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第一国舅

大明第一国舅 第1节

大明第一国舅

作者:黑胖的老鼠

简介:

  简介:

  洪武二年春,一青年牵驴扶棺来到了新丰里。

  朱元璋成了我姐夫?

  那我就是大明第一国舅!

第1章 扶棺归乡

  一匹骏马呼啸着冲入应天府,马背上的骑士竭力伏在马背上,看似风尘仆仆。

  百姓匆匆躲开,这些年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类情况。

  去年皇上开国建元,定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前年征虏大将军徐达与征虏副将军常遇春,率二十五万大军出师北伐。经过近一年的奋战,大军已经尽数收复齐、鲁、河、洛、燕、蓟、秦、晋等地。

  元帝仓皇北逃,汉人收复了丢失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

  如今的北伐大军依然在和元廷残军在激战,虽然元朝退出中原后,北元仍然保持着一套政府机构。在明朝占领山西后,元军在陕甘尚有十余万人的兵力。

  如今还不算四海承平,北边的元廷残余还是心腹大患。

  明玉珍、明升父子盘踞着四川,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大理段氏占据云南。

  如今战事依然激烈,不过天下人基本也都明白洪武皇帝入主神州,这个江山姓朱了。

  天色已经要暗下来了,四十二岁的朱元璋依然在武英殿处置着政务。得了天下,他没有因此得意忘形,甚至比以前更加勤政了。

  “掌灯。”

  朱元璋头也不抬的批完奏章,忽然心有所感的抬头。

  连忙放下毛笔,朱元璋笑着说道,“妹子,你怎么来了?”

  马秀英有些嗔怪的说道,“江山社稷离了你朱皇帝就不行,那李善长、汪广洋、杨宪、刘伯温都是摆设。我看给他们罢官好了,一点事情都不做,尽要皇帝忙。皇帝忙的饭都吃不了,他们是不是太尸位素餐了?”

  侍女抿着笑打开食盒,都习惯了皇后时常打趣皇帝。

  朱元璋伸长脖子看了一眼,“刚出炉的炊饼?俺就好这一口,还是妹子知道俺!”

  在朱元璋大口吃着炊饼的时候,马秀英随手将奏章拿过来仔细看着。

  喝了口汤的朱元璋看了看妻子,欲言又止。

  马秀英就看着朱元璋说道,“后宫不得干政,臣妾知道!”

  “哪能呢!”朱元璋连忙让开龙椅,拉着马秀英坐下,“妹子,俺是想让你帮忙出出主意。一人智短,俺还想要女诸葛帮忙!”

  对于朱元璋直白的马屁,马秀英十分受用,“俺就是一妇道人家,就该在后宫开一片菜园种种菜,哪有本事向朱皇帝建言献策。”

  “妹子,你这么说俺就不乐意了!”朱元璋有些讨好的给马秀英捶着肩,“俺在放牛的时候,你在读诗文。俺在讨饭的时候,你在读经义,你比俺有见识。”

  马秀英白了一眼朱元璋,说道,“行了,好好吃饭。有再多事情也不能忘了吃饭,天下的事情多着,怎么处置都处置不完,岂能废寝忘食,身子骨吃不消那还得了?”

  享受着自家妹子揉着眉心,朱元璋大口的吃着最爱的炊饼,“妹子,这才开国,事情实在太多,咱多处置一件是一件。”

  成亲十八年了,这对夫妻依然感情深厚。

  不管朱元璋是当年那个崭露头角的红巾军将领,或者是如今君临天下的皇帝,都没有改变一些事情。

  在马秀英眼里,朱大帅也好、吴王也罢,或者是现在的洪武皇帝,那都只是重八的身份之一。

  而在朱元璋的眼里,知心人只有他的妹子。不嫌弃他是穷酸,在他被猜忌时怀饼救夫。在四处征战时,她夫唱妇随、镇守后方。

  朱元璋一边吃着炊饼,一边和马秀英讨论着政事,后宫不得干政只是私下里说说。现在谈得上家事,不是国政,皇后没有去朝堂就不算干政。

  忽然间一个太监匆匆来报,“陛下,毛骧求见。”

  朱元璋和马秀英立刻担心起来,都这个时辰了,毛骧怎么来求见?

  “宣!”

  大特务头子毛骧小跑着进入武英殿,看到马秀英后心里一跳,立刻跪下、双手高举密信。

  “启奏陛下,昨日下午一青年牵驴扶棺入宿州新丰里,意归葬先人入徐王陵。”

  朱元璋勃然大怒,“混账!”

  徐王,那可是老朱追封他老丈人马太公的王爵!

  马秀英立刻追问,“说,到底如何了?”

  朱元璋有理由愤怒,一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小子想要将自家祖先葬在徐王陵寝,那还了得!

  毛骧声音发抖,说道,“陛下,那人自称马寻,祖籍归德府。”

  马秀英似乎有所感,声音颤抖,“他所扶棺送回来的,可是俺爹?”

  毛骧声音更加发抖了,“回皇后殿下,那青年先父名讳臣不敢言。只是殿下外亲,都说马寻面貌酷似先徐王年轻之时。”

  马秀英一下站不住了,朱元璋连忙扶住马秀英,“妹子,俺马上就去新丰里!毛骧,快给俺说清楚了!”

