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212节
甚至阴暗一点地想。
如果关羽大军消耗在了宛城之下,那来年刘备北伐关中,不就少了一路生力军?
那后续曹刘之间是不是就能消磨更长时间,继而给扬州这边创造更多机会?
不得不说,朱桓这个大胆的想法,很对部分人的胃口。
当场就得到不少将领的赞同。
包括新近获得大都督名号的朱然。
不过相比起只关心结果的朱桓。
朱然却更关注实际的困难。
直言自曹操西迁江左十万民户之后,皖城至合肥一线,宛若人间诡蜮。
用曹操自己的诗句来形容,真真是“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曹操自己是不是真的念之断肠不好说。
但若大军行经此地,无以就食,继而引发营啸等灾难,那是真会悔断肠子的。
所以朱然建议北伐不妨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先在皖城周边大搞军屯,将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以作为将来大军北上的补给。
同时在皖城以北大量修筑亭驿,堡垒。
在保护军屯的同时,为将来北上进军,提供便利。
一旦万事俱备,再执行第二步北伐,那吴军就能避免孤军深入的风险。
进可攻,退可守。
毫无疑问,朱然这种步步为营的思路。
是相当符合兵法所言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理念。
孙权当场赞赏朱然,给足了这位新任“大都督”的面子。
唯独是赞赏之后。
他冷不丁地追问一句:
“皖城之重,曹氏不可能不知。既然知道,必不会坐视孤经营此地。”
“若他发兵南下阻挠,义封何以应对?”
闻得此言,吕范和诸葛瑾双双暗叹。
而朱然没想太多,只道自己会拼死守住皖城这座江北重镇。
孙权面上再度嘉许一声,但心中已经失望。
又在群下之中转了一圈。
最终落在朱然身后的陆逊。
心中想起吕蒙和诸葛瑾对他的推崇。
不由期待问道:
“伯言昔年多有献策,今日怎无一言半语?”
陆逊沉静抱拳道:
“臣非不语,实为心有疑虑,不敢轻言。”
孙权挑眉:
“疑虑也无妨,集思广益嘛!”
陆逊应诺一声,道:
“众所周知,方今天下三分,曹独强而孙刘皆弱。”
“虽有西邻新近谋取了关西,仍不改此势也。”
“既然曹氏一家独强,何故要绥靖于西邻?”
孙权微微扭了扭身,笑道:
“刚刚众卿已经说得明白,曹氏正值多事之秋,自顾不暇,无力外战。”
陆逊道:“臣同意曹氏正值多事之秋,却不认为彼无力外战。”
“哦,怎么说?”孙权终于来了兴趣。
陆逊:“兵法云,亲而离之。又云,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
“今曹氏遣使入蜀,分明行离间之策,其剑之所指,非西即东。”
“又见曹氏对刘氏示弱,则其兵必寡于西,而多备于东!”
闻得此言,孙权顿时霍然而起。
而陆逊继续道:
“依臣看,曹氏唯恐来年我军联合关云长北伐,故有分而击之之念,稳住西邻,先击江东!”
“恰逢秋后江河水少,利于北骑而不利于南船,正是南下用兵之时!”
啪嗒。
孙权猛然顿步,目光炯炯地看着陆逊道:
“伯言可有却敌之计?”
陆逊暗吐一口浊气,朗声道:
“正有一计,可助大王破贼于江北!”
片刻后。
孙权大喜归去。
诸葛瑾故意走慢一步,拉住陆逊:
“朱义封之计虽然保守迟缓,却未尝不足以御敌,伯言何故不用?”
陆逊本想嗤笑一句自己是个副督,哪有资格说用不用正督的计策。
但见诸葛瑾一脸恳切,又是此番起复的举主,终究还是压住心性,解释道:
“子瑜慧眼,岂能看不出大王有进取的锐意?”
“大都督之计固然稳妥,却不为大王所喜。便是我今日不另行献计,大王也会亲自为之。”
“既如此,何不由我等代劳,以防不测?”
说着,他又负手仰天道:
“况且,我总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的能耐,以免辜负子瑜的举荐啊!”
诸葛瑾无言以对。
说到底,自己举荐陆逊,不就是图他能在关键时刻,扶危救难?
其实不论陆逊的进取之策,还是朱然的保守之策,他都是两可的。
他真正担心的是,一旦胜利来的太快,太轻易。
那自家大王好不容易在合肥城下沉寂下来的心思,便难以压制了。
但转念一想。
如今扬州方向的曹魏主将。
所谓征东将军领扬州刺史,安阳侯曹休,是个公认的宗室骁将。
或许陆逊之计就算成功,也只是一场小胜呢?
第171章 非常之策
这日岁首大朝结束之后,刘备并未转回内廷,反而直奔诸葛亮的府邸。
君臣相知相伴多年,私底下早就不拘礼数。
刘备一来就躺在诸葛亮的一张软榻上。
指着案上堆积如山的简牍,道:
“朕前日巡行尚书台,但见彼处与此处一般无二。”
“何不将尚书台移至卿的府邸?这样朕还能多几间宫室来安置功臣。”
若换别的大臣来,听到这种狼虎之言,多半要担心皇帝是不是怀疑自己揽权太过。
但诸葛亮却只是淡淡一笑:
“若宫中府中合为一体,臣倒是便利了。只是苦了尚书和侍郎们,少了感受陛下恩德的机会,却天天要被臣念叨,不得片刻歇息。”
刘备道:
“那卿便少些念叨,多些歇息,何如?”
诸葛亮闻言拜道:
“谨遵陛下教诲!”
刘备失笑摇头。
知道自己说了也白说。
相识二十多载,彼此什么性情,还不清楚?
忽而想起了麋威。
那滑头虽然有执宰之器,未来可期。
但骨子里其实有三分疏懒,需要自己时时加以鞭策,方可迅速成长。
若他的性情能与孔明调和一下,那该多好?
一念及此,刘备对诸葛亮道:
上一篇:大乔尚在,夫人请自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