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弘光,全战伐清 第107节
可就在这时,清军骑兵已经呼啸着冲入鸟铳的最佳射程范围内,短短不到百步的距离在战马的奔跑下被迅速拉近。
随着双方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马背上的八旗兵们也纷纷取出清弓,搭弓引箭,在奔跑中向明军放出一轮攒射。
一时间,箭如雨下,躲在栅栏后的明军瞬间被射杀一片,一道道血花在人群中绽开。
八旗骑兵并没有直接冲击栅栏,他们在放出一轮轻箭后,迅速换成重箭,再度向明军攒射而去,随后猛地调转方向,几乎是堪堪贴着栅栏,完成了一道巨大的转弯。
而他们射出的重箭就好似投矛一般,狠狠扎进被轻箭打乱阵型的明军队列之中,这重箭的威力堪比梭镖,即便是身着甲胄,在如此近距离的射击下,也仍然会因此丧命。
重箭落下,明军战线瞬间被清出一大片无人区,被部署在第一线的鸟铳手们几乎没有给敌人造成伤亡,就先被八旗兵的贴脸齐射击溃,尖叫着向后逃跑。
“不许退!不许退!”
明军把总旗官们大声怒吼,挥舞着佩刀试图恐吓那些逃跑的士兵,但士兵们已经被重箭带来的巨大杀伤力造成的心理阴影吓破了胆,不管不顾地向后逃跑。
只要是被重箭命中,几乎都无法留下全尸,动辄缺胳膊断腿,严重的甚至会被削去小半个身子。
就在军官们试图稳住军心时,八旗骑兵的下一轮攻势紧接而至,第二轮骑兵呼啸而来,于马背上引弓攒射,明军弓箭手这时才姗姗来迟,在军官的命令下试图还击。
可八旗兵们无一不身着重甲,明军射出的箭矢大多无法对其造成真正的伤害,八旗骑兵直接冒着明军的箭雨发起冲锋,利用一轮轮箭雨重创明军。
而在这时,跟在后面发起进攻的清军步兵也终于赶来,他们结阵推进,原本还在利用骑射削弱明军的骑兵马上撤退,将战场留给了身后的步兵。
“进攻!”
“杀!”
清军步兵发出震天战吼,挥舞着刀剑将挡在身前的木栅栏劈砍摧毁,随后杀入营地,与明军步兵展开近身肉搏。
交战的两军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一方跟随多铎南征北战,令湖广明军闻风丧胆。
一方在金声桓的率领下平定江西,迫使明军龟缩赣州,令赣南防线岌岌可危。
在清军精锐八旗兵真正下场之前,明清两军的短兵相接只会陷入僵持之中,谁都无法以压倒性的战斗力将对方击败。
不论是多铎还是金声桓,都清楚的意识到了这一点,然而多铎手中还握着八旗精锐这个重要的战力,可金声桓手中却没有能够与八旗兵抗衡的部队。
更致命的是,汉岱率领的八旗骑兵还在营地外游弋,寻找着能够直接冲入营地的突破口,而金声桓已经将大部分兵力都调到与清军正面厮杀的战场上。
汉岱很快便发现了明军的薄弱点,并身先士卒,率领骑兵朝着这处薄弱点发起最为猛烈的冲锋。
在八旗铁骑的冲锋下,明军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勇气,就被摧枯拉朽地击溃,数千八旗骑兵冲入营地,肆意屠杀着那些没有战斗力的随军民夫,并四处纵火。
当金声桓发现防线被攻破,大量清军涌入营地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营地内四处着火,八旗兵放肆的笑声、战马的嘶鸣声、民夫遭到屠戮时的哀嚎声、惨叫声和咒骂声在火势中翻涌。
冲入营地的清军骑兵迅速兵分两路,一路四处纵火,增加混乱,一路则朝着明军后方发起进攻,沿途遇到的军民皆被杀死。
来自营地内的混乱很快便影响到了战场上鏖战的明军,越来越多明军注意到自己身后的动静,滔天火焰将八旗铁骑那狰狞的面目映在他们写满绝望的面容上。
在明军将士们绝望的目光中,大量八旗铁骑在熊熊烈火的背景下携着不可抵挡之势冲入他们的军阵。
战马嘶鸣着将阻挡在面前的明军悉数撞倒撞翻,锋利的清刀挥舞着在人群中掀起阵阵腥风血雨。
原本还算紧密的军阵在清军骑兵的冲锋下几乎瞬间分崩离析,八旗铁骑冲入人群中肆意屠戮,正面与其交战的清军步卒也趁机发起猛攻。
在前后夹击之下,明军防线轰然溃散,无数明军惨死在清军的屠刀之下,他们只能争先逃跑,或是自知逃生无望,跪地乞降,将自己的命运交给残忍的敌人。
第213章 摊丁入亩
