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532节
糜氏虽为皇后,其子刘裕尚幼,自然也不可能被立为太子。
三子刘理虽颇有才略,然则却为三子。
二子刘永虽为长子,论德行风评上要略胜于刘理,然则论才略却又要逊色三分。
一时之间,刘备依旧难以决断立谁为太子。
好在现下刘备虽五旬过半,身体却还算健朗,倒也没到了非立太子不可的地步。
于是一番权衡后,刘备决定暂不立太子,先封诸子为王。
其中长子刘禅为晋王,次子刘永为鲁王,三子刘理为梁王,四子刘裕为宋王,五子刘渊则为赵王。
皇后诸王皆立,刘备旋即下诏,犒赏三军将士,大赦天下。
…
长安,魏皇宫。
一道刘备称帝的情报,已送到了曹操的案头。
“大耳贼,织席贩履之徒,竟然也敢称帝,与朕平起平坐?”
“可恨,可恨~~”
曹操是怒不可遏,将那道刘备称帝的密报,狠狠的扔在了阶前。
大殿内,一片议论。
在场的魏国群臣们,除了愤恨之外,最多的则是担忧。
你曹操称帝,目的就是为给雍凉关陇士族豪姓加官进爵,以争取这些人与你同舟共济。
现下好了,人家刘备也称帝了。
你能给的,人家刘备一样能给,我们凭什么就在你曹魏一棵树上吊死?
曹操称帝的好处,就此打了一个折扣。
“大耳贼虽自诩匡扶汉室,实则野心勃勃,早就觊觎帝位,如今逼迫刘熙禅位,僭越称帝,也乃意料之中的事。”
司马懿却是一脸不以为然,丝毫不为之所震惊。
话锋一转,司马懿却眉头凝起:
“大耳贼有鲸吞天下之野心,臣料其称帝之后,必会再起倾国之兵侵我大魏。”
“根据现有的情报,大耳贼确实也在往洛阳,幽州,冀州一线调集粮草。”
“臣估算,秋后一过,大耳贼极有可能兴兵来犯。”
“我们现下重中之重,乃是为抵御伪汉来犯做好准备才是。”
司马懿一席话,令现场顿时鸦雀无声,众臣脸上的忧担愤慨,顷刻间化为惧色。
曹操也眉头紧锁,重重点头:
“仲达言之有理,现下头等大事,乃是挡住大耳贼来犯,守住我三州之地!”
“我军布防还有什么遗漏之处,众卿当畅所欲言,务必要做到万无一失才是。”
众臣纷纷进言,开始了查漏补缺。
众臣一致看法,认定刘备西侵的主攻目标,必然是并州。
那么楚军进攻的路线,多半是从冀州进攻井陉关一线,从幽州进攻平城一线,以及从河内进攻壶关一线。
魏军相应就要在井陉关,壶关,平城等太行山诸关城,屯驻重兵守御。
“众卿言之有理,若换作是朕,必也会重点进攻并州。”
“既是如此,朕就再往并州增调兵马,责令元让征调民夫,继续修筑加固井陉等诸关,以确保万无一失!”
曹操听着众臣的进言,盯着地图微微点头。
抗击汉军来犯的战略,似乎就此定下。
这时。
一直沉默不语的贾诩,却忽然开口道:
“陛下,老臣以为,我军此番能否挡住汉军来犯,关键不在于关城坚不坚固,将士们精不精锐。”
“关键在于,那萧和参战与否!”
“臣以为,我们若想挡住楚军,打赢这场并州保卫战,就必须要确保萧和不参战!”
第403章 萧和面前,一切皆为浮云!功高震主,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曹操身形一凛,蓦的转头看向贾诩。
殿中再次鸦雀无声,众臣眼神如幡然省悟般,皆是打了个寒颤。
“陛下,臣以为贾太尉言之有理。”
张郃第一个站出来,附合道:
“这十余年来,我们与刘备交手无数次,不知痛失了多少坚城,黄河也好,易京也罢,皆没能挡住刘备。”
“是我们城池不够坚固,是我们的将士不够用兵吗?”
