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06节
狄仁杰道:“皇后不是经常召你入宫吗?”
“哎,这次不同,她跟我说了件事,希望你帮她调查。”
狄仁杰顿时陷入沉默。
其实他早就知道,武皇后如此拉拢自家夫人,迟早会有差他办事的一天。
“殿下有何吩咐?”他问。
杨氏便将周二的事跟他说了。
“夫君,这事牵扯到太子,关系重大,你若遇到阻碍,不要太拼命,就算查不清也无妨,大不了我向皇后请罪就是了。”
她并非无脑女人,知道敢与储君作对的人,绝不会是善茬,狄仁杰调查此事是很有风险的。
武皇后是对她有恩,但与丈夫安危相比,那就只能往后靠了。
狄仁杰微微一笑,道:“你不必担心,若只是这种事,我能够处理好。”
只要不是替武皇后对付她憎恶的人,公器私用,狄仁杰倒并不惧怕。
杨氏盯着他看了一会,见丈夫眉间放的很宽,显然这话并未勉强。
“那好吧,我在家等你,倘若遇到难处,随时告诉我,我入宫帮你跟皇后说。咱们既帮她做事,也不必跟她客气。”她笑道。
狄仁杰点点头,朝狄顺吩咐道:“送夫人回去吧。”
杨氏摆手道:“不用他送,我身边不缺人,他还是留在你身边听用吧,李将军去了洛阳,你身边连个得力人都没有,那怎么行?”
狄仁杰奇道:“你怎知李元芳去了洛阳?”
杨氏看向了狄顺。
后者见狄仁杰瞪了过来,低下头,吐了吐舌头。
“你这小厮!”狄仁杰骂了一句,也懒得多计较,命车夫和随行婢女送杨氏回府。
待杨氏走后,他正要回大理寺,忽听身后传来一道呼喊声。
“狄寺卿请留步。”
狄仁杰转头一看,只见一名少年郎策马奔来,翻身下马,拱手道:“小可贺兰敏之,见过狄寺卿。”
狄仁杰与贺兰敏之见过面,拱手还礼,道:“贺兰郎君不必多礼。”
贺兰敏之朝身后一名随从一指,笑道:“此人便是周二,我奉姨母之命,将他交给狄寺卿。”
狄仁杰看了周二一眼,道:“有劳了。”
贺兰敏之笑道:“姨母再三交代,不准我干扰您办案,那小可就少陪了,告辞。”
拱了拱手,以一个潇洒的姿势,翻身上马,带着其他随从离去。
狄仁杰则带着周二,进入大理寺。
他听周二说明情况后,当即派出狄顺,让他去一趟吴王府。
第299章 不会是武媚所为!
临近深夜,月明星稀,寒风刺骨。
一辆普普通通的马车停在了长孙无忌的府邸。
于志宁和李勣不同,每次来找长孙无忌时,都会偷偷摸摸,似乎生怕被人瞧见一样。
他披着件黑色的斗篷,三步并两步进入长孙府,穿过庭院,来到长孙无忌的书房。
长孙无忌最近著书已到关键时刻,平日几乎不出门,来了客人,也直接打发走。
话又说回来,如今的光景,几乎也没什么人会来拜访他。
他对于志宁的来访并不意外,却也并不太欢迎,依然坐在案后,埋头于自己的事,头也不抬的道:“于太傅,请稍等一会。”
于志宁无奈,只好坐在椅上等他。
过了半晌,长孙无忌终于放下笔,抬头朝于志宁笑道:“怠慢贵客,还请见谅。”
于志宁一抬手,道:“长孙兄,你我二人,就不必那些虚话了,以你的才智,应该知道我为何而来。”
长孙无忌道:“是为太子吧?”
于志宁沉声道:“不错,老夫刚刚得到一个消息,一个叫周二的人去了大理寺,似乎与太子的事有关。”
长孙无忌眉间一闪:“哦?”
于志宁眯着眼道:“最近太子办质库所的事,你应该也知道吧?”
“闹的沸沸扬扬,怎能不知?”
“哼,老夫原以为是太子年幼,才犯下错误,然而从周二的事来看,是有人野心勃勃,想撬动我大唐根基!”
“周二的事?”
“是的,根据老夫得到的消息,那周二原本是杨府中人……”将周二的情况详细说了。
长孙无忌表情平静,似乎并不怎么意外。
于志宁诧异道:“你莫非已经知道了?”
长孙无忌笑道:“老夫赋闲在家,连个访客都没有,如何知道?”
