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130节
四人见苏言有所定论,只能齐声应下,由张煌言前去撰写任免文书,发往城中吴钟峦与杭州刘中藻处。
当天,吴钟峦便收到了幕府发来的文书,他看着文书上的任命内容是又惊又喜,根本没想到自己会被苏言选中,出任一方巡抚。
一番打听之下,吴钟峦就得知是张国维举荐的他,他迟疑片刻,还是决定先去向苏言报道,再去张国维的府邸拜谢。
等苏言见到吴钟峦的时候,不免有些吃惊,毕竟后者的年纪看起来实在有些大了,胡须与发鬓皆花白,脸上皱纹密布。
他是听说过吴钟峦的大名的,不过不是在这一世,而是在后世阅览资料的时候,见过以大明朝礼部尚书的身份殉国的吴钟峦的事迹。
他当时没有注意对方的年龄,所以在张国维举荐后才会采纳,命吴钟峦出任巡抚,要是知道对方的年龄这么大,他肯定会再考虑考虑。
苏言没有将自己的吃惊表露出来,而是关切起吴钟峦的身体情况,后者哪里听不出苏言的言外之意,他微微一笑,作揖道:
“昔日廉颇年过八旬,仍能食饭一斗,肉十斤,被甲上马,下官虽近七旬,不及廉颇体壮,但也健步如飞,定能为国效力,还请大王放心。”
苏言听他这么说,也只好笑着说道:“霞舟先生志在报国,本王又怎能以年事为由拒绝,伤拳拳报国之心,还请即日赴任,安抚一方百姓。”
第244章 仙霞关变
吴钟峦辞别苏言后,转而来到了张国维的府邸求见。
张国维早已预料到吴钟峦可能会上门求见,早早就在府邸等候,在吴钟峦递交名帖求见后,他很快便被带到正堂。
见到张国维后,吴钟峦连忙起身行礼问候,两人一番客套后,吴钟峦才斟酌着语气,说道:
“下官感激张阁部举荐出任巡抚一职,只是下官年老体衰,至地方惟恐办事不力,牵连了阁部。”
张国维笑道:“吴抚台何出此言,你的能力我早有耳闻,出任长兴知县期间体恤百姓,以清敏著称,如若不是与督饷的宦官交恶,又怎会遭降职贬官?
而今大王处事务实,求贤若渴,吴抚台于学问著术甚丰,于治理亦有所佳绩,正是大王所求之贤,难道就甘愿以礼部主事之职碌碌无为,虚度光阴吗?”
吴钟峦叹道:“承蒙阁部提携,下官定会竭尽全力,做出一番政绩,以报阁部之恩。”
张国维笑着点了点头,道:“你有此决心是最好不过的了,我等鲁王旧臣、浙东臣子理应团结一致,相互提携。
那广州朝廷持门户之见,不愿接纳我等鲁王旧臣入朝任官,我等偏要于江南做出一番政绩,好让他们追悔莫及。”
吴钟峦却是没想到张国维打着的是这个想法,他稍稍吃了一惊,虽然对此没有多少兴趣,但还是跟着出声附和。
次日,吴钟峦便带着门人乘船过江,抵达扬州出任淮南巡抚。
和他一块到达扬州的还有对暂理扬州知府事的陈之龙的正式任命,从即日起,陈之龙将正式担任扬州知府。
陈之龙虽然的确有能力,但苏言并不准备那么快就提拔他,他准备先让陈之龙在地方任职一段时间,等对方做出了足够多的政绩后,再让他更进一步。
……
与此同时,顾炎武也先一步抵达浙南,开始了对福建的攻略。
他在返回南京之前,就已经尝试暗中联络把守着闽浙交界关隘的清军守将,试图将其劝降,以此兵不血刃拿下要隘。
其中,镇守仙霞关的原杭州副将张杰就成了主要目标,张杰在跟随博洛入闽后,便被命令率领千余人马留守仙霞关,提防明军南下。
为了联络策反张杰,顾炎武直接从杭州府找来了曾经与张杰交好的官吏,让他带着自己的亲笔书信潜入仙霞关拜见。
张杰虽然不解对方为何前来,但还是接见了曾经的友人,后者在见到他以后,先是寒暄了几句,随后才将自己的来意和盘托出。
他对张杰说道:“先前楚王于淮南全歼英亲王阿济格的大军,威震中原,清廷接连损兵折将,已有式微之兆。
而今楚王调大军南下征闽,兄镇守仙霞关,首当其冲,定然难以幸免,与其为满人死战,背负汉奸之千古骂名,何不弃暗投明,开关喜迎王师?”
