马。

  剩余两万六千余则都是跟随郑芝龙归降的郑氏兵马,他们普遍战斗力低下,没有坚定的战意,放在水战中或许还有些搞头,但在陆地上,还是不要指望他们了。

  朱马喇并不清楚这一点,毕竟他们在收编郑军后,除了各地爆发的农民起义外,就只有和朱成功等不愿投降的郑氏残部交战,并没有将这一缺点暴露出来。

  至于一天前的那场夜袭,他也只是将战败的原因归结于明军战斗力过强,再加上有野战这一debuff,才会导致岸上的清军惨败。

  毕竟朱马喇是真的切身感受过明军的可怕战斗力的,不然他也不会如丧家之犬般和博洛一起被赶到福建这一鸟不拉屎的山区。

  除了陆地上的这近三万人马外,还有由郑芝豹调遣的三千水军,他们的任务是突袭明军水寨,如果行动顺利,还可在明军后方登陆,断其退路。

  明军斥候一直在监视着清军动向,在其拔营朝着塔山而来后的第一时间,斥候便汇报给了顾炎武,斥候的情报除了清军出动外,还额外提及了他们侦测到的清军大致兵力规模。

  三万!

  顾炎武得到清军兵力的大致数量后,一时眉头紧蹙,只觉得有些棘手了。

  他麾下能够迎战的兵马,除去调往江南九峰山、留守玉屏山防备延平方向的兵力,以及用来迎战清军船队的水兵,只有一万两千余兵丁,尽管占据地利优势,但兵力差距还是过于悬殊了。

  不过,顾炎武也有所倚仗,这一万两千兵马中包括了威武镇全部人马,和跟随高第从山海关归顺后一路征战,最终驻扎于开归的老兵。

  可以说,他的迎战兵力虽然不多,但多为精锐老兵,而清军虽然看似兵力众多,但战斗力和士气普遍低下,之前偷偷混进去的探子也能够在关键时刻起到作用。

  咚咚咚——

  战鼓连绵,清军很快推进至塔山山下,朱马喇看着依托地形优势布防的明军,一时也不免觉得有些棘手。

  因为角度原因,清军甚至没办法用随军火炮轰击山上的明军,他们只能携带更加轻便的虎蹲炮上山,在近距离轰击明军。

  但与之相反,明军部署在山上的火炮能够直接轰击清军军阵,只是即便他们进入了火炮射程范围,明军的火炮都还没有发炮,这倒是让朱马喇觉得有些异样。

  不过他没有多想,朱马喇大手一挥,以郑氏降军为主的清军便组成紧密军阵,大步向山上迈进。

  军阵锣鼓喧天,旌旗林立,尘土飞扬,清军如汹涌的黑色浪潮,向着依托山势布防的明军阵地压去。

  眼见清军发起进攻,部署在栅栏后的明军鸟铳手、弓手纷纷检查起装备,做好交战前的最后准备。

  隆隆隆——

  部署在一线的威远炮等轻型火炮最先开火,震耳欲聋的炮声回荡在山间,硝烟扬起,炮弹呼啸着砸进人群之中,炮弹落下,瞬间掀起一片血雾,士兵哀嚎着被炸飞,肢体在空中四散,有的士兵直接被炸碎,鲜血和肉块溅落在周围袍泽的身上。

  面对明军的炮击,清军炮手只能徒劳的试图加高炮口,但射出的炮弹根本无法威胁到明军阵地,他们只能作罢,眼睁睁看着步兵军阵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很快,清军便抵近至弓箭火器的射程范围内,明军鸟铳手纷纷在军官的命令下将枪口探出栅栏,开枪齐射,弓手们也躲在掩体后弯弓搭箭。

  一时间,枪声大作,硝烟弥漫,弹幕和箭矢如飞蝗般射向清军,冲在最前面的清军虽然及时举盾试图保护自己,但还是被射倒大片。

  清军一方也迅速还击,箭矢于军阵中腾空而起,飞向明军阵地,部分清兵甚至将虎蹲炮立于阵前,迅速完成装填,对准明军阵地开炮。

  炮弹狠狠砸在明军阵地上,将能够阻挡清军进攻的栅栏摧毁,又砸在地上,土石飞溅,箭雨落下,没有盾牌掩护的明军射手都惨叫着中箭倒下。

  “杀!”