“可瞧你表情,似乎并不意外。”
长孙无忌确实不意外,他虽足不出户,可一听到太子的事,就知道这背后定有问题。
当年李承乾被废,李治与李泰争太子时,他为了让李治继位,就曾干下过不少类似之事。
在储君的问题上,没有人比他更敏锐。
“于兄,陛下离京在即,人心浮动,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长安出什么事都有可能,所以我并不吃惊。”
于志宁感叹一声:“你说的也不错,你我这把年纪,随时可能入土,临死之际,若瞧见长安混乱,死后还有何面目去见先帝?”
长孙无忌笑而不语。
他与其他大臣们不同,并不担心皇帝出京后的隐患。
皇帝和皇后的能力,他是亲身体会过的,就算这两位离开长安,也依然有能力掌控长安局面,这一点很多人都看不清。
眼下皇帝还没离开,那些人就蠢蠢欲动,却不知道,这是自掘坟墓。
这次李弘的事情就是个例子。
如果是他想换太子,起码会等到皇帝离开长安城两到三年,长安城恢复平静,所有人都疏忽大意,再骤然发难。
就算是这种情况,他也只有一两成的机会。
可眼下这位“幕后黑手”倒好,皇帝都没离开,就急火火的动手,这样的人根本成不了大事。
于志宁沉声道:“长孙兄,我上次跟你说的话,你应该还没有忘吧?”
长孙无忌道:“你在怀疑萧嗣业?”
于志宁沉声道:“不错,我当时就跟你说过,萧嗣业很可能暗藏野心,想要扶持四皇子。如今出了这样的事,他的嫌疑不是更大吗?”
“于兄一直盯着萧嗣业,他若是做了什么,你应该知道才对吧?”长孙无忌反问。
于志宁叹道:“他可能已经察觉到我在盯他,行事更加隐秘。”
长孙无忌沉吟了一会,道:“老夫这段时间,也确实观察过此人,诚如于兄所言,这个萧嗣业确实不简单。”
萧嗣业的所有行为中,最让长孙无忌佩服的一点,是他与武氏关系不差,甚至还与贺兰敏之有极深的私交。
如果他真想对付武氏,那么这些布局,就相当厉害。
于志宁目光闪动:“那你觉得这次的事,是他所为吗?”
长孙无忌摇头道:“不是。”
于志宁听他回答的如此肯定,诧异道:“你怎么知道?”
长孙无忌缓缓道:“如你所说,他真有谋划储君的野心,其城府之深,绝不会做此无谋之事。若他没有野心,更不会做此事。”
于志宁默默思索了一会,自言自语道:“如果不是他,又会是谁呢?难道真是郑王?”
长孙无忌缓缓道:“其实我倒觉得,这事有点奇怪。”
“奇怪?”
长孙无忌道:“不错。眼下朝堂虽暗流涌动,但陛下还在长安,正常来说,那些心怀鬼胎之人,绝不会在这时候动手。”
于志宁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这次的事确实透着古怪,对方想对付太子不假,可时机挑选的太差,手段也太粗糙。
而且从结果来看,虽让太子在大臣心中的地位降了几分,民间风评也变差了,但根本伤不到太子。
只要皇帝依然信任太子,储君之位就稳如泰山。
历朝历代,太子被废,通常都是引起皇帝忌惮,或做出严重侵害到皇权的事。
还没有哪个太子在大臣和民间风评的影响下被废。
如今发生这种事,当今圣人只会意识到有人在害太子,反而会更加保护他。
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方反而是在帮太子。
于志宁道:“也许是个被野心蒙蔽的狂人所为吧。”
长孙无忌沉吟了一阵,道:“我倒觉得,真正的情况,也许和大部分人想的不太一样。”
于志宁道:“什么真正情况?”
长孙无忌笑道:“我也只是随便猜猜。你我不必多费心力,既然此事狄仁杰已在调查,自会水落石出,等着瞧吧。”
于志宁道:“长孙兄对狄仁杰的能力,倒是信任的很。”
长孙无忌笑道:“别的不说,至少在破案之上,老夫还未见过能胜过他的人。”
于志宁感叹道:“令堂弟最近也常有惊人言论,都说后浪推前浪,一点不假,想不服老都不行了。”
站起身,慢悠悠朝门口走去。
推开大门时,忽然回头问道:“长孙兄,郑王这个人,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沉默了一会,道:“与先帝同辈的藩王之中,他是老夫最放心的一个。”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