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211节

  汉魏之间对士人群体的争夺怎么算?

  虽说季汉刚刚打下了凉州。

  可因为人口地理的种种因素。

  魏强汉弱的形势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只不过相比起原本历史,缩小了一些差距罢了。

  至少在取下关中之前,曹魏仍旧称得上北方霸主。

  那这时候,该不该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的打算呢?

  而即便抛开这些军事层面的不论。

  单看制度本身,自己若想继续改良,该怎么改?

  照搬后世唐宋的科举考试制度?

  麋威一开始还真有这么打算。

  甚至还幻想过以此“震惊”天下。

  哪知一查宫中典籍才发现,原来考试选才的模式,早在汉顺帝阳嘉年间就有先例。

  那位九十多年前的大汉尚书令左雄,在原本察举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考试选拔。

  儒生加考经学,文吏加考文法律令。

  以此筛汰那些徒有虚名的孝子廉吏。

  史称“阳嘉新制”。

  虽然跟后世科举制度有别。

  但确实开启了考试的先河。

  还是分科考的。

  总之震惊是不可能震惊的。

  万一搞粗糙了,反而会被人嗤笑为画虎类犬。

  麋威不得不拿出前世备考的架势,在家中、宫中翻遍资料,苦思冥想了好几日。

  却仍不得其法。

  直到某日搬运竹简的时候,失手砸到了自己的脚。

  在痛得大呼小叫之余,终于大彻大悟。

  一把抱住惊慌失措的妻子,大笑道:

  “原来是当局者迷啊!”

  “明明答案如此直白!”

  关令惠不解其意:

  “什么答案?”

  麋威捏了捏妻子的杏腮,道:

  “答案就是一切为了躺平!”

  ……

  就在麋威终于打通了思维中的任督二脉,开始下笔如有神之际。

  另一边,随着徐庶出使成功,返回洛阳。

  刘备接见曹丕使者的事。

  在曹魏上下的有心操作之下。

  很快就传到了江东。

  一时间,吴国朝野震动。

  指斥刘备背盟的声音此起彼伏。

  就连已经很久没人提及的“归还荆州之论”,也从犄角旮旯里重新冒了出来。

  但与朝野的鼎沸之势相比。

  处于风暴中心的孙权。

  连带孙权的几位心腹重臣、

  中司马诸葛瑾,建威将军吕范,濡须督朱桓,大督朱然,副贰陆逊。

  却都显得格外平静。

  特别是孙权自己。

  曹丕打的什么主意,刘备打的什么主意,他自问比谁都看得清楚。

  毕竟论起左右逢源这件事。

  他孙仲谋敢认第二,谁敢人第一?

  在西,他跟刘备有个孙刘联盟。

  在北,他名义上还是大魏吴王。

  甭管怎么左右横跳,跟另一方总有回旋的余地。

  而究其根本,就在于孙权早就看穿了曹刘两方起家的本质。

  一个走禅让流程代汉自居。

  一个以宗室正统兴复汉室。

  两边在根子上就是不兼容的。

  注定你死我活。

  而既然曹不容刘刘不容曹,两边都还互相知道这一点。

  那曹丕为什么还要公然派遣使者去见刘备呢?

  孙权心中早有计较。

  却故意按下不表,环视群臣,最先落到诸葛瑾身上。

  “子瑜认为,曹氏意欲何为?”

第170章 孙权的锐意

  诸葛瑾闻声开口:

  “孔明前度来信,言刘玄德已大抵克复凉州全境,兼取陇右。”

  “据说鄯善、龟兹、于阗各遣使入蜀,尊刘玄德为汉室正朔。”

  “自汉安帝以后,西域断绝。至此将要复通。”

  “简而言之。”

  “曹氏已经事实上丢失关西。”

  “关西一失,那么关中之地,除了河东尚可接济,其余各个方向上,是敌非友。”

  “遑论自东向西,关、魏、张、赵等将厉兵秣马,暗图秦川。”

  “古人云:危若累卵。今关中是也!”

  “孤听明白了。”孙权缓缓颔首。

  “今后关中之争,开战的主动权在刘氏。”

  “曹氏若要保关中,只能先行绥靖,以求将来。”

  言罢,孙权又看向下一位,建威将军吕范。

  吕范兼领丹阳太守,治于建业。

  虽然因为这条世界线上孙权失去汉水通道,未曾迁都武昌,以至于吕范也失去了留守重臣的地位。

  却仍不失为孙权倚重的心腹谋臣。

  便见吕范不紧不慢上前道:

  “臣以为曹氏欲绥靖于刘氏,不仅仅因为失去关西。”

  “近日有斥候南下,言今秋冀州闹了蝗灾,民大饥,虽开官仓仍不足以赈济。”

  “魏帝欲徙冀州士民十万户以实河南,侍中辛毗辛佐治多次力劝,后改为徙其民之半。”

  闻得此言,原本大多沉默的吴国臣将,纷纷目露异光。

  俨然是心思活跃了起来。

  而吕范依旧不紧不慢:

  “由此观之,冀州蝗灾为害不浅。中原虽富足,却不足以同时接济四方之民。”

  “臣料今明两年之内,曹氏对刘氏能守而不能攻。”

  “恰逢刘玄德刚得新地,尚需稳固,明年秋收前,益州多半不再大兴兵。”

  言罢,吕范便拱手退下。

  除了诸葛瑾和陆逊稍稍瞥了他一眼,其余人只当他已经言尽,未多留意。

  反而就着这个重大情报,争相提出建议。

  如濡须督朱桓,认为应该趁曹魏虚弱,联合关羽大举北伐。

  因为关羽在襄樊虎卧两年,兵精粮足,又未曾参与今年关西方面的北伐,是一支可以随时投入战斗的生力军。

  而又因为关羽未曾参与关西大战,以他好名求功的性情,稍加挑拨,未必不会同意出兵宛洛。

  毕竟先前就是关羽先发信来询问北伐的事嘛。

  正好顺水推舟。

首节 上一节 211/3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