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妻武则天 第194节
不一会,孙思邈背着药箱走了进来。
每个月初,孙思邈都要替李治把一次脉,察看李治恢复的情况。
只不过,以往都是初四、初五左右进宫,这个月倒来早了些。
李治笑道:“孙神医,大正日的,何不在家中多休息几日,初五再入宫也不迟。”
孙思邈道:“陛下,草民是个劳碌命,过年没有人来找草民看病,草民就闲不住了。”
李治伸出一只手,笑道:“那就有劳神医了。”
孙思邈坐在榻前替李治搭脉,很快便搭完了,拱手道:“陛下,草民告退了。”
李治忙问:“朕恢复的怎么样了?”
孙思邈道:“陛下恢复的很好,不必忧心,平日记着多休息便是。”
“您这么说朕就放心了,伏胜,替朕送送孙神医。”
王伏胜一直把孙思邈送到了朱雀门外,本来还想送孙思邈回府,被孙思邈谢绝了。
王伏胜见宫外有一名孙思邈的弟子等候着,便也没有坚持,转身回去了。
他刚一走,孙思邈表情就凝重起来,骑着花驴,穿过横街,朝着大街而行。
费十三快步跟在后头,急忙问道:“师傅,您不回府吗?”
孙思邈沉声道:“十三,一个月前,你还记得老夫是怎么跟你们交代的吗?”
费十三微微变色,道:“您让我和孟师兄做好离开长安的准备,隐姓埋名,以后不许再自称您的徒弟。”
孙思邈道:“记得就好,你们这就离开吧。”
费十三惊愕道:“师傅,到底出了什么事了?”
孙思邈淡淡道:“不必多问,一个月后,倘若老夫无事,你们再回来便是。倘若老夫……”
后面的话他没有再说,费十三也猜到与他入宫为皇帝看病有关,颤声道:“师傅,圣人……”
孙思邈喝道:“还不快走!”
费十三咬了咬牙,跪在地上朝孙思邈叩了三个头,这才离去。
孙思邈仰头看了一会天空,一声感叹,骑着花驴朝英国公府而去。
李勣正在府中后园钓鱼,听说孙思邈求见,命儿子亲自去门口,把对方请进府来。
“孙老神医,大年初二,您怎么……”
李勣后面的话说不下去了,因为孙思邈的表情非常凝重,甚至带着几分忐忑。
李勣还是第一次在这位老人身上看到这种表情,挥手让儿子和下人退下,沉声道:“孙神医,出什么事了吗?”
孙思邈凝视着李勣,道:“李公,老夫去年十二月给陛下诊脉时,发现陛下的风疾似乎在加重。”
李勣勃然变色:“怎会如此?”
孙思邈道:“老夫当时还不能完全下结论,怕陛下惊惧过头,反造成风疾恶化,所以什么也没有说。直到今日,老夫才能肯定,陛下的风疾并非普通的风疾。”
李勣脸色苍白,手掌微微发颤。
“难道是天疾?”
天疾是一出生自带的疾病,有人婴儿时候发病,一命呜呼,也有人到了中年,才慢慢显露症状。
天疾比一般的病严重的多,几乎很少能够根治,只能够缓解。
李勣也是精通医理之人,一听孙思邈这么说,就猜到可能是天疾,不然以孙思邈的能力,不会让病情反复。
孙思邈沉声道:“我来找您,正是为了确认此事,不知先帝、文德皇后,是否有过风疾之症?”
李勣脸色极为苍白,道:“高祖便是感染风疾而亡,先帝也有风疾之症。”
孙思邈叹道:“那就可以断定,就是天疾了。”
李勣双拳紧握,急道:“孙神医,可有办法治好?”
孙思邈缓缓道:“这种先天风疾,很难根治,只能缓解,幸好陛下体魄强健,善加调理,应该能够控制。”
李勣深吸了几口气,道:“要如何调理?”
孙思邈道:“我曾遇到过一个先天风疾之人,给他开了一种治疗方法,那人最终活到七十多岁,只是……”
“有什么难处,孙公尽管开口,老夫一定帮你办到。”
孙思邈低叹道:“只是此法,并不适合一位君王。”
李勣凝声道:“孙公只管说,陛下的身体关乎国家社稷,万民福祉,只要能控制病情,比什么都重要!”
孙思邈道:“我给那人开的治疗方法,是让他走遍名山大川,遇庙则拜,遇泉则浴,不理俗事,让身心得以逍遥自在。”
李勣惊愕道:“这……”
让一个皇帝不理俗事,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孙思邈缓缓道:“老夫也知道此法不可行,不过究其根本,是让病人放宽心态,保持身心愉悦。您也是知晓医理之人,当能明白,很多治不好的病,只要病人能保持积极心态,往往能控制下来。”
李勣长叹一声,道:“这话你让老夫如何开口,又让老夫如何跟满朝文武交代?”
