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119节

  为了避免清军直接强行穿过火海从正面发起进攻,苏言更是命令炮兵向火海再度发射燃烧弹,使燃烧的范围扩大,彻底堵死清军从正面进攻的可能。

  在黑烟后严阵以待的清军也注意到了明军的这个举动,但阿济格对此不屑于顾,他预料到明军可能不会从正面发起进攻,便提前将防御重心放在了两翼。

  事实证明,他的预料并无错误。

  见明军从两翼包抄过来,阿济格面露冷笑,当机立断下令展开还击。

  一时间,被重新部署的各式清军轻型火炮先后开火,朝着移动的明军倾泻火力。

  然而,遭到攻击的是以散兵线推进的猎兵,虽然有部分士兵在遭到攻击后倒下,但清军打出的炮弹还是大半落空,穿过松散的站位落在地上。

  尽管遭到炮击,但这些猎兵就好似没有受到影响一般,继续向前推进,随即与清军乌真超哈火枪兵交火。

  听着黑烟后此起彼伏的枪声,苏言一时有些懊悔,如果他的军中有6磅骑兵炮的话,就可以先一步将火炮部署就位,与猎兵一起投入作战了。

  可惜6磅骑兵炮目前只有苏松地区能够招募,而攻占南京后奖励的骑兵炮都暂时分配给了其他旅。

  12磅步兵炮和榴弹炮又过于沉重,等他们部署就位,步兵早就已经与敌人全面交火了。

  在猎兵与敌交火后,跟在其后方的线列步兵、掷弹兵也纷纷加快速度,小跑前进。

  苏辅带着他的连队紧紧跟着营旗小跑移动,从他这个角度和距离,只能勉强看见与敌人交战的友军的背影。

  “弟兄们,加快速度!”

  “我们的袍泽正在和敌人交战,我们如何能在路上耽搁!”

  “不能!不能!”

  士兵们齐声高呼,那营队都司趁势又大声说出几句激励的话语,率领部下奔向战场。

  阿济格也注意到更多明军陆续就位,他马上意识到不能放任明军完成列阵,己方的鸟铳手从数量来看就不是明军敌手。

  若是等明军站稳脚跟,他再发起进攻,就必须要迎着明军的枪林弹雨了。

  于是,阿济格当即下令擂响战鼓,军阵向明军推进,同时命满洲八旗兵骑马与外藩蒙古兵一同出战,驱赶猎兵,并向还未就位的明军发起冲锋。

  满洲兵虽然是重甲骑马步兵,基本以重步兵破阵的战术而横扫明军,但在非常时刻,他们也能够临时客串骑兵发起冲锋。

  而现在,显然就是这个非常时刻。

  在下达命令后,五千满洲八旗兵与五千五百名外藩蒙古骑兵倾巢而出,分别向两侧明军呼啸而去,步兵也缓步推进。

  在派出手中全部的骑兵以后,阿济格也紧跟着意识到自己刚刚下达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他不应该派出蒙古骑兵去阻截明军骑兵了,明军骑兵此前从未展露过他们的战斗力,即便是与主力汇合,想来也是没有太大威胁。

  可是他那三千蒙古骑兵要是留在身边,能够起到的作用可是非常大的,就拿现在这种情况,一万三千骑兵不计任何代价的冲锋足以强行冲垮任何一支敌军!

  “敌骑来袭!”

  “撤退!撤退!”

