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第一国舅

大明第一国舅 第28节

  汤和打量着马寻,开心说道,“外甥像舅,太子见了国舅肯定觉得亲近。”

  徐达都懒得说话,汤和口无遮拦也不是一次两次。绰号汤大嘴是有原因的,他喝酒后得意忘形,镇守常州时开玩笑说他可以去投张士诚。

  也就是朱元璋信任他没有计较,要不然这样的言论必然会被猜忌。

  徐达看到汤和来了,问道,“张良臣现在就是没有从东门、南门尝试突围了吧?”

  汤和忍不住抱怨说道,“还不是你安排的出了差错,让冯宗异和顾时立了功劳。天德,俺要是封不了公,都要赖你!”

  徐达就笑着开口,“那赖不了我,怪你自己。别怪我没提醒你,这边可是通川蜀,明升还未投降。还有云贵未平,乌斯藏尚且和元廷眉来眼去。”

  汤和一想也有道理,他大概率是不可能在第一批大封功臣的时候封公。可是也不是没有机会,继续立功的话就有机会成为国公。

  徐达随即说道,“庆阳破城也就是朝夕之间了,我让蓝玉、沐英去东门,你意下如何?”

  汤和顿时不太乐意,“天德,就不能再让俺试试?”

  徐达微微朝着马寻抬了抬下巴。

  汤和顿时有气无力了,“这还真的试不了,只是到时候厮杀的时候我部将士死伤太多,功劳被人拿去也难服众。”

  徐达自信的说道,“这就无须担心,城内有人接应。”

  不要说汤和愣住了,马寻都愣住了。

  徐达解释说道,“庆阳城内的情况如何你也知道,张良臣手下众将也知无路可退,现在有姚晖和熊左丞、胡知院愿意开城门。”

  这还有什么好说的,一切都已经被安排的井井有条,马寻只需要去捡功劳就好。

  汤和就说道,“那俺带小弟回去,就等着他们开城门投降,俺去安排一下让蓝玉他们先冲进城去。”

  徐达笑着表示拒绝,“陛下可是说了,国舅只能在我这中军大帐,只能和我一道。”

  汤和非常愤怒、非常失望,随即立刻问道,“小弟,你可到过俺府里?”

  “此前太子殿下带着我去过,我乔迁的时候汤鼎带着他弟弟们也去了我家里。”马寻说道,“只是汤鼐调皮,被常家嫂子扇了几下屁股。”

  汤和顿时郁闷了,“这汤鼐也实在是不像话,也不算小了,回去是该收拾他了。”

  随即汤和对马寻说道,“小弟,福建那边俺可是出力打了陈友定,你能回来说不定还有我功劳。你可记好了,不能只是想着常家,俺和你姐夫自小相熟。”

  没功劳,暂时除了个‘神医’的名声之外也没什么能力。

  但是马寻在淮西人眼里就是不折不扣的自己人,而且是极度抢手的香饽饽,因为他的姐姐是皇后。

  等到汤和离开,马寻问道,“大将军,打完庆阳之后就该班师回朝了吧?”

  徐达回答说道,“大军肯定不能回,你我要回朝。”

  马寻立刻追问,“那大军留给谁来节制?保儿现在还在马邑,常大哥现在回京了,难道是冯都督?”

  如今的北伐大军,徐达为首,常遇春次之,随后就是李文忠,再往后排就是冯胜、汤和、杨璟。

  徐达问道,“难道有何不妥?”

  “我听说冯都督年少有为,做事也果决,打仗特别厉害。”马寻就说道,“只是我也听说这样的人物,说不定脾气都大,有自己的想法。”

  马寻说的委婉,不过徐达说道,“放心好了,他没有异心。”

  我知道他没有异心,但是我担心他擅作主张直接率领大军班师,我担心他因此导致兰州被围、害死大将。

  马寻又问道,“大将军,你要是回京,王保保肯定会想要来侵袭,到时候又如何去做?”

