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妻武则天

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237节

  长孙诠暗暗皱眉,心道:“公主怎么选了这么一帮跋扈的侍卫?原来的张典校呢?”

  正要开口时,一名男子带着一队侍卫飞奔而出,大声喊道:“且慢动手!”

  那男子长孙诠认识,正是公主府的张典校,他后面的侍卫也都是长孙诠熟悉的面容。

  长孙诠心中一松,道:“原来张典校还在。”

  他的变化极大,张典校一时无法确认他身份,一脸狐疑的望着他。

  长孙诠笑了笑,道:“张典校,你认不出我了吗?”

  张典校睁大了眼睛,围着他绕了一圈,惊愕道:“您、您真是驸马?”

  “你说呢?”长孙诠笑道。

  离开长安时,他还是个面如冠玉、玉树临风的翩翩公子。

  三年不到,他的皮肤已晒成了褐色,白净的面庞也仿佛染上一层黄泥,只有那双眼睛,依然充满了锐气。

  张典校惊喜道:“果然是驸马,您终于回来了,太好了。”

  那两排侍卫听说眼前之人是驸马,都吃了一惊,面面相觑一阵,齐齐朝他拱手道:“我等冲撞驸马,还请恕罪。”

  长孙诠瞥了他们一眼,道:“张典校,这些侍卫是新来的吗?”

  张典校忙道:“驸马请息怒,这些人并不是公主府的侍卫,他们是……”

  “是什么?”

  张典校苦笑道:“驸马,请恕卑职不能说,您还是去问公主殿下吧。”

  长孙诠一愣,不过几名侍卫罢了,为何不能说,难道是内领卫不成?

  他不再多言,迈步跨过大门,穿过庭院。

  一路之上,遇到的仆人都一脸惊诧的望着长孙诠,不知这人是谁,又是怎么进来的。

  不过瞧见张典校跟在他后面,众人也不敢多问。

  长孙诠朝张典校问道:“公主何在?”

  张典校道:“公主殿下在后园呢。”

  长孙诠点点头,道:“你不必跟着了,我自己过去。”迈步朝着后园而去。

  穿过一道月亮门时,忽然感觉被什么柔软的东西撞了一下。

  那东西弹性十足,撞在他身上后立即弹了回去,将将摔倒在地上时,被身后几名宫人扶住了。

  长孙诠侧头一看,原来是名小女童。

  这女童的模样虽不认识,从衣服来看,应该极有身份。

  她揉了揉脑门,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朝长孙诠道:“喂,你是谁啊,为何撞我?”

  长孙诠笑道:“明明是你跑的太急,撞到我了,罢了,我向你赔个罪便是。”

  小女童哼道:“这还差不多,本公主原谅你啦!”

  长孙诠愣了一下,道:“您是公主?”

  小女童昂了昂下巴,道:“对啊,不像吗?”

  长孙诠顿时困惑了,这里是公主府不错,可公主应该是自己的老婆才对,怎么又冒出一个小公主?

  “喂,你是谁啊?”小公主问。

  长孙诠这时若说自己是驸马,难免有些孟浪,略一思索,拱手道:“在下长孙诠,见过义阳公主。”

  小公主吃吃一笑,道:“你怎么知道我是义阳公主?”

  长孙诠笑道:“长安城中,您这个年纪的公主,只有义阳公主和高安公主两位,您看起来很聪明,在下就冒昧猜您是年纪更大的义阳公主了。”

  小公主喜不自禁,朝身后内侍宫人们道:“喂,你们听到没有,他把我当做阿姊呢!”

  这小公主正是高安公主,她见长孙诠把她认成姊姊,十分欢喜。

  一名宫人道:“公主殿下,这位是长公主殿下的驸马,您应该称他为姑父。”

  高安公主愣了一下,睁着大眼睛,望着长孙诠,道:“你是我姑父吗?”

  长孙诠笑道:“从亲戚关系来说,是的。”

  高安公主点点脑袋,朝他行了一个晚辈礼,道:“高安见过姑父。”

  长孙诠见她虽有几分活泼,却并不欠缺礼仪,暗暗点头,道:“公主不必多礼,你是来这里玩的吗?”