张杰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将顾炎武的亲笔书信仔仔细细看了个遍。
顾炎武在信中向他许诺,只要张杰主动开关归降,待光复福建后,官职最次也是总兵官。
可要是张杰负隅顽抗,等大军来攻,那便只有死路一条了。
张杰将书信放下,沉吟片刻,对友人问道:“不知奉化伯而今驻扎何处?”
“驻扎江山港南岸,距离仙霞关有二十余里的路程。”对方回答道。
江山港,张杰有很深的印象,还记得当初博洛就险些被堵在江山港对岸,沦为明军俘虏。
“你可知楚王调了多少兵马前来征闽?”他又问道。
对方摇了摇头,答道:“这我如何能得知,不过我听说除了奉化伯所部外,大王还将新降的原开归总兵高第调入其麾下,随同南征。”
高第此人,张杰虽然没有见过面,但也听过他的名号,他思索一番,还是对友人说道:
“请你回去通禀奉化伯,我张杰愿开关归降,只是关内还有三百满洲兵,且关内兵马并非悉数听命于我,还需奉化伯出兵相助。”
张杰也不是傻子,连清廷的一个亲王都被擒拿,满人明显后力不足了,他也没有必要为满人死战,背着汉奸的名号被后人戳脊梁骨。
友人听言,面露喜色,连忙答应下来,又与张杰商讨举事信号,张杰说道:“请奉化伯时刻监视关隘,待顺利夺取城门后,我会命人点燃三支火把,晃动三下作为信号,届时务必尽快出兵。”
友人连忙将他的话记在心底,随后由张杰的亲信护送暗中离开仙霞关。
在他离开后,张杰下令将自己的亲信军官召集起来,将他准备开关归顺楚王的决定告知众人。
军官们听言,都吃了一惊,但他们很快反应过来,齐声说道:“我等愿誓死追随将军!”
“好!”张杰抚掌说道:“满人及关内其余兵马定然不会坐视我等开关归降,尔等先且回去整军备战,入夜后来我帐中商议举事计划。”
军官们齐声应喏,纷纷离去,张杰随后命人借故将今夜把守城门的军官及兵卒皆替换为自己人,为举事做好准备。
另一边,说客离开仙霞关后,很快回到顾炎武营中,向他通禀此次游说的结果。
顾炎武听后,抬手命人将使者带去休息,随后面露沉思。
一旁的归庄见他的表情,问道:“宁人可是在担心张杰诈降?”
顾炎武摇了摇头,道:“我相信张杰定然没有那个胆量,他能够叛明降清,就足以证明此人并非死硬分子,眼下闽中空虚,又怎会冒着彻底得罪我军的风险行此诡计?”
“那宁人刚刚在想什么?”归庄问道。
“我在担心张杰能否撑到我军入关。”顾炎武说道:“如张杰所说,他无法节制关内全部守军,若是他举事后遭到鞑兵及其余不愿归降的清兵反扑,只怕无法坚守到我军入关。”
对于张杰此人的军事能力,顾炎武保持怀疑态度,毕竟去年张杰攻打湖州时就屡次被黄蜚击败,仅以身免,险些沦为俘虏。
要知道,黄蜚麾下兵卒可是精于水战而不精于陆战,这样都被黄蜚屡次大败,张杰的军事能力可见一斑。
归庄一听,也不免有些担忧起来,他思索一番后,提议道:“不如直接出兵做出攻打仙霞关的阵势,将营地设在仙霞关外,这虽然会惊动守军,但发现信号后,定然能够迅速出兵入关参战。”
顾炎武听后,也觉得有道理,便采纳了归庄的提议,下令整军拔营,向仙霞关开去。
眼下由顾炎武率领开向仙霞关的威武镇一共有两个标五千七百多名士兵,这两个标主要以整编前的老兵为主,是威武镇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明军自江山港营地开拔后,一路快步行军,赶在当天下午便抵达仙霞关外围,清军哨兵很快就发现了靠近的明军,慌忙向张杰禀报。
张杰听后,心中一喜,明面上还是装出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将驻守关内的满洲牛录章京和其余军官都召集起来,商讨迎敌策略。
得知明军打了过来,除了已经提前知晓准备起事的少数军官,其余人大多面露惊慌,不知所措。
可以看出来,在博洛率军入赣作战,闽中空虚后,这些军官都对能否守住仙霞关没了底气,张杰丝毫不怀疑,如果给他们机会,他们也会毫不犹豫选择投降。
姗姗来迟的牛录章京一进入营帐,看见的就是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庞,他露出轻蔑的神情,讥讽道:
“你们这帮懦夫,明军还没杀过来,你们就被吓成这样,等到了战场上,难道要带头逃跑吗?”