  清军怒吼着,举着盾牌组成紧密方阵,一步步向明军阵地推进,明军则是将提前备好的滚木擂石投下,前排清兵的盾牌随之被砸得粉碎,连带着阵型也出现了混乱。

  然而清军并没有退下,在军官和身后真夷督战队的怒吼下,他们重新组织队形,用鸟铳和弓箭与明军对射,并挺起盾牌大步冲向阵地。

  山间回荡着喊杀声、惨叫声和枪炮声,大队清军冒着枪林箭雨冲到了阵地前,挥舞着腰刀劈砍挡在他们面前的栅栏。

  借着这一时机,明军长矛手与刀盾手迅速上前,接替退下来的鸟铳手和弓箭手,那栅栏很快被清军毁坏,无数清军怒吼着冲了进来。

  明军连忙组织抵抗,长矛手同样怒吼着用力将长矛刺出,长矛噗嗤一声扎进敌人的胸膛,温热的鲜血溅在持矛者的脸上,清兵发出痛苦地哀嚎,抓着长矛缓缓跪倒在地。

  但也有人拼着一股恨劲,凶狠地用尽全身力气挥起腰刀,砍向长矛手的手臂,后者并无臂甲保护,顿时鲜血如注,断臂掉落在地。

  炮声不断,部署于更高处的明军炮手调整炮口猛烈轰击源源不断涌上来的清军军阵,而后退后重新组织起来的明军射手也再度向敌人倾泻火力。

  炮弹和枪林箭雨倾泻而下,军阵中不断有人负伤倒下,原本严密的清军军阵随之产生了动摇。

  在明清两军在塔山交战的同时,郑芝豹也遵从命令指挥战船杀向明军水寨,但是在他们进入塔山与九峰山炮台的射击范围后,马上就遭到了两侧炮台的猛烈轰击。

  被部署在两侧的数十门红夷炮先后开炮,炮声如雷,炮弹以一道优美的弧线飞向清军船队,在船队周围溅起一朵又一朵高高的水柱。

  遭到炮击的清军船队顿时陷入短暂的混乱当中,但郑芝豹和船上水兵都有着丰富的水战经验,很快便重新恢复秩序。

  而在这时,梁立率领的船队也乘风而来,阻截清军,两军在靠近后纷纷以火箭、火器及小型火炮对射,但清军同时也要防备着从两侧射来的红夷炮的炮弹,根本无法全力迎战。

  炮弹从天而降,狠狠命中清军舟船,直接在船上砸出一个巨大的缺口,江水迅速往缺口倒灌,里面的清军水兵只能慌忙用锅碗瓢盆徒劳的将涌入的江水重新倒出去,可他们的速度远没有涌入的水快,很快整艘船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沉。

  “弃船!”

  船上的水兵们见状,只能大喊着从船上纵身一跃,跳进湍急的闽江,奋力向附近的船只划去,不过他们正处于战场上,不时有人被飞来的流逝流弹射中,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发出,便沉入江底。

第249章 秋风扫落叶

  在两军船队搏杀之时,梁立提前部署好的火攻船也终于从两侧杀出。

  他们原计划是将火攻船隐藏在滩涂中,但后来梁立为了避免被清军提前发现,便改变主意,将他们混编入船队之中,在双方船队交战时冲出。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清军果然没有料想到明军会在船队里藏着火攻船,等火攻船逼近后,前面战船上的水兵才终于发现,慌忙大声叫喊示警。

  然而这个时候他们已经无法规避,只能眼睁睁看着火攻船上的明军点燃船上的易燃物,纵身跃入江面,那火势迅速蔓延,将大半个火攻船吞噬,船只拖着长长的尾焰,朝他们冲撞过来!

  “跳船!快跳船!”

