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竞技 >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114节

  丁魁楚和瞿式耜相互对视一眼,后者反应迅速,最先说道:“殿下,您此前授予苏言苏督臣总督江西军务之职权,虏兵此番入寇江西,理应命其调兵入赣,救援省城!”

  “不可。”丁魁楚连忙出声阻拦,“苏言占江浙其地便已野心勃勃,任由其部下公然高呼万岁,若是命其调兵入赣,只怕引狼入室,再难遏制!”

  瞿式耜听言瞪大双眼,怎么也想不到丁魁楚居然会在这个时候还说出这番话语,他着急之下也顾不得礼节,直接斥道:

  “丁首辅慎言!苏督臣手握兵马是朝廷唯一能够与虏兵抗衡的精锐,怎能因为那熊汝霖的一面之词就对其不再信任,若是被苏督臣得知,只会引得忠良心寒!”

  “忠良?”丁魁楚冷哼一声,“本阁从未听说过哪位忠良会纵容部下口呼万岁。”

  “你……”

  眼看他们就要吵起来,一旁的内阁辅臣吕大器连忙出声打起了圆场,将话题重新引回来,道:“若是不调江南之兵入赣,又该从何处调兵?难道命湖广何腾蛟东进吗?”

  丁魁楚二人听言,也不再争吵,前者冷哼一声,道:“真要调江南兵马驰援也可以,但不得令其入城驻守,各州府只提供粮草,待击退虏兵后,必须返回江南。”

  瞿式耜见他退让,也不再多说什么,沉默不语表示默许。

  丁魁楚退让,调兵驰援南昌一事也很快敲定下来,除了命苏言调江南兵马入赣增援省府外,也命目前还在赣州坐镇的武英殿大学士苏观生率部北上。

  至于湖广总督何腾蛟,丁魁楚和瞿式耜多少也知道这厮的不靠谱,就没有选择调湖广兵马入赣增援,只是督促何腾蛟趁着多铎率领清军主力攻打江西的机会北上收复失地。

  很快,圣旨拟好,朱由榔又亲自召见何吾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功说服了他,让何吾驺同意担任江南监军,即日出发前往江南。

  至于圣旨,考虑到事态紧急,就没有让患有脚疾的何吾驺亲自携带了,而是先命人骑快马出发。

  然而携带圣旨出发的行人才出发没多久,江南明军擅自入赣,接管饶州等地的消息就被送入朝中。

  丁魁楚闻之,第一时间前去行在求见朱由榔,在见到对方后,他语气激动道:“殿下,这苏言果然有异心,其兵马入赣后只顾接管饶州等处州县,却不思驰援南昌,由此可见,此前并非是臣无端攻讦!”

  朱由榔的脸色也有些变化,他的内心还是抱着一些侥幸,沉吟道:“丁首辅莫要激动,说不定其中有些误会呢,兵法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苏督臣此举……”

  他话没说完,就被丁魁楚毫不客气的打断:“殿下,即便是先调动粮草,又何须接管城池?更何况这些人马接管城池后便再无动静了。”

  “那依你来看,孤该如何处置苏言?”饶是朱由榔需要倚重对方,被丁魁楚这样打断,脸上还是带了几分愠色。

  丁魁楚不是瞎子,也看到了朱由榔脸上的一抹愠色,他张了张嘴,还是先躬身行礼,道:“臣御前失礼,还请殿下先处置臣的失礼之罪。”

  见丁魁楚主动认错,朱由榔的脸色瞬间由阴转晴,他温和道:“丁首辅何罪之有,首辅忧国之心孤都看在眼底,孤赦你无罪。”

  “谢殿下!”