牛录章京说的汉话虽然有些蹩脚,还带着口音,但在场的人都还是听清楚了,那些军官的脸色顿时青一阵红一阵——这是被羞辱后难堪的表现。
张杰故意装作没有听见,轻咳一声,打着圆场道:“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来犯明军,仅凭仙霞关内一千三百守军,恐怕很难坚守,还是应该派人返回关内求援。”
一听到说要派人返回关内求援,马上就有人自告奋勇,愿意前往福州求援,张杰如何看不出他们的意图,只怕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不过他也不戳破,随手点了一个平日里不太服他的军官,让后者亲自前往福州求援,后者也没想到张杰会点到自己,先是一愣,随即面露狂喜,生怕张杰反悔,连忙答应下来。
接着,张杰装模作样的与军官们商议了一番,决定加固城防,坚守关口,等待关内的援军赶来。
同时他也抓住这个机会,将守军按批次守卫城门,他直接将自己掌握的军队安排在今晚的第一批守卫序列中,能够光明正大的整军备战。
而不再当天序列中的士兵,按照往常一样正常休息,不必全副武装,着甲入眠。
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他举兵反正时,关内不受他直接掌控的军队能够直接被集结起来反扑围攻他们。
那些军官没有品出其中的深意和异样,因此没有人表示反对,而决心跟随张杰起事的军官们都心领神会,在军议结束后,马上回去动员部下,进入战备状态。
时间飞逝,夜幕降临。
追随张杰的军官们再度集结起来,听从张杰分配作战计划,他们掌握的士兵一共有五百多人,占据关内绿营兵的一半,这也是张杰决心举事的底气。
迎着军官们坚毅的目光,张杰深深呼吸了一口气,说道:
“今后是享受荣华富贵,还是于地府相会,就看今晚,若能事成,你我兄弟共享富贵!”
军官们齐声应喏,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兴奋和激动,张杰随后有条不紊的下达作战命令,由于今晚的城门守兵已经提前被他换成了自己人,所以不需要分出多余人手夺取。
他便调一百人分兵夺取粮仓、军械库、马厩等重要建筑,他自己则是率领剩余四百五十名兵卒袭击满洲兵驻地,尽可能重创满洲兵。
在分配完计划后,张杰命人拿出早已备好的酒水,举起酒杯,沉声道:“这一杯,我张杰先敬诸位!”
说完,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军官们也纷纷举起酒杯,在他之后大口饮下。
“出发!”
张杰一声令下,追随他的军官随即返回各自的营地调集士兵,而把守城门的军官直接下令打开城门,并点燃三支火把,对着关外明军营地方向摇晃三下,放出信号。
几乎是在三支火把晃动的瞬间,一直监视着关隘方向的明军哨兵就注意到,并第一时间上报给顾炎武。
顾炎武和归庄一直都在等待着关隘那边的信号,在听到哨兵的汇报后,他猛地站起身来,低喝道:“时辰已到,出兵,夺取仙霞关!”
顾炎武的命令迅速下达,已经严阵以待的明军随即打出火把,他们快步离营,就仿佛一条火龙一般,向仙霞关而去。
另一边,张杰率领的兵卒也包围了满人的营房,他猛地拔出佩刀,大声喊道:“儿郎们,随我杀鞑!”
“杀鞑!”
兵卒们高声呐喊,举刀冲了进去,守夜的满洲兵见状慌忙大叫示警,一边取下战弓,搭弓引箭,朝着冲过来的汉人士兵射去。
箭矢呼啸而来,精准地命中冲在最前面的士兵,但却没有阻止他们进攻的步伐,有数名士兵连忙举起鸟铳,对着哨兵的方向开枪射击。
他们的射击并没有射中目标,枪声反而和士兵们的叫喊声一起惊动了关内的兵卒,许多满洲兵被从睡梦中惊醒,慌忙拿起放在床榻边的武器就冲了出去。
他们并没有和其他绿营兵一样卸甲而眠,即便是睡觉时也穿着甲胄,因此在拿着武器冲出营帐,看见那些杀来的汉人士兵后,他们瞬间意识到发生了什么,随之举刀迎战。
“杀!”
满洲兵们怒吼着,宛如猛虎一般冲向汉人士兵——这些满洲兵平日里大鱼大肉,都是身材健壮之辈,而反叛的汉人士兵只能勉强温饱,体型的区别直接就让这些汉人士兵被猛地撞翻倒地,摔得七荤八素,还未等他们挣扎着爬起来,锋利的清刀就带着蛮族的怒火劈砍下来。
仅一个照面,汉人士兵就被撞倒一片,后排士兵顾不上震惊,连忙挥动腰刀挥砍过去,可落在满洲兵身上的盔甲后只能划开其表面的棉布,随即便被隐藏在深层的甲片弹开。
满洲兵硬生生接下敌人的挥砍后,脸上露出了渗人的狰狞笑容,反手挥刀劈出,便将攻击者砍翻在地。
很快,这伙袭击满洲兵的绿营兵便出现了颓势,开始节节败退。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