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 第7节
朱元璋调侃说道,“我看你是帝王心思,觉得你舅舅是外戚,不该和领兵的勋贵往来。”
被调侃的朱标也不急,继续分析,“舅舅能和村妇说的上话?就舅舅那性格,遇到了泼妇怎么办?给我找舅母,起码是要知书达理、温婉贤淑的。”
朱元璋也乐了起来,“还真是,你舅舅那性子,说不准还真给泼妇欺负了!真要是找个没见识的,估计连说话都说不到一块。”
朱标小心翼翼的看了眼马秀英,说道,“舅舅眼界高,估计得找个好看些的才行。”
朱元璋立刻恼了,“哪来的臭毛病!你舅舅现在这么大岁数了,得找个知书达理、好生养的,以后再纳妾就是!”
马秀英也冷着脸说道,“还说他骤得富贵不忘本心,跟谁学的臭毛病!”
在朱元璋和马秀英眼里,娶妻娶贤最为重要,以及现在需要开枝散叶排在第一位,纳妾再纳色。
朱标弱弱开口,“爹、娘,这不都是男儿本性吗?舅舅虽说黑了点、瘦了点,也是俊朗的样子。再说了,真要是我,我也只要漂亮、泼辣的媳妇。”
朱元璋和马秀英立刻反应过来,哭笑不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的婚事你想自己做主?”
朱标赶紧说道,“不是早就定下来了吗?我和常家妹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我就中意她。”
朱元璋没好气说道,“你的太子妃只能是她,行了吧?怎么,怕朕当了皇帝,要给你换个太子妃?”
看着在憨笑的儿子,马秀英也是好笑,“你的婚事没什么可操心的,现在是给你舅舅说媳妇!”
第10章 自家亲戚
马寻可以出宫了,他牵着旺财来到了午门门口,远远的就看到了英武不凡的沐英。
沐英看到马寻,立刻开心的行礼,“外甥见过舅舅。”
马寻欲言又止,因为沐英比他大几岁,“旺财要出去,带着不要紧吧?”
沐英笑着说道,“舅舅多虑了,本就是要牵马骑驴,带着旺财自然不要紧。”
马寻看了看四周,小声问道,“你带着我出去也就算了,太子跟着一起出去,人是不是少了点?”
沐英就赶紧说道,“还有些护卫在宫外,都是仪鸾司的人,全都是些好手。”
仪鸾司,也就是锦衣卫的前身了。
马寻就放心了,随后问道,“你打过多少仗?”
沐英笑着说道,“外甥十二岁就随陛下在外征战,那会儿陛下围攻集庆,我就侍奉跟前。真要说打仗,十八岁的时候才被授予军职。”
沐英继续说道,“就是早些年不知道舅舅在福建,那年我攻破了分水关,后又镇守建宁、节制三卫,要不早就去请舅舅了。”
马寻也开玩笑说道,“也是我见识短浅,不知道和你有亲。早知道是自家人,我就去投你。说来我能回来,还是你平了福建。”
沐英连忙谦虚说道,“舅舅过誉了,外甥就是一小将,平定福建并非外甥之功。”
朱元璋和马秀英的义子不少,但是沐英是极其特殊的一个。八岁的时候就被收养,也一直都带在身边,真的是视如己出。
马寻笑着问道,“你现在可有子嗣了?”
沐英笑着说道,“有一儿子沐春,现年四岁了。此前侧室也有了身孕,今年该再有一子嗣。”
马寻立刻抱怨说道,“那你也不把沐春抱来,我这舅爷爷说什么也该看看甥孙。”
沐英连忙说道,“舅舅在宫里,我们不好轻易入宫。一会出宫后,外甥定让家里人前去拜见。”
马寻一听有些尴尬,“不好不好,哪能让家里人跟着瞎忙。”
沐英就严肃说道,“舅舅是长辈,我等小辈自然是要拜见。”
在说话间,一身儒生打扮的朱标走了过来,“舅舅,在和三哥说什么呢?”