  丁魁楚说着,重新直起身来,等他站直,就听朱由榔叹息道:“丁首辅,若是苏督臣果真有异心,朝廷也无力对抗,此事暂且压下,切莫再提,以免打草惊蛇。”

  “臣……遵旨。”

  在丁魁楚告辞离开后,朱由榔坐在御座上许久没有动作,他是被朝廷当做猪养没错,可不代表他没有脑子。

  他如何看不出丁魁楚为什么会这么针对苏言,什么担心苏言有异心都是借口,无非是担心自己到了南京以后,不再倚重他,会让他失去权力。

  只是,他虽然看得清楚,但对此也无能为力,他手中没有一支完全由他掌控的军队,就只能寄人篱下,虚与委蛇。

  朱由榔也不是没有想过拉拢军队,只是他的所作所为都被丁魁楚和他的党羽盯着,就连平日里的吃穿用度,都需要仰赖丁魁楚,哪有什么操作空间。

  “唉——”

  他沉默良久,最终还是化为一道长长的叹息。

  ……

  时间飞速流逝,江浙招募的新兵终于全部在南京完成了集结。

  在新兵集结起来之后,苏言便按照原计划将其组建为第五、第六和第七战列步兵旅。

  由于麾下没有合适的将领,苏言便只能以各旅的第一标参将暂代旅帅事,随后命第五、第六旅乘船渡江,在扬州、仪真、六合等地驻扎,组成第二道江北防线。

  而第七旅则是携带辎重,走陆路进入江西,陈兵饶州府,如此一来鄱阳湖以东便有至少两万的明军,多少能够牵制清军,使其不敢全力攻城。

  苏辅和他的几名同窗都被分到了同一支部队里,编入第五战列步兵旅第一标,不过并没有分配到同一个营队里。

  他的身份也没有被其他人知道,这也是苏辅自己做出的决定,甚至连他的那些同窗都不清楚他的兄长是谁,整个苏州府姓苏的人那么多,没人会把他们两个联系在一块。

  在苏辅随军开拔渡江之际,苏言并没有亲自到场送别,只是让苏必安将自己的一把燧发手铳送到苏辅手中,以此来激励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随后,他便将精力放在了即将到来的战争中。

  苏言目前的战略部署是先北后南,即调集主力对抗英亲王阿济格率领的清军主力,争取将其击溃,进而彻底平定江淮,兵临山东。

  按照他的计算,他此前多次歼灭清军主力,死在他手上的满蒙汉八旗数不胜数,如果再将阿济格率领的这支清军主力歼灭,清军除非是将陕西、四川那里的军队调来,否则应该再也无力调动数万规模的兵力参战了。

  只要能够打赢这场江淮战役,苏言就夺得了这场战争的主动权,接下来不论是西进江西,还是南平福建,都无需担心来自北方的威胁。

  不对,准确来说还是需要担心的,毕竟现在清廷内部当政的还是那位大名鼎鼎的皇叔摄政王爱新觉罗·多尔衮,多尔衮在历史上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的威名足以令明清双方都为之惧怕。

  不论是出于谨慎起见,还是对多尔衮的重视,苏言都要小心对方盛怒之下将八旗的所有适龄男丁都拉上战场,对他来一手御驾亲征……

第221章 成亲

  时间进入八月,距离婚礼吉日的日子也越来越近。

  苏言贵为定国公,又是江浙等处的实际统治者,他的婚礼规格必然不能同普通人家一般寒酸。

  他本来是想将筹备婚礼之事交给张煌言的,不过张煌言忙碌于新政的推行,苏言就只能将这一任务交给了钱肃范。

  钱肃范是钱肃乐的第五个弟弟,在后者前往浙江为苏言办事后,苏言为了彰显自己对钱家的亲近,便将他的弟弟召到身边担任应天府推官。

  钱肃范一上来就得到了这个“严峻”的任务,不敢怠慢,几次前往定国公府征询苏母的意见,苏母自然是想要大操大办,让苏言风风光光的将夏氏女迎娶进门。

  她更是对钱肃范直言道:“婚事所需花费,你无需操心,吾儿素来节俭,但这一次可由不得他,他若是不愿大操大办,你只管让他来找老身。”

  钱肃范得到了苏母的兜底,便按照国公的最高规格操办这门婚事,当他将服饰、宴席、礼乐等流程所需的费用都加起来,报给苏言后,后者直接被上面的五万两白银吓了一跳。

  他回过神后,便颇有些不悦地说道:“不过成婚而已,怎么还要五万两白银?这五万两白银若是用于军费,组建一个战列步兵标也是绰绰有余,是否有些过于奢侈了?”