  猎兵一眼就看见了从清军军阵出动的大量骑兵,他们神色大变,也顾不上继续射击,纷纷转身后撤。

  猎兵可没有游戏里可以无中生有,拿出拒马插在面前的能力,一旦被骑兵追上,就只有被一波带走这一种可能。

  因此,这些猎兵只能亡命狂奔,往线列步兵的方向撤退,尽可能在被清军骑兵追上之前撤入安全区域。

  后面的线列步兵也发现了清军骑兵的动作,各营营官迅速做出反应,命令全营就地组成反骑兵空心方阵,应对清军骑兵的进攻。

  那些还在向预定位置前进的炮兵也就近并入反骑兵方阵内,他们如果就那样暴露在清军骑兵的铁蹄之下,肯定会被清军趁机屠戮一空。

  猎兵与线列步兵仅有不到两百米之间的距离,在死亡的威胁下,猎兵全速奔跑仅需三十余秒便能跑过。

  这使得大部分猎兵能够在清军骑兵追上之前撤入方阵之中,或是其他安全的区域。

  清军骑兵的目标也并非是屠杀那些散兵,他们催动战马,朝着那一个个排列迅速的明军空心方阵发起进攻,外藩蒙古骑兵们在马背上搭弓引箭,向方阵射出致命箭矢。

  一轮轮黑色箭雨从大规模移动的骑兵军阵中腾飞而起,向方阵俯冲而去,士兵们虽然预见到了箭矢落下后自己可能会因此丧命的结局。

  但他们仍然不为所动,坚持在自己的岗位上,任凭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在方阵内绽开一朵朵血花,许多士兵中箭后发出一声痛哼,捂着伤口倒在地上。

  在他们倒下之后,身后的袍泽连忙将伤者拖到方阵内较为安全的地方,自己迅速顶上。

  明军自然不会被动挨打,迎着从天而降的箭雨,正对着敌军的士兵纷纷在军官的命令下举起步枪,瞄准策马朝着他们冲来的蒙古骑兵。

  在军官发出一声暴喝后,这一面的士兵一齐扣动扳机,打出一轮如雷霆般的齐射,纸包弹增加了枪管内的气密性,让打出的铅弹射程更远,威力也相对得到了提高。

  因此冲进最佳射程范围内的外藩蒙古骑兵直接遭到了迎头棒击,最前排的骑兵仿佛被空气中无形的拳头击中一般,瞬间前仆后继地倒下一片。

  蒙古骑手惨叫着坠马落地,胯下战马没有因此止步,继续向前奔跑,一头撞进方阵,将许多士兵撞倒。

  旁边的士兵连忙对着战马拳打脚踢,拉着缰绳强行将它赶出去,俯身捡起被撞掉的军帽,重新就位。

  在打出齐射后,士兵们也顾不上查看战果,纷纷将步枪立在身前,从腰间的弹药包内摸出一枚纸包弹,放在嘴里咬开,给步枪进行装填。

  在他们装填的同时,对面硬生生挨了一轮齐射的蒙古骑兵却并没有停下,在经历过短暂的骚动后,他们继续催马前进,在拉近双方的距离后再度搭弓骑射。

  箭矢穿过火药燃烧产生的硝烟,射进方阵之中,又夺走数十名士兵的性命,甚至就连站在最后一排的苏辅都险些被一支箭矢射中。

  那支流矢几乎是擦着他的耳朵飞了过去,射在地面上,尾翼还在微微颤抖,苏辅不禁被吓得后背被冷汗浸湿。

  他抬手擦去额头渗出的汗水,大声喊道:“不必齐射,自由射击!”

  在苏辅话音落下后,队列中很快便陆陆续续响起了枪声,虽然有纸包弹省略了部分装填过程,但这第五旅的士兵们都是第一次上战场。

  在身处充满紧张的战场时,他们的装填速度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几乎是要二十秒左右才能打出一发。

  而这二十秒的时间,足以蒙古骑兵冲到他们面前了。

  嗖嗖嗖——

  蒙古骑兵策马冲到方阵前,在仅有不到十米的距离便搭弓放箭,最前排还在装填的士兵顿时被射倒一片。

  在放出这贴脸骑射后,蒙古骑兵们随即拔出马刀,试图强行冲开明军方阵,但前排明军迅速放弃装填,挺起刺刀组成一道密集的刺刀墙。

  那锋利的刺刀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刺眼的寒芒,骨子里对尖锐物的恐惧让战马嘶鸣着不愿冲上前去,任凭骑手如何喝骂、催动都畏惧不前。