马寻立刻说道,“和他聊着家常。殿下,今天出宫去哪?”
朱标笑着问道,“舅舅,你想去哪?”
马寻说道,“要不去沐英府上看看?”
“三哥那肯定是要去,今天只去自家亲戚家。”朱标就说道,“那就劳烦三哥让人回去说一声,我和舅舅在家里吃了晚饭再回宫。”
沐英开心说道,“我这就让人去准备!本来想着殿下和舅舅今天忙,就打算让妻妾带着沐春去给舅舅磕个头。”
朱标立刻装作不高兴的说道,“三哥,爹娘都说舅舅把自己当外人、不亲近,我看你也是。你看着我长大,总是处处见外。”
朱标看了看旁边的旺财问道,“舅舅不骑马?”
“旺财这些天只能在院里,有些憋坏了。”马寻心疼的说道,“我就牵它出来走走,殿下,要不然让我住外头好不好?”
朱标想都不想的说道,“舅舅觉得院子小了?舅舅还是太见外,您要是想去校场还能有人拦着?天天带着旺财去都没事。”
马寻还是不甘心的说道,“到底是宫里,有些不自在,也不能没规矩。”
朱标就直接踢皮球,“舅舅想要住在外头,得爹娘做主,我是小辈岂能做长辈的主。”
不得不说大明的这位储君实在厉害,这才是少年老成。
朱标、沐英骑着马,马寻骑着驴,身边有着一些衣甲鲜明的护卫,就这么走在应天府。
朱标说道,“我们先去鄂国公府,鄂国公夫人和娘最为亲厚。”
或许是担心马寻不理解,沐英解释说道,“鄂国公现在在北伐,为征虏副将军。”
马寻一下子明白了,这是要去常遇春的府邸。
“我们先去转一圈,再去汤伯家。汤伯虽说现在在太原,只是爹和他关系最好,福建就是汤伯平定的。”朱标继续说道,“再去周叔家,他和汤伯都是爹的发小。”
汤和、周德兴,这也都是朱元璋的发小,论起小时候的关系,比起同乡的徐达更为亲近。
朱标继续安排说道,“再去徐叔家转一圈,郭叔、邓叔他们家,下午再去。”
马寻只是听着,这些事情他做不了主,现在就是客随主便的状态。
刚到鄂国公府,一个粗壮的中年女子立刻领着儿女跪下,“臣妾参见太子殿下。”
“国公夫人请起。”朱标温润如玉,笑着说道,“今天奉命领国舅走走亲戚人家,第一家便是鄂国公家。”
这个中年女子就是常遇春的妻子常蓝氏,可谓是马秀英当年坐镇后方时的左膀右臂。
这个彪悍的女子在常遇春还是绿林好汉的时候就跟着他,还带着个拖油瓶的弟弟蓝玉。要是没有一股子彪悍的作风,早就骨头渣子都没了。
听到朱标的话,常蓝氏笑的很开心,而她旁边的一个少女脸色通红。
这就是常氏了,常遇春和常蓝氏的嫡女,和朱标同龄。不说指腹为婚,也绝对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就等着正式下聘了。
而在常蓝氏身边还有三个少年,常茂、常升、常森,一个个看起来都是熊孩子的样子,七个不服八个不忿。
进了府,常蓝氏关心问道,“皇后殿下近来还好吧?”
朱标立刻说道,“好,近来寻到了舅舅,娘可开心了。”
熊孩子们已经一窝蜂的跑去纠缠沐英了,要沐英大哥教他们骑马打仗。以前这事情都是他们的亲舅舅蓝玉在教,不过现在蓝玉也在随军北伐。
常蓝氏开心的看着马寻说道,“以前皇后就是没娘家人,现在国舅来了就好。婉儿,还不给你舅舅磕头!”