  钱肃范心想真是知子莫若母,老夫人真是了解督师,提前知道他会反对。

  他心里想着,对苏言说道:“回禀督师,这是下官征询老夫人的意见后,多次核算后得出的结果,督师贵为国公,安能过于节俭?

  督师可能不知,前魏国公成婚时的花费就高达数十万两白银,虽然不及宗室皇族,但也冠绝南京,与之相比,督师这五万两白银已经算是过于节俭了。”

  苏言一听,忍不住为魏国公府的奢侈感到震撼,不愧是从明初传承到现在的顶级勋贵,结个婚都要数十万两白银。

  相比之下,苏言真觉得自己这五万两白银不算什么了。

  见苏言态度和缓了不少,钱肃范又接着说道:

  “督师新婚,迎娶夏氏女乃正室嫡妻,未来所出之子亦为嫡子,若过于寒酸节俭,恐有不轨之人以此揣测督师心意,进而导致家宅不宁,岂不是得不偿失,还请督师三思!”

  钱肃范在与他的兄长分别前,曾经听钱肃乐交代,要专心为苏言效力,因此他此时所说的话,都是基于苏言的利益和立场。

  苏言听了他这番话,终于被说服,他的思维还是保留着现代人的思维,古人最讲究的还是大操大办,不大操大办便是证明不够重视。

  他虽然对还未见过面的妻子没什么感情,但也不想因为这件事就让有心人在背后非议,便只能采纳了钱肃范的方案。

  婚礼的前置流程此前已经进行了大半,现在只需要等待婚礼的到来即可。

  随着婚期临近,整个南京城的氛围似乎也因此受到了影响,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苏母本着越热闹越好的思想,让府中下人提前准备好了大量红色绸缎,送给靠近定国公府那一片街区的商家,让他们在店门前挂上,一起沾沾福气。

  其他没有收到红色绸缎的商家见状,居然也跟着凑起了热闹,也在店门前挂上红布,一时间整座城市几乎变成红色的海洋。

  八月初八成婚的日子提前一个月就已经定下,请柬也发放各地,即便是远在浙闽交界的顾炎武也抽空返回了南京。

  钱肃乐虽然有心回南京参与,但他刚到浙江不久,清丈田亩的工作也才进行了一段时间,还不能抽身离开,只能让第七个弟弟钱肃遴带上礼金和礼物,与浙江巡抚刘中藻一同参与。

  而率军进驻江西的陈子龙和黄斌卿也都无法抽身参加,前者命独子陈嶷代为参与,后者则是命部将沈廷扬作为代表。

  八月初八日,如期而至。

  天才蒙蒙亮,苏言就被苏必安唤醒,拉着去在奴婢的伺候下换上大红色的喜袍,头戴状元帽,脚穿厚底鞋。

  换上喜袍后,那婢女拿着胭脂粉底还想凑上来给苏言的脸颊两侧抹上一点,苏言眼疾手快,连忙躲开,摆手道:“这胭脂就不用抹了。”

  婢女见他避之不及的模样,轻笑着退下,苏必安殷勤的拿着香囊上前给苏言挂在腰带上。

  随后往后退了几步,打量着新郎官今天的模样,喜滋滋道:“老爷今天可真是光彩夺目,等新夫人见了,一定会为老爷痴迷的。”

  “这光彩夺目是这样用的吗?”苏言有些哭笑不得。

  “督师,迎亲队伍已经备好,可以出发了!”

