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111节
朱常巢知道自己就算再怎么不情愿,也只能与使者一起返回南京,便没有再多说什么。
而在这时,那些义军将领这才反应过来,一个个围着朱常巢述说着自己的不舍之情,却没有人说让他留下来继续担任盟主的事情。
一方面是苏言的确给的太多了,另一方面,在他们眼中朱常巢此次返回南京,多半是要回去享福了,挽留他反而可能被记恨上。
就这样,满腹哀怨的朱常巢收拾好自己的行囊后,还是跟着使者一起离开了安庆,返回南京城。
而蕲黄义军直接被收编为“蕲黄营”,继续驻扎安庆府,等待侯承祖前来接管。
安庆总兵黄鼎在被编入张名振麾下后,便跟随第三旅挥师北上,先下桐城县,随后攻入庐州府境内。
面对大举北上的明军,首当其冲的舒城、庐江二县根本不敢抵抗,两地知县皆开城归降,喜迎王师。
七月中,明军以两路兵马合围庐州城,庐州守军并不多,管辖庐州的凤阳巡抚又鞭长莫及,自顾不暇。
城中守军自知无法抵抗,便非常干脆地打开城门举城投降。
而凤阳巡抚陈之龙此时在干什么呢?
他正一筹莫展地看着城外连绵数里的明军大营,祈祷着朝廷的援军能够赶在城破之前赶到。
陈之龙虽名为凤阳巡抚,但他实际上并没有待在凤阳,而是待在扬州府下辖的泰州。
凤阳府的城墙从明初开始就没有建完整,在西贼张献忠攻破凤阳后,更是将城墙摧毁,使其付之一炬。
清军南下占领江北以后,凤阳凋敝,又无完整的府城,自然无法将巡抚治所定在凤阳,便只能按漕运总督蔡士英所言,设凤阳巡抚驻于泰州。
(《清世祖实录》:国初,设总督一员驻淮安,凤阳巡抚一员驻泰州;自顺治六年巡抚标兵调入粤西,遂撤凤抚,归并漕督,漕务海防,势难兼理,请仍照初制专官分任。)
陈之龙在得知扬州陷落的噩耗后,就第一时间征募壮勇,打造军械,加固城防,他不求能够击退明军,只求能坚守到援军赶来。
朝廷命英亲王阿济格为平南大将军,领军南下的消息已经在明军围城之前发到泰州,送往陈之龙手中,这也是让他能够继续坚守下去的底气。
安徽巡抚李栖凤为了安抚军心民心,并没有对这个消息刻意隐藏,因此潜入淮安的天玑司探子也第一时间将其发回南京。
为了赶在阿济格南下之前巩固江北防线,苏言也随即调第四旅渡江北上,支援战事。
他认为淮安府是安徽巡抚与漕运总督的驻地,重兵云集,不是能够轻易攻克的城池,便放弃了赶在清军南下前攻克淮安的计划。
转而以高邮、滁州、庐州三地作为抗清第一线,在这三地部署重兵把守,而故意留出高邮与滁州之间的天长县作为缺口。
如果清军选择以天长县作为突破口,从此南下穿过第一道防线,那么他们将会遭到明军的四面围剿,连退路也会被一并切断。
为此,苏言将命令第二旅与第四旅驻扎高邮与滁州,第三旅驻扎庐州,防止清军从西线庐州南下。
而第二道防线将由即将成军的第五旅、第六旅组成,驻扎扬州、仪真、六合等地。
清军若是一头扎进来,驻扎滁州的第二旅将第一时间攻打天长县,切断清军退路,再配合第五、第六旅夹击清军。
在苏言的调遣下,第四旅渡江后直接兵分两路,一路增援泰州战事,协助攻打泰州,一路则沿运河北上,攻取高邮州。
为了尽快将泰州攻克,苏言一口气将二十八门12磅步兵榴弹炮都调拨给李元胤使用,李元胤在得到这些能够以曲线炮击的火炮后几乎可以说是爱不释手。
他第一时间就跑到这些火炮旁,视若珍宝般抚摸着冰冷的炮身。
“将军,既然援军与新的火炮已经抵达,我军可否马上组织攻城?”跟在他身边的一名参将询问道。
李元胤听言,思索了一阵后,回答道:“暂且不急,先调集火炮轰击一阵,填补护城河的沙袋可准备充足?”
“回禀将军,已准备了上千袋沙袋,应该是充足的。”那人回答道。
“嗯……泰州多水,以防万一还是多准备一些。”李元胤吩咐道。
参将当即领命,而新到的火炮也跟着送往前线进行部署,明军援兵的到来没有瞒过城头守军,抚标将领连忙命人告知陈之龙。
陈之龙得知后,匆匆赶到城头,他看着外面正在安营扎寨的新的明军,以及增加的卸车部署的火炮,脸上瞬间没了几分血色。
“英亲王援军未达,而敌兵又增加众多,这该如何是好?”