明军于南康城外惨败,几乎全军覆没,金声桓只以身免,策马逃窜数十里后才终于停下来喘息。
他回首看向南康城的方向,被血污沾染的面容上写满了悲忿。
一想到跟随自己北上的三万大军居然倾覆于此,金声桓就胸腹一阵翻涌,喉头一甜,居然当场呕血不止。
多铎于南康城外击溃明军后,命汉岱留下收拢收编俘虏,随后便率领两万大军北上九江,试图将走水路北上的万元吉部一并歼灭。
多铎初战告捷,露出了他那狰狞锋利的獠牙,将使得大半个江西再度倾覆,金声桓反正后带来的希望也将随之破碎。
另一边,苏言还在按部就班的对南京周边的清廷控制区进行扩张,由于勒克德浑此前几乎将江南能够调动的兵马都带去与明军决战并一同覆灭。
这导致徽宁池太四府兵力空虚,根本无法抵挡住张名振与陈子龙、唐世荣的三路大军。
而且随着江宁陷落的消息传开,各地官员皆人心惶惶,面对浩浩荡荡杀来的明军,地方文官武将们几乎没有任何抵抗的勇气,就非常干脆地选择了开城投降。
一直到七月初,徽宁池太四府尽数被明军占领,张名振与阎应元率领的第三旅也按照原定计划,在池州府收拢舟船,准备渡江攻打安庆。
安庆总兵黄鼎发觉明军渡江意图,只能据城而守,同时派出使者向北求援。
然而祸不单行,在英霍活跃的反清义师见黄鼎收拢兵力以城据守,再结合南京光复的消息,认为江南明军很有可能渡江北伐。
因此,在被义师拥戴,号称“荆王”的宗室朱常巢的率领下,蕲黄义师毅然离开山寨,攻略太湖、宿松二县,并派人前往江边,试图寻找船只渡江,联络明军。
苏言得知西部四府皆被光复的喜讯后,当即上表朝廷,请封陈子龙巡抚徽宁池太等处提督军务,唐世荣调池太等处水师提督。
而在江北,李元胤率领第二旅渡江后,轻易击溃了围攻仪真的清军,随即以大兵攻打扬州。
扬州虽为江北重镇,但还未从两年前的屠杀阴影中走出来,城中各处仍然凋敝,不复昔日盛景。
城中守军也大多被调往江南,城中兵力空虚,百姓又对清廷充满了仇恨和敌视,更不可能帮助清军守城。
因此,在李元胤率军猛攻之下,扬州城只坚持了不满一日,便被明军攻克,扬州总镇张士忠力战而死,守备孟三涧等仓皇投降。
明军攻占扬州,令江淮一带大为震动,驻扎淮安的安徽巡抚李栖凤、漕运总督王文奎惊惧不已,接连上书请求朝廷调拨大军南下增援。
同时,凤阳巡抚陈之龙也加紧募集丁壮,修缮城池,加固城防,试图以此抵挡明军可能的进攻。
从光复南京到七月初的这段时间,苏言也没有闲着,他一边组织人手,对江浙等地重新清丈田亩,恢复生产。
一边又下令开仓放粮,将陈米大量投放市场,以此来压低粮价,降低百姓的生活压力。
清军对江南的肆虐不仅仅导致大量人口遭到屠杀,或是流离失所,也导致匪患猖獗,苏言经营最久的江东等地的匪患倒是被镇压下去。
但在江东以外,南京周边以及浙江大部分地区仍然有土匪活跃,这些土匪由流离失所的平民、战败走散的溃兵组成,截杀过往行人,袭击村庄。
在江南一带活动的匪徒倒还好清理,毕竟这里主要以平原水泽为主,可浙江那边就伤脑筋了,土匪可以直接退入山中,结寨抵抗。
除了匪患威胁外,一些不法缙绅也借着这个时机大肆吞并土地,试图贿赂官员,将那些不论有无主人的土地占为己有。
然而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件事直接被天玑司上报到了苏言面前,这天玑司的前身建立的情报网虽然主要在南京城内,但在周边也是有部分眼线的。
苏言得知此事后,直接被当场气笑,他将张煌言召到了跟前,将此事告知对方,随即冷笑道:
“玄著,这帮家伙可真是刻在骨子里的贪婪,虏兵刚刚被赶出江南,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侵占土地,真是不给百姓一点活路。”
张煌言听后,脸色也不怎么好看,他身为浙东文人,自然清楚江浙土地寸土寸金,百姓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有多么不容易。
可这些缙绅手中有着大片土地还不知足,还想着继续侵占土地。
试想一下,一家子百姓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回到家乡,本来想着重新安居乐业,可一回家就发现自己的土地莫名其妙被缙绅给占了,打官司也没用,还有什么活路可言?