  高安公主一拍脑门,道:“啊,不好,光顾着和你说话了,姑父,我还有急事,先走啦。”飞奔离开。

  长孙诠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摇头笑了笑,穿过月亮门,沿着一条花径走着,很快来到公主府的水阁。

  远远望去,水阁四周围了碧纱帘,帘内传来女子说话的声音,隐约可以瞧见三名女子的身影。

  长孙诠见有外人在场,正琢磨着要不要直接过去,忽见纱帘被人掀开,一名女子走出水阁,定定望着他,正是新城公主。

  隔这么远,连人的脸都看不清,更何况长孙诠容貌变化极大。

  然而新城公主似乎有一种奇异的能力,一眼就认出他来了。

  两人对视良久,新城公主提着长裙,朝这边飞奔而来。

  长孙诠大步过去,将她一把抱了起来,两人紧紧相拥在一起。

  “你、你今日回来,怎么也不提前通知我一声?”新城公主挥舞粉拳,打在长孙诠肩膀上。

  长孙诠笑道:“还不是想给你一个惊喜吗?公主,你是怎么认出我来的?”

  “尽说傻话,你是我丈夫,我还需要怎么认?”

  “可我变化这么大……”

  新城公主仰头望着他,泪中含笑,伸出一只手,轻轻抚摸他脸上的胡须,笑道:“不愧是我的驸马,与以前相比,更有男子气概了。”

  长孙诠心中一热,低头吻向她雪白的脖颈。

  新城公主脸色一红,低声道:“别在这里,阿姊和萧夫人都在那边看着呢。”

  长孙诠抬头一看,果然瞧见两名女子站在水阁处,正望着这边,低声谈笑着。

  年轻的女子他认得,是常山公主,另一名三十多岁的女子他却不认识。

  新城公主在他脸上啄了一下,笑道:“在这等我一下。”快步回到水阁,和两名女子说了些什么。

  不一会便回来了,拉着长孙诠的手,笑道:“我们去屋里说话。”

  两人来到后寝,并肩坐在榻上,述说离别之情。

  闲谈没一会,长孙诠忽然想起一事,道:“公主,咱们府门之外,怎么多了些侍卫?”

  新城公主笑道:“那不是咱家的侍卫,是萧府的人。”

  “萧府?”

  新城公主笑道:“对啊,你今日回的也算巧,正赶上萧庶人过来……”

  李治曾下旨,允许新城公主、义阳公主一个月见萧庶人一趟。

  一开始两人是去萧府见萧庶人,后来萧嗣业上奏,说公主身份尊贵,不应屈尊前往萧府,希望让萧庶人入宫见公主。

  李治虽没有同意,但同意改一处地方,让她们母女在新城公主府见面。

  如此一来,萧庶人虽不能入宫,却也能够外出了,也算是一道恩典。

  因为此事并不对外公开,故而张典校不敢说出萧府侍卫的身份。

  两个小公主一清早就过来了。

  高安公主坐不住,不愿在屋中干等,跑去后园玩耍。

  得知阿娘来了后,这才急匆匆奔来,结果在月亮门撞到了长孙诠。

  长孙诠这才明白一切,笑道:“我说府中怎么多了一个小公主呢。”

  新城公主也想起一个困惑,道:“夫君,兄长说让你回来,是让你帮他一个大忙,到底是什么忙讶?”

  长孙诠面色一正,沉声道:“我若是没猜错,陛下打算在全国取消徭役了。”

第238章 召回长孙无忌

  清晨的长安城,起了浓浓的雾气。

  长孙诠当了两年多县尉后,再不是养尊处优的贵胄做派,一大清早,就在后庭站桩打拳。

  一套拳打完,浑身暖洋洋的,还出了点汗。

  这时,张典校快步而来,朝他说道:“驸马,陛下召您入宫觐见。”

  长孙诠早知皇帝让自己回来,定会召见自己,也没有太吃惊,命人跟妻子说了一声,便朝着皇宫而去。

  来到甘露殿时,皇帝正在用早膳。

  在得知长孙诠并未用膳后,李治便让他坐着一起吃。

  饭间,李治向他详细询问鲁城县这两年多的变化。

  鲁城县是第一个免除徭役的示范县,也是李治推行税制改革的重要依托。

  税制改革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更改收税方式,从粟米等实物改成铜钱,这将大大简化收税流程。

  这一点,已有不少官员上奏提出修改,并不难推进。

  难的是取消徭役。

  李治两年多前,便在鲁城县取消徭役,改用招募民力之法,再把长孙诠派了过去,就是为了此刻。

  长孙诠也知道自己的使命,将李治关注的几点问题,详详细细的说明。

  他干了两年多县尉后,与民同吃同住,深知民间疾苦,所以极力赞成取消徭役。

  李治听他说完后,缓缓道:“那么依你之见,取消徭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了?”

  长孙诠放下筷箸,肃然道:“陛下,取消徭役富的是百姓,藏富于民,民必将回报于朝廷!”

  李治点点头,道:“很好,正日初的第一个朝会,此事就由你来提出。”

  长孙诠道:“陛下,臣还有一个提议。”

首节 上一节 237/44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