  外面,钱肃范的声音响了起来,苏言便理了理衣冠,迈步而出,此时的定国公府到处都是张灯结彩,每个下人都换上了新衣服,脸上都带着喜气洋洋的笑容。

  苏言走出正门,迎亲队伍已经在外等候,那举着定国公府牌子的仪仗队都是从第一旅的掷弹兵中进行挑选的,各个都是人高马大的英俊汉子,身姿挺拔,站在那好似松柏一般。

  见苏言出来,卫队长于国栋连忙牵着马匹小跑过来,苏言踩着马镫翻身上马,大手一挥:“出发!”

  他话音落下,早已准备好的下人便点燃鞭炮,发出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而跟在仪仗队后的乐队也紧跟着吹奏喜乐,整个队伍就在这一片喜庆的范围内出发。

  夏家在南京购置的房产同样在城南,与定国公府相距并不算远,这大队人马一路锣鼓喧天,浩浩荡荡向夏府而去。

  沿途有着大量第一旅的线列步兵站岗戒备,几乎是十步一哨,他们看见苏言的队伍接近,纷纷举枪行礼。

  迎亲队伍很快抵达夏府,夏允彝与夏完淳已等候多时,府中还有众多宾客,在他们的围观下,苏言经过一系列仪式,才终于能够将新娘接走,一行人又返回定国公府。

  在临行前,夏允彝郑重地拉着苏言的手,叮嘱道:“贤婿,小女自幼娇养,今托付于你,望你此后善待于她,夫妻之间当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莫要让她受了委屈。”

  “请岳丈大人放心,小婿定会牢记岳丈叮嘱。”

  苏言说完,重新翻身上马,带着队伍重新吹奏礼乐,在围观百姓的祝贺声中返程。

  回到定国公府后,便是拜天地、拜高堂和夫妻对拜等“三跪,九叩首,六升拜”的程序,此时虽然仍处于小冰河期,但农历八月份的天气仍然有些炎热。

  饶是苏言这种在军旅锻炼过身体的,经过一系列仪式下来也是满头大汗,借着对拜的空隙,他偷偷抬眼瞄了一眼盖着红盖头的新娘,心中也忍不住胡思乱想起来。

  一系列流程走下来,时间很快到了傍晚,两家都办了盛大的宴席,不过还是定国公府这边座无虚席。

  尽管苏言的势力仅占据江南一隅,但到场的宾客中,文官武将也还是隐晦地分成两派。

  在文官中,有张煌言、钱肃范等被苏言引为心腹的官员,有刘中藻、沈廷扬等隆武旧臣,也有熊汝霖、郑遵谦、李之椿这些原鲁王臣子,或是张士第、于重华等复降官员。

  他们虽然坐在一起,表面上看起来其乐融融,但实际中间都有着一道无形的隔阂。

  其中,张煌言、钱肃范、李之椿以及张士第、于重华等几乎组成了新的派系。

  这个派系是围绕着苏言为核心,钱肃范虽然只是一个从六品推官,但他背后站着钱肃乐,也能代表钱肃乐的态度和立场。

  刘中藻身为隆武旧臣,在江南几乎是个孤臣,仅有舟山总兵黄斌卿和他是一类人,但他与黄斌卿派来的沈廷扬并无交际,所以他在宴会上反而略显尴尬。

  熊汝霖和郑遵谦就不用说了,他们身为原鲁王臣子,自然是和来到南京参加宴会的张国维、方国安等曾经的同僚玩成一片。

  说起来,张国维现在可谓是十分没落,他虽然名义上是朝廷的东阁大学士、太子太师,但实际上只能在杭州当他的寓公,失去了一切的权势,连财富也不能支持他过着奢侈淫逸的生活。

  他这次前来南京,就是想借着向苏言庆贺的机会,来看看能不能谋个差事,尝试重出官场……

  和文官这里的皮笑肉不笑相比,武将那边可谓是真的打成了一片。

首节 上一节 114/3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