“督师,我们必须做些什么,阻止地方大族侵占田亩。”张煌言说道。
苏言点了点头,抬手拖着下巴,陷入了思索之中。
要想阻止土地兼并的情况发生,苏言第一个想到的办法便是大名鼎鼎的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将人头税等杂七杂八的赋税一起合并,按照所拥有的田亩进行收税,田多者多缴,田少者少缴,没田者不缴。
当那些地方大族发现自己拥有的大片土地非但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润,反而还要缴纳比以前更重的赋税,费了一番功夫弄到手中的田亩无疑会变得有些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除了推行摊丁入亩政策,让地方大族发现名下的田亩越多,越不是一件好事外,也应该对那些试图兼并土地的缙绅重拳出击。
苏言当然不可能针对他们兼并土地这一举动进行治罪,也没有相关法律支撑,他便从另外一个方向入手——调查他们是否贿赂官员,以及在沦陷时期有无私通清军。
前者还好,后者无疑会成为一记重锤,地方沦陷的时候,哪家缙绅没有为了保命向清军卑躬屈膝,苏言只要抓着这件事不放,便能从缙绅身上敲诈出大量的钱粮。
当然,这样做的话肯定会引起缙绅的不满,但苏言手握重兵,他才不会在乎一群蝼蚁的感想。
苏言只将摊丁入亩的政策设想告诉了张煌言,张煌言听后,只觉得这个政策有些耳熟,同时也有些心惊。
他本人便是出身官僚家庭,家庭产业里也有不少的田亩,自然非常清楚这个政策推行开来,会在缙绅团体中产生多大的风浪。
不过,这个政策倒是影响不到他,明太祖皇帝定下来的规矩,秀才、举人以上免徭役赋税,张煌言本人便是举人,他名下不管拥有多少田亩,都无需缴纳赋税。
因此,张煌言并没有表示反对,他斟酌着话语,道:
“督师,这一新政若是推行,定会在民间引发一阵轩然大波,此新政于平民百姓而言无疑是减少了他们的负担,但赋税大多压在地方缙绅头上,恐怕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哼。”苏言冷哼一声,道:“如果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免于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我宁愿让那些缙绅对我不满!”
张煌言哑然,不过苏言这番话简直是说到了他的心坎子里,这种舍我其谁的精神,真是令人动容。
“此新政事关重大,还请督师召集南京各官,一同商议。”他劝说道。
苏言摇了摇头,他知道,那些有着浙东背景的官员们多半不会同意这个新政,如果真的追究下去,他连张煌言都不能完全信任。
他几步上前,拉着张煌言的衣袖,盯着对方的双眼,认真道:“玄著,我能相信你吗?”
张煌言被他的动作弄得有些措手不及,迎着苏言那充满感情的双眼,他抿了抿嘴,如何看不出苏言这番话的意思。
苏言见他没有马上给出答案,心中并没有失望,而是自顾自说道:
“闯贼叛乱,归根结底便是因为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无田可耕,无粮可食,若是放任缙绅继续侵占田亩,即便将来成功驱逐鞑虏,百姓仍然受贫困饥饿之害,难保不会出现第二个李自成。
玄著,我虽贵为浙直闽赣四省督师,但身边能够信任的文官,也就只有你一人了,若是你不愿站在我这边,我……”
苏言说到后面,假作低落,没有继续说下去,张煌言听着他这般推心置腹的话,心中感动至极,忙道:“煌言惶恐!如何能被督师这般重用。”
说罢,他咬了咬牙,轻轻推开苏言的手,后退一步,深深行礼,道:“承蒙督师信任,煌言愿为督师鞍前马后!”
“好!好!好!”
苏言见状,一连说了三个好字,他笑着将张煌言扶了起来,道:“有玄著相助,这摊丁入亩的新政,我也有信心在江浙彻底推广开来了。”
张煌言暗自叹息,他清楚,自己选择站在苏言这一边,将跟着得罪广大缙绅,就连那些同为浙东出身的同僚恐怕也会选择疏远他。
不过他既然已经选择了站队,也没有了回头路,为了能够将这一新政顺利施行下去,张煌言也提议应当再召集官员协助。
他提名将眼下镇守温州的钱肃乐北调,令其从中协助,钱肃乐文官出身,并不精通军事,让他继续待在温州也是虚度光阴。
倒不如令其返回南京,钱肃乐原先是刑部官员,张煌言要是能说服他一起辅佐苏言,定能发挥作用。
除钱肃乐外,还有鲁王任命的都察院左都御史李之椿,李之椿声名远扬,素有志在济世,不畏权贵的美名。
苏言对张煌言提名的官员一一采纳,命钱肃乐与李之椿返回南京,其部兵马暂归顾炎武指挥。
在下达命令后,苏言便让张煌言代为研墨,亲自提笔写下摊丁入亩政策的详细内容。
苏言的计划是,让张煌言先对南京周边进行地亩清丈,随后再慢慢扩展到江南、浙江等地。
江南等地也可以同时进行,等李之椿从杭州返回南京后,便命其暂理江南巡抚事,专门负责江南地区的清丈事务。
张煌言离开后,苏言便将陈彬和他的副手,也就是特工事务官孔安召到跟前。
在孔安这个“锦衣卫校尉”的帮助下,天玑司的建设工作实施的非常顺利,他们直接接管了原先建立的情报网,并将参与人员都吸收了进去。
上一篇:LOL:我觉醒了三国杀系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