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第一国舅

大明第一国舅 第32节

  这,效率快的惊人啊!

  在说话间,马寻就看到了不远处有着一辆马车。常蓝氏开心的站在马车上挥着手,站在她旁边的不是常婉,而是刘姝宁。

  就在马寻痛心疾首没有好好收拾一下仪表的时候,忽然觉得不对劲。

  朱樉和朱棡这两小子不知道什么时候一人扛着一面大旗,标志性的‘镇国上将军’,以及‘马’。

  趾高气昂的样子比马寻还要威风,也非常享受百姓们的议论、好奇、敬畏。

  太高调了,非我愿!

  在洪武门外队伍停下,朱标下马后微微抬手,立刻有太监上前。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以大将军、右丞相、信国公徐达攻取山东、河南、燕冀、秦晋等处州郡,克敌制胜,振扬国威,抚绥军民,得大将体,赏白金五百两,文币五十表里!”

  徐达立刻领旨谢恩,这个赏赐不多不少,这也是对他功劳的肯定。

  朱标继续宣读圣旨,“镇国上将军马寻医治将士无数,先登破城、擒杀敌将,当居首功。赏白金五百两,文币五十表里,进大都督府右都督、领国子学事!”

  马寻一时间大脑宕机,我这就是大都督府右都督了?

  和六部尚书还要高两阶的正一品!

  更让马寻无语的是他就要掌管着大明最高学府的国子学,也就是未来的国子监!

  元朝的时候在北平就有国子监,而朱元璋初定金陵之时,即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

  而在建都之后,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用不了几年就要改为国子监。

  我到底算文官还是武将?

  不过想想看也正常,历史上李文忠就是同时掌管大都督府兼领国子监事,梅殷这个驸马任山东学政。

  大明初创,很多的制度还不完善。不过大部分的王朝开国初年都是武强文弱,皇帝的心腹之人掌管要害衙门实属正常。

  可是马寻心虚啊,李文忠、沐英这都是能文能武的全才。梅殷虽然是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不过饱读诗书、精通经义,这可没法比!

  徐达替马寻开心,也为自己开心。

  而朱标在宣读完圣旨后,除了极少数将校外可以进宫,其他兵马归营。

  刚进宫,朱标就扭头说道,“舅舅自去祭拜外公,再去姑父那就行。”

  马寻没有意见,朝着徐达抱拳,“徐大哥,那我先走了。”

  徐达笑着回礼说道,“小弟,记好了过几天咱们再好好喝一杯。到时候我带着允恭去府上叨扰,可不要嫌烦。”

  马寻连忙客气,随后带着朱樉等人朝着太庙方向走去。而朱标和徐达说说笑笑,这是要去见皇帝、奏报军国大事。

  “舅舅,让人先将旺财送回去。”朱棣蹿了出来,说道,“去祭拜外公,不好带着旺财。”

  马寻自然没有意见,让人先将旺财给牵走。

  朱樉非常好奇,也十分期待,“舅舅,这一次打仗有意思吗?”

  朱棡也连忙问道,“都说那张良臣是小平章,义子七人七条枪,舅舅是如何擒杀他们的?”

  马寻脸红了,“他七个义子大多数死在战场上,庆阳都被大将军他们围困、弹尽粮绝,张良臣父子投井被吊出来斩首了。”

  朱棣就追问道,“舅舅,那你是如何先登破城的?舅舅身先士卒了?”

  马寻更加老脸通红,我都不知道城是怎么破的,我甚至都没进庆阳城!

  也不得不说朱樉几个都是好战分子,提起打仗都眉飞色舞,显得非常向往。

  先去祭拜,战场上的事情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就不和孩子们多说了。

第48章 我这么厉害?

  在祭拜完马太公,马寻带着几个咋咋呼呼的少年朝着李贞的院子走去。

  刚进院子,就看到李贞在带着几个孩子逗着旺财。

  “舅舅!”朱橚眼神好,立刻跑过来,“外甥见过舅舅。”

  朱静茹和朱静婉也连忙行礼,“外甥女见过舅舅。”

  李景隆就急了,白胖的小孩往地上一趴,“舅爷爷。”

  马寻乐呵呵的开口说道,“都是自家人,用不着多礼。”

  说完马寻上前作揖,“姐夫近来可好?”

  李贞笑着打量马寻,藏不住的喜爱,“俺吃的好、穿的暖,景隆也乖巧。俺好的很,小弟远征凯旋,先去洗个澡去风尘。”

  马寻连忙说道,“昨天知道要过江、入宫,就提前洗了个澡换了身衣裳。”

  朱樉就说道,“舅舅,才不是说你身上脏了、臭了,是姑父、是父皇、母后怕你在外头受了伤。您得去洗个澡,要不然家里人都不放心。”

  李贞也跟着说道,“你性子稳,大事小事都自己担着,真要是有事也不愿和人说。你得去洗个澡,热水都给你准备好了。”

  马寻顿时头大,不过有人关心还是好的。

  “那我就去洗个澡,我这一路跑了几千里地,连个鞑子都没见着。”马寻笑着自我吐槽,“我这要是还能受伤,那才有鬼!”

  朱棣觉得不对,激动说道,“京城都传遍了,舅舅救了常大将军不说,千里驰援庆阳,这才帮大将军破的城!”

  朱棡也连忙说道,“就是,舅舅就是谦逊!徐大将军打了三个月的庆阳都没打下来,还是舅舅率兵先杀进城、斩了那个小平章父子!”

  马寻黑脸通红,实在是臊的慌:我都不知道我这么有本事!

  谣言就是这么产生的!

  更要命的是这件事情现在就是很多人眼里认定的事实,自上而下都是这么说的。

  李贞笑着不说话,有些事情他心里明白,但是绝对不会当着孩子面说。也夸赞徐达确实聪明,要说外头打仗的那些将军里,还是徐天德最有能耐、也最懂重八!