孙思邈没有说话,他虽是医者,有时也会有无能为力的时候。
李勣沉默良久后,沉声道:“无论如何,都必须将情况告诉陛下。”
孙思邈道:“我已犯欺君之罪,还请李公将我送入大牢,等候陛下发落。”
李勣拉着他手,道:“孙公不必多虑,您也是为陛下龙体着想,以老夫对陛下的了解,他不会责怪您,随我一起面圣吧。”
第196章 武皇后问病
李治披着一件黄色斗篷,站在临湖殿的观水台上,望着结冰的水面,心中一片冰冷。
李勣和孙思邈正在过来的路上,孙思邈去而复返,还找上了李勣,肯定是跟早上的诊脉有关。
由此可见,自己的风疾还是复发了。
李治自来到大唐以后,便一直坚持锻炼身体,从无间断,没想到还是逃不过这场疾病。
他现在忽然能够体会到历代帝王的心思,纵是皇帝,坐拥四海,面对疾病时,同样无能为力。
他现在担心的不仅仅是自己身体,还有大唐江山。
自己将来风疾恶化,肯定不能理事,政务也不能交给武媚娘,李弘年纪又太小。
那就只能交给大臣们处理。
然而如此一来,没有自己强有力的推动,很多新政都可能戛然而止,自己之前的诸多布置,又将回到原点。
话又说回来,回到原点就回到原点,不求无功,但求无过。
只要避免武媚娘晚年的一番折腾,将来再选一个好的继承人,情况总比原史要好些吧。
李治心中安慰着自己。
唐高宗都能活五十多岁,自己体魄比他强健,多活个十年总不会太难,挑选一个合格继承人的时间足够了。
正思索间,远处走来几个人影,王伏胜在前面领路,李勣和孙思邈跟在后面。
待他们走近之后,孙思邈跪倒在地,道:“草民孙思邈,特来向陛下请罪。”
李治过去将他扶了起来,叹道:“孙神医,是不是朕的身体不行了?”
王伏胜听到此话,脸上肌肉颤抖了一下。
孙思邈凝视着李治,用和缓的声音道:“陛下,您的风疾确实恶化了,但您的身体还很强健,只要善加调理,未必不能控制病情。”
李治听到此话,心中最后一丝幻想破灭。
“朕不明白,之前您说恢复的很好,为何突然又恶化了?”
李勣忙道:“陛下,并非孙神医有意欺君,而是您的风疾可能是天疾,无法根治。”
李治苦笑一声,果然是遗传病,难怪连孙思邈都没有办法。
“那朕以后该如何调理?”
孙思邈和李勣都沉默下来,孙思邈的那个治疗法子,两人实在都难以开口。
李治勉强一笑,道:“说吧,朕已经有心理准备了。”
李勣沉声道:“陛下,孙神医曾治过一个先天风疾的病人,方法是让对方游历天下,拜访名山大川。”
李治怔了怔,道:“朕是皇帝,如何能够过这种清闲生活?”
李勣道:“臣倒有一个折中的法子。”
“讲。”
李勣道:“您可以巡狩天下,到了一处地方,休养一阵,既能寻访民情,又能调养身体。”
李治心中一动,侧头看向孙思邈,道:“孙神医以为如何?”
孙思邈道:“草民以为可行,陛下只要不一直待在深宫内院,对您的病情就会有极大好处。”
李治迟疑了一下,道:“朕会不会有一天头晕目眩,不能视物?”
孙思邈赶忙安慰道:“陛下,天疾与人的体魄有关,倘若是个身体羸弱的稚子,天疾发作,可能出现您说的那种情况。”
李勣也安慰道:“陛下,您想一下高祖,他的风疾可是快七十岁才发作,先帝不仅有风疾,也有气疾,一样挺到了五十多岁。”
李治想了想,道:“那朕如果不离开长安,又会怎么样?”
孙思邈迟疑道:“那您的风疾有可能越来越严重。”
李治道:“会头晕目眩,不能视物吗?”
“这……二十年之内不会,二十年之后,草民无法保证。”孙思邈这次说的很谨慎。
李治大喜,如此说来,他的风疾比唐高宗还是要轻了很多,只要不到目不视物的程度,处理政务也是可以的。
只是二十年后……
李治很快又恢复冷静。
以他现在对朝堂的掌控力,纵然不在长安城,问题也不大,只不过在这之前,还是要将心腹之患先给解决了。
李治深吸一口气,心中终于有了决断。
上一篇:祖宗们,求你们别再爬出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