  清军水兵惊恐而又绝望地尖叫着,下一秒,火攻船狠狠撞了上来,整艘清军战船都随之猛烈震动了一瞬,船上的水兵一时站立不稳,纷纷摔倒在地。

  船上的火焰在两船撞上后迅速蔓延至清军战船,清军水兵根本没有去灭火的想法,争先恐后往船尾跑去,想要从那里跳入闽江。

  数秒后,只听一道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那艘火攻船猛地爆炸开来——原来是火焰终于烧到船内堆积的火药桶,并将其引爆。

  火攻船引发的爆炸几乎将清军战船整个掀了起来,前半部份一同被炸成碎片,那些动作稍慢点的水兵被爆炸波及,和战船一起被送上了天,生死未卜。

  “该死的明军!”

  郑芝豹将这一切收入眼底,只觉得十分肉疼,心底也隐隐升起了几分退意。

  他本就不愿为清军效力,只是迫于兄长落入对方手中,自己又不好独自逃跑,才不得不为清军指挥船队。

  而现在,眼见对面的明军并不好对付,郑芝豹不免产生了消极迎战,甚至是佯装不敌撤退的想法。

  隆隆隆——

  两侧的明军红夷炮不时开炮,那如闷雷般的炮声回荡在闽江上空,炮弹从天而降,狠狠砸中清军战船,或是在船队周围溅起一朵朵水柱。

  迎着明军炮击,郑芝豹最终还是打定了主意,他下令升起撤退令旗,带头调转战船,向来时的方向撤退。

  其余清军战船见状,也没有了冒着敌军炮击继续作战下去的勇气,纷纷加入了撤退的行列,而梁立也不愿对同乡和昔日的袍泽赶尽杀绝,见敌军撤退,便下令停止追击。

  塔山上的明军炮兵在清军船队撤退后,连忙调整炮口,对准山下猛攻的清军,但因为刚刚持续的炮击,炮管温度极高,无法继续开炮,他们只能暂时停止炮击。

  不过,他们也不可能等到炮管自然冷却,为了能够尽快投入炮击,炮手们也顾不上心疼炮管寿命了,用瓢舀水不断泼在炮管上,水落在发烫的炮管上发出滋滋滋的声音,甚至还冒起了蒸汽。

  山下,两军的战斗也进入白热化,相较于明军,以郑氏降兵为主的清军的战斗力显然不高,在交战过后,不断有清军倒下,伤亡数量直线增加。

  清军很快承受不住冷兵器惨烈的伤亡,自行败退,明军并没有追击,而是趁着这个时候重整阵型。

  顾炎武盯着败退的清军,对归庄道:“重甲兵可已就位?”

  归庄连忙答道:“已于一刻钟前就位,设伏于林间,随时能够出击。”

  “好!”顾炎武点了点头,“等清军再度进攻,便从侧翼杀出,配合正面友军重创清军,定要杀得敌胆寒!”

  顾炎武说的重甲兵,便是从威武镇内挑选长矛手和精兵临时组建的突击队,共有八百人,且每人皆身着至少双层甲胄,防御力极强。

  顾炎武临时将他们组织起来,便是为了撕开清军军阵,打响反攻号角——通过刚刚的战斗,他已经能够看出清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的确不如己方。

  而清军又经过一场进攻失利,后续的攻势肯定也会受到影响,军心受损,这个时候投入重甲突击队再配合正面部队发起反扑,肯定能够击溃清军。

  明军阵地内,刚刚经历过高强度战斗的士兵也撤了下来,由他们身后精力充沛的士兵顶上。

  而撤下来的士兵纷纷席地而坐,大口喘着粗气,一队队民夫在士兵的指挥下扛着吃食快步赶来,将食物和水送到这些士兵手中,让他们大快朵颐,补充体力。

  其中负伤之人也借着这个空档得到了治疗,军医挨个查看,伤势较轻者能够当场包扎,较重的人就只能由民夫抬到后方,接受进一步治疗。

  明军一方虽然紧张,但氛围融洽,反观清军,朱马喇眼见进攻失利,盛怒之下下令将带队的将领拖出去斩首,以儆效尤。

  他神色阴鸷,看着其余郑氏降将,恨声道:“若再有未得军令擅退者,下场有如此獠!”