常婉立刻跪下,“甥女拜见舅舅。”
马寻都麻木了,对朱标说道,“扶她起来。我也没什么好给你们的,先前皇后赏了我点东西,一会儿让人送来。”
常婉立刻说道,“舅舅初来京城,甥女岂敢劳舅舅破费。”
朱标笑着扶起来常婉说道,“舅舅现在又没成家,他赐给你的,你就接着。他是长辈,岂能推辞。”
看着眼前的少男少女,马寻笑着对常蓝氏说道,“以前总听闻金童玉女,还不知道是什么样。我托大,太子和令媛真就如此。”
常蓝氏开心说道,“国舅抬爱了,我这女儿看着文静,书读的一般、女红也不好。都是老常惯的,尽教一些骑马耍枪的本事。”
打量着常婉,这就是历史上为朱标生下嫡长子朱雄英的常太子妃。
朱标就笑着开口,“也不是外人,我就不客气了。国公夫人准备午饭,我得先带着舅舅去其他叔伯家转一圈,一会就回来。”
泼辣麻利的常蓝氏立刻说道,“喝口茶总可以吧?其他的不说,怎么也得让婉儿给国舅奉杯茶。”
朱标觉得有理,而常茂几个也被拎了过来。
在府门前拜的是太子,现在到了府里头就要拜一下便宜舅舅了。
未来的常太子妃端来茶,马寻也不客气的接过茶,“下回奉茶就不该是这样了,其他礼物一会儿送来。这见面的金叶子你拿着。”
常婉脸色通红,不过也不怯场,“谢舅舅赏赐。”
“都是皇后赏的,都是留给你的。”马寻笑着看向常蓝氏、朱标,“若是太子大婚,按民间习俗,我这舅舅是不是要坐上首?”
被调侃的朱标急了,“舅舅,我是太子储君,岂能以民间之礼成婚!待我大婚之时,舅舅还要行礼!”
常婉悄悄的拉了拉朱标的衣袖,恼羞成怒的朱标立刻说道,“舅舅还没有成亲,国公夫人可知道哪些人家有良配?”
攻守之势异也,这一次轮到马寻急了!
第11章 我要成亲了?
跟着朱标拜访了一下亲近人家,基本上都是开国功臣、未来的大明公侯。
虽然这些人基本上都在外打仗,不过见了家眷也可以。文官系统的一个没见,马寻现在就算是大明第一外戚,真正的外戚。
在拜访了一些勋贵之后,马寻继续回到了皇宫,生活好像也没其他变化。
“小弟,劈的时候要狠、撩的时候要快!”
李贞背着手,指导着马寻在练功。
马寻收棍,笑着说道,“姐夫,我这都是些庄稼把式,让您看笑话了。”
李贞鼓励说道,“防身是够了,就是差了点气势。小弟要是上战场、临敌的时候,下手还要狠一点,你心里头还是有些仁慈。”
马寻实事求是的说道,“我这些把式,真要是去了战场就是笑话。”
李贞继续安慰,“话也不能这么说,真到了战场都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再厉害的功夫也挡不住枪林箭雨,能赢就行。”
个人勇武在战场自然有一定的作用,只是除非是项羽、李存孝那样的,要不然很难凭借着一己之力改变战局。
马寻在练武的时候,李景隆拿着个小木刀咿咿呀呀的胡乱挥舞,显然这也是个好动的孩子。
就在马寻准备投入新一轮的练武之时,朱元璋的声音传来,“俺不来看你们,你们也就不去看看俺们?”
李贞连忙说道,“陛下忙,臣等哪能轻易叨扰。”
朱元璋就不高兴的说道,“姐夫、小弟,你们都是自家人,哪有那么多礼数,总是处处见外!”
马秀英也不高兴的对马寻说道,“到了京城半个月了,你主动去找过俺和你姐夫吗?”
马寻也连忙开口,“姐夫和姐都忙,我现在过的好好的,吃喝不愁,还有大姐夫教我武艺,跟着太子读书,用不着姐夫、姐操心。”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