抚标中军参将陈印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应对,泰州四面环水,被护城河很好的保护在其中,虽然明军难以攻城,可也阻挡了他们出城突袭的机会。
不然的话,他们还可以尝试出城突袭明军营地,摧毁其营中火炮。
“抚台,明军部署火炮,似是准备炮击,还请您先离开城头,以免涉险。”他劝道。
陈之龙没有拒绝,他再三叮嘱了几句,便转身离开城头,他还未离开多远,城外便响起了阵阵如雷鸣般的炮声。
炮声响起,街上原本有序的路人纷纷惊恐地四散逃开,往家的方向跑去,即便是坐在轿子里,陈之龙仍然能够听见炮弹在半空飞行时发出的尖啸声。
“快走!快走!”
听见炮声的幕僚神色大变,连忙催促着轿夫加快速度,一边忍不住向身后看去,他能够清楚的看见有十几枚炮弹以弧线呼啸着飞向城头,还未落地便在半空中猛地炸开。
炮弹爆炸后产生的碎片就如天女散花一般将城头晃动的人影尽数笼罩在内,虽然从这段距离他听不到城头的声音,但耳边仿佛依稀能够听见守兵成片倒下时发出的惨叫声。
还未等幕僚惊讶于那些炮弹为何能够直接射向城头并且在半空爆炸,他就看见还有数枚炮弹飞过城头,向着城内飞来。
其中一枚炮弹居然直勾勾地朝着他们所在的这条街道而来,幕僚大惊失色,慌忙拍打着轿夫,喊道:“快跑!快跑!”
轿子内的陈之龙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被他急切的叫喊声吓了一跳,连忙问道:“发生什么事了?难道是明军打进来了吗?”
“不……是炮弹!”
幕僚话音刚落,那枚炮弹就在半空中爆炸开来,弹片如雨点般向地面洒下,街上包括幕僚和轿夫在内的许多行人纷纷被弹片击中,惨叫着倒在地上。
弹片伴随着噗噗的声响穿过轿子的软顶,深入其中,坐在里面的陈之龙随即发出几声闷哼,他痛苦地捂着被弹片射中的胸口,强忍着疼痛拨开轿帘,踉踉跄跄地向外跑去。
刚跑出轿子,他就惊恐地看见自己的轿夫和幕僚都倒在血泊之中,轿夫大半个身子都被鲜血染红,喉咙正好被割开,已然没了呼吸。
幕僚虽然还未死去,但也已经身负重伤,面无血色,见到巡抚跑了出来,强撑着身子喊道:“东主,快跑……快跑,明军的火炮能够打到这里……”
“什么?”
陈之龙瞪大双眼,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火炮能够越过高大的城墙打到这里进来,在他的认知里,明军的火炮根本做不到。
而且,他们使用的都是实心弹,那种实心弹即便是打到城内,也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尽管陈之龙心中满是质疑,但他也清楚这里并不安全,一时也顾不上受了重伤的幕僚,捂着伤口踉跄着往城内跑去。
他跑出十几步,闷雷般的炮声再度响起,陈之龙适时回头望去,便看见了与幕僚刚刚看到的相同的一幕。
城头守兵成片倒在在半空爆炸的开花弹飞溅的弹片之下,有炮弹越过城头飞了进来,在空中炸开,有的则是在落入地面后才猛地爆炸,点燃了周围的房屋,引起一阵火势。
城外,李元胤用千里镜看着城头守军被炸得抱头鼠窜,脸上写满了得色,他哈哈大笑,道:
“这帮汉奸鼠辈,真以为躲在城内就奈何不了他们了?此炮真乃攻城之利器,等拿下泰州以后,一定要劝督师多造一些。”
“将军,有榴弹炮掩护,何不趁机命民夫搬运沙袋填补护城河,好尽快攻城。”一旁的参将适时提醒道。
李元胤看了他一眼,点头允准:“言之有理,传我军令,派出民夫填补护城河,火炮轮番炮击掩护。”
随着李元胤一声令下,营地内早已严阵以待的民夫纷纷在士兵的组织下扛着沙袋,或是合力推动装载着沙袋的推车,向对面的护城河跑去。
这些民夫是明军围攻泰州时从附近征召而来的,说是征召,其实按李元胤身上还残存的军阀习性来说,用半强征来形容更加合适。
他虽然“稍读书,知大义”,但从年少一直跟在李成栋身旁耳熟目染,又怎么可能真的说得上是爱民如子呢。
如果不是苏言军纪在前,他可能都不会给这些民夫发放赏银,而是直接将他们掠来“义务劳动”了。
“跑起来!跑起来!”
