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305节

  后来期限到了后,他果然不去还钱,质库所很快派人收走了他的地契。

  谁知没过多久,又把地契还回来了。

  不仅他如此,很多和他情况类似的人,也是如此。

  接着有消息说,质库所是太子创办,太子仁厚,才不收大家的地契,于是民间都在称颂太子,去质库所借钱的人也越来越多。

  又过了一两个月,质库所忽然又改了规矩,只要违规,就必须收回抵押的东西。

  原本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有了先例,百姓们却都不干了,对太子的风评立刻转坏,都在责怪太子朝令夕改,不讲诚信。

  直到此时,周二才会意过来,知道有人在故意对付太子。

  他记着旧主恩情,决定去武府报信,将情况告诉武皇后。

  结果离开洛阳没多久,便有人追杀,好不容易逃到富平县,想向富平县衙求助,这才遇到郑鸣玉。

  武媚娘听武顺将情况说完后,眼中闪过一道冷光,朝周二问道:“你本名就叫周二?”

  周二赶忙道:“回殿下,小人本名周铜,家中排第二,所以别人都叫我周二。”

  武媚娘道:“你是个知恩义的人,吾最喜欢你这种人,以后你就待在武府,吾保你一辈子富贵。你兄长的身子,吾也会派人帮他治好。”

  周二大喜,脑袋叩得咚咚响。

  “多谢皇后殿下!”

  武媚娘挥手道:“敏之,带他回去,大姐,你也去吧。”

  武顺忙问:“媚娘,这事背后的黑手是郑王,你准备怎么对付他?”

  武媚娘淡淡道:“既知道是谁,还有什么好着急的,剩下的交给我吧。”

  武顺深知妹妹的手段,道:“那好吧,我们走了,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吩咐一声便是。”

  告退一声,带着贺兰敏之和周二离去。

第298章 召杨氏入宫

  武顺、贺兰敏之等人离去后,武媚娘静坐殿内,闭目沉思,半晌不语。

  张多海小心翼翼的随侍一旁,比以前更加谨小慎微,目光不时瞥向一边的王洪。

  经历朱贞莲之事后,他挨了五十棍杖,如今伤势虽好,带来的恶劣影响,却一直遗留下来。

  他养伤的这几个月,义子王洪把武皇后伺候的很是满意,已被升为内常侍,允许随伺寝殿。

  王洪与张荃不同,并非他一手提拔,如今受皇后看重,已展露出取代他的野心。

  张多海感受到强烈的危机感,故而比平常更加小心。

  另一边的王洪跟他心思刚好相反。

  他趁着张多海养伤期间,成为皇后身边红人。

  只可恨张多海皮粗肉糙,好的这般快,他很明白,若不能更进一步,以后定会被张多海小鞋穿到死。

  “殿下,郑王胆大妄为,竟敢谋算太子,实为可恨,臣以为应尽快把此事禀告陛下。”他主动进言道。

  武媚娘睁开凤目,瞥了他一眼。

  “你说尽快?”

  王洪忙道:“是的,周二入宫之事,郑王想必已经知晓,会会想出对策,可莫让他先行面圣,把事情推的一干二净!”

  武媚娘捏紧手中暖炉,雪白的手背上,露出一条淡淡的青筋。

  “你的意思是说,此事果真是郑王所为?”她问。

  王洪道:“从周二叙述来看,应该不错。”

  张多海见此,暗暗冷笑。

  他已从武皇后肢体动作中,瞧出她已非常恼火,只可惜王洪跟随皇后时间太短,并未察觉。

  武皇后一向喜怒不形于色,此时脸上依然看不到一丝怒色,只问:“如果周二说的是假的呢?”

  王洪道:“应该不会,他身为杨府旧仆,怎会撒谎?”

  张多海笑道:“王常侍这话就不对了,人心多变,武府内部仆从,都有可能出卖主人,更何况是以前的仆从呢?”

  王洪心中一惊,道:“可郑王确实有动机谋算太子,再加上周二说的话合情合理,并无破绽,臣以为他的话应该不假!”

  张多海道:“他不需要全部撒谎,只需隐瞒部分便可。况且,就算他说的是真的,也不能肯定,背后之人定是郑王。”

  王洪正要反驳,忽然猛地一惊。

  那些豪奴虽自称郑王府的人,但并无明证,也可能是其他人,假装成郑王府的人,陷害郑王。

  想到此处,住口不言。

  张多海接着道:“倘若皇后殿下告诉陛下,最终却并非郑王所为,陛下会怎么看待殿下?”

  王洪急忙跪在地上,道:“臣一时失言,请殿下恕罪。”

  武皇后俯视着他,淡淡道:“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想不明白,吾留着你有什么用?”