  而在这时,后排明军已经完成装填,趁势举枪对着那些蒙古人开枪,一排枪声过后,停滞不前的蒙古骑兵顿时哀嚎着倒下数十人。

  眼见无法从正面冲开,领队的蒙古佐领只能挥舞着马刀向两侧移动,试图寻找明军方阵的薄弱处。

  这些蒙古骑兵穿梭在方阵与方阵之间的空隙,但很快就遭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射击,一名蒙古骑兵看着跑在前面的族人被一枪放倒,面露惊骇,也下意识勒紧战马,驻足不前。

  却没想到,几步外站在方阵内的明军却突然主动出击,冲上前来用刺刀向他捅刺过来。

  这名蒙古骑兵迅速回过神来,挥刀劈开了一杆刺来的刺刀,却没能躲开另外一把,只听噗的一声闷响,刺刀深深扎进他的腹部,蒙古骑兵只发出一道惨叫,刺刀便又被拔出,他痛苦地捂着伤口,从马背栽倒下来。

  蒙古佐领们马上意识到不能继续僵持下去,连忙高声喝令,试图率领骑兵撤往外围,以免被明军“瓮中捉鳖”。

  而与此同时,眼见蒙古骑兵无法冲开明军方阵,跟在他们身后的八旗兵们也迅速改变战法。

  他们在策马冲到距离明军方阵仅有数十步外的地方后,直接跳下马背,挎着战弓大步冲向明军。

  虽然蒙古骑兵与明军陷入混战,吸引了大部分注意力,但朝向这一面的明军还是第一时间发现了八旗兵的意图。

  眼见敌人弃马以步行进攻,线列步兵们连忙举枪瞄准,在军官的命令下打出密集齐射。

  随后,他们也没有重新装填,而是挺起步枪做好迎接肉搏的准备。

  同时,在方阵内作为预备队的掷弹兵也迅速就位,部署在线列步兵身后,他们在军官的命令下纷纷拿出手榴弹,做好投掷准备。

  对面的八旗兵强行接下了这轮密集齐射,瞬间被放倒一片,诚然他们身上套着多层甲胄,可这也无法保护他们免于在齐射中阵亡。

  强行挨下这轮密集齐射后,剩余的八旗兵怒火中烧,他们大步跑到约莫五步的距离突然停下,正欲贴面放箭,但就在这时,方阵内的掷弹兵悉数点燃引线,奋力将手榴弹投掷出来。

  这些拳头大小的手榴弹就如同冰雹一般,迎面砸在八旗兵们身上,砸得他们惨叫声不断,想要放箭的动作也被打断。

  下一秒,手榴弹猛地爆炸开来,将八旗兵炸得人仰马翻,靠近手榴弹的直接被炸倒在地,离得较远的人得利于身上的多层甲胄,硬生生挨下了飞溅的弹片。

  还未等他们从爆炸中清醒过来,只听一道道尖锐的哨声响起,线列步兵居然与掷弹兵一同向他们发起反冲锋,挺起刺刀大步冲来!

  “杀鞑!”

  明军将士们高声怒吼,八旗兵们迅速反应过来,颇有些手忙脚乱地换下战弓,转而拔出佩刀迎敌,他们刚刚摆出迎战的架势,明军就已经冲到了脸上,面色狰狞地将刺刀向他们狠狠捅刺过来。

第227章 全歼满八旗

  八旗兵虽然彪悍,但他们也是人,同样会畏惧死亡。

  更致命的是,他们在入关以后就开始受到了腐化,不论是战斗力还是战斗意志都不复入关之前的巅峰。

  他们先是被手榴弹炸得人仰马翻,还没来得及喘息,就遭到了明军的反冲锋,在震耳欲聋的撞击声中,许多八旗兵直接被撞倒在地,还未等他们挣扎着从地上爬起来,就被刺刀狠狠捅穿面门。

  “杀鞑!杀鞑!”