  偏室早就准备好了热水,马寻不习惯有人伺候他洗澡的事情家里人也都知道。所以他刚脱掉衣服坐进浴桶,李贞立刻推门而入。

  抱着干净衣裳,李贞乐呵呵的说道,“小弟,这都是新衣裳。”

  马寻就连忙客气说道,“有劳姐夫了,我真没受伤。”

  李贞可不管马寻说什么,还是认真的瞧了瞧才放心。

  没有新伤就好,至于旧伤什么的就不提了。

  看到李贞要走,马寻开口说道,“以前那些伤就别和我姐说了,免得她多想。”

  李贞仔细斟酌后才说道,“你姐知道这事,重八不会瞒她。你不提,你姐就装不知道。就这样挺好,心里头知道就行。”

  马寻洗了个澡、换了身衣裳,一身道袍看着就居家。

  洗完澡出来,院子里还是一屋子熊孩子,李景隆就追着朱棣、朱橚。而朱樉和朱棡像个大少爷一般坐在椅子上吃着零嘴。

  而朱静茹和朱静娴在帮忙收拾东西,马寻的行李被送到了院子里。

  看到马寻,朱静茹立刻倒了杯茶端来,“舅舅,喝茶。”

  马寻笑着点头,接过茶喝了一口,“舅舅给你们带了些小玩意儿,看看喜不喜欢。”

  说着这些,马寻立刻跑去打开自己的行李包。

  满满当当两大袋子,出差一次带点土特产回来也正常。

  翻出刺绣,马寻说道,“庆阳那边有刺绣、香包,和江南大致有些区别,你们拿着。”

  朱静茹和朱静娴自然非常开心,她们虽然贵为公主,可是在马秀英的言传身教下非常的勤俭。

  说着马寻又打开一个袋子,“核桃,拿去吃。这东西好,有营养。以后记得每天多吃几颗核桃,这东西对你们都有好处。”

  这就是医嘱了,朱静茹立刻记下来,“那俺记得,让人多备些。”

  “这最好了,以后多吃点饭菜,荤素、水果都要吃。”马寻不厌其烦,其实有些事情都说过,“老四老五喜欢吃肉不吃素,这可不行。”

  朱静茹就笑着说道,“父皇和母后吩咐了,派人盯着他们,不敢不吃素、不吃水果。”

  马寻掏出一大袋子东西,说道,“知道大姐夫不缺好东西,这让人找了些茶叶、党参,姐夫不嫌弃就收着。”

  李贞乐呵呵的说道,“还是小弟有心,出门一趟带回来这么些好东西,在外头可见不着。”

  这就是给马寻面子了,虽然有些东西不是贡品,可是以李贞如今的地位,要什么样的好东西没有?

  可是马寻带回来的就不一样了,东西好不好另说,有这份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马寻给李景隆套上虎头帽,乐呵呵的说道,“还行,庆阳那边的,找了些新的、好的。”

  李景隆抓下帽子说道,“俺有,有好多。”

  “那你也拿着。”李贞更是开心,“你舅爷爷这么喜欢你,出门打仗还想着给你带些东西回来,快给你舅爷爷磕个头。”

  马寻连忙拦着,“给小的应该,姐夫这么说就见外了。”

  一大家子人每个人都有礼物,大致相同,可是也是有些区别,大体上对孩子们是一视同仁。

  等到朱元璋和马秀英带着朱标过来的时候,那就显得非常开心,朱静茹、朱橚都在炫耀着舅舅给他们带了好多礼物呢。

  朱元璋心里开心,嘴上就客气,“哎呀,小弟也真是的!你出去打仗是正事,还带这么些东西做什么!”

  马秀英也是笑着说道,“他们什么都不缺,给他们这些好东西做什么?”

  “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要什么没有?”马寻笑着说道,“也不好给姐夫、姐姐准备些,都是寻常玩意儿上不得台面。”

  朱标看着桌子上的东西,说道,“舅舅,那该不会是给外甥的吧?”

  马寻连忙拦着说道,“一会让人送过去。”

  本来还高兴的朱樉等人片刻失落后就平常心了,父皇和母后一直都是偏爱大哥。姑父也是如此,现在舅舅也这样,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朱元璋和马秀英更为开心,小弟心思敏感,照顾其他几个孩子,可是也都知道标儿不一样,所以准备的东西可能也特殊点。

  心意最重要,东西好不好就是另一回事。

  李贞就笑着对朱元璋说道,“重八,俺记得早些年和你姐回去,还没到屋你就带着圣保去接俺们。”

  朱元璋顿时得意起来,“俺是家里头兄弟姐妹里最小的,自然得宠着。俺那会带着圣保也是没法子,他是侄儿。”

  朱圣保就是朱元璋大哥的长子,朱文正的哥哥,早年在乱世没了。

  朱元璋继续得意的说道,“俺多聪明,只要姐夫带着姐回去,大包小包、担子里挑着米面不说,肯定还带了零嘴。得先吃了,要不是爹娘都要说俺。”

  李贞也笑着说道,“你姐那会儿就喜欢你,你是家里老小。也就是她跟着俺没享到福,要是看着你如今这么出息,那多好。”

  “怎么没享福了?”朱元璋不乐意的说道,“俺家里吃不饱穿不暖,活又多又重。跟着姐夫吃得饱不说,还能见着荤腥。乱世那是没法子,病了也是没法子,怨不得姐夫。”

  马秀英拉着马寻仔细问了出征的事情后,就带着女儿们开始张罗饭菜。先吃饱再聊天,一边吃一边说,没那么多规矩!

首节 上一节 32/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