“只要将沙袋投入护城河,便能得到赏银一钱!”
在士兵们的叫喊声中,这些民夫都咬着牙加快速度往护城河跑去,不管他们在来这里前是不是自愿,在听到有一钱赏银的这一刻,每个人都恨不得马上将沙袋扔进护城河里。
眼见明军派出民夫试图填平护城河,城头守将连忙组织还击,但守兵在刚刚的炮击中死伤一片,都害怕明军会继续炮击,不敢回到战斗岗位。
第218章 任官
在赏银的激励下,民夫前仆后继地扛着沙袋冲向护城河,守军深知护城河被填平以后,失去了这一保护的他们将更难守住城池。
因此即便明军不断向城墙开炮,以此来掩护民夫,对守军造成伤亡,但守将还是努力组织人手进行还击。
在民夫靠近城墙后,城头一时箭如雨下,箭矢与弹丸横飞,奔跑在最前面的民夫瞬间被射杀一片。
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后退,而是咬着牙继续大步奔跑,冒着箭雨跑到护城河旁,将沙袋用力扔了进去,转身后撤。
“快点!动作快点!”
茫茫人群之中,那些推着推车的民夫显得很是显眼,他们一边大声吆喝,一边合力推动推车。
不时有民夫从他们身旁跑过,先一步将沙袋扔进河里,再次越过他们往营地跑去,或是跑到推车旁,直接将上面的沙袋扛起来,又往护城河跑去。
在民夫的努力下,护城河很快便被填平一段,而城头守军在明军不间断的炮击掩护下,也死伤惨重,火力稀疏,城头一片狼籍。
在民夫陆续撤回来后,李元胤大手一挥,便下令发起进攻。
伴随着激昂的号角声响起,第二旅一个标的兵力开始投入攻城,以散兵线行军的猎兵走在第一线,他们将最先与守军交火,以更加精准的枪法压制守军,为友军提供掩护。
而线列步兵与掷弹兵组成一个个紧密的方阵,扛着云梯走在后面,线列步兵将以云梯登墙,而掷弹兵则是尝试用炸药包炸开城门,以此攻入城内。
“明军发起进攻了!”
城头,被留在外面负责观察明军动向的士兵眼见大队人马推进,连忙扯起嗓子大声呐喊。
在他的高呼示警下,躲在城楼内躲避炮击的残存守军纷纷跑出来,抚标中军参将陈印挥舞着佩刀,大声命令道:“速速就位备战,未得军令擅退者斩!”
守兵们只能低声应喏,他们早已没有继续坚守下去的勇气,只是碍于陈印的淫威,不敢擅自逃跑,才继续被约束在城头。
在陈印的监视下,士兵们纷纷就位,炮手们也合力将火炮重新抬回炮位,紧急装填炮弹。
泰州作为凤阳巡抚的驻地,城头自然也是有城防火炮的,不过城防火炮还是以口径小、重量轻的威远炮、灭寇炮等轻型火炮为主。
这种火炮虽然杀伤力不高,但方便移动,炮手可以直接将炮管抬起来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不然以明军的火力,怎么可能存活到现在。
很快,明军便进入了城防炮的射程范围内,不过陈印并没有马上下令开炮,而是一直等线列步兵与掷弹兵接近城下,才允许开炮。
隆隆隆——
炮声突兀响起,直接打了城下的明军一个措手不及,明军全然想不到经过刚刚持续不断的炮击后,清军居然还有火炮可以射击。
炮弹狠狠砸进明军方阵之中,瞬间夺走了数十名士兵的生命。
挨了这近距离一轮炮击后,在前线指挥的参将很快反应过来,指挥部下加快步伐,强行登城。
在他的命令下,线列步兵纷纷小跑起来,踩过还浸着水的沙袋,跑到城墙底下,随后合力将云梯竖起来,架在墙面。
在云梯架起来后,多名士兵在底下一起扶着梯子,那些身材高大的掷弹兵嘴里咬着能够点燃引线的火折子,率先攀爬云梯。
“掩护他们!”
底下的士兵们大声喊着,举枪瞄准城头,只要有守军胆敢冒头,就会迎来一排排枪的射击。
这些掷弹兵攀爬的速度很快,在接近城头时停了下来,腾出一只手取下腰间挂着的手榴弹,用火折子点燃引线,心中默数数息后,奋力将手榴弹朝城头投掷上去。
城头的守军正严阵以待,等明军登上云梯探出身子便合力将其击杀,但他们没等来明军,反而看见一个还在冒烟的球形被扔了上来。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