“都不是!”
“只是因刘备有那萧和,无论我们城池关隘有多坚不可摧,在此人的智计之下,每每皆是不堪一击。”
“此番刘备西侵,若有这个萧和参与,臣以为不管咱们关隘有多坚,士卒有多用兵,御敌方略有多无懈可击,皆有被那萧和击破的可能。”
“故臣与贾太尉看法一致,我们若想打赢这场并州保卫战,就必须要想方设法,确保那萧和不能参加!”
张郃一席话,道出了贾诩言下之意。
殿中轰然炸裂,众臣纷纷点头称是。
曹操眉头凝成一字宽,缓缓捋着细髯,眼中也透出深深忌惮。
“尔等言之有理,萧和才是大耳贼最锋利的宝剑,无坚不摧,防不胜防啊…”
曹操一声慨叹,尔后扫向贾诩:
“文和,那依你之见,朕当如何令那萧贼不参战?”
贾诩正要开口。
司马懿眼珠一转,却抢先道:
“陛下,臣以为可派那王越再率刺客潜入邺城,暗中刺杀那萧和,如此便能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个天大的患祸!”
曹操眼眸一亮。
贾诩却摇了摇头,叹道:
“那刘备视萧和为珍宝,为其配备的亲卫,皆乃以一当十的精锐虎士。”
“且那萧和之妻乃是关羽虎女,时时伴随左右护其周全。”
“臣以为,想要以刺杀方式除掉那萧和,几乎没有可能。”
“再者这些年陛下也不是没派出过刺客,却连靠近那萧和的机会都没有,全都有去无回。”
“臣以为现下若再派刺客,非但刺杀不了那萧和,反倒会徒惹天下人嘲笑呀。”
贾诩否定了司马懿的计策。
时值今日,战火已经烧到了关陇的家门口,作为关陇籍士吏的代表,贾诩于公于私都不敢再走养身路线,不得不站出来主动献计献策以保曹魏。
保住曹魏,就是保住雍凉士人的利益,就是保住他自己的性命!
见自己计策被贾诩否定,司马懿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不悦。
“文和言之有理,王越那个废物,连卞氏那贱妇都杀不了,何况是那萧贼。”
曹操微微点头,提及王越当年刺杀卞氏曹植失败之事,显然还耿耿于怀。
话锋一转,曹操便问道:
“文和,那依你之见,朕当如何阻止萧和此贼参战?”
贾诩轻咳一声,不紧不慢道出两个字:
“离间!”
曹操眼眸一亮,示意贾诩说下去。
贾诩稍稍酝酿后,不紧不慢道:
“那萧和自辅佐刘备以来,屡立奇功,可以说刘备能有今日之势,一半功劳要归功于萧和。”
“如此盖世之功,焉有不震主的道理?”
“且刘备此番僭越称帝后大封群臣,任命萧和为大司马,其官位与关羽齐平,甚至还略高几分。”
“至于其爵位,刘备更是自创了郡侯的爵位,封了萧贼为济北郡侯。”
“论官位和爵位,萧贼已是冠居伪汉群臣之首,称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功高盖主,位极人臣,官爵冠绝百官,这样一个臣子,试问刘备当真会对其没有半分猜忌吗?”
曹操恍然明悟。
贾诩这是想劝他使离间计啊。
萧和这样的臣子,历朝历代,哪一位君王不会心生忌惮?
刘备又怎么会例外?
他就不怕萧和趁着手握大军之时,突然间兵变作乱,谋朝篡位,夺了他的皇位?
换作是曹操,这样的臣子,自然是要倍加提防。
刘备应该也是一样吧。
那这就好办了,只需派出细作往邺城,大肆散布萧和要谋逆作乱,对刘备取而代之的流言。
只要刘备信了,加重了对萧和的猜忌,不令其参与侵魏之战,并州便高枕无忧也。
“功高盖主,离间之计…妙啊,当真是妙极!”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世界大战开始
下一篇:大秦:让你修长城你把匈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