  徐达忍不住多看了马寻几眼,自信说道,“小弟放心就是,这些事情也有安排。打完了庆阳后我必派军追杀、驱赶其余部,各处关口尽在我军掌控。”

  徐达的安排没问题,就算是他离开了这里,继续在这里坚守完全没问题。

  就算是王保保想要来攻击,守住了自然也就行了。只要等到明年徐达再次挂帅,王保保到时候在宁夏都立不了足。

  至于为什么不乘胜追击,主要就是因为仗打了太久。庆阳会战打了三个月,北伐是从前年就开始了,连续的苦战、恶战,将士们也需要休整。

  另一方面自然是入秋了,大军必须要考虑过冬的事情了,北方的冬天可不好过。

  马寻觉得现在还是不要考虑太长远,先打下来庆阳再说,先将张良臣的的贺宗哲赶的更远一些再说。

  战后的一些事情,战后再说。

  打下来了庆阳,打扫完战场,再去考虑班师回朝的一系列事情。

  短暂的休息后,战事再次开始,明军继续加强着对庆阳的围攻。

  汤和下达命令,命蓝玉和沐英率领五千骑兵准备,一旦有机会冲入庆阳必须果决,务必要生擒张良臣父子。

  蓝玉和沐英有些郁闷,骑兵怎么可能攻城啊?

  可是在喊杀声中、在铁炮的轰鸣声中,庆阳城的东门被缓缓打开。

  蓝玉立刻振奋起来,“随我冲杀!”

  沐英也立刻举枪直指城门,“随我夺城!”

  马寻整个人都麻了,虽然知道有些事情是徐达安排的,只是这个戏是不是有些过了?

  张良臣的部将开门投降,一瞬间也使得庆阳守军最后的一点负隅顽抗的力气都没有了。

  蓝玉兴高采烈的押解着俘虏出现了,“大将军,张良臣父子想要投井殉节,人还没死就被俺们给吊出来了,听侯大将军发落!”

  徐达冷漠的看着人不人鬼不鬼的张良臣,直接下令说道,“如此反复小人,斩首示众!”

  惨烈的庆阳会战基本结束了,庆阳夺下来了,徐达立刻派遣傅友德、顾时等人去追击贺宗哲。

  这一下陕甘算是彻底夺下来了,要考虑向朝廷报功、要考虑后续的驻防了。

第42章 护理

  军中之疾,莫过于金疮,故首之;次则其中毒者也,又次则坠马、马咬者也,此四者,非军不伤,故先之。

  悠久的历史也使得医官等对于治疗伤员比较有心得。

  军队救治注重止血、去瘀、复位等,南北朝时就发明了用桑树皮捻成线缝合伤的技术,很快在军中得到推广。骨折的话,晋代已经会使用竹片做夹板固定断骨。

  而切开肌肉取出箭头,这更是不在话下了。

  现在军中医疗法简言之就是服用止血药,洗涤伤口,必要时缝合,涂上药膏。外科手术的话也会采用刮、锯、凿、拔,很多的工具非常先进。

  “以后包裹伤口的时候,务必先用布放进沸水里煮一煮。”马寻看着伤兵营里的伤员们非常无奈,只能说着自己的一些观点,“能用干净的布就用干净的布,也不要用湿布。”

  马寻都没能将高浓度酒精弄出来,更别说碘伏、紫药水这些了。

  在现有的一些条件下,尽可能的去提升一下医学、护理水平。

  护理?

  南丁格尔?

  提灯天使?

  现在的很多士兵死亡的原因是在战场外感染疾病,以及在战场上受伤后没有适当的护理而伤重致死,真正死在战场上的人反而不多。

  至于感染等等,青霉素是在二战期间才被制出来当做药物,当时是和原子弹一样处在同等的地位。

  而南丁格尔是在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认识和研究了护理制度,尤其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护理学、护士。

  有抗生素等自然是使用抗生素等来护理,没有抗生素就采用没有抗生素的方式来护理,只要能够降低死亡率就够了!

