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王牌飞行员 第781节
会不会使保险机构失效?
为防止运输中意外触发,引信设有保险销和离心保险,装弹的时候,会取掉保险销,但离心保险需要在飞行中靠离心力解除保险。
部分技术人员认为,是不是离心保险的配重块卡滞,导致保险未解除。
这也是有可能的。
方文亲自拆卸了4个引信,将里面的离心保险装置展露出来。
都是一样的问题,配重块卡在管槽中没有松开,从而导致火箭弹引信处于半锁死状态。
方文用起子戳了下,保险装置才滑出。
“找到了,是部件规格生产不标准的原因。”方文严肃道:“按照其中的生产编号,找出相应工位,对相应工作人员进行处罚。”
想要达到高成品率,就不能在任何生产环节松懈,方文这次毫不留情。
随即,厂部顺着部件的生产编号,找出了那位工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那名工人没想到自己的工作失误,竟然造成了4枚火箭弹的故障,自己也很内疚,写了检讨信,在厂里大会上向所有人自我检讨。
这也让所有工人都对火箭弹生产有了新的认知,这是一个严密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导致失败。
39年5月中旬,第一批300枚火箭弹生产完毕。
方文给自己的联络人白云飞发报。
【新厂出货,现有火箭弹300枚,车用载具4部,搭载火箭弹发射巢炮舰机2架。】
电报发出去后一小时,白云飞回电。
【这种新武器需要训练吗?】
方文回电。【采用炮兵的训练方式,射击诸元有所不同,我会安排教官随同前往进行教学。】
随后,白云飞去向延安汇报了。
一番电报交流下,双方确定了交货方式和交货地点。
车载火箭弹和改装炮舰机,全数运往太行山区,那边准备用用这种新式武器进行一场大行动。
八路军准备针对华北日军进行反攻了!
方文也很想参与这次行动,随即立即准备向国内发货。
正好,泰山一号也改造好了。
飞机制造2厂,方文驾驶硕大的泰山一号从机库中驶出。
和以前比,体型还是那么巨大,但机身已经改造成了流线型,两个螺旋桨安装在上单翼左右两侧,发动机在机翼下方的位置。
作为改造后的战略轰炸机,它的运力比之前提高了,达到了10吨,内部结构也做出了改造。
前部区域:驾驶舱、投弹手舱,前置机枪室。
上层为驾驶舱,双人并列布局,配备方向盘式操纵杆、仪表盘(空速表、高度表、油量表、发动机转速表等)、无线电通讯设备。
驾驶舱人员配备3人,包括飞行员、副驾驶、无线电通讯员。
下层为投弹手舱,前置机枪室。
投弹手舱2人,通过俯视角轰炸瞄准具,计算风速、高度、航速,在投弹前锁定目标,操作弹舱释放。
前置机枪室1人,设有一挺12.7毫米机枪,射角前方180度。
中部区域:弹舱、物资舱、左右机枪室。
弹舱位于机翼下方的机身内部,是全机最大的封闭空间。
内部为金属框架、可开合投弹口(液压驱动,投弹时向下打开);配备炸弹挂架(“弹射式挂架”,通过弹簧装置将炸弹推出舱外,避免卡滞)。
泰山一号战略轰炸机,取消了外置挂载航空炸弹的方式,全部采用弹舱投弹。
弹舱内有3名装弹手,战时专门负责将航空炸弹装上炸弹挂架,配合投弹手持续轰炸。
舱内载弹量上限9吨。
可投放弹种包括高爆弹、燃烧弹、集束弹。
物资舱位于弹舱前后的空余区域,空间狭窄,其中有折叠座椅、急救箱、干粮箱等生活物资和杂物,也有降落伞、航空机枪备用弹药。
左右机枪室位于弹舱两侧的“腰部机枪舱”,射角120,12.7毫米航空,可向侧后方射击,防御从两侧接近的敌方战斗机。
机枪室人员配备1人。
飞机后方区域:尾部机枪舱、后舱空间、后舱门。
尾部机枪舱位于垂尾下方,射角180,有2挺12.7毫米机枪,防御从后方追击的战斗机。
配员2名。
后舱空间,比较宽敞,可以用来作为运载物资存放的地方,也是伞兵休息和等待空降区域。
而后舱门,除了装卸物资外,还是空降跳伞的出口,也是空投物资的投出位。
这就是改造好的泰山一号情况。
方文驾驶飞机开出机库后,打开后舱门,基地工作人员推着一车车装有火箭弹的木箱进入后舱区域,等火箭弹装完了,还有四个拆卸开的火箭弹车载发射器。
泰山自制82毫米火箭弹重7公斤,300枚也就是2.1吨,再加上发射架,有3吨半重。
对于泰山一号来说,完全没有达到它的运载上限。
物资装载完毕后,人员登机。