  王洪又惊又惧,不住叩首。

  “臣有罪……臣有罪……”

  武媚娘挥手叱道:“还不退下!”

  王洪见皇后并未降罪,暗松一口气,赶忙退出大殿。

  张多海则暗叫可惜。

  武媚娘瞥了张多海一眼,道:“多海,此事你以为应当如何处理?”

  张多海道:“回殿下,臣以为可先不告诉陛下,派人调查清楚,再做应对。这事关乎太子,您身为太子生母,就算调查此事,陛下也不会怪您干涉朝政。”

  武媚娘“嗯”了一声,她最担心的确实是这一点。

  “让谁去调查为好呢?”

  张多海想了想,道:“您上次请杨氏入宫,还是两个月前,何不再请她入宫呢?”

  杨氏是狄仁杰的夫人。

  自李治召狄仁杰入京以来,武皇后便一直在笼络杨氏,经常接她入宫。

  也因这个原因,武皇后虽只见过狄仁杰两三面,却与狄府的关系相当不错。

  请杨氏入宫,显然就是让狄仁杰来调查。

  狄仁杰是皇帝宠臣,由他调查,还能间接让皇帝知道此事,没有任何隐患。

  武媚娘点了点头:“传旨,召杨氏明日入宫。”

  次日一大清早,杨氏便挺着一个大肚子来到皇宫。

  武媚娘与她关系亲密,接她到寝殿坐下,微笑道:“你肚子都这么大了,再有两个月,胎儿就要生下来了吧?”

  杨氏摸了摸肚子,道:“妾身比您晚两个月有孕,也是我的福气,来宫里拜见殿下,沾了您的胎福。”

  杨氏已为狄仁杰生下三个孩子,长子狄光嗣、次子狄光远都在并州出生。

  三子狄光昭则出生在长安。

  武媚娘怀孕时,她曾入宫拜见过一次,回去后没多久,便也有了身孕。

  她总对别人说,自己沾染皇后福气,才怀下这一胎。

  武媚娘关切的道:“最近家中情况如何?”

  杨氏叹了口气,道:“还是老样子,一到年底,案子就特别多,不仅长安城的案子要良人去管,连洛阳刚发生一个案子,他也要派人去了解。”

  武媚娘笑道:“你夫郎如今是大理寺卿,全国的冤案错案,都归他负责,自然忙碌一些。”

  杨氏苦着脸道:“他原本就是个不顾家的人,唉,纵然帮他纳了两个侧室,还是不沾家。”

  别人家里,都是妻子担心丈夫宠幸侧室和妾室,冷落自己。

  狄府情况格外不同。

  杨氏特意帮丈夫纳了两房侧室,都是年轻貌美的女子,反正她有三个儿子,也不必担心地位受动摇。

  可惜的是,这两个侧室也无法帮她把狄仁杰拴在家里。

  平日只有早上和晚上能见到丈夫,沐假日里,狄仁杰依然去查案子,根本不落家。

  武媚娘缓缓道:“你夫君是个有才干的人,也是个尽职的官员,若不是他如此奋进,仅凭托梦之事,也不可能一直受陛下恩宠。”

  杨氏低声道:“殿下说的极是。”

  武媚娘道:“我这次找你入宫,也是有件事,想托你夫君帮我调查。”

  杨氏心中一凛,正色道:“有什么事,殿下尽管吩咐!”

  武媚娘遂将周二的情况,简略跟杨氏说了。

  杨氏听完后,又惊又怒,没想到竟有人敢打太子的主意。

  “殿下放心,我回去后就告诉夫君,一定让他把背后之人揪出来,交给您发落!”她咬着牙说。

  武媚娘道:“那就拜托了,你可告诉狄仁杰,若遇难处,可随时告诉我。这块令牌你拿去,这几日可自由出入宫廷。”

  杨氏谢了恩。

  她是个急性子,当即告退离开,想帮皇后办好差事。

  回府之后,在婢女搀扶下,回到外堂,刚一坐下,便让人把狄顺喊了过来,吩咐他去大理寺,把狄仁杰请回来。

  一个多时辰后,狄顺回报,说狄仁杰正忙着,晚些才能回来。

  杨氏哪里坐得住,坐着马车,挺着大肚子就朝大理寺杀了过去。

  不多时,来到大理寺,站在大理寺衙门外候着,命狄顺进去通传。

  狄仁杰听说夫人来了,还站在衙门外,只好放下手头之事,快步出了大理寺。

  “夫人,你这是做什么,有什么话,等我回府再说啊!”

  他拉着杨氏的手,就要把她扶入马车,免得被人笑话。

  杨氏却拽住他的手,把他也拉上了马车,正色道:“夫君,并非我无理取闹,刚才皇后殿下召我入宫了。”

首节 上一节 305/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