  众将听言,皆面露肃然,同时对朱马喇的态度也是又敬畏又怨恨,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一定会倒戈一击。

  咚咚咚——

  战鼓声再度响起,清军向塔山发起新一轮攻势,这一次为了攻破明军阵地,朱马喇将跟随入闽的浙江绿营也压了上去。

  至于那一千满洲兵,那是万万不可能轻易投入战斗的,这是他保命的底气,朱马喇心里也清楚,只要他身边的满洲兵死伤惨重,那些看似恭顺的汉人就会毫不犹豫的亮出反叛的獠牙。

  清军黑压压涌上,明军火炮再度发出怒吼,炮弹砸进人群之中,爆开一团团血雾,肢体碎块横飞。

  梅勒章京富拉克塔亲自坐镇军中,他无视了明军炮击产生的伤亡,手中长刀一挥,高呼:“将士们,攻破明军阵地,先取敌军军旗者重重有赏!”

  其身后的旗手顺势奋力挥舞军旗,指引大军冲向明军阵地,而明军鸟铳手已经再度回到第一线,他们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敌人,在军官的命令下纷纷举起鸟铳。

  “放——”

  只听阵线上响起此起彼伏的军官的怒吼声,全体鸟铳手一齐扣动扳机,明军阵前随即响起一阵如雷霆般的齐射,硝烟弥漫,鸟铳手顺势后撤,退入刀盾手身后。

  “进攻!”

  在鸟铳手打出一轮齐射后,坐镇前线的高第令旗一挥,刀盾手与长矛手们随即怒吼着发起冲锋,他们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出了硝烟笼罩的范围,径直扑向清军。

  进攻的清军在遭到远程打击后连忙举盾试图抵挡鸟铳的射击,但铅弹打在盾牌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留下了一个个细小的穿洞,盾牌后的清军皆惨叫着中弹倒下。

  还未等他们从遭到齐射打击的伤亡中走出来,就看见众多明军怒吼着冲了下来,前线将领连忙大声呼喊:“刀盾手,止步迎敌,不得后退!”

  但前排清军刚刚遭到鸟铳齐射,死伤一片,根本无法迅速结阵,清兵只能慌乱列阵,止步举盾,等待迎接接下来最为猛烈的冲锋!

  “杀——”

  明军将士们怒吼着,如从高处奔流而下的山洪一般狠狠撞上清军军阵。

  一时间盾牌与盾牌之间碰撞的震耳欲聋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起,许多清军直接被撞翻在地,还未等他们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明军就提起腰刀用力扎进他们的胸口,刀刃深可见骨,鲜血如泉涌般喷涌而出。

  而那些没有被撞翻的清兵则是迅速站稳脚跟,挥舞着腰刀展开反击,朝着明军刀盾手猛烈劈砍,明军连忙举盾抵挡,腰刀砍在盾牌上“哐哐”的撞击声震耳欲聋。

  明军只能抓住他们攻击的空隙进行还击,手中利刃猛地从盾牌后刺出,狠狠刺进清兵的腹部,捅出一个巨大的伤口。

  在腰刀拔出来后,清兵痛苦地捂着腹部跪倒在地,肠子直接从伤口流了出来,他慌张地想要将肠子重新塞回肚子里,可明军不给他这个机会,再度挥刀斩下,只见刀光一闪,一颗带着痛苦和绝望神情的脑袋伴随着冲天鲜血落在地上。

  双方皆使用腰刀、长矛作战,有的清军刀盾手趁对方抵挡长矛攻击之时,矮身从盾牌下挥刀砍向明军的腿部,那明军猝不及防直接被砍倒在地,伤口深可见骨,他挣扎着想要爬起来,却被周围混战的人群踩踏。

  在两军步兵血战的同时,双方的弓箭手、鸟铳手也紧跟着加入战斗,从侧翼向敌军开火,枪声中铅弹与箭矢一同在林间横飞,射杀着对方的兵卒。

  不时有人中弹、中箭倒地,捂着伤口发出痛苦哀嚎,明军鸟铳手举枪欲射,一支箭矢突然如闪电般射来,直接贯穿了他的眼眶,明军惨叫着仰面倒下,鸟铳也在倒下之时走火,子弹打在远处的树干上,溅起一片木屑。

  喊杀声、惨叫声在山林间回荡,仿佛要将这山林震碎,在山中活动的猛兽听见这人世间最恐怖的声音,都不禁躲在巢穴中瑟瑟发抖。

首节 上一节 134/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