  老朱可没少听说过自家妹子的一些家世。

  妹子祖上北宋仁宗时考中进士,在靖康国难之时迁到归德府宿州。只是等到自家妹子出生那会儿,岳丈因为乐善好施、急公好义导致家财不多。

  岳丈当年更是杀人逃难,带着马秀英逃到定远,将她托付给生死之交郭子兴,随即再次逃难,大概率是客死他乡了。

  马秀英从来都不怪罪她的父母,她出生的时候母亲难产。她一直都是马太公的掌上明珠,能诗会画、尤善史书,这都是她父亲教的。

  当初逃到定远投奔郭子兴的时候,马秀英都十多岁了。她性格倔强、寻常人也看不上,所以二十出头都没有成亲,直到遇到了可以看顺眼的朱重八。

  这样的一些做法在如今的年代可谓任性至极,如果不是因为自小被父亲宠爱,哪能如此任性!

  朱元璋匆匆打开信,新丰里的锦衣卫详细描述着那个叫做马寻的年轻人扶棺归乡的事情,也记录了马秀英一些亲戚的观点等。

  “妹子,俺立刻就去新丰里!”朱元璋十分果断,说道,“你在应天府等俺的信,那人真要是俺兄弟,俺就带他回来。他要是敢冒充皇亲,俺让他生不如死!”

  随即朱元璋吼道,“还站着干什么?快叫太子过来!”

  “是俺爹!肯定是俺爹!”马秀英看着信,看着画像,“肯定是俺爹回来了!这是俺弟弟!重八,俺要回去!”

  朱元璋知道拦不住,立刻说道,“妹子,俺先回去,最多两三天就传回信。”

  十五岁的朱标匆匆来到武英殿,看到马秀英在哭立刻跑上前,“娘,这是怎么了?”

  看到马秀英还是在哭,朱标更是着急,“娘,可是有人惹了你?你快和儿子说,儿子和他说理去!”

  朱元璋虽然关心自家妻子,可是也被儿子气的不轻。

  好大儿说的那些话,说给谁听的呢?

  “标儿,有人说送你外公遗骨归乡了。”朱元璋也不藏着掖着,“这事情实在太大,俺连夜过去。你明天上朝,这几天你监国。”

  朱标愣了一下,“爹,还是我过去。”

  “俺过去,你岁数小不知如何处理这事。”朱元璋立刻说道,“照顾好你娘,等俺信。”

  马秀英抹着泪,几乎说不出成句的话,“重八,明早你再动身。路上慢些,不要急。”

  就算是事关先父,可是马秀英也在意她的丈夫啊。她的事情在重八眼里就是天大的事情,可是在马秀英的眼里,朱重八的事情同样也是她的事情!

第2章 皇帝的舅子

  朱元璋和马秀英在洪武二年的时候追封马太公为徐王,在太庙东侧建祠,当时是马秀英亲自奉安神主。

  在宿州的丰山左侧、龟山右侧的夹沟镇北有一座陵园,这就是徐王陵。不过现在这里只是圈了地,还没有建坟立庙。

  此刻的驿站之内,一个黑瘦的青年忧心忡忡的在喂着一头瘦骨嶙峋的驴。

  “吃、就知道吃!我们两现在大祸临头了!”

  瘦驴抬起头,昂昂的叫唤两声,然后继续大快朵颐。

  “我如果不是皇后同父异母的弟弟,肯定逃不了扒皮挫骨的下场,说不定会千刀万剐。你也在劫难逃,要给做成驴肉火烧!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知道吗?”

  瘦驴不管不顾,继续在大快朵颐,难得有这么美味的草料。

  马寻就更加忧心忡忡了,“老头怎么就是皇后她爹了?不是说皇后没有兄弟姊妹吗?老头逃难,背着人命案,还有心思娶妻生子?”

  想到这里,马寻就更加担心了,他的姐夫疑似是洪武皇帝!

  摸了摸瘦驴旺财的脑袋,马寻非常惆怅,“哎,你说如果老头真的是徐王,皇后认不认我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认了的话,有没有机会给我封候拜将?”

  下一刻马寻摇头,“不太可能,她是贤后。我没功劳,而且还是异母弟,说难听点就是私生子,能认就不错了,哪能给安排个官职呢!”

  不过想想也不绝对,这个年代不讲究小三小四,这又不是在外宅养的。

  “你说这古代还真的是厉害,人死了还真不是随便找个地就能埋了。山是有主的,地也是有主的,怪不得皇帝要封刘继祖为义惠侯。”

  早知道悄悄的找个地给老头埋了就好,落叶归根、落叶归根,现在可倒好,他给直接控制起来了!

  如果身份得到了认可还好,一旦不认可,那就是生不如死了!

  就算是喂个驴,不远处还站着好几个挎着刀的护卫。换了身还不错的衣裳,这两天也吃住不愁,但是谁知道会不会是最后的晚餐呢!

  就在说话间,一个身材魁梧、浓眉大眼的中年人阔步走进驿站。

  宿州到应天府差不多三百公里,朱元璋花了一天一夜疾驰而来。

  看到那个在喂着驴的青年,朱元璋愣了一下。

  又高又瘦、还是杂乱的短发,身上穿着锦袍还松松垮垮显得非常不合身,显然是刚借来穿的。

  朱元璋上前,笑着问道,“你就是马寻?”

  看着气场强大的朱元璋,马寻谨慎问道,“您哪位?”

  朱元璋含糊说道,“本家兄弟都认不得了?”

  马寻立刻吐槽的说道,“能认识才怪,先前见了几个外家,就是武忠、武聚几个。认也不敢认我,谁知道我到底是哪家的!”

  武忠、武聚,也就是马秀英的表兄弟,是马秀英舅舅的两个儿子。

  马寻看了看朱元璋,小心问道,“您这一看就是大人物,怎么前两天没见着?”

  朱元璋拍了拍旺财的脑袋说道,“先前不在宿州,急忙急火的赶了回来。这驴两岁了,就是它拖着徐王棺椁回来的?”

首节 1/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