  明军将士们高声怒吼,如潮水般撞击着无法保持阵型的八旗兵,仅仅一个照面,八旗兵便倒下了上百人。

  但他们并未因此退却,那些没有被撞倒的士兵迅速站稳脚跟,挥舞着刀刃或狼牙棒向明军反击。

  尽管第五、第六旅的士兵们也都装备了甲胄,但甲胄显然无法挡住狼牙棒这些钝器的砸击,在阵阵武器与盔甲的刺耳撞击声中,战阵中不断响起此起彼伏的惨叫声,鲜血喷溅。

  一名线列步兵怒吼着挺枪刺向敌人,刺刀虽然刺穿了八旗兵身上的盔甲,但多层甲胄严重削弱了刺刀的穿透力,只对敌人造成轻微的伤害。

  对方强忍着疼痛,抡起钉锤朝着这名线列步兵的面门砸下来,线列步兵惊惧之下连忙闪身躲开,虽然成功躲开了这致命一击,但钉锤还是重重砸在了他的肩膀上。

  只听一道清脆的骨头碎裂声,他的左肩直接被砸得凹陷下去,肩骨碎裂。

  钻心的疼痛让线列步兵忍不住发出一道痛苦哀嚎,他的左臂整个垂落下来,当场失去战斗力,但那八旗兵不给他撤退的机会,挥舞钉锤再度砸去。

  这一次钉锤正中头盔,就连铁制笠盔也无法抵挡,连着坚硬的颅骨一块被砸得凹陷,脑浆迸裂。

  从武器来看,这似乎并不能算是一场对等的战斗。

  明军一方的武器仅有装在步枪上的刺刀,这刺刀虽然能够刺穿八旗兵身上的甲胄,但只要对方多套几件,刺刀的威力就会被严重削弱,再难入肉。

  而八旗兵装备的狼牙棒、钉锤虽然无法破甲,却也能够直接隔着甲胄重创人体,在阵阵令人胆颤的骨头碎裂声中,死于八旗兵之手的明军无一不死相凄惨。

  但他们并未因此而胆怯,明军迅速意识到了双方武器之间的不对等,他们直接操起战死清军遗留的钝器,与清军甲胄对甲胄,相互砸击。

  两军步兵正面血战,那些外藩蒙古骑兵也在枪声的“欢送”之下,丢下了大量尸体仓惶突围。

  他们本想靠冲锋恐吓敌军,使其方阵出现破绽,但明军意志的坚定程度远超他们想象,而且他们在互射中也无法取得优势,若是继续进攻,只会先一步败退。

  更重要的是,这些外藩蒙古兵相较于被编入八旗的蒙古人,对代清固伦的忠诚并不算高,他们刚刚为了清军已经阵亡众多,怎么可能为了我大清继续徒劳送死?

  在撤出了后,这些蒙古骑兵就拒绝重返战场,开始在战团外围游弋,明面上是在寻找战机,实际却是避战不前。

  眼见蒙古骑兵不敢重返战场,各营指挥官便决定放手一搏,解散方阵,向八旗兵展开最为猛烈的反扑。

  随着方阵解散,全营士兵都投入对清军的进攻,八旗兵所要承受的压力瞬间倍增,甚至隐隐有被明军包抄夹击的危险。

  好在这个时候,跟在骑兵屁股后面推进的八旗汉军和绿营终于赶上,其中的乌真超哈营在军官的命令下对着试图包抄八旗兵侧翼的明军开火,对面的明军队列中随即有人应声倒下。

  其余刀盾手则是在乌真超哈营的掩护下,大喊着冲向战团,试图驰援八旗老爷。

首节 上一节 119/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