  作为国舅爷,本身也有一些擅长医术的名声,自然也可以得到足够多的重视。

  最主要的是马寻的身份可以带来便利,不管是在伤兵营中行走,或者是要求随军的文书整理资料等,都可以做到。

  忙完一天的马寻刚回到中军大营,徐达就说道,“小弟宅心仁厚,又去照料伤兵了。”

  马寻就叹气说道,“多少人岁数还不如我大,或是本该除役归乡的,就这么伤了、残了,看着也于心不忍。”

  徐达只能劝道,“等到咱们打完了仗,不只是将士们可以安心过日子,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马寻就颇为期待的说道,“这样是最好了。”

  徐达又说道,“我让蓝玉、沐英去追击贺宗哲了,这人本来是张良臣手下大将,此前就率精锐在攻凤翔。”

  马寻好奇的问道,“这个时候他是不是该跑了?”

  徐达也不敢确定,“如果他知道庆阳被破,肯定会担心自己被围,会第一时间跑掉。只不过他如果不知道庆阳的事情,说不定就能全歼了他!”

  这都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虽然此前庆阳被围,可是不管是王保保还是贺宗哲等人,还是在努力的尝试打破明军的包围,想要围魏救赵。

  马寻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给这一场战争带来多少改变,不过肯定有一些变化是真的。

  比如说常遇春被救活了,李文忠更早一点的解了大同之围,破城擒杀张良臣的是蓝玉、沐英,这些也都是改变了。

  贺宗哲现在能不能逃的掉,就要看后续的一些事情了。

  汤和大踏步的来了,“天德、小弟,快些给俺准备些好酒好菜。”

  看到马寻,汤和立刻笑了起来,“你又不用上阵厮杀,俺们打仗的时候,你身上清清爽爽。俺们没打仗的时候,你倒是一身血了。”

  不要说徐达对此早就习惯了,马寻对于汤和的一些口无遮拦也习以为常。

  不见得就是汤和有什么坏心思,或者是情商低之类的,单纯的就是他这样的粗人没有那么敏感,想到了什么就说什么。

  徐达就说道,“小弟是杏林高手,他去医治伤兵,这还不好?”

  汤和点头说道,“真要是能多救活几个老兵倒是好事,跟着咱们打天下的老弟兄都是好手,比起新兵厉害多了。”

  能够百战余生的老兵,就算是个人的武力一般,可是在战阵上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可不小。而训练出来一个合格的士兵,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古代打仗可不是给个甲胄、兵器就算兵了,现在的明军可不是当初起义的红巾军,不需要拉着人就塞进军中。

  就算是当初还是红巾军的时候,朱元璋也没少训练一些军队,要不然他也不可能一次次的取胜,一次次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徐达看向汤和,说道,“酒是没有,但是好菜倒是有一些。”

  马寻就问道,“李相国安排的辎重送上来了?”

  徐达和汤和都笑了起来,李善长这人虽然有些小心眼,可是本事没得说。

  不管是在定远、滁州的时候,或者是到了应天府,这位李先生一直都负责辎重等。

  徐达等人在前方打仗,基本上就从来都没有操心过辎重等问题。

  “我们占了庆阳,关中已定,辎重自然要送上来。”汤和开心的说道,“不只是辎重送上来了,还有好多稻草、衣裳、皮子,都送上来了。”

  大军要在关中以西过冬,现在就要开始准备过冬的物资了。

  马寻就说道,“我看庆阳城内也没什么牲畜等,倒是可惜了。”

  “城里肉汤多着呢,小弟也不愿进城。”汤和就戏谑的说道,“倒是有些衣裳拔下来洗一洗,倒是还能用一下。”

首节 上一节 28/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