飞机机组人员11人(机枪手5人、投弹手2人,弹舱装弹手3人,通讯兵1人,无副驾驶),还有一同前往的严怀勋等6名火箭弹发射教员,以及5位火箭厂的技术人员。
这些人登机后,龚修能过来报告:“团长,物质装载、人员登机完毕。”
方文点头,按下后舱门的机械开关,连动杆启动了液压装置,后舱门缓缓关闭。
他拿起话筒通知另外两家一同回国的炮舰机准备起航,随后控制飞机驶入跑道。
大型战略轰炸机缓缓驶入跑道,方文进入机械感知状态,对飞机进行了全面检查。
除了后舱门没有完全关闭外,其他方面没有发现有问题。
他拿起内部通讯话筒,“龚修能,打开后舱门液压开关,往上推。”
收到指令的龚修能照做,后舱门一声闷响,卡入了槽位。
随即,保持机械感知状态的方文,驾驶者泰山一号在跑道上加速,当速度达到起飞临界时,机头拉起,飞向天空。
第572章米高空飞行,八路军火箭弹训练
大型战略轰炸机泰山一号升空,随后两架炮舰机也起飞,跟随飞往国内。
出于保密原因,方文驾驶的这架泰山一号不会在中途停靠,而是直飞太行山北部区域。
至于两架炮舰机,则顺着云贵川航线,经由物流公司的水上机场中转,前往延川,在那边再飞往太行山。
当然,加装了火箭弹发射巢的炮舰机,也是需要保密的,为此,两边发射巢特意用布罩住。
(泰山一号改造款)
三个小时后,飞机进入川地,抵达乐山。
此地的水上机场,完全是由物流公司控制,比在成都那边要更安全,两架炮舰机降落下去,进行临时检修加油。
方文则继续驾驶泰山一号,独自飞往北方。
从乐山、南充、巴中,过秦岭到安康,商洛。
商洛再往北就是黄河,黄河另一边是运城。
两地隔河相望,商洛这边是国民军控制区,运城那边却在去年已经被日军占领。
随即,方文控制飞机爬升高度,以防止被地面看到。
一般来说,人肉眼清晰可见飞机的高度,是3000米以下,3000-6000米中高空,能看到飞机的小点状或条状轮廓,但细节模糊,难以分辨具体机型。
而6000-8000米高空,肉眼观察难度增大,通常只能在光线条件极佳时,看到一个微弱的移动小点,且容易与鸟类、云朵等混淆。
而8000米以上高空,常规情况下,肉眼几乎无法直接看到。即使是泰山一号这种大型飞机,在此高度也因距离过远、大气散射等因素,难以被地面肉眼捕捉,需借助望远镜等工具才可能发现。
因此,方文直接将高度爬升到9000多米,直接在大白天飞过黄河。
9000米高空的气流带着刺骨的寒意,泰山一号的金属蒙皮上凝结着细碎的冰晶,阳光折射下像裹了层银霜。
这种高度飞行,在以前,是凭借飞行员的身体素质硬抗的。
但现在,增压舱技术的运用,让飞机内部环境和普通高度差不多。
方文以机械感知状态对飞机性能进行探查——经过改造的发动机,在稀薄空气中仍保持着 70%的功率输出,足以保持飞行状态。
他透过驾驶舱右侧的舷窗俯瞰下方,这种高度看,黄河像条土黄色的绸带在沟壑间蜿蜒,云朵飘过,如同在河面上盖上一层薄雾,与两岸的黄土高原连成一片苍茫。
南岸的商洛地界,隐约能看见阡陌田垄和零星村落,而北岸的运城方向,相对繁华,几处灰黑色的斑块代表城镇的轮廓。
根据八路军的情报,运城机场就在北岸偏东 20公里处,日军的九八式防空炮有效射高不足 7000米,这个高度应该很安全。
突然,机身轻微一沉,一股湍流擦过左翼。
这种突然出现的气流,对于螺旋桨飞机来说,是有一定危险性的,方文迅速稳住操纵杆调整机位恢复平衡。
越过黄河主航道,进入运城上空,方文用机械感知专门观察了下下方的机场和防空阵地情况。
和情报里有些不同,日军近期在运城增修了三座弹药库,似乎准备在此集结更多兵力。
难道日军要渡过黄河攻打商洛?
方文觉得可能性不大,他印象中,商洛在抗战中没有沦陷过。
当然,也不能绝对,毕竟自己这个因素存在。
是以,他决定降落后,将这里的新情况告诉白云飞。
驾驶舱前面玻璃上凝结了一层水汽,这是内外温差造成的,方文用抹布抹了抹,继续驾驶飞行。
机翼下的地形渐渐从黄土沟壑变成起伏的山地,阳光穿过云层在山脊上投下流动的阴影。
方文知道,那是中条山的余脉,再往北,就是太行山的地域了。
这一带山区,目前还是国民军控制,可以降低高度了,毕竟长时间在9000米高度飞行对于飞机也是一种负担。
他轻轻推了推操纵杆,泰山一号机头下倾,开始以每分钟 200米的速度缓慢下降——8000米、7500米,直到高度表指向 6000米,才重新稳住。
上一篇:谍战:我当恶霸能爆奖励!
下一篇:寒霜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